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 “交换机 | 交换模式 / 转发行为 / 交换方式” 相关文章合辑。
未整理去重。
交换模式:存储转发与直通交换
groundnut888 已于 2022-10-05 21:43:35 修改
交换机操作逻辑的第一步是从传输节点接收以太网帧。接下来,根据交换模式,交换机需要接收并检查不同数量的字节。交换机有两种主要的交换模式:
- 直通模式
- Fragment-free switching 自由分段模式
- Fast-forward switching 快速转发交换
- 存储转发模式
这两种交换模式都基于以太网帧的目的 MAC 地址作转发。他们还可以在转发帧时检查以太网报头中的源 MAC 地址(SMAC)字段,从而学习 MAC 地址并构建 MAC 表。这些交换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换机必须接收和检查帧的多少个字节才能从出口转发出去。
Figure1 Switching Modes based on Frame Bytes Received
存储转发
以太网第一种广泛使用的转发方法被称为 “存储转发” 交换。在这种交换方法中,在根据目标 MAC 地址查找做出转发决定之前,必须完全接收帧。一旦接收并缓冲,交换机将把帧的 frame-check-sequence (FCS) 字段与其计算得出的 FCS 进行比较,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如果 CRC 值不匹配,帧将标记为无效并丢弃。如果值匹配,则在转发帧之前检查目标和源 MAC 地址。
此方法比其他三种方法的延迟更高,默认情况下丢弃小于 64 字节(runts)和大于 1518 字节(giant)的帧。
图 2 显示了交换机接收帧并验证其完整性的示例。请注意,帧首先被完整接收再执行下一个操作。
Figure2 Example of Store and Forward Switching Mode
直通转发 Cut-Through Switching
使用直通交换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在收到传入帧的前几个字节后立即做出转发决定。交换机不必等待帧的其余部分开始将帧切换到传出端口。
自由分段模式 Fragment-Free Mode
在此模式下运行的交换机必须接收并检查帧的前 64 个字节,然后做出转发决定。为什么它们需要 64 字节?在以太网 LAN 中,在前 64 个字节中检测到冲突碎片。这种切换模式目前已不再广泛使用,因此我们仅提及以供参考。
快速转发交换 Fast-Forward Switching
直通式的默认模式即为快速转发交换。
直通交换机可以在获得帧的目标 MAC 地址后立即做出转发决定,这意味着它只需要前 6 个字节。它不必等待以太网帧的其余部分做出转发决定。示例如图 3 所示。
然而,目前更复杂的直通交换机不一定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可能会解析传入的帧,直到他们从帧内容中获得足够的信息来执行所有附加功能。
例如,如果接口上配置了访问控制列表(ACL),则交换机必须接收帧的 IP 头和传输层头(IPv4 头为 20 字节,TCP 头为 20 个字节),以便将其中的信息与接口访问列表匹配。这意味着到那时为止总共有 54 个字节。再比如,是否配置了服务质量(QoS)或其他高级功能。
与存储转发交换不同,直通交换不会丢弃无效的以太网帧。它们被转发到下一个节点,直到路径上的某个设备检查 FCS 不匹配并丢弃它。
这种交换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交换机延时远低于存储转发交换。
Figure3 Example of Cut Trough Switching
直通转发应用场景
- Fiber channel communication 光纤通道通信
- SCSI traffic transmission SCSI 流量传输
- ATM networks ATM 网络
- InfiniBand networks InfiniBand 网络
- Bitcoin 比特币
总结
综上所述,关于不同交换模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
在存储转发模式下,交换机在做出任何操作决策之前都会接收和存储整个帧。这种方法有利于保持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但会产生额外的网络延迟。
在直通交换模式下,交换机只接收帧的一小部分,并立即开始做出转发决定。在这种方法中,交换机不会丢弃无效帧,而是将它们转发到下一个节点。好处是网络延迟低于存储转发方法。
交换机 3 种交换方式表格比较
类型 | 释义 | 优缺点 |
---|---|---|
存储转发交换 Store and Forward | 交换机对输入的数据包先进行缓存、验证、碎片过滤,然后再进行转发。 | 延时大,但是可以提供差错校验,并支持不同速度的输入 / 输出端口间的交换(非对称交换),是交换机的主流工作方式。 |
直通式交换 Cut-through | 直通式交换机在输入端口扫描到目标地址后立即开转发。 | 优点是延迟小、交换速度快。 缺点是没有检错能力;不能实现非对称交换;并且当交换机的端口增加时,交换矩阵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
碎片过滤式交换 Fragment Free | 也叫做无碎片交换,是介于直通式和存储转发式之间的一种交换方式。 在开始转发前先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 64 个字节,如果小于 64 字节,说明是冲突碎片,则丢弃之;如果大于 64 字节,则转发该数据包。 | 处理速度介于前两者之间,被广泛应用于中低档交换机之中。 |
交换机 3 种转发行为
刘林锋 blog 于 2020-06-10 11:14:42 发布
交换机的基本作用是转发数据帧。其收到数据帧后的转发方式共有 3 种:泛洪(flooding)、转发(forwarding)、过滤(filter)。
1、泛洪
交换机将从某一端口接收的数据帧,向除接收端口外的其他端口转发,这是一种一点到多点的转发行为。交换机在以下情况会泛洪数据帧:
- 收到广播数据帧。
- 收到组播数据帧。
- 收到未知的单播数据帧(即数据帧的目的 MAC 地址在 MAC 地址表中不存在)。
2、转发
交换机从某一端口收到数据帧后,从另一端口转发出去,属于点到点的转发行为。其转发数据帧的流程如下:交换机收到数据帧后,依据数据帧的目的 MAC 地址查看本地 MAC 地址表。若 MAC 地址表中存在目的 MAC 地址,则将数据帧从目的 MAC 地址绑定的端口转发出去;若 MAC 地址表中不存在该 MAC 地址,则执行泛洪转发。
3、过滤
交换机的过滤存在两种场景:
- 交换机收到数据帧后,依据 MAC 地址表进行转发,不向其他端口泛洪数据帧。
- 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的端口与转发数据帧的端口为同一端口时,丢弃该数据帧,不进行转发。
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计小酱蟹不肉于 2021-03-14 17:12:54 发布
电路交换
当 n n n 部电话需两两相连时,所需电线数量为 C n 2 = n ( n − 1 ) 2 C_{n}^{2}=\dfrac{n(n - 1)}{2} Cn2=2n(n−1) 根。在传统两两相连模式下,电话数量众多时,电话线数量亦随之剧增,这在实际应用中极为不便。为实现每部电话便捷地与其他电话通信,应借助一个“中间设备”连接这些电话,此“中间设备”即电话交换机。
可以把电话交换机简单地看成是一个有多个开关的开关器,可以将需要通信的任意两部电话的电话线路按需接通,从而大大减少了连接的电话线数量。
-
电话交换机接通电话线的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的三个步骤:
-
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
-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为什么当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时,其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呢?
这是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所以计算机通常采用的是分组交换,而不是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特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报文:通常我们把表示该消息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一个分组,也可简称为 “包”,相应地,首部也可称为 “包头”。分组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可走不同的路径。分组交换收到一个分组后,先将分组暂时存储下来,再检查其首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查表转发,找到合适的转发接口,通过该接口将分组转发给下一个分组交换机。
添加首部的作用:
分组的首部包含了诸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重要的控制信息。
正是由于添加了首部,每一个分组才能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被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
在本例子中,主机 H6 将所构造出的各分组依次发送出去,各分组经过途中各分组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最终到达主机 H2。主机 H2 收到这些分组后,去掉它们的首部,将各数据段组合还原出原始的报文。
-
发送方:构造分组、发送分组
-
路由器:缓存分组、转发分组(简称为 “存储转发”)
-
接收方:接收分组、还原报文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中的交换结点也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但报文交换对报文的大小没有限制,这就要求交换结点需要较大的缓存空间。报文交换主要用于早期的电报通信网,现在较少使用,通常被较先进的分组交换方式所取代。
三种交换方式的对比
电路交换
-
通信之前首先要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好之后,就可以使用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数据传送;数据传送后,需释放连接,以归还之前建立连接所占用的通信线路资源。
-
一旦建立连接,中间的各结点交换机就是直通形式的,比特流可以直达终点;
分组交换
-
可以随时发送分组,而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构成原始报文的一个个分组,依次在各结点交换机上存储转发。各结点交换机在发送分组的同时,还缓存接收到的分组。
-
构成原始报文的一个个分组,在各结点交换机上进行存储转发,相比报文交换,减少了转发时延,还可以避免过长的报文长时间占用链路,同时也有利于进行差错控制。
报文交换
via:
-
交换模式:存储转发与直通交换 - CSDN 博客
https://blog.csdn.net/GreatSimulation/article/details/127173830-
[1] Switching modes: Store-and-Forward vs Cut-Through [EB/OL]. NetworkAcademy.io./2022-10-05.
https://www.networkacademy.io/ccna/ethernet/store-and-forward-vs-cut-through-switching -
[2] What is Cut-through switching?[EB/OL]. /2022-10-04.
https://www.tutorialspoint.com/what-is-cut-through-switching -
[3] What is Cut-through Switching? - GeeksforGeeks [EB/OL]. /2022-10-04.
https://www.geeksforgeeks.org/what-is-cut-through-switching/
-
-
根据交换方式可以把交换机划分为 3 种:存储转发交换、直通式交换、碎片过滤式交换_根据交换机转发数据的方式分类。可将交换机分为 - CSDN 博客 小七月 搬砖记于 2021-03-23 21:11:19 发布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408952/article/details/115144253 -
网络——复习五(交换机 3 种转发行为)_交换机 泛洪转发 过滤-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WannaHaha/article/details/106660978 -
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_线路交换、报文交换、报文分组-CSDN博客 https://blog.csdn.net/qq_45832461/article/details/114794107
-
交换机的分类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16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