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三极管PNP NPN MOS管N-MOS P-MOS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单片机设计PLC时使用NMOS和PMOS作为输出,包括它们在继电器控制中的应用,以及NPN和PNP型三极管以及场效应管(特别是P-MOS和N-MOS)的驱动电路设计,强调了高低电平控制和电路优化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自记:不用看每一个字,只浏览图片即可,遇到不懂的看文字:

用单片机设计PLC时用到NMOS PMOS或继电器输出;

继电器接220VAC 常开点,常闭点,此处不提;

P-MOS用于推挽输出,见下图NMOS和PMOS应用电路和实物接线;

NMOS:

PMOS

目录

1、三级管驱动电路设计及使用

1.1、NPN型三极管

1.2、PNP型三极管

2、场效应管驱动电路设计及使用

2.1、 P-MOS场效应管

2.2、 N-MOS场效应管
1、三级管驱动电路设计及使用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b),两侧部分是发射区(e)和集电区(c),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如下所示:


1.1、NPN型三极管

NPN型三极管,适合集电区(c)连接负载到VCC,发射区(e)连接到GND,若此时基区(b)电压高于发射区(e)0.7V,NPN型三极管导通。基区(b)用高电平驱动NPN型三极管导通,低电平驱动截止。

NPN型三极管驱动电路设计时,基区(b)除了连接限流电阻外,最好连接10~20K下拉电阻到GNG,优点如下所示:

①使基区(b)控制电平由高变低时,基区(b)能够更快被拉低,NPN型三极管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截止;

②系统刚上电时,基极是确定的低电平。


1.2、PNP型三极管

PNP型三极管,适合发射区(e)连接到VCC,集电区(c)连接负载到GND,若此时基区(b)电压低于发射区(e)0.7V,PNP型三极管导通。基区(b)用高电平驱动PNP型三极管截止,低电平驱动导通。

PNP型三极管驱动电路设计时,基区(b)除了连接限流电阻外,最好连接10~20K上拉电阻到VCC,优点如下所示:

①使基区(b)控制电平由低变高时,基区(b)能够更快被拉高,PNP型三极管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截止;

②系统刚上电时,基极是确定的高电平。

NPN和PNP三极管电流放大满足以下条件:

①三极管直流增益(β/hFE)公式为:β/hFE≈Ic/Ib,故β/hFE=Ic/Ib=57mA/567uA≈100(以上选型的NPN和PNP三极管β/hFE为100);

②Ic≈Ib+Ie,故57mA≈567uA+57mA。
2、场效应管驱动电路设计及使用

场效应管是一种利用场效应原理工作的半导体器件,和三极管相比,场效应三极管具有输入阻抗高、噪声低、动态范围大、功耗小及易于集成等特点,可应用于小信号放大、功率放大、信号驱动及振荡器中。

场效应管可分为结型场效应三极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三极管(MOSFET) 两种,每种类型又有N沟道和P沟道两种结构。场效应三极管有栅极(gate)、源极(source)和漏极(drain)3个管脚,分别相当于三极管的基区(b)、发射区(e)和集电区(c)。由于场效应三极管的源极S和漏极D是对称的,实际应用中可以互换。场效应三极管与普通三极管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电路符号分别如下所示:

下面以绝缘栅型场效应三极管(MOSFET)为例,简要介绍其驱动电路设计及使用。
2.1、 P-MOS场效应管

P-MOS场效应管,适合源极(source)连接VCC,漏极(drain)连接负载到GND,当栅极(gate)电压低于源极(source)电压超过阈值电压(Vth)后,P-MOS场效应管导通。栅极(gate)用低电平驱动P-MOS场效应管导通,高电平时截止。

设定下图P-MOS场效应管阈值电压(Vth)为-1.5V,导通状况如下所示:

P-MOS场效应管驱动电路设计时,除了连接限流电阻外,最好连接10~20k上拉电阻到VCC,使栅极(gate)控制电平由低变高时,能够更快被拉高,P-MOS场效应管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截止。


2.2、 N-MOS场效应管

N-MOS场效应管,适合源极(source)连接GND,漏极(drain)连接负载到VCC,当只要栅极(gate)电压高于源极(source)电压超过阈值电压(Vth)后,N-MOS场效应管即可导通。N-MOS场效应管用高电平驱动导通,低电平截止。

设定下图N-MOS场效应管阈值电压(Vth)为1.5V,导通状况如下所示:

N-MOS场效应管栅极(gate)除连接限流电阻外,更优的设计是,连接接10~20k下拉电阻到GND,使栅极(gate)控制电平由高变低时,能够更快被拉低,N-MOS场效应管能够更快更可靠地截止。

### 三极管与PMOS在电机驱动中的应用 #### 使用NPN三极管作为低边开关 当使用NPN三极管来驱动直流电机时,通常将其配置为低边开关。这种情况下,集电极连接到电机的一端,发射极接地,而基极通过限流电阻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信号。 ```circuitikz \begin{circuitikz} \draw (0,0) node[nmos] (nmos) {}; \draw (-1,-2) to[R,l=$R_b$,*-*] (nmos.G); \draw (nmos.D) -- ++(0,1) coordinate(motor_top); \draw (motor_top) to[short,*-o] ++(2,0) node[right]{Motor}; \draw (motor_top) to[L,l_=$L_{m}$,*-*] ++(-2,0) |- (nmos.S); \draw (nmos.S) -- ++(0,-1) node[ground]{GND}; \end{circuitikz} ``` 此图展示了一个简化版的NPN三极管作为低边开关的应用场景[^1]。 #### 使用PMOS作为高边开关 对于PMOS而言,在电机驱动电路里更多地被用作高边开关。源极端子接到电源正极Vcc,漏极连向负载即电机一端,栅极则由逻辑电平控制其导通状态。为了确保良好的性能并保护器件免受反向电压冲击的影响,建议加入箝位二极管以形成续流路径。 ```circuitikz \begin{circuitikz} \draw (0,0) node[pmos] (pmos) {}; \draw (-1,2) to[R,l=$R_g$,*-o] (pmos.G); \draw (pmos.S) -- ++(0,1) node[above]{Vcc}; \draw (pmos.D) -- ++(0,-1) coordinate(motor_bottom); \draw (motor_bottom) to[D*,l_=$D_f$,*-*] ++(2,0) |- (pmos.S); \draw (motor_bottom) to[short,*-o] ++(-2,0) node[left]{Motor}; \draw (motor_bottom) -- ++(0,-1) node[ground]{GND}; \end{circuitikz} ``` 上述电路展示了如何利用PMOS实现高效的高侧电流切换操作,并且包含了防止过压损害的关键元件——快速恢复型整流器(freewheeling diode)[^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