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SS-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点估计

          点估计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如用样本均值直接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值,用样本方差直接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值等。

常用的点估计法

(1)矩估计法 (2)极大似然估计法 (3)稳健估计法

区间估计

        因为点估计直接用样本估计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没有提供关于估计精度的任何信息,存在抽样标准误差,故提出了未知参数的区间估计法。      

         给出两个数,指出总体参数以一定概率位于两数所确定的区间内,这种估计叫做参数的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范围,所以区间估计相对于点估计更加精确,要优于点估计。

假设检验

统计假设

原假设

        被检验的假设,通过检验可能被接受,也可能被否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给出一个统计假设仅仅是为了拒绝它。例如,如果我们要判断给定的一枚硬币是否均匀,则假设硬币是均匀的(即p=0.5,其中p是正面出现的概率);类似地,如果我们要判断一种方法是否优于其他的方法,则假设两种方法之间没有差异。这样的假设通常称为零假设或原假设。记为:

备择假设

        与原假设对应的假设,只有在原假设被否定后才可接受的假设;例如,如果零假设是           ,则备择假设是。备择假设记为 

拒绝域、临界点

        当检验统计量取某个区域中的值时,拒绝原假设,则称该取值区域为拒绝域,称拒绝域的边界点为临界点。

显著性水平与置信水平

显著性水平

        在作假设检验时,我们犯第一类错误的最大概率称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这个概率常记为,通常抽样前就指定好,这样得到的结果才不会影响我们的选择。        在实际问题中,显著性水平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最为普通的是0.05或0.01。例如,如果设计一个决策法则选择的显著性水平是0.05(5%),那么在100次中可能有5次机会使我们拒绝本该接受的假设。也就是说,我们大约有95%的把握作出正确的决策。此时,我们说拒绝假设的显著性水平为0.05,即犯拒绝本应接受的假设这类错误的概率是0.05。

置信水平

        1-   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在假设检验中拒绝了本来是正确的原假设。

        第二类错误:在假设检验中没有拒绝错误的原假设。

概率P值

        P值是当原假设正确时,观测到的样本信息出现的概率。通常用P值与预先设定的显著性水平值比较,若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认为该概率值足够小,应拒绝原假设。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双侧检验

        只强调差异而不强调方向性的检验叫双侧检验。

单侧检验

        强调某一方向的检验叫单侧检验。

小概率事件原理

         在概率论中我们把发生概率小到接近于0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    在统计学上,把小概率事件看成在一次特定的抽样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这是统计学上进行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的基本依据。根据这一原理,若某事件在理论上被认为在原假设成立的情况下是个小概率事件,它不会出现,而在实际中出现了,我们就推翻原来的假设,认为原假设不成立,从而接受备择假设。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第1步 给出检验问题的原假设;

        根据检验问题的要求,将需要检验的最终结果作为零假设。例如,需要检验某学校的高考数学平均成绩是否同往年的平均成绩一样,都为75,由此可做出零假设

第2步 选择检验统计量;

        在统计推断中,总是通过构造样本的统计量并计算统计量的概率值进行推断,一般构造的统计量应服从或近似服从常用的已知分布,例如均值检验中最常用的t分布和F分布等。

 第3步 规定显著性水平;

第4步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及其发生的概率值;

        在给定零假设前提下,计算统计量的观测值和相应概率p值。概率p值就是在零假设 成立时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发生的概率,该概率值间接地给出了样本值在零假设成立的前提下的概率,对此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其发生的概率是否为小概率。

第5步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条件下,做出统计推断结果。

        这里的显著性水平指的是当假设正确时被拒绝的概率,即弃真概率,一般取0.01或0.05。当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时,则认为此时拒绝零假设而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即低于预先给定的水平,也就是说犯错误的概率小到我们能容忍的范围,这时可以拒绝零假设;反之,如果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如果拒绝零假设,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大于预先给定的容忍水平,这时不应该拒绝零假设。

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的总体分布形式是已知的或假定的,只是一些参数的取值或范围未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估计参数的取值范围,或对其进行某种统计检验。如正态总体的均值是否与某个值存在显著差异,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等。 主要包括: ① 单样本T检验:检验单个变量的均值与假设检验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② 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两组来自独立总体的样本,其独立总体的均值或中心位置是否一样; ③ 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两个相关的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同均值的总体。

非参数检验简介

        非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在推断过程中不涉及有关总体分布的参数,而是检验总体某些有关的性质,如总体的分布位置、分布形状之间的比较等。      

        与参数检验的原理相同,非参数检验过程也是先根据问题提出原假设,然后利用统计学原理构造出适当的统计量,最后利用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的概率P值,与显著性水平进行比较,得出拒绝或者接受原假设的结论。      

        非参数检验包括单样本(O)、独立样本(I)、相关样本(R)的非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比较

        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最本质的区别是:参数检验需要事先确定或假定总体的分布,非参数检验则不需要假定总体的分布,而是直接用样本来推断总体的分布。 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区分。 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不同。 研究的统计量有所不同。

单样本T检验

        单样本T检验利用来自某总体的样本数据,推断该总体的均值与指定的检验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它是对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为此,给出检验均值    ,原假设:    =      ,其中   为总体均值,即认为总体均值与检验值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单样本T检验的检验统计量

        单样本T检验的前提是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其中  为总体均值, 为总体方差。如果样本容量为n,样本均值为  ,则    仍服从正态分布,即:    。         在零假设成立的条件下,均值检验使用t统计量,构造的t统计量为:         其中,    代入,t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n-1的t分布,S为样本标准差。        在给定原假设的前提下,SPSS将检验值代入t统计量,得到检验统计量观测值,以及根据T分布的分布函数计算出的概率P值。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世润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