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实战——k近邻算法(kNN)01

有监督的学习算法。简而言之,k-近邻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

工作原理:

  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合,也称作训练样本集,并且样本集中每个数据都存在标签,即我们知道样本集中每一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数据(最近邻)的分类标签。
  一般来说,我们只选择样本数据集中前k个最相似的数据,这就是k-近邻算法中k的出处,通常k是不大于20的整数

k-近邻算法的一般流程

1.收集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2.准备数据:距离计算所需要的数值,最好是结构化的数据格式。
3.分析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4.训练算法:此步骤不适用于k-近邻算法
5.测试数据:计算错误率
6.使用算法:首先需要输入样本数据和结构化的输出结果,然后运行k-近邻算法判定输入数据分别属于哪个类别,最后应用对计算出的分类执行后续的处理。

test1

  1. 准备:使用Python导入数据
    “kNN.py”
# -*- coding=utf-8 -*-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operator   #本模块主要包括一些Python内部操作符对应的函数。这些函数主要分为几类:对象比较、逻辑比较、算术运算和序列操作

def createDataSet():
    group = array([[1.0,1.1],[1.0,1.0],[0,0],[0,0.1]])
    labels = ['A','A','B','B']
    return group,labels

在终端执行:

In[3]import kNN  #导入上述模块
In[4]group,labels = kNN.createDataSet()
In[5]: group
Out[5]: 
array([[ 1. ,  1.1],
       [ 1. ,  1. ],
       [ 0. ,  0. ],
       [ 0. ,  0.1]])
In[6]: labels
Out[6]: 
['A', 'A', 'B', 'B']

实施kNN算法

伪代码:
对位置类别属性的数据集中的每个点依次执行以下操作: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 k-近邻算法
def 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  #inX是用于分类的输入向量的inX, dataSet是输入的训练样本集, labels为标签向量, k表示用于选择最近的邻居数目
    #计算距离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diffMat = tile(inX,(dataSetSize,1)) - dataSet
    sqDiffMat = diffMat ** 2
    sqDistances = sqDiffMat.sum(axis=1) #注释1
    distances = sqDistances ** 0.5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s.argsort() #注释2
        classCount = {}
    #选择距离最小的k个点
    for i in range(k):
        voteIlabel = 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0) +1 #注释3
    #排序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ritems(),
                              key = operator.itemgetter(1),reverse= True) #注释4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上面代码用的距离计算是: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代码注释:
1. 我们平时用的sum应该是默认的axis=0 就是普通的相加,而当加入axis=1以后就是将一个矩阵的每一行向量相加,
例如:import numpy as np   
   np.sum([[0,1,2],[2,1,3]],axis=1)
   的结果就是:array([3,6])
2. argsort函数返回的是数组值从小到大的索引值,
例如:x = np.array([3, 1, 2])
   np.argsort(x)
   结果为:array([1, 2, 0])
3. list.get(k,d)
get相当于一条if…else…语句,参数k在字典中,字典将返回list[k];如果参数k不在字典中则返回参数d,如果K在字典中则返回k对应的value值;
例子:
l = {5:2,3:4}
print l.get(3,0)返回的值是4;
Print l.get(1,0)返回值是0;
4. sorted函数:
sorted(iterable,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参数解释:
(1)iterable指定要排序的list或者iterable,不用多说;
(2)cmp为函数,指定排序时进行比较的函数,可以指定一个函数或者lambda函数,如:
students为类对象的list,每个成员有三个域,用sorted进行比较时可以自己定cmp函数,例如这里要通过比较第三个数据成员来排序,代码可以这样写:
students = [(‘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 student[2])
(3)key为函数,指定取待排序元素的哪一项进行排序,函数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代码如下: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 student[2])
key指定的lambda函数功能是取元素student的第三个域(即:student[2]),因此sorted排序时,会以students所有元素的第三个域来进行排序。
有了上面的operator.itemgetter函数,也可以用该函数来实现,例如要通过student的第三个域排序,可以这么写:
sorted(students, key=operator.itemgetter(2))
sorted函数也可以进行多级排序,例如要根据第二个域和第三个域进行排序,可以这么写:
sorted(students, key=operator.itemgetter(1,2))

在终端输入:

 kNN.classify0([0,0],group,labels,3)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