《人人都能用英语》学习笔记

https://github.com/xiaolai/everyone-can-use-english

核心: 用

  • What──它究竟是什么?
  • Why──为什么它是那个样子?
  • How──要掌握它、应用它,必须得遵循什么样的步骤?

在运行程序之前,要反复浏览代码,在脑子里进行预演;而不是写完程序直接运行,出错了再说。这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

事实上,“我也行” 这三个字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最现实最有效的动力。在像习得第二语言这样基本上不需要依赖天赋的领域之中更是如此。

  1. 大脑是可塑的;
  2. 并且它自始至终都是可塑的;
  3. 甚至它还会重新组织自己(Reorganizing),通过恰当的训练,它能用另外一个区域习得已被毁坏区域的能力……

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最直观、最有意义的好消息是:

  1. 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
  2. 只要方法得当,并加以时日,一定能学好。
  3. 甚至,第二语言也可能超越母语成为主导语言。

只有不断地 “用”,才能真正地 “学”,因为所有技能的习得,都要靠试错(Trial and Error)。

listen and read are input, speak and write are output.

无论如何,输入是基础。很多人无法输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输入太少。究竟少到什么程度,他们自己并不清楚。这句话可以用在任何一个学习的领域: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 “自己不知道”

请允许我重复一遍:你的问题也许不在于你不会说,而在于你没什么话可说。

“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这句话从古至今在任何领域都绝无半点夸张。既然你跟别人就是不一样的,那么,那些不一样的内容──对你来说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只能靠你自己去整理。

(1) 一定要用本子记录

准备一个笔记本,随身携带。每天花十分钟到半个小时,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用中文记录下来。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每天再多花点时间把那些你要说的话用英文表达出来,并记录下来。

找个本子把自己要说的话记录下来,不仅仅是为了将来翻译成英文。记录下来有很多好处,起码,可以让自己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所说过的话,避免自己的表达实际上是思维混乱的产物。

(2)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用英文说怎么办?

划掉 “There’s a person here!”,补上 “It’s (the seat is) taken.”

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记录的习惯无比重要,《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我曾花费很大的篇幅论述。

因为有记录,所以,将来 “偶然” 获得答案的时候,知道应该补在哪里。从我和无数学生的实践经验来看,如果之前有所记录,那么将来获得答案是 “必然”,如果之前没有记录,很多会 “必然” 到来的答案,最终连 “偶然” 都无法形成,因为你过去并未记录,所以当答案来临的时候,你根本就未曾意识到,于是,擦肩而过的就是你。

(3) 学会 “换一种说法”

有很多时候,你要表达的东西在英语中根本就没有对应概念。这样的时候,就必须通过 “换一种说法” 去搞定。

(4) 使用平实的、朴素的、没有修辞的中文

这是最重要的建议:在记录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之时,要尽量避免任何修辞。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修辞是几乎无法翻译的。

(5) 不是应该用英语思维吗?

6) 理解、表达与翻译之间的微妙差异

(7) 着重收集 “不直观的对应”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收集这类 “不直观对应” 的方法很简单。最朴素的方法就是随身携带个小本子,随遇随记。花哨一点的话,就利用现在已经极为普遍的便携电子设备(管它是手机还是 iPad 之类的东西),随时进行记录。对于使用最多的设备是计算机(台式机或笔记本)的人来说,可能建一个专用的 Excel 表格是最方便的解决方案:表格只有两栏:中文、English,然后随时增补。

(8) 长篇大论更要提前写出来

无论你想说什么,都最好提前写下来。当然,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在脑子里演练一遍就可以了。不过,这个 “熟练到一定程度” 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在做到它之前,就别嫌麻烦:写出来!

哪怕是讲一个笑话都最好提前写出来,然后自己先演练一下。事实上,每个善于讲笑话的都是这么做的 —— 而大多数人只看到那些善于讲笑话的人最终举重若轻,于是就觉得那是天分,自愧不如。平日里,身边总是有一些人(其实是大部分人),无论多好的笑话都能被他们讲臭;为什么?因为没准备过么!为什么一辈子都没改善?因为他们把自己做不好的原因归结为 “没天分” 而不是 “没充分准备”,所以,从未了解提前准备的重要,也因此做任何事情从来都只靠 “临场发挥” —— 殊不知,“临场发挥” 是那些提前充分准备的人才可能有的能力。

5. 没有外教行不行?

我说主张的口语习得方法不过是 “把自己想说的先写下来,然后不断练、不断改” 而已。

绝大多数最终拥有良好写作能力的人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多读、多写、多改、多练、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积累 …… 而这些要多做的事情中几乎没有哪一样是哪一个老师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几乎全都是(只能)靠自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总有人奇怪 “都是人,咋就差异那么大呢?” —— 有什么好奇怪的?有些人一辈子什么都 “多” 做,有些人一辈子什么都做得不 “多”,甚至干脆不做。

有两个方法更为有效:

  1. 自己给自己改作文;
  2. 帮别人改作文。

自己给自己批改作文,有个很重要的诀窍:不要写完马上改,而是隔天再修改。你当时那么写(即便是错的)就是因为你认为那么写是对的。这种惯性在刚写完的时候最大,表现最强。所以,写完之后马上修改很可能事倍功半。隔一天就不一样了,很多错误在你眼里几乎是跳出来的,并伴随着惊讶 “哎呀!我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相信我,这其实就是你真正进步的痕迹──因为产生深刻记忆的最有效手段无非两种:重复、惊讶。

帮别人改作文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快手段之一。也许你会说,“我自己都不会呢,哪儿有能力帮别人改啊?” 这不是问题,你试试就知道了,挑错比写文章容易多了,尤其是别人的错,更容易被你找出来。有趣的现象在于,批改者往往比被批改者收获更多。因为,你作为一个个体,无法遍历所有可能的错误──有些错误你现在不犯,并不意味着说将来不会犯。而帮别人修改作文的时候,等于别人在帮你试错,你在坐享其成──并且,更多的时候,你已经做到了 “防患于未然”。

6. 自我检查列表

  • 单词拼写错误:未按照单词的正确拼写方式书写单词,但不包括由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差异所带来的单词拼写差异。
  • 名词单复数形式错误:错误地使用了名词的数,包括:使用了不可数名词的 “复数” 形式,使用了集合名词的 “复数” 形式,在应该使用复数的地方使用了单数名词(或反之)等。
  • 单数可数名词未受限定:句子中出现的单数可数名词之前没有使用限定词,包括冠词、不定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或代词所有格、数词与某些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
  • 词性错误:在选择词汇的过程中忽略了英文词性的特性,仅按照含义来使用词汇,从而发生了词性使用错误的现象。
  • 修饰关系错误:违反了词汇修饰的规则,采用了不恰当的修饰关系。包括用* 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修饰形容词,副词修饰名词等。
  • 搭配错误:句子中出现了不合适的词汇修饰、限制、说明现象,或者错误地使用了固有的词汇搭配形式。
  • 词序错误:未使用正确的、符合习惯的表述语序来对内容进行陈述。其中包括修饰词顺序错误,该倒装时没有倒装等。
  • 非谓语动词使用错误:错误地使用了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或动词的不定式。其中包括:
  •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误用:作者没有保证逻辑主语与分词的一致性,即当逻辑主语发出动作时使用了过去分词,而在承受动作或状态时使用了现在分词。
  • 不定式与动名词误用:动名词表达的是 “状态,性质,心境,抽象,经常性,已发生的”;不定式表达的是 “目的,结果,原因,具体,一次性,将发生的”。
  • 介词误用:错误地使用了介词。
  • 连词误用:错误地使用了连词。
  • 关系代词误用:在定语从句中错误地使用了关系代词。
  • 冠词误用:没有分清楚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区别,或对两个不定冠词的用法不清楚而错误的使用了冠词。
  • 代词误用或指代不明:作者使用的代词的数或者性与名词不匹配,或者读者无法直接判断作者使用的代词所指代的对象。
  • 句子不完整:句子中某成分,尤其是构成句子的主干成分残缺。
  • 主谓不一致: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在 “数” 上不满足一致关系。
  • 违反主句专一原则:当一个句子由多个分句组成非简单句时,作者没有确保有且仅有一个主句,即所有从句必须有连词、关系代词或者分号等引导或隔离,但必须保证有唯一的主句。犯此类错误的句子叫做 “流水句(run-on sentences)” 或 “逗号拼凑句(comma splice)”。
  • 比较句错误:包括作者在比较句中的比较主体不一致,即在一个比较句中,作者所引入的两个比较对象不具备同样的本质和属性,即 “不可比”,或比较级使用错误等。
  • 并列主体不一致:在并列成分中,作者没有做到并列双方在结构、功能、性质方面完全对等。
  • 时态错误:句子谓语动词所使用的时态与句子所在的上下文环境不一致。
  • 语态错误:句子谓语动词所使用的语态(主动/被动)与主语不一致。
  • 语气错误:句子没有根据上下文采用正确的实语气或虚拟语气。

7. 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力

8 秘密武器 —— 复述

几乎所有真正有效的学习手段都是简单、廉价、往往并不直接但却真正有效的。复述,就是这样的有效手段。

9. 貌似多余:其实连哑巴英语都并不那么坏

第三章 语音

1. 发音很重要,但显然不是最重要的

2. 我们完全有能力大幅度改善发音

3. 最大的障碍:害怕被嘲弄

真正文明的人,是不会嘲弄别人的。文明的人可能处于愤怒而说粗话、脏话,但他们不会随便骂人,更不会随意嘲弄他人,因为他们早就学会了建设性批评,也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只有不文明的人才会嘲弄他人。随意嘲弄他人的人是可耻的,比随地吐痰更不文明。

真的不要意来自他人的嘲弄。如果犯了错,改了就好。如果改不了,只要没有伤害他人就好 —— 其实你根本无法仅仅用带点口音的英语伤人。英语发音差一点,带的口音重了点,根本不是你的错,你也从未、也不大可能因此伤害任何其他人。嘲弄你的人应该被你嘲弄,只不过因为你是文明人,所以没办法跟他一般见识而已。对于来自他人的嘲弄,如果你竟然在意了,那就真的让人家得逞了,因为你受伤了,他幸灾乐祸了。如果你全然不在意,他就没劲了,因为无法因此获得快感了 —— 脆弱的家伙就只能自己生气了,或者生自己的气了。

4. 多听多听再多听

7. 放慢你的语速

8. 比连读更重要的是停顿

9. 很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 “不准”,而是干脆错了!

10. 一定要学会音标

以下是一个总结性的音标学习策略

  • 首先确定自己有足够的朗读经验。比如,每日晨读一小时(听录音读课本就好)坚持了至少三个月以上。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多数语言都已经把握得足够好(要很久以后才能做到接近 “标准” 呢),于是,学习音标就有了保障。
  • 只完整学习一个体系。如果还在初中,那么可以选择 D.J.音标,或者是 K.K 音标 —— 即,你的课本所使用的那种。如果已经是学英语多年了的人,那么就要选用自己正在使用、最常使用的词典的音标体系。
  • 最好使用计算机上的有声版词典,这样就可以把所有例词都查出来,并录制成 mp3。反复跟读。
  • 对照着音标表,抄写每一个例词的音标,反复若干遍(最好 7 遍以上)。
  • 抄下例词表,而后默写相应音标,而后检查(至少两遍)。
  • 以后每查一个单词,都要把音标标记在原文边上。
  • 有必要花时间学习英文的拼读规则。忽略拼读规则是绝大多数英语学习失败的人犯下的错误。他们宁可去学好像更有短效、或者感觉更加 “高级” 的 “词根词缀”,也不去学最基本的,并且一生都用得到的拼读规则。

天这世界,好的英语学习资源几乎随处可见,我经常推荐学生以下两个资源:

  • 学习英式发音及其音标,可以用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站的 Flash 教程《Guide to English Phonetc Symbols》
  • 学习美式发音及其音标,可以使用爱荷华大学的美国音标在线学习程序《 Phonetics: The Sound of American English》

常见的音节结构有以下几种(以下单词都是单音节单词):

  • 元音:a /eɪ/, eye /aɪ/
  • 辅音+元音:tea /tiː/, bay /beɪ/
  • 辅音+辅音+元音:fly /flaɪ/, sky /skaɪ/
  • 元音+辅音:ebb /eb/, odd /ɔd/
  • 辅音+元音+辅音:beep /biːp/, big /bɪg/
  • 元音+辅音+辅音:east /iːst/,axe /æks/
  • 辅音+辅音+元音+辅音:stop /stɔp/, bleed /bliːd/
  • 辅音+元音+辅音+辅音:last /læst/, lapse /læps/
  • 辅音+辅音+元音+辅音+辅音:blast /blæst/, frost /frɔːst/

而多音节单词,就用以上的模式去套,看看能够划分出多少个合乎以上模式的音节出来 —— 辅助原则很简单:多音节的单词,除了最后一个音节之外,基本上是以上 9 种之中的前 5 种居多。

12. 自然语流中的强读与弱读现象

26. 跟读训练具体步骤

拿来跟读材料之后,第一步是精读文本。不认识的词全部都要查过,然后确定该单词在当前句子中的确切含义,而后抄写在文本边上。

第二步是反复听录音,做自然语流修正标记。刚刚查词典的时候,查出来的是单个单词的读音;它们在自然语流中的读音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根据之前讲过的机理,很容易识别这些变化。把强读的单词圈出来;在音调被提高的音节上划上标记(我一般用一个小三角);有些音节带着明显不一样的声调,用 “1”、“2”、“4” 标记出来;在停顿之处划上一条竖线;再留意一下哪里有失爆、哪里有浊化、哪里有连读 …… 标记的时候,需要跟着模仿一下,有的时候,必须通过模仿才能发现刚刚其实听错了。

我们可以开始第三步了。反复跟读。刚开始可以录音放一句,自己跟几遍,细心纠正自己的前提是大声朗读。熟悉了之后再录音放一句就跟一句,再熟悉一点之后就 “异步” 朗读。所谓的异步朗读,就是 “慢一拍跟读”。听到录音说了一个词之后我们再开始,嘴里重复的是录音里刚刚说完的那个词,而耳朵里同时听到的是自己的声音和录音里所说的下一个词,然后循环往复,在录音说完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再说一个词也就正好结束。这种训练可以很微妙地提高我们的英语瞬间记忆力。再熟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 “同步” 朗读了。

第四步是录音矫正。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把自己的朗读声音录下来存好,过上一个星期之后再翻出来听。很多人事倍功半的原因是录下来之后马上就去听,但这样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矫正余地 —— 因为录音之后和录音之前的你还没有任何变化呢。当时你就觉得那么说是对的所以才那么说的,仅仅两三分钟之后,你不可能有什么巨大的或者哪怕是足够的进步;于是,没有变化的你,其实根本听不出自己哪儿不对了,也没有能力为自己进行矫正。但是,你一直在练,每天都在练,一个星期之后,你的进步就算不是巨大也是足够,于是你可能就会很容易地听出若干过去出过错的地方。

这样的时候,你的脑子里时常闪过的念头是这样的:“天哪,我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印象深刻往往只来自两个方向,1) 大量重复;2) 意外发现。而刚刚那样的念头,会让你 “觉得” 意外,所以,一旦这个念头闪出来的时候,你就获得巨大进步了 —— 因为你将来很难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你印象深刻。当然,还是要记录下来的,因为我们的记忆力不可靠。小学老师的陈词滥调里也有这里深刻的,比如这个: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最后一步是背诵。经常有学生问我,一篇文章跟读多少遍才行?我的回答是至少 60 遍。一篇托福听力录音大约 90 秒左右,中等熟练程度的话,大约三五分钟连跟读带反复模仿地完成一遍。平均算作 5 分钟一遍的话,60 遍就是 5 个小时。每天 1 个小时,周一到周五就可以完事。很多学生听到这样的要求就直接放弃了,这样的人在这件事上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们跟那些在此事上注定失败的人一样 “对短期收益要求太高,对长期收益要求太低。”

读了一星期,朗读了几十遍(期间还有细微的模仿纠正,所以其实是百十来遍),只要再划上几分钟就可以做到把该文章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既然做了,就请按照我的说法做足功课。一定要背,至于为什么要背,以后会有详细的解释。其实并不费事的。这样大概练习 10 篇左右(周六日还可以休息!)已经足够。算算也不过是十周时间。十周之后,你的语音、节奏、记忆力、理解能力等等都不一样了,所谓 “脱胎换骨” 其实也不过如此。

第四章 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

2. 朗读有助于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3. 朗读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理解速度

输入” 的方式至少有以下常见的四种:

  • 扫读:只用眼睛快速浏览文字(本质上来看是必然以遗漏一些信息为代价
  • 默读:在用眼睛浏览文字的同时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 “说” 这些文字,并不实际发声
  • 唇读:在用眼睛浏览文字的同时嘴唇翕动 “说” 出这些文字
  • 朗读:大声把自己读到的文字说出来

4. 不必专门练习听力,朗读就够了

大量的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不必专门练习 “听力”。某种意义上,很多学生花费时间去专门练习听力其实非常荒谬。不聋不哑的正常人是没必要专门训练什么听力的,事实上也没办法专门练 —— 大家的耳朵构造是相同的,怎么练耳廓也不会增大,耳膜也不会变得更薄……

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说得出,就能听得懂 —— 不管是哪一种语言。所以,只需要练说,而没必要专门练听。很多人所谓的 “听力不好” 其实是说得不好造成的,然而,他们舍本求末,就是不说,而后专门练听,这不是荒唐是什么?事实上,哪怕说得不好,也一样能够听懂。举例来说,我国有很多地区的人普通话说得并不标准,讲话掺杂着浓重的本地口音,甚至使用大量的本地特有词汇,但是,你遇到过他们之中的哪一个向你抱怨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听不懂么?

事实上,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和 Reading Comprehension 一样,重点更在于 Comprehension,而非仅仅在于 Listening 或者 Reading。用耳朵听进来的东西,最终要理解了才可以,否则就没有意义。而所谓的 “练听力” 本质上来看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

5. 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记忆能力

反过来,一个人的记忆力同样也会影响他的理解能力。之前读过的信息如果记不住的话,就无法与后继输入的信息联系起来。信息之间无法建立足够的联系,那么就很难被理解。所以,记忆力的提高促进理解力的加强,同时,理解力的发展也会促进记忆力的发展。记忆力就是这样:记住的东西越多,记得住的东西就越多。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他现有的记忆力。而理解力也是如此,已经理解的东西越多,能够进一步理解的东西就越多,一个人的理解力的发展空间同样取决于他现有的理解力。

6. 朗读训练能够提高表达能力

7. 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言文字模式识别能力

第五章 词典

1. 拿起词典独自上路

查词典与朗读一样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3. 多一点点细心和耐心就能超凡脱俗

4. 搞定词组 —— 金山词霸的可取之处

5. 把 Word 打造成英语学习利器

第六章 语法

1. 没文化的人才讨厌语法

2. 无论如何都要学语法

3. 阻碍语法学习的幻觉 —— “那我没学中文语法不一样样能用好中文么?

4. 了解语法书的结构和查询方法

5. 很多中国学生学的是数学语法而不是语言语法

6. 应该给自己买一本以上的语法书

6.1 《朗文英语语法》和《朗文高级英语语法参考及练习》

6.2 《剑桥中级英语语法》

做替换练习是掌握语法知识的最有效方法

6.3 《Collins COBUILD 英语语法大全》

6.4 《新编英语阅读手册》

7. 反复通读至少一本语法书

如果一个人学会查词典,学会查语法书,再肯于多查几部词典、多查几本语法书,他基本上就具备在中国的任何一所民办英语培训机构做老师的基本素质了。在大多数短期英语培训机构里,英语老师所谓的备课,90%以上的工作只不过是查查词典、翻翻语法书而已。这样的老师都算是敬业的,更多的所谓 “老师” 能不查就不查词典,能不翻就不翻语法书,因为他们把自己的 90%时间精力放在琢磨如何才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 唱唱歌啊,跳跳舞啊,讲讲笑话啊什么的。当然更多的人连这些都做不好,于是只好吹牛,(并且只能)往死了吹……

如果读者爱惜自己的时间精力(“视金钱如粪土” 确实颇有些气势),那最好还是靠自己吧。只有尽早反复通读一本语法书,才可能快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而后做自己的明师。尽管语法知识看起来非常枯燥,但是只要换一种读法,就可能会有很大的改观。

所以,我建议学生通读语法书的方法是这样:

  1. 逐页浏览;
  2. 仔细阅读每一个例句(而那些语法概念能不能完全理解,能不能一次就记住倒在其次);
  3. 判断这个例句的英文表达与中文表达是否相当地 “非一一对应”?如果是,则做出标记(要是有 “呀,让我用英语表达这个意思,可能说出来的就不是这样了!” 的念头的话,就应该做标记了);
  4. 积累到一定数量,就把这类句子摘录出来,做成替换练习模板,反复造句并朗读,直至熟练;
  5. 继续浏览;
  6. 通读一遍之后,如此这般再反复几次……

第七章 精读

1. 不老实就肯定吃亏

读书,就要读好书。读好书,就不能随便翻翻。所以,这么多年里,无论我读什么,只要认定那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我就会精读,并且往往要精读许多遍。后来我也常常跟学生说,好书,不是翻的,是读的 —— 精读(当然,更为文绉绉一点的叫法是 “研读”)。

2. 读好书一定要慢

3. 人们为什么讨厌精读

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教育设计者原本的意愿和顺序很可能是这样:

  1. 先识字,并识足够多的字(显然常用三千汉字肯定是不够的 —— 对那些了与追求知识的人来说);
  2. 习得足够多的词汇量;
  3. 学习更多、更复杂的是概念 —— 每一个重要的概念都需要大量的篇幅阐述;
  4. 与此同时习得基本的逻辑运用能力,以便能够更有效地理解组织已知概念及其相关信息;
  5. 通过不断的精读习得更多的概念理念;
  6. 通过大量的泛读扩充补充自己的概念和理念;
  7. 通过实践重新理解重要概念,修正对重要理念的理解;
  8. 精读与泛读相互补充、交互运用……

4. 为什么全都读懂了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对?

5. 精读的方法

  1. 挣扎着搞清楚每一句话的确切含义。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 —— 查词典,查语法书,甚至去查 Google。“自己动手” 比 “花钱让别人替自己干活”(比如,报班上课听讲)在这方面不知道要有效多少倍。
  2. 理解每句话之间、每个段落之间的关系。处理段落还有另外一个任务 —— 概括。
  3. 整理词汇。要知道,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自己动手整理词汇,远比背单词书效率高出许多 —— 可惜,大多数人并不相信。
  4. 反复阅读若干遍。读着读着就可能发现很多第一次读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5. 复述文章。能够书面或者口头复述刚刚读过的文章,实际上需要很多综合能力:记忆力、逻辑能力、转述能力、重新组织能力、再理解能力等等。
  6. 养成相隔若干天后复习的习惯。

6. 快速阅读往往并不靠谱

真正有用、有意义的快速阅读能力,是靠积累获得的,而非靠什么新鲜的不靠谱理论,或者蒙钱的培训班。

7. 给自己种一棵读书种子

8. 只有人类才善于阅读

9. 如何拥一个像 Umberto Eco 教授的私人图书馆一样的甚至更好的图书馆

第八章 叮嘱

1. 速成绝不可能

2. 英语不能只学不用

3. 背单词不是学英语

4. 为了学好外语,绝不能忽视母语

5. 十分钟重修语文

第一分钟:词汇(Vocabulary)

第二分钟:语法(Grammar)

第三分钟:逻辑(Logic)

第四分钟:文风(Style)

第五分钟:修辞(Rhetoric)

第六分钟:知识(Knowledge)

第七分钟:沟通(Communication)

第八分钟:实践(Practice)

第九分钟:技巧(Skill)

第十分钟:修正(Rectification)

6. 如何看电影学英语?

7. 不要再当 “初学者” 了!

缺乏耐心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也是绝大多数人最终未能矫正的习惯。很多人在生活的方方 面面都因为缺乏耐心而处处吃亏却又从不自知;处处吃亏的结果是越来越急于求成,越来越缺乏耐心——于是一生都只能在这个死循环中左冲右撞而后最终混个死因不详。

自信来自于能力,任何能力都是靠自己努力学习来的,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从英语零基础到考过雅思,自学能力一点点打磨出 来。这个凭能力产生的从无到有的过程,才是提高我自信的动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本领和能力是真正属于你的,没有什么是能够与你共生的。这些才是产生自 信的真正动力。

  • 24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学习MATLAB时,编写学习笔记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您记录重要的概念、语法和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以下是一些关于编写MATLAB学习笔记的建议: 1. 组织结构: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分节来组织您的学习笔记。将不同的主题分成单独的部分,并使用子标题来进一步细分内容。 2. 内容概要:在每个部分或子标题下,写下该主题的概要。这样可以帮助您回顾和理解该主题的关键点。 3. 示例代码和输出:对于每个主题,包括一些示例代码和相应的输出结果。这有助于您理解和演示具体的MATLAB语法和功能。 4. 问题与解答:如果您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或问题,将其记录下来,并在笔记中提出并解答这些问题。这样可以帮助您深入思考并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 5. 笔记补充:除了基本概念和语法外,您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笔记,如最佳实践、编程技巧、常见错误等。这些额外的笔记可以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和提示。 6. 参考资料:在您的学习笔记中,包括引用的参考资料,如教程、文档、书籍或网站链接。这样,您可以随时回顾并深入研究相关的主题。 7. 总结和复习:在学习笔记的结尾,添加一个总结部分,回顾和总结您学到的重点和关键概念。此外,定期复习您的学习笔记也是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好方法。 以上是关于编写MATLAB学习笔记的一些建议。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并祝您在MATLAB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