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很难改变认知 ?

“认知”的含义和本质

  ~  
作者 章方秋

这两年,“认知”这个概念变得很火。很多人,开口闭口总喜欢谈认知。

有人说,“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是认知的不同”;也有人说,“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认知”;还有人说,“人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尽管很多人喜欢谈认知,但绝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真的懂“认知”。不信的话,可以尝试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人的认知和思维有什么区别?只是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述而已,还是真的有含义上的不同?
既然认知这么重要,到底认知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去定义认知?
认知真的如此重要吗?它的重要性怎么体现?具体又是怎么影响人的?

既然提升认知如此重要,为什么改变认知对绝大部分人很难?该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认知?

我可以大胆地说,绝大部分的人,其实回答不出以上问题。

所以,我们只是对“认知”这个词很熟悉,但并不真正认识和了解“认知”。这就像,尽管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很熟悉,但并不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

要真正了解人的身体,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比如,当你学习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后,一定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

类似的,要真正地认识自己的“认知”,你也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藏在心理学这门学科中。

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谈谈“到底什么是认知”,“认知为什么很难改变”,以及“如何才能提升认知”等问题。

文章有点长,但毕竟认知真的很重要,值得你认真阅读,甚至,值得你阅读几遍。

一、到底什么是认知?

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认知,和心理学上的认知,是有一定差别的。简单来说,生活中所说的“认知”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会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难讲清楚到底是什么“认知”。

而心理学基于学术的严谨性,会具体区分每种“认知”。因此,我们可以借此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认知”。

大致而言,心理学上,“认知”一词有这样两种含义:一是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二是认知图式中的“认知”。我们一个个来讲。

1、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

心理学上,将人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模块。对于情感和意志,我们基于自己的常识来理解就可以,不过多展开,只是让你大致了解一下。

顺便说一句,尽管本文着重谈认知,但其实情感和意志也很重要,一定程度上,意志的重要性还高于认知。只是这并非本文重点,所以不过多探讨。

那什么是认知呢?心理学上是这么定义的:认知是人获得、储存、转换和使用信息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具体而言,认知包括感知、记忆、联想(记忆激活)、思维、想象等环节。

这段的解释可能看起来比较抽象,不急,我稍后举个例子,你应该会很好理解。但至少,通过上面的解释,你可以知道,认知和思维是不同的,思维仅仅只是认知的其中一个环节。

那它俩具体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以看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

某天,你从家里出来时,天空突然变黑了。你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看到了天上密布的乌云。这些乌云,就像一个巨大的笼子将整个城市笼罩在底下。你想起,前天也是这样乌云密布后就下起了大雨。你预测,这么浓厚的乌云,估计马上要下雨了。于是,你回家拿了一把伞。果然,没过多久,天真的下雨了。第二天,你和朋友说起了昨天的这场雨。

以上的这段话,就是认知的典型过程,包含了认知的五个环节:你抬头看天,知道了那是乌云,这是“感知”的环节;乌云让你想起了前天的大雨,则是“联想”的过程;你看到乌云,预测可能要下雨,并回家拿伞,这是“思维”的过程;而你把乌云想成了一个笼子,是“想象”的过程;最后,你在第二天能和朋友聊起昨天的雨,则表明你“记忆”了前一天发生的事。

通过这个例子,你应该能更容易地认识认知的全过程,也可以知道,它确实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而你也可以看到,“思维”在其中仅仅体现为看到乌云后,这样的心理过程:“你预测,这么浓厚的乌云,估计马上要下雨了。于是,你回家拿了一把伞”。

前面我们说到,生活中的“认知”和心理学上的“认知”还是有所不同的,就上面的过程而言,具体有什么不同呢?其实,生活中的认知,主要是指上述认知过程中,“记忆”和“思维”两个环节。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说人的认知问题,主要是指思维的问题,但后文我会进一步分析,思维的基础是知识。而知识,又是记忆的一部分。

所以,生活中的认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记忆”和“思维”两个环节构成。

你可能会有疑问,这样细致的区分有什么意义?

意义很大。因为当你知道了,认知的一部分是知识,那提升认知就变得简单了,增加相应的知识即可;同样的道理,认知的另一部分是思维,你也只需改善思维,提升思维能力既可。

至于具体怎么提升知识,如何改善思维,我们留待后文再探讨。

2、“认知图式”中的“认知”

生活中,当我们提到“认知”,除了指前面的含义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含义,指的是“认知图式”。这时,“认知”一词,就是“认知图式”的简称。

那什么是认知图式?

认知图式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概念。你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人对这个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或者,更简单地理解,就是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你应该会有感受,当我们生活中讲“认知”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是指人认识世界的方式。

同样的,知道认知图式,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知道,怎么改善认知。

二、人为什么很难改变认知?

在谈如何改善和提升认知之前,我们有必要谈谈人的认知为什么难以改变。

我们之所以将生活中的认知,进一步细化为认知图式、知识和思维三个维度,也是因为,当我们分别从三个维度来看认知,能更清晰地认识人的认知为什么很难改。

1、认知图式的稳定性使得认知难以改变

对于认知图式,我们除了解它的概念和含义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它如何发挥作用。

皮亚杰认为,人在接受外部的信息刺激时,有“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简单而言,顺应就是指人调整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的信息;而同化则是人将外部的信息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之中

举一个可能不那么恰当的例子。一个人如果原本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此时,如果有人对他表现出了善意。

那同化就是,他坚持认为那个人同样不是好人,之所以表现出善意,一定是安有什么坏心眼;而顺应则是,他会因为这个人,认识到自己原来的认识有问题,这世界还是有好人的,就此改变自己的认知图式。

皮亚杰认为,虽然人的认知图式同时有这样两种模式,但对于成人来说,认知图式已经基本稳定,更多时候会表现为“同化”而不是“顺应”。我们生活中应该也有此感受,绝大部分成年人对这世界的认识基本是稳定的,很难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绝大部分人的认知其实很难改善。因为绝大部分人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时候,都会倾向于用自己的原有认知去解释,而不是调整自己的认知。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对成年人而言,“同化”是必要的,否则一个人的认知就会一直在变,这也会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很混乱。只是,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认知,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注意到,是不是自己同化过度了,是不是自己的原有认知确实存在问题,从而进行调整和优化。

不要过于想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尝试去找出,什么是对的。

2、知识和思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从知识和思维的维度认识,为什么人的认知很难改变,这里有必要先探讨一下知识和思维的关系。

谈到认知时,很多人会将其与知识,或者信息量,割裂来看。比如,有种说法是,“认知升级不是增加认知的信息量,而是提升认知模型的层级”。

但事实上是,认知模型升级的前提,是需要相应信息的。知识和思维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的。知识是思维的基础,而思维反过来又可以创造知识。

所以,更准确地说法,应该是这样的:

认知升级,既是增加认知的信息量,又不全是信息量的增加,同时需要关注认知中层级的升级。(知识和信息量有一定的区别,但这里不做深究,将两者大致予以等同。)

那什么是思维?什么是知识?

回到前文所举的例子中。人的思维过程是指,你看到乌云,然后预测会下雨,并回家拿伞。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深入去看,它其实是一个推理和决策的过程。

你看到乌云,预测会下雨,就是一个推理的过程;你因为预测会下雨,决定回家拿雨伞,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

所以,尽管不太严谨,我们可以简单将思维理解为一个推理和决策的过程和能力。

那这和知识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有没注意,上面的推理,是从这样的一个前提推理得出的:

如果天上出现了很浓厚的乌云,那就意味着会下雨了。

你的整个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前提:如果天上出现了很浓厚的乌云,那就意味天马上会下雨了。

天上出现了浓厚的乌云

结论:天马上就会下雨了。

那这个前提和知识是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这个前提中的判断,就是一种知识。

其实,康德很早以前就说过,所有的知识都表现为判断的形式。这句话就是以判断的形式表现的知识。当然,如果这个例子让你有些困惑,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

你应该听说过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为什么人会有这种思维方式的区别呢?本质上来说,其实也是因为不同思维方式底层的判断不同。

成长型思维的人判断是这样的——人的能力、智商等等,都是可以改变的,我只要努力,我就变得更好。

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判断是这样的–人的能力、智商等等,都是固定不变的,我再努力,那也没用。

那为什么成长型思维的人判断是这样呢?从哪里得来呢?不可否认,有些人是因为自己经历,或者天生的性格等等造成的。但通过知识的学习,也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我个人就是因为读了卡罗尔教授所写的《终身成长》一书,收获了成长型思维底层的判断,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思维。

所以,知识是思维的基础。如果我们想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不能忽略了对知识的学习和输入。

当然,对于提升思维能力而言,也确实并非知识越多越好。知识如果没有应用于思维,那对于提升思维能力作用有限。

3、因为知识和思维的原因导致认知难以改变

在了解了知识和思维的关系之后,现在就可以谈谈,另一个造成认知难以提升和改善的重要原因了:

因为人的知识缺失,以及思维能力不足,从而造成认知难以提升。

而且,超乎你意料的是,即便不少人看似认真读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知识,认知也难以改变。

这里的一部分原因,前面已提到,人会用自己的认知图式来同化外部的信息,而且,知识多和应用知识,是两个概念。很多人学了很多知识,但并不去应用。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学习和读书,甚至不能形成知识。这怎么理解呢?

要认识这一点,同样需要再从心理学上来认识。

心理学上,将人的记忆大致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并不能形成知识,只有长时记忆才会形成是知识。

关于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非常具体的差别,以后有机会再来探讨,但这里做个简单介绍。比如,你记忆某个电话号码,你重复几次,然后将号码转述给别人,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不记得了,这是短时记忆。而如果是你家人的电话,你因为经常重复,你一直都记得,这叫长时记忆。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学习,仅仅只是形成了短时记忆,并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他们往往只在学习的那一刻以及不久之后记得,但过了一段时间,基本就忘了。自然,知识没有增加,也就无法应用,也无法改善和提升认知。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书、学习,并不能提升认知的真正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不少人读了《终身成长》,但很多人也并没有真正地转变为成长型思维。

三、人到底如何才能改善和提升认知?

尽管我前面谈了认知很难改变,但本文的目的毕竟不是告诉你认知无法改变,而是希望通过分析认知难改变的原因,进而探索到提升和改变认知的具体方法。而当你知道了认知难改变的原因之后,如何改善和提升认知的方法也就出来了:

第一,保持开放,更新和优化自己的认知图式;

第二,学习知识,并且能将知识应用于思维;

第三,如果能跨界学习知识,那对于提升认知更有帮助。

这样来讲,应该会有些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具体看看,如何可以提升和改善认知。

前不久,混沌学园的李善友教授讲了一堂课,混沌学园的公众号上转发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标题为:“张一鸣为什么总有远超他人的认知?”李善友教授从他的视角来解读了为什么张一鸣有远超他人的认知,但这里,我想从我的视角,再谈谈同样的这个问题;以及,我们如何向张一鸣学习,提升和改善认知。

1、保持开放,更新自己的认知图式

前文提到,人总喜欢用自己的认知来同化外部的新信息。但除了同化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更极端的情况:屏蔽信息。很多人一听到自己不喜欢的内容、观点,或者因为是自己不喜欢的人所说的话,就会把观点屏蔽。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保持开放。不屏蔽自己不喜欢的信息,并且同时保持对自己认知图式的更新。

我们可以从张一鸣的微博中看看,张一鸣具体是怎么做的。

2012年1月25日,张一鸣的微博中写道,“有的微博我很反感,但总是忍住不去取消关注。因为微博既然是一个窗口,我就要更完整地关注,以保持对(世界)更完整的认识。微博是用来观察和了解的,而不是用来娱乐自己的。我的原则,有信息量就关注,而不是喜欢才关注。”

img

2010年5月9日,张一鸣的微博写到,“很奇怪”、“很诡异”、“太奇怪”,有这些想法说明自己还不太懂,而且还常常想把原因归咎于“奇怪”以release。没有什么太奇怪的东西,仔细去寻找学习的途径,你常常能找到。

img

前一条微博,可以理解为是他保持开放,后一条则可以理解为他更新自己的认知图式。

所以,这就是张一鸣为什么认知远超他人的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要改善和提升认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你越能保持对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开放态度,甚至,有时候你改变自己的观点,那才叫真正的认知升级;否则,很可能只是认知重复而已。

在创业圈,有这样一个很极端的概念,叫“傻X速率”。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你觉得多久以前的自己是傻X,那就意味着你成长的速度有多快。

这就是在形容一个人认知升级的过程。

2、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为思维

除了开放和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图式之外,张一鸣另一个提升认知的方式,是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思维。

你如果大致了解过张一鸣的知识背景,会知道他有很多的学科背景,包括生物学、软件工程,而且,我翻看了他的全部微博之后,会发现他经常谈到信息论,也会谈到数学。

2012年5月19日,他发了一条微博,“我实在不想看微博,但目前还没有比信噪比明显更高且信息同样多的产品。”

img

这里的信噪比是信息论上的专业概念,意味着信息和噪音的比值。而这条微博你需要关注的是,张一鸣不仅懂信息论,还将信息论的知识应用于思维。据我所知的是,很多人学了信息论,但应用到日常生活上的并不多。

2013年3月13日,一位叫“松鼠会sheldon”网友的微博发了这样的内容:“我曾经以为,数学是物理的媳妇;后来渐渐觉得,数学应该是物理的女王大人。”他的回复是:“还不够贴切。”

img

这条微博可以看出他对数学有很深刻的认识。而在李善友教授的演讲中,谈到张一鸣的算力很高,本质上,也是因为张一鸣将数学很好的应用。

再比如,前面提到,张一鸣有生物学的背景,而他在谈到生物学时,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报考生物系?……生物从细胞到生态,物种丰富多样,但背后的规律却非常简洁优雅,这对于你设计系统或者看到企业经济系统,都会有很多可类比的地方。”

可以看到,他也将生物学的知识,转化成了思维,并用以理解企业。

总之,张一鸣之所以有远超他人的认知,是因为他有丰富垮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将知识应用于思维。

而你看看他在2010年7月16日发的一条微博,或许会更有感触:

“今天早点睡,明天早上起来看书。本周的学习计划快完不成了。创业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又能尝试是感觉很好的体验。”

img

四、写在最后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一下前文所提出的如下问题,相信应该不难了:

人的认知和思维有什么区别?只是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述而已,还是真的有含义上的不同?

既然认知这么重要,到底认知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去定义认知?

认知真的如此重要吗?它的重要性怎么体现?具体又是怎么影响人的?

既然提升认知如此重要,为什么改变认知对绝大部分人很难?该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认知?

如果你依然回答不出,那建议再回头看一遍全文。毕竟,你认真读了本文,目的是想提升认知。而读完一篇文章,里面的内容都没有形成记忆,没有变成你的知识,也没有应用于思维,那显然是不能改善你的认知的。

如果你真的读懂了本文,并予以应用,那提升和改善认知,其实并不难。

而你的认知提升和改善了,你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好。

发布于 2021-10-22 16:03


【深度好文】终于有人把“认知”的含义和本质讲清楚了!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4493223


寻找意识体系的普适模型

宋锋林

人的认知体系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如何实现对事物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认知的?霍布斯认为人是用加减法来理解世界的,休谟认为人是因为习惯才建立对事物的联系性认知的,孔狄亚克认为一切心理过程都是由感觉转化而来,康德则颠覆性的认为事物的发展符合主观意志规律……在神灵依然主导着欧洲精神世界的年代,这些哲学家们提出了他们独到而犀利的见解。然而,受制于当时自然科技研究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探索没能够更进一步。

img

进入近现代,价值和认知理论体系研究开始大量出现,伯纳德·巴尔斯提出了全局工作空间理论,虚构了认知的一种可能表现结构;亚伯拉罕·马斯诺提出了人的动机理论,展现了人的内在需要的层次关系;丹尼尔·戈尔曼剖析了情绪的各种表现,提出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良方;古斯塔夫·勒庞研究了群体行为的典型特点,同时认为群体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个体行为;戴维·迈尔斯阐述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细致解析了人们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影响他人;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了双院制决策思想,人有两套系统,一套进行快速响应,而另一套则进行深度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罗伯特·西奥迪尼给出了人的影响力因子,并呈现出了人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很多固有特色程序;雷·库兹韦尔认为人的思维是由数亿个模式发生器所决定的……

img

在这些不同角度,不同模块的拼凑下,人的认知问题似乎越来越清晰了,很多心理现象可以进行“客观”的解释了,甚至因此而催生出传播学、营销学等众多基于意识研究的大众实践科学,然而,这就是全部吗?

对于一个待定的系统来说,要进行研究,一般有两种切入角度,一是从宏观角度来分析,由于这种方式的尺度较大,因此界定的问题往往比较抽象,从而较难以结合实际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另一种是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这种方式的尺度一般比较狭小,因而容易使得研究的层次较为片面,无法把握总体规律。那么如何兼顾这两方面的短板呢?一种简单而粗暴的方式,就是系统梳理从微观到宏观的代表性问题,如果研究成果能够解析所有的这些代表性问题,那么就能够一定程度上验证成果的有效性。本文的附录列举了与意识高度相关的100个问题。

如果再回头来看已有的各种意识或认知理论学说,就会发现一个让人非常无奈的事实,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理论体系,能够同时回答所有这些问题,并串连起这些问题的背后逻辑,形成一个统一且完整的解析方案。有一些理论偏向于总体认知架构,但较难以同具体的实际问题深入结合起来,也无法构建起对具体问题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人的认知体系是如此的庞杂,表现是如此的丰富,人类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脱离不开这套系统的影响,以至于认知系统就像是一个无底的黑洞,它可以包容和吞噬一切,而想要窥探黑洞的内在和本质,似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普适的关系模型,既能够呈现认知和价值的底层逻辑,同时还可以对所有上述基本的认知和价值问题进行细致解析呢?

意识与认知问题是人类脑科学领域的重大谜题,它既神秘又奥妙无穷,之所以如此,源于人的神经系统的无比复杂性。当前高速发展的脑功能连接图谱计划,使得神经系统的神秘性不再,神经中枢的内在联系性也逐渐清晰的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而意识和认知就寄生在这个系统组构当中,其逻辑也必然与神经系统的内在交互规律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理论上来说,一种普适的认知与价值模型是存在的,隐含的问题在于,这个普适的模型的复杂度到底有多高,它将以怎样的姿态呈现。

人类认知的六个维度

宋锋林

“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说或者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同时,从公理引向经验事实或者可证实的结论的思路也就愈来愈长,愈来愈微妙。理论科学家在探索理论时,就不得不愈来愈听从纯粹数学的、形式的考虑,因为实验家的物理经验不能使他提高到最抽象的领域中去。”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在『寻找意识体系的普适模型』中,给出了许多大师所提出的人的认知模式或理论,如果用意识百问来进行检测的话,这些理论在全面性、系统性、应用性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本文我们来介绍一个全新的认知模型。

这是一个可以细致而深入的阐述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间各种或简单或复杂关系的理论模型,即人的价值与认知分级演化模型(简称价值认知体系)。其模型结构的形状酷似一朵雪花,故也称为雪花模型。

img

价值认知体系有三个方面的量度,分别对应上图中的外、中、内三个环形珍珠链。

外圈代表的是价值认知体系的作用层,它直接对应的是人的各种行为表现,不过,这里对行为的描述不是通过肢体的外在运动轨迹来表示的,而是通过激活肢体运动的内在传导信息和传导载体的活动情况来描述的,这种内部的信息传导作用过程与外部的行为表现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基于信号作用逻辑的作用层可以直接用来指代行为。这种基于信号的描述方式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直接对接神经系统,以及加载于神经系统之上的认知和价值表现。每一类行为场景中都包括触发信号的基本作用要素、负责传导信息的机体作用组件、组件传导信息的基本程序、组件的结果状态展现等,这些组件及组件活动只在信息传导过程中才有意义,当缺乏信息传导时,则只剩下毫无生气的躯壳。对于人的价值认知体系来说,总共可分为六大基本作用场景,从最底层的感觉系统的机械式感应,到最高层的针对矛盾关系的选择处理,每一类场景都代表着一组或多组刺激信号的采集,以及所触发的机体组件的响应过程。作用过程强调的是认知过程的输入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在传入神经中枢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机体组织,这两者都是可以观察的,可以量化的,并且可用来定性认知这一黑箱系统的运作条件。

中圈代表的是价值认知体系的关系层,它是认知过程对作用过程的关系刻录。基于作用过程所搜集的各种输入信号,结合神经系统的信息传导规律和主观思维表现,来演绎推导认知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加工处理逻辑,从而解构认知层级的内部运作机制。认知体系的总体表现与一个基本的逻辑规则高度相关,那就是同步关联原理(5.1节),因为同步的条件不同、参数不同、结果不同,造就了关系认知的多样性,并且随着认知层级的升级,催生认知的条件和参数愈趋复杂,最终塑造出了一个具有强大关系处理能力的超级系统。每一个认知层级所刻录的基本逻辑关系,不仅仅是认知体系对场景要素的认知结果,同时也是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价值体现。六个层次的六种关系统称为趋性关系。

内圈代表的是价值认知体系的意识层,意识层没有具体的指代,它是通过作用层和关系层来间接体现的,它对应的就是那个虚无缥缈的内心世界。这个内心世界有着其固有的共性逻辑,这个逻辑不是体现在意识的具体表现上,而是体现在意识的运行法则上,这个法则就是柬汰机制,也称价值分化机制(4.4节将做进一步讲解)。如果把内在精神世界看作是所有认知要素的关系集合的话,那么柬汰机制就是分拣精神世界当中关系要素属性的执法者,基于此而衍生出了每个个体所特有的行为表现、关系认知和价值观。当我们说意识的时候,它可以指行为趋向、关系认知或价值分化的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行为、认知和价值趋向的泛称。

上述三个层面本质上是一体的,只是阐述的角度不一样,从不同的侧面可以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价值与认知体系的内在逻辑。

价值认知体系的六个意识层次之间存在着递进演化的关系,简要说明如下:

  • 初级层次个体建立了对基本的刺激信号的感觉体验(即感受过程),并基于刺激信号的影响趋性做了价值分化(宜态分化),如冷热酸痛等,从而形成本元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本觉
  • 第二个层次个体建立了对刺激信号的分类组合感知能力(即感知过程),基于对特征信号的关联性运算,分化出特征信息的关系差异(焦点分化),从而实现了对事物的区分识别,形成关联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丛觉
  • 第三个层次个体基于焦点目标牵引和感觉系统反馈,构建了基本的行为作用方式(即机动过程),并实现了感受过程和感知过程的同步融合,形成了对作用对象的趋性分化(性状分化),催生了作用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履觉
  • 第四个层次是个人在面对趋性目标或行为刺激时所唤醒的能够趋近适宜状态的特定行为认知反应(即消解过程),基于情绪的校验反馈固化了个人对作用动向的效用趋向(效用分化),形成了需求关系认知,也初步树立了个人的价值观基础,这一意识层次称为弭觉;
  • 第五个层次是个人的需求进程受到外界影响时的特定行为与认知反应(即调谐过程),柬汰机制同时在行为趋向和认知导向两个方面进行校验,并由此催生了个人对不同主体间交互关系的多维度效用认知(义利分化),形成了嵌套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势觉
  • 第六个层次则是个人对存在价值趋性矛盾的场景关系的再认知能力,基于问题回溯而生成矛盾关系的价值差异,进而触发行为实践(即择处过程),通过实际结果表现来校验原有行为决策的有效性,从而使得个人不断获得在各种矛盾场景下选择更具环境适应性的关联背景(趋势分化),形成了发展关系认知,这一意识层次称为虞觉

雪花模型阐释了人的六个认知维度,它们对应着六个不同的关系处理层次。在这六个层次的进化过程中,越底层越原始,越顶层越智慧,前三层表现出一种机械性,故描述时多用“个体”,而后三层才逐渐展现出人性,故描述多用“个人”。场景刺激信号被认知系统加工处理为各个基本关系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联被印刻在认知系统当中,不同的意识层次,刻录的关系维度有所不同,越到高层,关系就越复杂。每一个层级的跨越,认知系统就增加一个关系维度,同时系统针对这个维度进行校验,在兼容底层价值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校验所形成的差异而生成新的价值趋向,由此逐步推动个体去适应更多关系维度的复杂场景,然后基于此发展出更复杂的行为认知能力,直至校验机制不足以应付系统的复杂性为止。

以上是对价值认知体系的简要概括。价值认知体系的意识层级虽然不多,但各层级之间的关系极其庞杂,其中底层是建构高层意识的基础,而高层意识又具有重构底层价值趋性的能力,因此在解构、分析时存在着各个维度的相互干扰,这种错综复杂的关联会带来理解上的困扰,并且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思维的悖论。为了更好的沉浸在这套逻辑体系中,应当尽量清空大脑中已有的先验知识,转而基于建构的思维,把人想象成一部机器、一个未知系统、一个原始生命,从最初始的自然科学逻辑开始,一步一步堆积,从而模拟出一个智能系统建构的可能方式。在体系架设过程中,使用对称性的限定条件来审视这套智能体系与人的已有认知系统有多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其中的任何逻辑问题或差异表现,都是可以用来反思这套智能体系建构的成效,这不仅是理解这套逻辑体系的基本方法,也是检验这套逻辑体系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发布于 2018-09-12 19:21


人类认知的六个维度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389613

  • 2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