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3-14 文献精读】Cross-dimensional magnitude interactions arise from memory interference

阅读文献:

Cai, Z. G., et al. (2018). "Cross-dimensional magnitude interactions arise from memory interference." cognitive psychology 106: 21-42.

文献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0028518300100

本文为Day4和Day11-12文献的后续研究。

文章目录​​​​​​​


摘要

本研究提出跨维度量级的相互作用(如时空作用)是记忆干扰的结果,且其程度和方向取决于目标维度和干扰维度间的相对记忆噪声情况,并提出一个贝叶斯模型对跨维度量级相互作用中的记忆干扰进行解释。


一、前言

1、大多数关于量级(时间空间等)的知觉和估计包含3个阶段:编码(累积)、记忆、反应,具体可见Day13文献。3个阶段都有研究指出其为跨维度量级相互作用的发生阶段:

(1)其中支持编码阶段为发生阶段的理论为ATOM(详见Day3文献),不同量级信息采用相同机制进行编码;

(2)支持记忆阶段为发生阶段的研究认为不同量级的信息是独立编码,但当同时在记忆中进行处理时会产生干扰;

(3)支持反应阶段为发生阶段的研究只能解释判断任务中的跨维度干扰现象,对于复制任务中的情况则无法解释。

2、跨维度量级相互作用中最吸引研究注意的是时空干扰,部分支持metaphor理论的研究认为时空干扰不对称,空间对时间影响更大(Day2/3/8);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在操控知觉形态和刺激呈现形式的情况下,时空干扰对称(Day4/9/10)。(前言的此部分引用了不少文献对时空关系的两种观点进行支撑,可以拓展阅读)

3、本文研究思路:为探究时空相互作用是否发生于记忆阶段,通过探究是否时空信息的记忆是否会相互干扰、以及是否记忆的干扰受某个量级维度的记忆噪声的影响来进行验证。


二、实验设计

 本研究包含4个实验, 实验流程框架如下:

1、实验一:less-noisy filled lines, cued color before duration task

实验目的:探究是否空间对时间的影响是记忆干扰造成的。

实验设计:22名被试参与5(红/蓝线长,100-500pix)×5(刺激时距,900-2100ms)被试内实验设计。

第一屏(代表编码阶段)由红+蓝的连续直线组合构成,总长恒定为600pix,红蓝位置均衡;从第二屏空屏(代表记忆阶段)开始到复制任务(出现星号,代表反应阶段)之前屏幕边框颜色为之后需要复制哪种颜色线长的提示,实验结果:

主要结果:

        1)复制时间随被提示颜色直线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复制距离与刺激时距无显著关系。

        2)对于将要复制直线的颜色进行提醒的线索从空屏(记忆阶段)出现,使时空信息在工作记忆中同时保持并产生了相互影响,说明空间对时间的影响是记忆干扰造成的。

实验一到实验四都发现了趋中效应(短时距/距离被高估,长时距/距离被低估)。

2、实验二:less-noisy filled lines, cued color after duration task

作为提示线索的屏幕边框颜色从时距复制任务开始之后才出现,其余处理与实验一相同,结果如下:

主要结果:

        1)复制时间与被提示颜色直线的长度无显著关系,与实验一不同;

        2)对实验一和二进行between-experiment analysis,将实验编号作为一个变量(contrast-coded: Experiment 1 = 0.5, Experiment 2 = -0.5),发现被提示颜色直线长度对复制时间的影响随实验的不同而不同,说明该影响只在提示呈现于时距复制任务之前的情况下才出现,进一步验证空间对时间的影响是记忆干扰造成的。

3、实验三:less-noisy filled/noisier unfilled lines, cued color before duration task

实验目的:记忆噪音是否对时空干扰产生影响。

第一屏中红色实线的长度改为由两条黑色竖线间的距离来表示,其余处理与实验一相同。结果如下:

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对less-noisy filled相比noisier unfilled line是否带来更少记忆噪声memory noise(即记忆干扰)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前者的变异系数CV更小,假设成立。

主要结果:

        1)复制时间随被提示直线(filled and unfilled)的距离增加而增加(边缘显著),提示直线的距离与直线类型(filled = 0.5; unfilled = -0.5)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得:

        ① filled被提示直线:复制时间随直线的距离增加而增加,与实验一结论一致;

        ② unfilled被提示直线:复制时间与直线的距离无关。

        表明时空相互作用受到直线类型(记忆干扰)的调节,filled直线的记忆噪声更少,更容易对时间知觉产生影响。

        2)复制距离(filled and unfilled)与刺激时距无关,但进一步分析发现,unfilled直线的复制距离随刺激时距增加而增加(边缘显著),表明unfilled直线记忆噪声更多,更容易受时间信息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与Day4文献一致,时空干扰受空间信息知觉形式的影响。

4、实验四:noisier unfilled lines, cued color before length task

实验目的:探究在unfilled直线的情况下,时间信息能否对空间知觉产生影响。

实验流程及结果:

主要结果:unfilled直线的复制距离随刺激时距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当空间信息的记忆噪声较大时,空间知觉受时间信息的影响。


三、贝叶斯模型

1、模型提出的理论基础

日常生活使人们获得对于时空关系的经验(先验知识prior),更长的距离代表更长的时间→当目标维度(如空间)的噪声更大,人们对目标维度的判断将更多依赖于有较少噪音的维度信息(如时间),如下图:

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两个维度,白色阴影为两维度间正相关关系的先验prior概率分布,似然性likelihood=retrieved magnitude of dimension=magnitude of the noisy memory=noisy memory signal,代表各维度的刺激从感觉登记进入记忆之后的量级分布,两维度likelihood分布均值的交点(红点)代表无相互干扰的无噪音记忆信号情况。

图A中横轴代表维度的likelihood均值大于大于prior均值,代表其在记忆中的量级较大,纵轴代表维度的likelihood均值则小于prior均值,但横轴维度likelihood的分布更低阔变异性更大在记忆中噪音越大更易受另一维度的影响;

图B为综合prior和likelihood后得到居于二者之间的后验分布posterior(如在时距复制任务中据其可得到复制时距的分布,见Day1/6文献),横轴代表的维度posterior向prior的均值回归的偏移更大,且白色阴影由原来的代表正相关关系的斜线趋势变为水平直线趋势,反应出两维度间关系变为纵轴代表维度(记忆噪声小)对横轴代表维度(记忆噪声大)产生更大影响,显示了记忆噪声对跨维度影响的调节作用。

通常来说,跨维度影响也收到各维度先验分布方差的调节,与似然性分布的方差相比,先验分布的方差越低,后验分布向先验均值的回归就越大,越容易受其他维度的影响。

文中此处为了简化讨论记忆对跨维度影响的作用,两维度的先验分布类似。

图C中两维度在记忆中的量级都比较大,其余条件与图A一致,图D反映二者的后验分布情况与图B类似,纵轴代表维度对横轴代表维度产生更大影响,只是影响相对图B要小。

2、模型推导

设一个物体在d维度上的真实量级为θ(a column vector),该量级信息通过感觉登记在记忆中形成noisy memory signal,记为x,其服从均值为θ协方差矩阵为Σθ的多元正态分布mult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

            

                                        (A1)

p(x|θ)就代表likelihood,在时间点t,对于θ的可能分布情况的先验知识prior,其服从均值为μt协方差矩阵为Σt的多元正态分布:

                                         (A2)

假设对物体的量级做估计通过如下posterior分布进行:

                                        (A3)

posterior服从均值为mt协方差矩阵为st的多元正态分布,其中:

          (A4)

                                          (A5)

假定对物体的估计值(如复制时距)等于posterior的均值mt,因此其将受x与μt的加权均值的影响。

对于双变量的记忆信号x = ( x1, x2),如时间和空间,假定二者的服从均值μt = (0, 0)协方差矩阵为Σt的先验分布,其中:

                                                         (A6)

假定信号中两维度的噪声是不相关的,则在likelihood分布中的协方差矩阵可写为:

                                                  (A7)

引入参数a代表第二个维度x2相对于第一个维度x1的记忆噪声大小(如a<1,第一维度的噪声更大;如a>1则相反),根据公式A4,得:

                                   (A8)

因而两维度后验的均值都等于两维度记忆信号量级的加权之和,定义x2对x1的估计产生的相对影响w2等于该权重的斜率,则有:

                                                (A9)

相应的可求x1对x2的估计产生的影响w1:

                                                    (A10)

对于 ρ ≠ 0且σ² > 0,二者相对影响为:

                                                                    (A11)

因此,若维度一相对记忆噪声更大即a<1, 则w2/w1>1,则第二维度对第一维度产生更大的影响,反之相反,这表明跨维度量级的相互作用(如时空作用)受记忆干扰的调节

等式A11的右边似乎约掉了一部分(下图中②),虽然结论是一样的,难道是为了简化等式?或者有什么我没考虑到的条件可以使②=1?以下还是按照我的理解做补充:


四、总结

1、本文认为跨维度的相互影响发生于记忆阶段,并提出一个贝叶斯模型来解释记忆对跨维度相互影响的调节作用。

2、若某一维度的知觉信息来源变异性大(如感觉敏锐度低),则其在记忆中会产生更大的噪声,因而更容易受噪声较小的另一维度的影响。

影响记忆噪声的因素有:

因素作用阶段与噪声大小关系
信息来源变异性编码,记忆正向

Perceptual accessibility

(e.g., stimulus saliency)

编码反向
Memory decay记忆正向
Cognitive resources
(e.g., working memory and attention)
编码,记忆反向
Processing automaticity编码反向

3、本文不支持认为时空关系对称的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CMT,详见Day3文献),也不支持主张空间信息更易获得因而导致时空关系不对称的accessibility account。

4、本文提出了解释跨维度关系的贝叶斯模型,认为时空关系出现的不对称现象是由于在这些情况下,空间信息在记忆中具有更少的噪音导致,如果改变空间信息的表现形式(如触觉或unfilled直线)可以消除时空关系不对称甚至逆转不对称(时间对空间影响更大),因此,记忆噪声才是决定跨维度影响的方向和程度的直接原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余阿Adzuk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