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劲杨:整体论的当代定位与思想整合

刘劲杨:整体论的当代定位与思想整合

作者 刘劲杨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当代整体论‘整体与部分’思想的梳理与整合” 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整体论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日益凸显,爱因斯坦曾预言:在 21 世纪,两个精神产品(即相对论和整体论)将指导人类的思维。虽然人类对世界的整体思考可追溯久远,但把整体论作为一种科学路径却是 20 世纪以来的事情。

当代整体论的兴起与形式基础

“整体论”(Holism)一词由斯穆茨于 1926 年在《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创用,他强调学科分化已造成物质、生命和心灵之间的巨大鸿沟,应以整体论作为思考世界的新取向。对整体论的一个常见误解是:认为 “整体论” 就是一种关于整体的 “理论”。而 “理论” 在强意义上是指建基于统一概念之上的命题体系,能接受经验检验并具有预测力。事实上,“holism” 的字面意思只是弱意义上的 “整体主义”,即一种关于整体或以整体的视野来看待和处理对象的哲学立场,包括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延续 400 多年的经典科学传统可称为 “还原论科学”,而 20 世纪以来的一些整体主义取向的 “新科学”,如复杂性科学则被冠以 “整体论科学”。

当代整体论发展迅猛,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领域,还是哲学等人文学科,整体主义进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甚至引领着学科的变革方向。这正如贝塔朗菲创立一般系统论时的感言,“我们将被迫在知识的一切领域中运用整体或者系统的方式来处理复杂性问题,这是科学思维的一个根本改造”。20 世纪以来的格式塔心理学、系统论、复杂性科学、认知科学、生态学等科学前沿均是推进当代整体论发展的主要动力,此外还包括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对整体主义路径的拓展,形成了丰富多彩乃至错综复杂的各种整体论:如生物整体论、生态整体论、系统整体论、心灵整体论、心理整体论、语义整体论、有机整体论、理论整体论等。

面对不断扩张的整体论思想版图,何谓整体论成为一个基础性困惑: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整体主义都被称为某某整体论;另一方面,不同题材的整体论其实是难以通约的,如我们很难依据生物整体论的主张来为语义整体论提供解释或辩护。那么,这些题材各异、维度多样的整体主义的共性是什么?与题材多样性形成对比的是,几乎所有整体论在形式上都可体现为对整体、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界定。整体论与还原论、整体主义与元素主义、集体主义方法论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等,这些不同领域激烈的论争也是围绕整体与部分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因此,不同整体论思想的共同基础一定不是题材上的,而是形式上的。在形式上,整体与部分及其关系可作为不同整体论的基础。如果能揭示出这一普遍基础,就有可能实现诸多整体论思想的深层整合。

整体与部分及其关系 是整体论思想的基础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有句充满智慧的箴言,“不可能只认识部分而不认识整体,同样的也不可能只认识整体而不具体地认识各个部分”。然而,不论是 “整体” 还是 “部分”,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整体” 可等同于 “一”(unity)“全体”“系统”“组合”“集合” 等这些术语;“部分” 则常常指涉 “成员”“组分”“元素” 等。在此情形下,唯有从整体与部分的更为基础的形而上层面展开深入思考,才能辨别这些表述是否合理,也才能推进整体论思想的整合。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明确把 “整体”“部分” 作为一对普遍范畴。他认为 “部分” 意谓三种分割:量的分割、本质的分割和定义上的分割,其中本质的分割是其核心内涵。一个雕像,在本质的意义上,只有形式才是其部分。而关于整体,亚里士多德认为,首先表现为部分的完全,其次也是包含和统一,其最重要的本质是:每一整体是一而不是多。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整体是什么” 始终是与 “实体是什么”“什么是存在” 这些终极问题的思考相联。

仅从内涵的角度思考整体与部分还不够,帕斯卡尔的睿智就在于指出了整体与部分总是处于相互关系中。例如,A 是 B 的部分,B 是 C 的部分,那么就可推出 A 是 C 的部分,这是可传递关系;而 A 绝不可能是其自身的恰当部分,这是非自返关系;A 如果是 B 的部分,则 B 一定不是 A 的部分,这是非对称关系。胡塞尔于 20 世纪最早意识到这一点,开创了形式存在论,成为当代 “部分论”(Mereology)的先驱。这种形式在先的观点,主张将整体与部分视为一种普遍的、在先的纯粹形式关系,正是它们决定了组合物的存在,这大大加深了我们对整体与部分的理解。

不论是作为普遍的范畴还是纯粹的形式,整体与部分均面临各种 “组合难题” 的挑战。整体如何是 “一” 而不是 “多”?部分是比整体更为首要的存在?“整体” 的纯粹形式定义是什么?任意元素与元素的结合均可成为组合吗?我们究竟该如马赫那样坚信 “一切实体对象均是复合体,复合体只是由元素所构成的暂时性的恒定组合,真正实在的是元素”,还是采纳当代物理学家波姆的主张,“一切是一个未破缺、未分割的整体运动,每一‘事物’都只是从这整体运动中抽象出来的相对不变的方面”?这些困惑是整体论在哲学层面最深的难题,也是许多具体整体论困惑的根源。

整体论思想的整合与澄清

整体论首先面临的往往是边界困惑。对于一名生态研究者,整体是一个活细胞,或一片树叶,还是整座森林,甚至整个地球?我们要特别注意 “绝对整体论” 与 “相对整体论” 的区分。前者只承认整体,甚至把整体等同于宇宙全体或 “一”,取消部分与组分的存在;后者把整体视为基于相互关联组分之上的整合,整体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具有相对性。科学意义上的整体论均是相对整体论。相对整体论还有强弱之分,强(相对)整体论要比绝对整体论弱一些,它反对分割,但承认整体边界的存在;弱(相对)整体论是指接受整体边界,接受整体指导下的分割。通常认为整体论与还原论是严格对立的,然而弱还原论与弱整体论却可兼容,真正对立的是强整体论与强还原论,前者取消了部分,后者消除了整体。

整体论者常常主张,因为对象是一个整体,所以依据部分就无法认识对象,并且我们绝不能分割对象,只能以整体方法来应对。这样的观点其实预设了存在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同构,没有看到不同层面的 “整体” 其实并不一致。在科学方法的实践中,某一对象是否是整体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待解决问题的需要。对于 “整体” 对象,有时还原论方法反而能揭示出整体的一些特质。没有精确的科学还原论探究,也许至今我们对宇宙这个整体还处于神秘主义的感悟中。

整体的 “一” 源于事物构成的 “一” 与事物形成的 “一”。前者是整体与部分的构成维度,整体是作为部分的组合而存在;后者则是整体与部分的生成维度,整体是作为生成的形式而呈现为一。这两种维度可对应于两种整体论:构成整体论以构成性关系为前提,从整体出发来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前提与结论具有演绎性;生成整体论以生成性为前提来理解和应对问题,揭示整体演化过程的内在机制。一般地,机械性构造物均可作为一种构成整体,而生命现象都可视为一种生成整体。这正如生成论的倡导者金吾伦所强调的,“生成” 有 “产生” 与 “形成” 之意,整体是动态的和有生命的,整体不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就是整体。

整体论在各领域实践中不断得到探索,当代科学的整体主义进路,思想史上的整体与部分思考都可作为当代整体论的思想资源。彼得?圣吉在系统动力学影响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创立了 “系统思考” 和学习型组织理论,引领了管理学变革。之后,他又借鉴东方禅宗思想,提出 “U 理论”,倡导一种更为彻底的整体思考范式。世界复杂性科学的中枢圣塔菲研究所数十年来一直把 “涌现” 作为整体论科学的突破口,韦斯特在其 2018 年的最新著作《尺度》(又译为《规模》)中强调,真正的 “万物理论” 应致力于揭示事物生长的规律。当代整体论正深刻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亟待展开更为广阔的跨学科合作,它的基础性意义在于,每一个存在的事物都是部分的整体。

(责编:孙爽、程宏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


via:


整体论的形态及其价值

2007-09-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啸霆

● 按照发生机制对整体论进行形态划分,可以分为预成性整体论、构成性整体论和生成性整体论等三种形态,它们同时也代表了三种思维方式或论证方法。

● 预成性的整体论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曾经长期主导着人类的思维规范;构成论对近代科学和

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影响是巨大的;生成论作为方法论具有极强的人文特性和超越特征。

● 三种整体论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价值,预成性整体论适宜于处理各种背景性起源性问题,构成性整体论适宜于处理当下性随机性问题,而生成性整体论更适合处理有关整体的层级跃迁问题。

《光明日报・学术版》2007 年 7 月 17 日以《科学研究的新途径――整体论》为题,发表了一组关于整体论的文章,对国内整体论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由于上述文章主要从不同角度围绕反还原论展开讨论,并没有专门描述一般整体论的样态,这就为下一步的探索留下了空间。作为一种补充,本文尝试讨论整体论的一些形态学上的特征。虽说形态学起源于生物学,但西方学者斯宾格勒和汤因比都在人文科学领域使用过这一方法,从而建立了文化形态学和文明形态学。因此,用形态学考察整体论也该是适合的。

整体论是关于整体的理论。由于对整体的性质和地位特别是整体与要素的关系理解不同,导致了不同形态整体论的出现。根据视角不同,整体论可分为认识论意义的整体论和本体论意义的整体论,而这两者又不能截然分开,因此这里暂不作严格区分。在目前还没有更合适的方法时,我们按照发生机制对整体论进行形态划分,由此得到预成性整体论、构成性整体论和生成性整体论等三种形态,它们同时也代表了三种思维方式或论证方法。

预成性整体论

预成性整体论也叫先验整体论,这主要是从认识论角度来称谓的。它在发生学上指的是一种原初性的整体论,即整体在起源上先于部分而存在,整体具有不可剥夺性,部分不过是整体中的部分。宇宙起源中所包含或潜蕴着的整体性是其基本的物理根据,20 世纪以来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相互缠绕和对极早宇宙内在黏结的揭示,都再一次证明了这种先在的整体性的存在(孙慕天《新整体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这样的整体对一切后来者包括人类,都具有先天的不可入性,成为一个必然的本体论前提。

预成性的整体论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曾经长期主导着人类的思维规范,特别是体现在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文化哲学上。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天或神作为人类生存世界的一个至大悉备、无所不包的整体性大前提而存在;历史传统主要表现为强调文明的历史沿袭或文化保持上;文化哲学则主要表现为一种历史寻根性的还原论论证形式。结果,预成性整体论论证所遵循的逻辑就主要是形式逻辑,用现今的说法即是分析性命题。而按照西方近代以来主流哲学的观点,先验论证并不能产生新知识。预成论中的价值观是按照时间优先性而遵循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展开的。它由于过分地突出了整体的先天地位和作用的不可动摇性,因而难免存在先天的总体性暴力倾向,也在一定意义上遏制了个体后天创新性的发挥。所以,不妨将其称为自然的逻辑或 “暴力” 逻辑。

预成性的整体论在今天依然有其存在价值。不必说许多现代科学领域如宇宙学、量子力学等还在展示其巨大的潜力,就是在文化领域也依然充满活力。比如,在价值观上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个别方面的需要而伤害事物整体,这种思想就是预成性整体论的;我们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等也都是以预成性的整体论作前提的。而在认识论上,所有的本体论承诺都是以预成论作前提的。当然,预成性的整体论也存在严重问题,主要是由于它的某些特性而经常被作为专制集权和大一统控制的精神工具。这也是它最惹人批评之处。

构成性整体论

构成性整体是指通过要素的组合而形成的整体,也即是相对于部分整体具有派生性,是第二位的次一级概念。构成性整体论的基本思想是,宇宙中万物的运动变化皆是其基本构成要素的分离与结合。由于它强调整体来源于部分或要素,以及整体的功能可以通过分解为要素而获得解释,也就是 “化整为零”、“还整为零”,所以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称其为 “拆零” 法(普里戈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

构成论最早的典型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元素论和伊壁鸠鲁等人的原子论,但在西方早期,构成论并没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到了近代,构成论在冲破中世纪信仰主义的先验论思维方式之后才成为主导性的科学世界观,其主要表现是牛顿的机械力学及其机械论世界观。毋庸讳言,构成论对近代科学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影响是巨大的,没有它的出现,就没有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更不会有今天的全球历史。

按照要素关系的复杂程度,构成性整体论在当代的典型形态主要有机械论、博弈论和系统论等。机械论突出的是实体性要素间的组合,这是一种线性模式的外在相关论,物质无限可分论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机械论还看不出要素间的具体功能联系,而博弈论则增加了不同要素间的优势竞争,突出了要素的功能选择和要素间的功能差,以及要素关系的多样性。它已经以自己的方式显示了要素的不同选择导致合作后果的某种不确定性,只是要素间的这种联系仍然是外在的。系统论比它们进步的地方在于彰显了要素与整体间的功能关系,强调要素间不同的功能组合与搭配所带来的整体后果。在这里,由于要素本身具有不可入性,因此从整体出发看要素间的联系也还是外在的功能性关系。

由于构成性整体是现实合成式的,因此同时性原理是它的第一前提。鉴于整体在构成的过程中存在不同量的要素及其关系选择或博弈,因而它所遵循的思维逻辑相应地也就是 “数理” 逻辑。博弈体现在社会运行上就是市场规则或资本的逻辑,它比形式逻辑多了一个智力干预器,相对于预成性整体论的 “暴力性豪夺”,也就成了智能性的 “巧取”,这是一种智慧的狡黠,所以也可叫智性的逻辑。

中国古代 “盲人摸象” 的寓言已经变相指出了构成论的局限,哥德尔的数学不完全性定理则从根本上证明了构成论计划的破产。但今人所反构成论的,主要是指它将整体全部还原到局部或要素来解释的还原论态度,因为这实际是要素主义或个体主义在整体思维上的另一种体现。还原论是预成论和构成论的共同特征,只不过一个是从整体出发,一个是从要素出发罢了。但预成论的思想长期以来已遭解构,因而对构成论思想的解构就成了当下反还原论的主要任务。还原论思想的基础是因果律,而因果律的前提是连续律,也就是事物的变化不存在超越现象,这当然是辩证法理论和今日的非线性复杂思想所不能接受的。

生成性整体论

生成的英文是 issue,又有露出、脱颖而出的含义。生成是指一事物源于某种东西而出现但又不能通过还原方式化回该物的情况,它的具体结构是 “生―成”,“生” 是开端,“成” 是结果。生成首先是个事实,既是事实,就不可消除。由于线性问题都是可还原的构成性的,因此生成性问题必然是非线性的跨越性的。生成论不同于预成论和构成论,中国古代的生生哲学和希腊的种子思想是其最早的形态。而在现代,它主要是基于复杂性和有机体理论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世界观。此外,解释学关于解释间距合理性的论证,“后” 现代理论所表达的差异思想等都具有生成的意味。生成论主张在复杂性的系统中由若干要素在特定条件下(如涨落机制)所形成的整体,已经具有了新的属性和特征,不能通过还原的方式在各要素中获得解释。这是系统由一种平衡到另一种平衡的突现或跃迁,也是大多数复杂系统运演的基本现象。

生成论作为方法论具有极强的人文特性和超越特征。按照生成论,我们总可以进入某种关系――后验地被拉入某种关系中。在关系的形成中,“构成” 通常伴随暴力――强制认同,这也是当今世界矛盾的根源,而 “生成” 则必须走向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创造一切新东西,所以 “生成” 论也是未来和谐文化和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从生成看对话,对方共在这个关系比什么都重要,对方和他者的在是我的前提和活力,没了他者,我就没了意义。这样,异质性的他者的存在就成了我存在最最必要的东西,那最久远的差异存在也成了最有活力的事物。如此,生成论打破了赢家通吃和胜利者不受谴责的霸道逻辑,把世界带入活的关系中,以共筑的姿态生成和塑造一个新文明,这也是我们今天在全球宏扬中华文化精神的真义所在。

所以,从逻辑分类来看,生成论是内含超越性的辩证逻辑,是让与的逻辑,姑且称之为文明的逻辑或自由的逻辑。由于这一点,生成论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创新问题、人的特性问题、应用伦理问题、美与文明问题等。而科学与人文的对立正是构成论的一个后果。生成论并不是简单地反还原论,而是划定还原论的界限,从而超越还原论。它既承认整体和部分的各自独立地位,又承认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只是表明,整体论并不是与其他认识方法完全对立和相互排斥的理论。当然,生成也不是万能的,而且实现起来更难。

整体论的价值

人类早期的思维基本都是整体论的。但是近代以来整体论一直受到诟病,构成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发展起来的。与其相对应的原子论的个人主义或单子主义伦理学,一直大受赏识和欢迎。但是单子所宣称的其实是说它自己就是一个整体,而且单子的不可入性本身同时也意味着它必须存在于与他者的关系中,而这个关系的极限其实就是另一更具有包容力的机械整体。

现代世界越来越复杂化,致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其中的许多内容是不能从原来的要素中获得解释的,从而显示了个体主义或要素主义思想的局限。当构成性思维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威胁到所有人的命运时,人们就必须重新开始从整体层面来把握问题和局势。这样,我们也就看到了人类整体性思维发展的一个总体脉络:预成性思维、构成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整体论思维的三种形态不仅反映了人类思想发展的阶段性,还大体对应着文明的三种形态。而三种整体论的提法以共时化结构再现历时性的景观,在逻辑上是完备的,也更有助于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是三种整体论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价值,预成性整体论适宜于处理各种背景性起源性问题,构成性整体论适宜于处理当下性随机性问题,而生成性整体论更适合处理有关整体的层级跃迁问题。人们当然可以从某种角度出发批评其他整体论,如认为预成论压制个体,是一切宿命论的思想根源;构成论忽视整体,是现世主义的思想来源;而生成论则突出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断裂,成为 “不断革命” 的借口。但是不管怎样,都不能忽略一个根本事实,即整体论之间以及整体论和个体论之间都是不能简单地相互取代的,过分偏爱某一方也不是真正整体论的态度。

今天,由于人类在迈向未来进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使我们不得不努力寻找一种典型的思想方法。而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在时间上后成的东西作为前此一切东西的成果,总是自觉地把先在的整合在自身之中(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这也是生成论方法的先天优势。也就是说,三种整体论方法不只存在着前后相继关系,更存在着整合关系,其中生成论因其后出性而兼取预成论和构成论的某些优长,并保持着必要的张力。因此,现在的关键就成了如何全面体会生成论的思想,在生成的意味上把握人类自己的命运。这也使得开发生成整体论不仅获得了价值优位,也具有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整体论:科学研究的新路径

2006-11-30 13:16:08

编者按:11 月 16 日,第二次科技哲学前沿问题系列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主题是 “整体论:科学研究的新路径”。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就整体论与科学发展、东方思维与所谓 “第二次科学革命” 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本报版刊登部分学者的发言。

知识整体论与未来

罗嘉昌

朱清时院士和他的学生姜岩合著的《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一书于 2004 年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吴文俊院士在为该书所作的长序中概括了作者的论点:来源于古希腊的直至 20 世纪的西方哲学,只是第一次科学革命,而现在则处于第二次科学革命正在到来的时刻;和来源于古希腊的还原论科学思想以及公理化的科学方法不同,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思想基础是整体论和 “实用化” 的科学方法。在已见端倪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中,东方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将成为最有利的工具。

《东方科学文化的复兴》一书对东方科学在 21 世纪的复兴作出了乐观的展望。书中特别强调了 “整体论思想是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这样就引出了近来有关 “整体论与未来科学技术发展” 的话题。

我们认为,不论朱清时等人的结论能否成立,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予以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下面仅就整体论的科学哲学方面的意义谈点看法。

整体论(Holism)是一个用得很广的概念,它的基本含义仍然是亚里士多德早已提出的 “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 观点,但由于它概括了 20 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发展的成果,与现代有机论、系统论、突现论、完形论、理性直观说等新学说相互渗透,使当代整体论的反还原主义特征和实用化的方法论主张得以彰显,极大地改变了几百年来西方科学文件的根基 —— 牛顿 — 笛卡儿的自然观、知识论和科学范式。在这方面,蒯因的知识整体论和本体论相对性学说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为以库恩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奠定了哲学基础,也是我们今天谈论科学形态的多元化,认为有可能存在以整体论和实用化方法为特征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理论依据所在。

蒯因认为,包括数理科学、人文科学乃至哲学的整个知识和信念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面对着整体的经验作为其边界条件。场内的任何陈述并不是单独地同特殊的经验发生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能够被证实或证伪。在任何情况下,任何陈述都可以认为是真的,如果我们在系统的其他部分作出足够剧烈的调整的话。反过来说,物理对象(原子、电子)也只是作为文化的设定物,它们在认识论上和荷马史诗中的诸神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我们通常认为物理对象优于其他神话,是因为它作为一个易处理的结构嵌入经验之流的手段,是比其他神话更有效。因此,知识整体论认为,评价一个观念体系的标准,并不是与实在相符合的实在论的标准,而是一个实用的标准。

知识整体论不仅模糊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界限,模糊了理论和观察语言的界限,也模糊了哲学(或形而上学)和科学问题的界限。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库恩的 “范式” 本身必定包含着形而上学的信念和其他社会的、心理的、价值的因素了。也就容易承认东方和西方存在着不同的科学范型,承认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科学范式了。它们恰恰反映了整体观和还原论这两条进路的深刻区别。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将中医的 “气”、“阴阳五行” 等 “理论术语” 从中医的医疗实践中单独地孤立出来予以评价。孤立的术语,不管它是 “原子” 还是 “气”,都是虚构或神话。

知识整体论也从一个侧面对西方的传统的理性主义提出了挑战。如果科学技术只是有效的知行体系,如果科学技术只能达到工具理性、实用理性,那么古希腊以来所追求的那种所谓超越的理性是否可能?有无必要?吴文俊院士对这个关键的问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说,“数学机械化证明” 等成果的获得,是和中国传统数学 “寓理于算,不证自明” 的特点分不开的。这个特点不仅使中国古代数学成为可以直接施用于现代计算机的数学,从而在信息时代大有作为,同时也和西方公理化的进路明确区分开来。当前包括吴文俊院士在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存在着以中国和东方思想为主导的 “第二次科学革命”,理由之一也在这里。

从系统整体论到生成整体论

金吾伦

人们通常都把系统等同于整体,实际上系统只是整体的一种描述方式。人们真正关注的不是系统而是整体,人们着眼于系统的目的和实质在于整体。系统的整体思维,其精髓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其实是整体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即是说,从系统的观点看,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可以通过系统的术语和手段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系统整体论。系统整体论的主要内涵包括:(1)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2)系统整体只能通过分解成部分才能了解;(3)我们通常涉及的系统常常是开放系统,它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4)系统是演变的,通常都是从简单向复杂系统进化,当代科学研究的重心已经向复杂性转化。而 “因为复杂性是系统中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所以复杂性展现在系统自身的层面上。”(西利亚斯(Paul Cilliers)著,曾国屏译,《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第 3 页)。这就是说,不论复杂系统如何复杂,它仍然是系统的一种。

然而,从整体性的视角来看,系统整体论还没有充分体现整体性。按贝塔朗菲的定义,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关系的元素的集。这里的关键是 “集”。集也就是集合,要素的集合就是一种构成。所以,系统论整体论还不同于有机整体论,它依然是构成论的。对构成的强调使得系统整体论关注于部分和对部分的分解,而可能忽视整体性的两个重要方面:(1)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2)仅通过分解部分了解整体是不充分的,因为部分与部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我们通常涉及到的系统都还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机械整体论的痕迹,它们必须要靠还原论的帮助。

鉴于系统整体论的不足,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生成整体论。生成整体论与系统整体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出发点和前提不同。系统整体论被定义为相互关系的元素的集合,因此它是以元素的存在为前提的。不存在元素(部分)也就没有集合(整体),自然也就谈不上系统。系统整体论强调系统的空间结构,而生成整体论则更关注时间的延续性与系统的动态性。按照生成整体论,整体与部分不是组成关系,不能强调整体是各相关元素的集合。它们是生成关系,部分是整体生成的。因此生成整体论的前提是先有整体,然后才会有部分。它与系统整体论相反,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生成整体论的整体是动态的和有生命的,整体不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就是整体。整体从生之时起就是整体,它不存在部分之和这样的概念关系。生与成联在一起,成长壮大,是一般系统论中的系统所不具有的。生命系统整体有着自组织性和突现性两大基本特征,它们是自己创造自己的,不像机器系统自己不生长、不变化,也不像前述系统观所认为,部分是整体的构成成分。按照生成整体论,部分只是整体的显现、表达与展示,部分作为整体的具体表达而存在,而不仅仅是整体的组成成分。整体通过连续不断地以部分的形式显现其自身,而部分则作为整体的体现而存在。

发明家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指出,组成人手的细胞在连续不断地死亡和再生。这确切地表明了它们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事实上,一只手在一年内几乎是完全重新创造的。所以我们把手或身体或任何生命体看作一种静态的 “东西” 是完全错误的。富勒说,“你所看到的不是手而是一个‘模式化的完形’(patterned integrity),它是宇宙创造的能力。”“模式化的完形” 是整体,其中每一只特殊的手是整体的一个具体的表达或显现。

生物学家谢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把 “内在组织模式” 称为 “有机体的形式场”。他说:“在复杂性的所有层次上的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着一个依赖于该系统特征性组织场的整体,即它的表达场。” 他进一步指出,一个生命系统的生成场扩展到其环境并将生命系统与环境两者连接起来。例如。每个细胞包含大组织的特征 DNA 信息,细胞随它们的成熟而分化成眼睛、心脏或骨骼细胞。这种发生是因为细胞按它们所处条件(context)发育成一类社会特征,以适应更大机体健康的需要。当一个细胞的表达场恶化(受损),它的更大整体的意识就恶化。一个失去了其社会特征的细胞使盲目的尚未分化的细胞分裂,最终将威胁到更大机体的生命。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癌症。
可见,生成整体论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同系统整体论中的关系。生成整体论中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是:“万物都在万物中”(Everything is in everything),部分只是体现整体的一个场所。这就是生成整体论不同于系统整体论的根本所在。

整体论: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肖显静

考察科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机械自然观为 17 世纪的科学家提供了一个解释已知现象的方式,并为 17 世纪的科学革命提供了自然观基础。美国科学史学家韦斯特福尔就说:“17 世纪实际上没有哪一种科学工作不受到机械论哲学的影响,而且,离开了机械论哲学,大部分的工作就无法被理解。” 到了 18 世纪,科学中几乎每一个重大发现都是对牛顿自然哲学及他的科学纲领的支持,都在证实着机械自然观而不是与之相反,在科学家中没有出现重要的机械自然观的反对派。进入 19 世纪,情况有所不同,不但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对于机械自然观深信不疑,而且机械自然观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人们普遍接受。不可否认,19 和 20 世纪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冲击着机械论自然观,但是,并没有将其终结。从科学发展的现实及其未来展望看,机械自然观仍将在科学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生物学上还原主义的贯彻就比较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近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机械自然观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就会运用什么样的科学认识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的科学方法去认识自然,从而也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对自然的认识,将此认识运用于改造自然时,就会造成对自然的什么样的影响。由于近现代科学所遵循的机械自然观将自然看作是简单的、外在分离的、还原的、祛魅的等,所以在研究自然时,就主要研究自然的简单的方面或将复杂的方面约简为简单的方面;就不研究或很少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而是研究事物之间的外部关系;就不是通过认识整体来认识部分、认识高层次的来认识低层次的,而是相反;就不研究或少研究人与自然组成的系统和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将人置于自然之外来对自然进行研究;就不研究事物的经验方面,如动物的智能、情感、思想等。实际上,自然的很多方面是具有复杂性、不可分离性、不可还原性、生成性和经验性的,自然与人是不可分离的,而且这样的有机整体性从本质上是不可约简的。这样一来,将上述方法论的原则应用于研究具有不可分离和还原的有机整体性的对象系统时,实际上是将复杂性约简为简单性,将不可分离和还原的研究对象人为地的加以了分离、简化和还原,将有生命的对象加以了无生命方式的处理,通过部分、低层次地去探求整体、高层次的原因。不仅如此,近现代科学所运用的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并非人们的想象,而是以机械自然观作为基础,以还原论原则作为其主导方式。实验方法是利用科学仪器,对自然进行干涉,纯化和简化、延缓和加速、强化和再现,这本身是对自然的一种分离、简化和还原。数学方法,或者是对自然的一种抽象,或者是将人类思维所建构的数学体系应用到对自然的研究上,这是对自然的概括、纯化、简化和规定,舍弃了自然的定性的、经验的方面,或将自然的定性方面还原简化为定量的方面,使自然失去了它的丰富性,从某种意义上是对自然的一种还原简化。相对于有机整体性的自然对象系统,所获得的只能是对已被简单化了的、还原了的、分离了的、破碎了的自然的局部化的、简单化的、还原的、破碎的认识,获得的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如物理学、化学等。由于这些知识体系不能反映有机整体性对象的特征,否定了有机整体有超越其构成部分特性的任何自己的特性,不能保证对该对象系统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因此,按照这种知识体系去改造有机整体性的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系统的有机整体性相违背,从而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也为了科学应用能够更好地有利于保护环境,科学在对某一对象系统进行研究之前,应该弄清楚该对象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如果该对象系统是简单的、机械的,那么,就可以采用分离性和还原性的方法论原则对此加以研究;如果该对象系统是不可分离的和还原的,那么就应该采用整体性的方法论原则对此加以认识。不仅要研究自然的简单性方面,还要研究自然的复杂性方面;不仅要研究自然的外在关系,还要研究自然的不可分离的内在关系;不仅要研究自然本身,还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自然的比较完整准确的认识,也才能将这样的认识应用于改造自然时更加符合自然,有利于环境保护。

问题是:进行这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呢?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吗?根据前面的论述应该不是了。既然如此,是什么样的具体方法呢?这是未来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奠基于有机整体自然观的新科学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一次新革命。这种革命不仅对于科学的发展,而且对于科学的应用、对于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量子物理学的整体生成论特征

董光璧

系统论被认为是现代整体论,但它遇到了整体悖论的困难,而这种困难根源于系统论的构成论特征。如何克服这一困难?量子物理学的进展给我们的启示是,把整体论建立在生成论的基础上,发展一种整体生成论或者生成整体论。

生成论和构成论是理解 “变化” 的两种不同的观念,前者主张变化是 “产生” 和 “消灭” 或者 “转化”,而后者则主张变化是不变的要素之结合和分离。构成论的观念使现代科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

量子现象的非定域特征,在量子力学建立的过程中有过激烈的争论,EPR 把争论推进到高峰。虽然量子力学的非定域(即整体性的一种表现)观念迄今还没有取得完全共识,但人们不得不承认量子世界的生成论特征。

放射性物质发射的电子,它不是作为原子核的结构要素存在着的,而是在过程中产生。原子或分子发射的光子,它不是作为原子或分子的结构存在着的,而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基本粒子碰撞的现象,难以用构成论的观念理解,而容易用生成论的转化观念理解。

量子场论是一种具有构成论特征的数学理论,因为它的基本精神是描述粒子的产生和湮灭。夸克模型建立的思路也是生成论的,因为它是根据粒子碰撞现象的整体表现推测强子的内部结构要素及其行为的,与气体分子运动论的构成论思路正好相反。

对量子物理学的这种整体生成论或生成整体论的特征,玻尔、海森伯和派斯等量子物理学的贡献者已明确意识到,但大多数物理学家却是远没有自觉到量子物理所蕴涵的这种新观念,也没有思想深邃的哲学家系统地研究这种科学思想的新动向。

整体论何以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路径?

段伟文

物理学家玻姆曾经指出,在人类文明早期,人们的观念实质上是整体性而不是破碎性的。但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基于分析与还原的非整体论思维方式及其知识体系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破碎性的世界 —— 原本为了认识的便利对世界所进行的分类和划分,反过来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出现了难以弥合的分裂,使得人类无法获得整体性的知识体系,进而导致了环境、社会乃至文明的分裂性危机。我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谈论整体论何以成为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新路径。

面对由非整体论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危机,整体论在原则上应该是解困的良方,而值得深思的是:整体论如何才能发挥出其潜能乃至引领文明的新路向?实际上,就观念层面的本体论与方法论而言,即便是坚持分析与还原等非整体论思维方式的科学家和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整体论相对于非整体论是有其特色和优势的。但在知识体系方面,非整体论的知识体系无疑比整体论的知识体系要发达得多。更重要的是,知识体系上的发展又反过来使得非整体论思维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获得极大的丰富和提升,甚至使人们对世界的概观混同于这些知识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不少人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由数理结构所决定的因果秩序 —— 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一直延伸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决定性的因果链条,并将物理学中最为基础的理论称为万物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反观整体论,也只有在整体论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中才能获得发展、发挥作用。惟其在整体论知识体系可与非整体论知识体系相匹敌时,方能使人们真正认识其重要性并自觉加以运用。具体而言,20 世纪中叶以来,借助了整体论思维的量子理论、复杂性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疑为整体论的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建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更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传统的以中医为代表的整体论知识体系不仅不应该被简单地废止,还应该鼓励其超越日渐边缘化的 “宿命”,成为建构整体论知识体系的突破口。

建构整体论的知识体系,关键在于发展整体论科学。为什么需要整体论科学?我们先来看看作为非整体论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的分析方法。根据英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特赖特的概括,这种方法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要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先将事物拆分成更基础的部分;其次,要控制一个情境,就要把这些部分组合起来,重新安排这些部分,当它们一起起作用时使事情如我们所愿地发生。一般认为,拆分就是通过受控实验与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探索世界的各个层次的结构、性质和因果关系等规律,并将对世界的解释建立在对最基本层次的规律的把握之上;组合就是以拆分所揭示的规律作为行动的规则,根据主观意愿来操纵和控制世界。近代以来,非整体论科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也暴露出了巨大的局限性,最根本的原因有二:(1)它们对世界的拆分与组合不过是一种世界模型的建构和运用,这些过程与其说是唯一正确的或逼近真理的,不如说是工具可能性的和路径依赖性的;(2)不论是受控实验还是对世界的操控所关注的都是部分之间的关系,其中的规律和规则所关注的不是具有内在生成性的自然整体而是人工化的拆分组合体。由此便导致了发展整体论科学的两个必要性依据。其一,发展整体论科学是科学的内在要求。科学不应该也不可能回避具有内在生成性的自然整体,当对象不可拆分和干预时,非整体论科学的 “拟自然” 过程必然行之不远甚至是反自然的,不仅复杂性理论揭示了这一点,量子场论和宇宙学等物理学的发展表明,即便从分析方法出发也会遭遇到从精微到浩渺的具有内在生成性的自然整体。其二,发展整体论科学是关乎人类命运的抉择。非整体论科学将生成性的自然整体当做人工化的拆分组合体加以操控,使其巨大力量中包涵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的风险性,要从根本上改进这一点,必须发展整体论科学,使之与非整体论科学可能具有的反自然趋势相平衡。

提倡整体论科学,并不意味着不加反思地接受所有整体论思想及其知识体系。现代哲学家怀特海在谈到简单性时曾经指出了一条方法论原则:寻找简单性并怀疑它!如果我们将这条方法论原则用于整体论科学,就成为:“寻求整体论科学并怀疑它!” 今天有人大力提倡东方思维和整体论科学革命固然不错,但对待整体论和非整体论不应该是简单地支持和反对,而应该从这种开放性的原则出发,才不至于使得对整体论科学的提倡沦为一种简单的宣传。十分推崇中国思想的李约瑟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他指出,尽管早在古代就有很多人质疑阴阳五行的思想,但它们在早期对于中国科学思想的贡献不亚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在谈到沈括以五行论解释胆矾与铁反应生铜而未能发现置换反应时,他并未简单地加以责难,而指出真正值得追究的是:像五行论这种以一概全型的理论为什么会长期被人毫无批评地接受?在我们提倡整体论科学的同时,似乎应该认真思考另一个由帕斯卡提出的原则: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部分,同样地,不特别地认识各个部分也不可能认识整体。


整体论的发展形态及其重要意义

2008-04-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冯国瑞

《光明日报・学术版》自 2007 年 7 月以来开展的关于整体论问题的学术探讨,从已经发表的四篇文章来看,对整体论的历史演进、主要特点、重大意义以及它的理论局限都作了有益的探索。读了这些文章,很受教益,颇多启发。笔者认为,研究整体论的问题,应当从科学史、认识史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高度和现代科学的前沿水

平上,以利于现代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并且有助于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因此,笔者也提出一些看法,或可为百家争鸣中之一家吧。

朴素整体论

所谓朴素整体论,是指认为世界是一种动态整体的观点。古代希腊罗马和中国都提出了朴素整体论的思想。被列宁赞颂为 “辩证法奠基人之一” 的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了世界 “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的观点。世界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对赫氏的观点非常赞赏。被恩格斯称赞为 “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对此,贝塔朗菲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论点‘整体大于它的部分的总和’是基本的系统问题的一种表述,至今仍然正确…… 基本的系统问题至今尚未过时。”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朴素整体论的思想非常丰富,老子就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美国圣菲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中国的老子把世界看作是整体的、无限的、永远变化的、永远新颖的思想,对于他们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实在是太重要了。《易经》称 “一阴一阳之谓道”。它提出了阴、阳作为两个 “对立” 的势力,演变成八卦以及六十四卦象。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邵雍认为,自太极演化为万物,就好像树之有根、干、枝、叶一样。他说:“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 这种动态演化的宇宙总体,就其内部关系来看,“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 所以,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认为,《易经》是一部 “宇宙代数学”。

古代朴素整体论尽管缺乏严格的科学证明,但其基本观点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对此恩格斯曾经给予中肯、深刻的评析,指出希腊哲学把自然界当作整体,从总体上进行观察的正确性。同时指出,希腊哲学当时对世界整体的理解是直观的结果,对世界的总的关系还没有从细节上加以证明。这就不得不让位于近代的机械整体论。

机械整体论

什么叫机械整体论?所谓机械整体论,是指认为世界是由分子、原子等物质形态机械地拼合起来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整体是由部分之总和构成的,而且整体内部构成和运动轨道遵循着线性决定论的原则。牛顿和拉普拉斯的力学和线性决定论是这一观点的代表。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一些持机械整体论的科学家甚至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原子这类 “宇宙之砖” 构成的。这种机械整体论不了解生物、人是特殊的有生命的物质,更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们认为动物与人跟其他无生命的东西一样,都是由部分机械地拼合起来的整体。笛卡尔认为 “动物是机器”, 作为医生和哲学家的拉美特利则更进一步,认为 “人是机器”。

这种机械整体论一方面跟古代朴素整体论相比,在细节上有其进步之处,但是,另一方面,在总体上它比古代朴素整体论退步。这种观点不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复杂关系,而把一切只归结为整体是部分之和;它不了解生物、人、社会与无机界的本质区别;它把一切事物运动的动因归结为外力的推动,不承认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在推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只承认线性决定论,把复杂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简单化了;它还使人们养成一种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认为分析方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有机整体论

有机整体论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科学史、认识史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里高津和斯唐热指出:“在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那个时代,物理科学看来已经摈弃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更接近于自然的历史发展的思想…… 机械论的世界观已经死亡。” 自从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以来,20 世纪中叶兴起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的最新成就表明,自从贝塔朗菲创立一般系统论以来,世界上研究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有三大学派。这就是以普里高津、哈肯和莫兰为代表的欧洲学派,美国以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为特征的圣菲研究所学派,中国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学派。贝塔朗菲和这些学派共同认为,世界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这种系统整体是一种有机整体,它的整体性质是一种系统整体的新质。不仅如此,而且有机整体论认为,系统内部是由不同层次构成的,同一层次的内容构成上一层次的要素,也可以成为下一层次的系统。有机整体论还认为,作为有机整体的系统,它与周围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开放式的系统。这种系统整体论把有机整体论提高到一个新境界,但其基本观点与有机整体论内在贯通,所以,可以称有机整体论或曰系统整体论。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提出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以及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论,是对有机整体论或曰系统整体论的创造性贡献。所以,他强调指出:“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

当然,说有机整体论或曰系统整体论,并不意味着系统论就是整体论。其实,系统论与整体论既有一致的一面,因为它包含了整体论,又有相区别的一面,因为它超越了整体论。

随着复杂性探索的深入和前进,这种有机整体论与复杂性探索的成果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认为系统整体在复杂演化的过程中,应当将系统整体的统一性与复杂性探索的复杂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这是有机整体论或曰系统整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这应当成为当今科学界、哲学界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

有机整体论既继承了古代朴素整体论的精华,又扬弃了近代以来的机械整体论。它在科学史和认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它强调研究系统整体,这种系统整体的性质是系统有机整体的新质。其二,它研究了系统整体与内部和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特点和规律。其三,它研究了生命系统的整体新质。其四,它接触到社会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五,它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既高于古代朴素整体论,又凭着笼统直观而缺乏严格科学证明的思维方式,摆脱了近代以来的机械化的机械性、线性决定论等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辩证整体论

辩证整体论是用辩证的观点更正确、更深刻地看待和处置系统整体与内部、外部关系的理论。辩证整体论既是对前此的整体论的扬弃,又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综合研究现代科学的前沿成果和当今社会实践的新鲜经验以及科学史与认识史的基本历史经验而提出来的一种最高形态的整体论。

这种辩证整体论认为:

  1. 客观世界和精神领域是一种存在着内外关系复杂的交互作用的系统整体。

  2. 这种系统整体是把 “矛盾”、“系统” 和 “过程” 统一起来加以研究和优化处置的过程。

  3. 整个社会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整体。在辩证整体论看来,社会系统是一种内外交互作用的复杂的整体,它的规律性与偶然性也是整体过程的统一性与过程的复杂性的深入展开。

  4. 应当辩证地研究和处置必然性与偶然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关系。普里高津在《确定性的终结》这本书中,一方面,认为应当扬弃牛顿的线性决定论的机械世界观,应当研究偶然性、随机性,这是他的科学思想伟大进步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他由此认为确定性终结了,这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辩证整体论认为,应当在高层次和深层次上研究必然性与偶然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关系,而不能局限在同一层次上研究必然性与偶然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的关系。不仅如此,辩证整体论还认为,规律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毛泽东以研究战争为例,阐发了规律是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的思想。他指出:“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不只要研究 “战争规律”, 还要研究 “战争的指导规律”, 因为 “战争和战争的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 这就深刻地揭示了客观规律和调控规律共同构成了规律的复杂动态网络系统。

辩证整体论不仅扬弃了朴素整体论、机械整体论,而且特别总结和发展了有机整体论或曰系统整体论。它是人类科学史、认识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并优化地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

从整体论的演化过程获得的启示

从整体论的演化历程中,人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辩证整体论既是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理论结晶,也是整体论逻辑发展的必然。整体论的发展历程表明,发展整体论,超越还原论,走向系统论,实现辩证论,是人类科学史、认识史之必然趋势。辩证整体论既是对前此整体论的扬弃,又是人类认识之最高的智慧,它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丰富、深化和发展的动态系统。

其次,辩证思维是把握辩证整体论的思维方式。科学史、认识史发展过程表明,辩证思维是一种根本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因为辩证思维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是辩证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必然和最高形态,它也是一种科学的网络系统,把握辩证思维的基本要求是进行辩证综合和理论思维。因此,要坚持辩证整体论,就必须坚持应用辩证思维方式。

再次,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论的发展历史表明,辩证整体论更加强调整体、和谐、协同。这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而且也是人类科学史、认识史所表明的必然要求。例如,普里高津与尼科里斯在他们合著的《探索复杂性》一书中就指出:中国文化具有 “整体和谐” 的特点,“这种整体和谐是由各种对抗过程间的平衡所造成的。” 哈肯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观点对他研究协同学非常重要。李政道教授指出:对现代物理学、现代天文学的前沿领域如暗物质、类星体、对称破缺、夸克等的研究,就应当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寻求关于整体、和谐的思想帮助,而不能应用西方以分析为主的还原论的方法。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是在正确认识和优化处置矛盾的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正确认识和优化处置规律的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的过程中实现的。这种规律的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不仅包括客观的规律,而且包括调控的规律,例如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在这些规律的作用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应用预决性规律、动态协同规律和整体优化规律等等。

综上可见,研究整体论的发展形态及其重要意义,是当前学术界亟须深入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科学研究的新路径――整体论

2007-07-17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科学的新发展揭示出本体论意义上的整体论――自然的有机整体性。这种有机整体性具有什么特征?应该探寻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的方法来对此加以认识?从有机整体性的角度考虑,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探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整体论以及人类认识的状态等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期学术笔谈刊登一组文章,对上述相关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引起进一步的关注和讨论。

● 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和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不仅为表征主义的认识论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还使得还原论未受质疑地成为默认的科学方法,甚至进一步导致了具有独断论意味的强还原论思想。

● 还原论所必然遭遇的困境是,对构成性的实体的探究并不能替代对世界复杂过程的理解,对部分与层次的理解也不可完全拼接为对整体性的把握,强还原论则不仅没有改变这些事实,反而促使人们为克服其必然困境而寻求旨在理解整体性的整体论的认识论。

● 如何走向整体论的认识论呢?可行之道应为,从当代科学实践出发,寻求对表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形而上学预设的超越,其具体路径包括:其一,从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走向现象论的参与存在论。其二,从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走向生成性的关系实在论。其三,从表征主义认识论走向基于内在关系论的认识论。

自然的有机整体性与科学认识方法的变革

肖显静

科学对自然的认识是以自然观作为预设前提的,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科学认识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是在拒绝亚里斯多德内在目的论、神学自然观、自然主义万物有灵论,发扬光大古希腊机械自然观基础上诞生的,是在机械自然观指导下向前发展的。

在机械自然观的指导下,科学家们在认识自然时,采用了相应的方法论原则。具体体现在由于相信自然是简单的,所以,将研究的焦点放在探求自然的简单性方面,而不研究或很少研究自然的非规律性、非线性、分形等,或将这样的方面约简为简单的东西加以研究;由于相信自然是分离的,只具有外在关系,所以就不研究或很少研究内在关联;由于相信自然是还原的,所以就不是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通过高层次来认识低层次,而是采取相反的路径来展开研究;由于相信自然是没有经验的,所以就不研究或很少研究事物的经验方面,而是从外部通过实验和测量方法对认识对象进行干预控制……

上述方法论原则的运用合理吗?如果自然真的是简单机械的,或者虽然非机械简单但可以归化为机械简单,那么上述方法论原则的应用就是合理的。实际情况怎样呢?如果我们考察最新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复杂性科学、生态学等,考察它们对自然界中事物的认识,就会发现自然的某些部分具有一些不同于且不能归化为机械简单性的有机整体性特征:复杂性――非线性、分形、混沌等;有机性――生成性、经验性、自组织的目的性等;内在关联性等。

鉴此,如何才能正确有效地认识这些有机整体性的对象?关键是要用有机整体性的思维代替机械简单性的思维,针对有机整体性对象的特点,探索新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

不言而喻,复杂性现象所呈现的复杂性不是简单性的线性组合,更不可能被简单性所覆盖,是不可以还原为简单性的,对此必须探讨新的研究方法,以体现其自身所具有的 “内在的随机性”、“突现的不可预测性” 和 “‘长程’的不可推导性”。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

如对于自然的非规律性,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当我们观察周围世界时,更多地不是观察到世界的规律,而是看到了这些规律的展现――结果。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需要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来研究。一种是更多地被自然的简单性和对称性所吸引,对要素进行分析,在更靠近自然规律的地方工作,以暴露自然隐藏着的对称性。这是粒子物理学家的着眼点,也是他们宣称自然简单性的基础。另一种是对整体系统进行分析,更多地研究自然规律的复杂结果展现的非对称性,而不是规律自身,更多地被自然的复杂性而不是它的规律所吸引。这是生态学家和气象学家等的着眼点,也是他们宣称自然是复杂的基础。前者可以看做是研究自然的柏拉图途径,后者可以看做是亚里斯多德途径。不同的研究途径获得的是对自然的不同的认识。

对于自然的有机性方面的研究,一是要承认时间已经从一个 “外部的参量” 转变为自然演化的内在尺度,使历史和时间参与到相应的说明和解释中去;二是要承认某些生物如某些动物的经验性――情感、意志、语言、智能、文化等,并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三是承认并识别自然的某些自组织合目的性方面――合乎自身的目的和合乎自然的整体性要求,并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

以某些动物的经验性研究为例,动物行为学、动物心理学认为,定义动物的情感、意志、语言、智能、文化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它们有一些外在的行为效应,可以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检验这些行为效应,来判断智能等的存在。这里的意思并非说动物的复杂行为与智能等的存在相伴随。在一些情况下,复杂行为并不意味着智能存在。这可能是由它们的本能引起,也可能是人类把一心想要看到的那些联系和巧合与动物的某些偶然表现相联,赋予动物以智能等,还可能是人类忽视了 “习得经验”,对它们的行为进行了复杂的解释。

基于上述情况,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如果我们能够用更简单的解释来说明动物的复杂行为,那么我们就应该用简单的解释。当用所有的简单解释并不能解释动物的某种复杂行为时,就只能用智能等的存在去解释它们的复杂行为。这种研究动物经验性的方法论策略合理吗?这是值得科学界和哲学界探讨的。

对于自然的内在关联性,现在虽然不能明确它究竟是什么,我们仍然可以认识到有些事物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联系。在传统的生物科学中,生物在自然内部进化,只限于从自然吸取能量和物质,只为着自身事物和其他物质需要而依赖自然。自然则是各种生物系统的选择者,而不是把各种生物系统结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但是,“生态系统的关系不是两个封闭实体之间的外在关系,而是两个开放系统之间的相互包容的关系,其中每一个系统即构成另一个系统的部分,同时又继承整体。一个生物系统愈是具有自主性,就愈是依赖于生态系统。”([法] 埃德加・莫兰)既然如此,那么对具有这种内在关联的有机整体对象进行研究时,就不能像近现代科学那样,认为所有的原因都是侧向和向上发展的,于是采用分割的方法从同层次或低层次的实体那里为高层次的实体寻找原因,而应该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即在对部分(低层次)运动的起因进行研究时,从与之相比的同层次、低层次或高层次那里去寻找。实际上,高层次可以成为低层次的原因。这种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向下的因果关系。还原论者向来否认向下的因果关系。其实,随着科学的发展,这样的因果关系是不难设想的,并且是需要研究的。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自然观,就有什么样的对自然进行认识的方法论原则。自然的有机整体性是对自然的机械简单性的革命,相应地需要方法论上的变革――从机械论走向有机论,从还原论走向整体论,从决定论走向非决定论,从构成论走向生成论,从自然的祛魅走向自然的返魅等等。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科学认识原则――简单性原则、因果性原则、还原性原则等提出的挑战。如对有机整体性对象的认识,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因果性原则加以变革,从线性因果关系走向非线性因果关系,从因果决定关系走向非因果决定关系或果因决定关系,从向上的因果关系走向向下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因果关系。

问题是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来认识这些关系?这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科学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一旦在对有机整体性对象认识的具体方法上获得突破,那么,人类对该类对象的认识必将快速深入地展开。

当然,自然的有机整体性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绝对普遍的――万物都在万物中,如此,那种将自然的有机整体性绝对化,从而走向绝对的整体论是不妥当的:在思维方式上,重新坠入了它所反对的 “还原论”,只不过还原论者是把一切归结为 “部分”,而它把一切归结为 “整体”。在目前,一种可取的态度是将有机整体性相对化,扬弃传统科学认识方法,探索新的科学认识方法,在不损害或不根本损害对象的有机整体性特征的前提下,以一种可实行的观察方法、隐喻方法、解释方法、模拟方法、计算方法等,对其加以研究。将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化归为机械简单性,或者机械地运用传统的科学方法去认识有机整体性的对象,都是对有机整体性的歪曲和践踏。在认识有机整体性对象时,把有机整体性真正地当做有机整体性看待并加以保持,应该成为相应的科学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的基本原则。(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走向整体论的认识论

段伟文

400 多年来,近现代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还原论主导的世界图景,人类因此获得不可逆的改变自然的巨大力量,但也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危机。为此,人们开始反思还原论的局限性,冀图从整体论出发寻找科学认识的新路径。

近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是由笛卡儿倡导的还原论,其认识论前提为表征主义的认识论。一般而言,还原论的基本理路是:作为存在的事物是可分析还原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或抽象将认识对象拆分为更基础的部分,乃至可以认识更深层次,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属性,再从部分出发,由综合推演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重新安排与组合那些已得到认识的部分,它们共同作用时令事情如我们所愿地发生,使世界为我们所控制。在这种理路背后,所凸显的是表征主义的认识论以及作为其具体表现的理论知识导向的科学观,即科学被视为寻求理论知识以表征自然,其宗旨为描摹、映照和反映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世界的真实面貌。但由此却在存在论与认识论之间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即在认识主体与研究对象的分立、世界和我们对它的表征的分立、理论知识与知识应用的分立等二元分立之下,如何抵达那些假定与表征相符合的事物?何以检验作为表征的理论知识是否精确地反映了被表征的事物?又怎样赋予知识应用以合法性?这使得人们从形而上学层面反思表征主义的认识论的局限性。

表征主义的认识论将科学活动抽象为纯粹的认知主体对超越性存在的镜像式知识表征。在表征主义的认识论和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的双重架构下,尽管人并未因上升为大写主体而成为具有超越透视能力的上帝,却被赋予像上帝那样站在世界之外观察而不介入世界的姿态,求知的任务随之被框定为表征实在的本性,以使知识符合永恒存在的本质世界。这种隐藏着 “上帝之眼” 的认识论,不仅使作为超越性存在的世界在主体视觉空间中投射为在场的实体,还先验地赋予此实体化了的世界以可分割的空间性,令其呈现为若干部分和层次中具有固有属性的次级实体的集合,由此便形成了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和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不仅为表征主义的认识论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还使得还原论未受质疑地成为默认的科学方法,甚至进一步导致了具有独断论意味的强还原论思想。这种思想将还原论的理论知识体系等同于对世界的本质的唯一表征,甚至试图从一种终极理论或万有理论出发,以决定性的因果链条建立起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一直延伸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统一的知识体系。

显然,还原论所必然遭遇的困境是,对构成性的实体的探究并不能替代对世界复杂过程的理解,对部分与层次的理解也不可完全拼接为对整体性的把握,强还原论则不仅没有改变这些事实,反而促使人们为克服其必然困境而寻求旨在理解整体性的整体论的认识论。那么,如何走向整体论的认识论呢?可行之道应为,从当代科学实践出发,寻求对表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形而上学预设的超越,其具体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从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走向现象论的参与存在论。人显然不能像上帝那样站在世界之外透视世界,所谓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不过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想象。作为认识对象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等待人去发现的现成的存在,而是在具体的实验和观察中呈现出的可以感知、描述和操控的现象;不是抽象和纯粹的自然,而是人参与其中的人化自然。海森伯对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诠释表明,测量活动本身会对被测量对象产生干扰,观测仪器与测量对象间的互动使两者不可分割;即我们只能在特定的情境、视域和视角下,通过对现象的作用去把握现象,我们的参与影响到了现象本身。人存在于具体的现象世界之中,我们所面对的世界都是我们置身其中、参与其中的世界,都是与情境、视域、视角相关的现象世界。因此,即便我们希望获得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也只能通过情境、视域、视角的转换而获得各种可解释的现象世界,再力图将这些 “存在的碎片” 缝合起来。值得指出的是,包括一般系统论在内的很多整体论研究预设的存在论立场依然是本质主义的外在存在论,特别是一些社会系统科学研究所预设的 “客观” 的旁观者视角很容易产生误导。正是为了克服这一局限,管理学家阿可夫提出了 “交互式规划”,认为社会系统科学的客观性只能通过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个体团组之间的交互作用加以逼近。

其二,从构成性的实体实在论走向生成性的关系实在论。从现象论的参与存在论出发,作为认识对象的现象是在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生成的,因此,由这些现象所呈现出的实在首先是生成性的关系实在。论及关系,常识(一般为宏观机械世界中的经验)认为有关系必有关系者,具体的关系者如实体及其属性至少在时序上与具体的关系同时发生;而在一般系统论中,作为关系者的要素实体或子系统及其属性对关系而言似乎也是不可少的。但在量子力学中,互补原理指出,对某些属性的测量会同时排除对另一属性的测量,尽管后者对描述另一种关系同样重要。对于整体论而言,优先考虑关系意味着构成性的实体及其属性是在具体的关系中生成的,由此使我们可以借助构成性实体去认识整体,但又不将其固定化而保持更灵活的认识策略,这也是东方思维的一个特点。

其三,从表征主义认识论走向基于内在关系论的认识论。人的认识活动并非表征主义所暗示的那样可以简化为词与物的映射关系,其本质是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只有当在世界之中的人与各种物质性力量发生内在相互作用时,才能跨越存在论与认识论的鸿沟,使认识对象定位为可通过相互作用加以理解和操控的现象,而非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实在。对此,马克思早就从实践的范畴出发,指出认识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的内在组成部分,包括主体改变客体并使其转化为人的力量等应有之意。在内在关系论看来,认识是通过内在关系而深入到所知对象之中的过程,也是一个包括人在内的各种作用者通过复杂的作用相互型塑的过程。对整体论而言,不应仅仅诉诸形而上学――抽象地主张世界本质的整体性及永恒秩序,而应看到,在真实世界中,包括人和物在内的各种作用者的力量正在通过复杂的冲撞使世界处于流变之中。要从整体上把握由此碰撞生成的现象,必须超越始源于表征主义的二元分立,唯其如此,才能既承认认识的局限性,又能够促使认识以开放性的姿态,动态地把握由内在关系所生成的现象的整体内涵。(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整体论误区及其局限

刘劲杨

对整体论的理解误区

人类历史上,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从未停止过,但把整体论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却是 20 世纪以来的事情。在方法论层面,常见到两个对整体方法的理解误区,对它们的讨论也引发我们对整体论方法局限的反思。

误区一:整体论就意味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恐怕是我们关于整体论最为熟知也最易引起误解的表述。整体的这个重要特征源于整体属性与部分属性的异质性。整体性不是部分诸属性的简单加和或集总,而是它们的整合效应。这一整合常常会伴随着对部分属性的屏蔽与放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整体都体现为 “1+1>2”。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美国哲学家波姆曾精致地区分了部分与整体间的不同关系:整体依赖于部分比部分依赖于整体更多;部分依赖于整体比整体依赖于部分更甚;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等等。生活中我们常说的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生动例子。这些存在于部分与整体间的不同关系表明,整体更多体现为 “1+1≠2”,因此更恰当地表述应为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对于整体与部分更深入的一个思考是,什么是合适的整体?什么是恰当的部分?即整体与部分的边界问题。现实中的整体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是因为我们很难确切划定它的边界。任何对象总是处在宇宙的普遍联系之网中,任何现实中的整体也只是更大整体的部分。我们不可能为了研究一棵树,而去掌握它与整个森林及至整个宇宙的联系。与此相联系的是,现实中构成整体的部分并非数学中构成某一集合的元素那样清晰明了。对于一既定整体,尤其是复杂整体,其部分是多样的,而只有对整体质有直接影响的部分的属性才具有整体意义。对一支球队来说,队员个体的心理素质、身高、力量、奔跑速度等是影响整体质的重要部分特征,而某一队员是否喜欢音乐、擅于绘画等特性相对来说是意义不大的属性。因此,作为我们思考研究对象的整体和部分总是局域性的,整体是局域整体,部分总是限定中的部分。如何正确认识、划分整体及部分的边界是整体论方法的重要问题。

误区二:整体论方法是对还原论方法的根本超越。

几乎所有的整体论方法的目标都是针对还原论而来的,一些整体论者认为未来的科学应彻底抛弃还原论方法,以整体论方法取而代之。抛开还原论其他多样的内涵,我们着重在方法论上比较它与整体论的不同。还原论者认为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等 “宇宙之砖” 以精巧的方式构成,高层次的复杂对象由较低层次的简单构件组装而成。因此,在方法论上,只要我们掌握了部分的特性就可以得出宇宙整体的特性,对高层次事物的掌握可通过对低层次事物的认识来实现。还原论方法成为近现代经典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托夫勒形象地喻其为 “拆零” 法。这一方法的实质是以分析―重构的方法把握整体,大致以如下步骤进行:1) 使研究对象与环境分离;2) 分解对象,高层次对象拆解为低层次对象;3) 求解低层次对象。强还原主义者在方法论上切断了部分与整体间的联系,认为我们只能认识部分,或者认为部分本身就是世界的本质。如社会科学中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强调从社会个体的心理特征来解释社会集体行为。弱意义的还原主义者并不否认整体,他们所强调的是对于整体我们只能通过拆解为部分来认识。

在方法论上,整体论者对还原论的众多攻击经美国学者 D.C. 菲立普总结为三类整体论:整体论 I、整体论 II 与整体论 III。它们主要集中在彼此相联系的三个论断上:1)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各组成部分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任何分割都会损害这些联系;2) 对一个整体,我们不能根据对部分的研究获得对整体的完全解释,因为分割已损害整体,分割后的整体已不再是原来的整体;3) 对整体的研究应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使用整体的专门术语与理论。强的整体论要求完全满足这三个论断。弱的还原论与弱的整体论在此并无本质区别,它们都基本能接受论断 1) 与论断 3)。论断 2) 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真正对立点。焦点汇聚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如果分割必定会损害整体,我们是否还可以依据分割后的部分来认识整体?

强整体论者在此走入了绝对主义,对此是坚决否定的。然而,这一理想是难以实现的。如前所述,任何现实中的整体都是局域性的,都是更大整体的部分。世界上也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未经分割的绝对整体。人类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局域的,不存在针对这样一个所谓绝对整体的完整解释。罗素曾指出:“假使一切知识都是关于整体宇宙的知识,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了。” 在科学方法论上,强整体主义与强还原主义一样都是一种简单化,前者把一切都归结为整体,后者把一切都归为部分。事实上,即便面对这样一个局域整体,科学无需也无法穷尽一切联系。科学实践的重要任务在于探求组分间关键的内在关联,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联系,以部分整合世界。由此,整体论方法的关键是要善于必要的简化,以局域整体的观点在关节处切割自然,而不是以整体拒斥任何分割,走向简单化。

综合上述,整体论方法对还原论方法的超越不是抛弃与决裂,而是扬弃与综合。

整体论方法的局限:分割困惑与演化难题

当我们把整体论方法限定于 “合理分割” 基础之上时,一个困惑出现了:是否任何对象都具有可分解性?存在不可分解的对象吗?或者即便勉强能分解,我们也难以由分解的部分来认识整体?这样的对象确实存在,它就是 “演化”。

演化是整体论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有机生命个体的创生、成长、进化和消亡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但在方法论上,演化从未纳入其体系。1945 年贝塔朗菲首次提出建立一般系统论的设想,这可视为整体论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作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更是注意到了演化的重要性,但演化在一般系统论中依然是一种理念,而不是其理论的必然组成。这是因为,无论整体论方法如何发展,分割必须是对同一实体的分割,分割后的部分必须是同质的,这才能保证由部分上升到整体的逻辑可能。分割的同一性、部分的同质性凸显整体论方法的实质是基于实体论之上的构成论,它难以将演化纳入其理论内核。面对一个实体,如一只西瓜,我们可以较为轻松地分割为几块并由部分回到整体,因为在分割过程中作为实体的西瓜并未改变,其每一块都是同质的;而面对一个演化过程,我们是难于分割的。演化对象总是处在流变中,昨天的毛毛虫与今天的蝴蝶从构成论的视野来看它们完全是异质的,是无法以构成方式拼合的,可它们却共同形成一个简单生命体的整体过程。对于演化来说,“整体” 与 “部分” 这一对范畴是远远不够的。演化过程是由个体所生成的,但个体并不就是过程的部分;演化整体与个体还常常分跨多个层级,不仅各层级间是难以通约的,并且层间联系与各层级内部联系也完全不同。演化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整体由何构成,而是演化过程如何生成。一些哲学家认为我们应由整体论走向生成论。在科学上,目前虽然对于一些简单的、异质性变化不大的演化通常可通过一定程度的粗粒化,转换为同质对象的状态改变在宽泛的整体论框架内解决,但这必然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面对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日益增加的复杂演化系统来说,这种局限尤为明显。

复杂系统的演化难题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得到了科学的回应,由一批处于科学前沿的自然科学家开道、推进,而掀起了复杂性研究的浪潮。由巨量组分组成的复杂系统是如何涌现的?生命如何诞生?如何解释自组织临界现象?这些问题都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复杂性科学的边界迄今还处在迅猛发展中,“超越还原论” 同样是其方法论的主要目标。与整体论方法显著不同的是,复杂性科学不再执著于 “分割”,而由实体转向过程,由存在走向演化。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由还原论装配似的世界向涌现的、自组织的世界转变。这一研究进路究竟只是整体论方法的深化,还是会引发科学方法论上的哥白尼革命呢?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via:

这些文档涵盖了5G网络优化的多个方面,包括**载波聚合、干扰管理、负载均衡、电调核查等**。以下是对这些文档内容的详细总结: #### **5G网络优化中的载波聚合技术** - **载波聚合的定义和作用**: - 载波聚合(CA)是3GPP在Release 10阶段引入的技术,通过将多个连续或非连续的载波聚合成更大的带宽,提高整网资源利用率和用户体验。 - **开启步骤及脚本**: - 确认站内是否有CA License。 - 添加CA组并配置相关参数。 - 基站盲配置开关打开,激活门限设置,增加CA小区集辅小区配置。 - **载波聚合A5测量事件开关的作用**: - A5测量事件开关打开时,支持CA的UE会A4转A5,调整A5门限1到-43dBm,类似于走A4事件触发异频切换。 - 关闭时,当UE处于载波聚合状态下才会将A4转A5,但不会调整A5门限1。 #### **干扰管理和优化** - **系统外干扰**: - 信号放大器和信号屏蔽器是主要的干扰源。解决建议包括协调推进信号放大器关、替、拆工作,引导用户使用VOLTE业务,以及联系公安进行收缴关闭信号屏蔽器。 - **系统内干扰**: - 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天面、增加隔离度,加装滤波器等。 #### **移动性负载均衡(MLB)配置方案** - **背景描述**:随着LTE用户数的快速发展,部分小区的用户数或PRB利用率已接近容量极限。MLB是指eNodeB判断小区的负载状态,当小区处于高负载状态时,将负载高小区中部分UE转移到负载低的小区,平衡异频或异系统之间的负载。 - **方案分析与实施**: - 方案介绍:MLB分为触发模式、选择目标小区、负载均衡执行三个阶段。根据这三个维度可划分为以下各种类型。 - 配置原则:确定候选邻区,交互负载信息,识别交互邻区和盲邻区,确定目标小区列表。 - 均衡执行:现网采用切换的方式转移同步态用户,RRC connection release方式转移空闲态用户。 - 三种均衡方式的优缺点对比:异频同步态用户数均衡(转移同步态用户)、异频同步态用户数均衡(转移空闲态用户)、异频空闲态UE预均衡。 #### **FDD电调核查及修改方法** - **FDD侧电调修改方法**:查询电调天线配置信息和子单元配置信息,可以查询/修改电子下倾角。 - **GSM侧电调修改方法**:查询天线设备编号、框槽号及天线设备序列号等信息。 - **常见的天线类型及匹配问题**:HW天线是现网绝大多数天线类型,需特别注意设备厂家编码和设备序列号的匹配问题。 综上所述,这些文档详细介绍了5G网络优化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从载波聚合到干扰管理再到移动性负载均衡和FDD电调核查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解决方案。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有效提升5G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