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号,AI圈彻底炸锅了!
Manus是啥?凭啥这么火?
这东西是Monica——一家刚起步的中国公司——推出来的,号称“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有人甚至喊着它能干翻OpenAI,听着就挺带劲。它不是那种只会聊天的机器人,而是能自己动脑子、干实事的智能体。
比如,你随口说一句“帮我做个介绍小米SU7的10页PPT”,它就能上网搜资料、整理内容、生成PPT,全程一条龙服务。再比如分析股票、筛选简历,扔一句话过去,它就给你搞定。
更夸张的是,它还能干些细活儿。有人试过扔一堆简历压缩包给它,它能解压、逐个分析,最后给你吐出一份带排名的Excel表。或者你说想在纽约买房,告诉它预算和需求,它就去查社区安全、学校资源什么的,给你整一份详细报告。
DeepSeek之类的工具感觉就是提供一个回答,具体的执行还需要自己操作,但Manus的细节就是能够帮你执行并且完成一个答案交到你手上,怎么说呢,真就有当老板那个味道了。可以直接命令AI完成工作。
官方吹得天花乱坠,说它用的是多模型协作架构,任务来了就在云端开虚拟机,各个小任务独立跑,既快又稳。关键是,它在GAIA这个测试里拿了最高分,直接把OpenAI比下去。
演示视频看着是挺炫,但冷静下来想想,也不是没毛病。有些开发者就说了,这个AI的“自主性”可能被吹过头了,感觉像是拿GPT-4加了点工具拼出来的。还有人吐槽,它的“多代理协作”跟Anthropic的ComputerUse差不多,像是个高配版借鉴品。
更别提实际用的时候,有些功能不太靠谱。媒体测试发现,它生成网站部署案例时老是404,稳定性有点拉胯。而且,现在的讨论基本都集中在中文圈,国外AI社区压根没啥动静,这国际影响力是不是有点被夸大了?
虽然Manus的演示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业内也有不少质疑声。比如,有开发者指出它的“自主性”可能被夸大,很多功能看起来像是现有大模型(比如GPT-4)加上一套工具链的拼接。而所谓的“多代理协作”系统,也与Anthropic的ComputerUse架构高度相似。
不过,Monica这公司也不是白给的。创始人肖弘是个90后连续创业者,之前搞过微信公众号工具,卖给独角兽公司后赚了一笔。2022年他创立Monica,主攻海外AI市场,已经攒了上千万用户。这次他们还放话,打算今年晚些时候开源部分代码,挺让人期待的。
宜博老师在群里说,
拆解了一下Manus的工作流,总的来说,Manus就是一个整合了 computer use、deep research、coding agent等概念的会规划并执行的Multiagent system ,并在前端交互用户体验上做到了极致。
现在啥情况?
目前Manus还在内测,普通人摸不着,只能干看着。大家对它又好奇又怀疑,毕竟demo再好看,也得实战检验才算数。万一真能兑现宣传的那堆牛皮,可能真会给AI圈带来点大动静。但要是最后发现只是营销玩得溜,那就有点尴尬了。
而且又刷到了一个消息,有人直接把Manus的数据和网页复刻了下来,做了一个盗版,连邀请码也不需要,但号称和原版是完全一致的,这个可就闹了大笑话了,具体什么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总的来说,Manus现在就像个还没出道就爆红的新人,前景看着不错,但能不能成大器,还得看它接下来怎么证明自己。你说呢?这东西到底是真金还是泡沫?
但它真有那么强吗?
Manus确实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概念和强大的演示,但距离真正的技术颠覆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期待它能早日开放公测,用更多实战案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希望它不仅仅是一场营销秀,而是真正推动AI智能体迈向更高阶段的创新者。
目前我们做了一个Manus学习手册,扫码可以免费领取!
近期好文
刚刚,AI圈又添王炸选手,Manus炸裂性能超过OpenAI!
福利:+ jianghu10002领取IP起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