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ma 介绍

1. DMA和RDMA概念


RDMA是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的缩写,通俗的说可以看成是远程的DMA技术,为了解决网络传输中服务器端数据处理的延迟而产生的。RDMA允许用户态的应用程序直接读取或写入远程内存,而无内核干预和内存拷贝发生。起初,只应用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最近,由于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数据中心中网络瓶颈越来越突出,逐渐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1.1 DMA


传统内存访问需要通过CPU进行数据copy来移动数据,通过CPU将内存中的Buffer1移动到Buffer2中。

DMA(直接内存访问)是一种能力,允许在计算机主板上的设备直接把数据发送到内存中去,数据搬运不需要CPU的参与。 

DMA模式:可以同DMA Engine之间通过硬件将数据从Buffer1移动到Buffer2,而不需要操作系统CPU的参与,大大降低了CPU Copy的开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RDMA

RDMA是一种概念,在两个或者多个计算机进行通讯的时候使用DMA, 从一个主机的内存直接访问另一个主机的内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DMA是一种host-offload, host-bypass技术,允许应用程序(包括存储)在它们的内存空间之间直接做数据传输。具有RDMA引擎的以太网卡(RNIC)–而不是host–负责管理源和目标之间的可靠连接。使用RNIC的应用程序之间使用专注的QP和CQ进行通讯:

  1. 每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有很多QP和CQ
  2. 每一个QP包括一个SQ和RQ
  3. 每一个CQ可以跟多个SQ或者RQ相关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在传统模式下,两台服务器上的应用之间传输数据,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要把数据从应用缓存拷贝到Kernel中的TCP协议栈缓存;
然后再拷贝到驱动层;
最后拷贝到网卡缓存。
多次内存拷贝需要CPU多次介入,导致处理延时大,达到数十微秒。同时整个过程中CPU过多参与,大量消耗CPU性能,影响正常的数据计算。

在RDMA 模式下,应用数据可以绕过Kernel协议栈直接向网卡写数据,带来的显著好处有:

处理延时由数十微秒降低到1微秒内;
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CPU参与,节省性能;
传输带宽更高。

1.3 rdma架构

    上诉介绍的是RDMA整体框架架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RDMA在应用程序用户空间,提供了一系列verbs interface接口操作RDMA硬件。RDMA绕过内核直接从用户空间访问RDMA 网卡(RNIC)。RNIC网卡中包括Cached Page Table Entry,页表就是用来将虚拟页面映射到相应的物理页面
 


2. RDMA的优势


传统的TCP/IP技术在数据包处理过程中,要经过操作系统及其他软件层,需要占用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和内存总线带宽,数据在系统内存、处理器缓存和网络控制器缓存之间来回进行复制移动,给服务器的CPU和内存造成了沉重负担。尤其是网络带宽、处理器速度与内存带宽三者的严重"不匹配性",更加剧了网络延迟效应。

RDMA技术,最大的突破是将网络层和传输层放到了硬件中,服务器的网卡上来实现,数据报文进入网卡后,在网卡硬件上就完成四层解析,直接上送到应用层软件,四层解析CPU无需干预.(InfiniBand 与Intel Omni-Path Architecture - allcloud - 博客园)

RDMA是一种新的直接内存访问技术,RDMA让计算机可以直接存取其他计算机的内存,而不需要经过处理器的处理。RDMA将数据从一个系统快速移动到远程系统的内存中,而不对操作系统造成任何影响。

在实现上,RDMA实际上是一种智能网卡与软件架构充分优化的远端内存直接高速访问技术,通过将RDMA协议固化于硬件(即网卡)上,以及支持Zero-copy和Kernel bypass这两种途径来达到其高性能的远程直接数据存取的目标。 使用RDMA的优势如下:
 

零拷贝(Zero-copy) - 应用程序能够直接执行数据传输,在不涉及到网络软件栈的情况下。数据能够被直接发送到缓冲区或者能够直接从缓冲区里接收,而不需要被复制到网络层。
内核旁路(Kernel bypass) - 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用户态执行数据传输,不需要在内核态与用户态之间做上下文切换。
不需要CPU干预(No CPU involvement) - 应用程序可以访问远程主机内存而不消耗远程主机中的任何CPU。远程主机内存能够被读取而不需要远程主机上的进程(或CPU)参与。远程主机的CPU的缓存(cache)不会被访问的内存内容所填充。
消息基于事务(Message based transactions) - 数据被处理为离散消息而不是流,消除了应用程序将流切割为不同消息/事务的需求。
支持分散/聚合条目(Scatter/gather entries support) - RDMA原生态支持分散/聚合。也就是说,读取多个内存缓冲区然后作为一个流发出去或者接收一个流然后写入到多个内存缓冲区里去。

在具体的远程内存读写中,RDMA操作用于读写操作的远程虚拟内存地址包含在RDMA消息中传送,远程应用程序要做的只是在其本地网卡中注册相应的内存缓冲区。远程节点的CPU除在连接建立、注册调用等之外,在整个RDMA数据传输过程中并不提供服务,因此没有带来任何负载。

3. RDMA 三种不同的技术实现

 RDMA作为一种host-offload, host-bypass技术,使低延迟、高带宽的直接的内存到内存的数据通信成为了可能。目前支持RDMA的网络协议有:

1> InfiniBand(IB): 从一开始就支持RDMA的新一代网络协议。由于这是一种新的网络技术,因此需要支持该技术的网卡和交换机。

2> RDMA过融合以太网(RoCE): 即RDMA over Ethernet, 允许通过以太网执行RDMA的网络协议。这允许在标准以太网基础架构(交换机)上使用RDMA,只不过网卡必须是支持RoCE的特殊的NIC。

3> 互联网广域RDMA协议(iWARP): 即RDMA over TCP, 允许通过TCP执行RDMA的网络协议。这允许在标准以太网基础架构(交换机)上使用RDMA,只不过网卡要求是支持iWARP(如果使用CPU offload的话)的NIC。否则,所有iWARP栈都可以在软件中实现,但是失去了大部分的RDMA性能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oCE协议存在RoCEv1 (RoCE)和RoCEv2 (RRoCE)两个版本,主要区别RoCEv1是基于以太网链路层(L2)实现的RDMA协议(交换机需要支持PFC等流控技术,在物理层保证可靠传输),而RoCEv2是以太网TCP/IP协议中UDP层(L3)实现。

在以太链路层之上用IB网络层代替了TCP/IP网络层,所以不支持IP路由功能。而v2使用了UDP+IP作为网络层,使得数据包也可以被路由。RoCE可以被认为是IB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将IB的报文封装成以太网包进行收发。由于RoCE v2可以使用以太网的交换设备,所以现在在企业中应用也比较多,但是相同场景下相比IB性能要有一些损失。

3.1 InfiniBand技术简介

InfiniBand 是一种基于 InfiniBand 架构的 RDMA 技术,它提供了一种基于通道的点对点消息队列转发模型,每个应用都可通过创建的虚拟通道直接获取本应用的数据消息,无需其他操作系统及协议栈的介入。InfiniBand 架构的应用层采用了 RDMA 技术,可以提供远程节点间 RDMA读写访问,完全卸载 CPU 工作负载;网络传输采用了高带宽的传输;链路层设置特定的重传机制保证服务质量,不需要数据缓冲。

InfiniBand 必须运行在 InfiniBand 网络环境下,必须使用 IB 交换机及 IB 网卡才可实现。

InfiniBand 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 应用层采用 RDMA 技术,降低了在主机侧数据处理的延迟。

• 消息转发控制由子网管理器完成,没有类似以太网复杂的协议交互计算。

• 链路层通过重传机制保证服务质量,不需要数据缓冲,无丢包。

• 具有低延迟、高带宽、低处理开销的特点。

3.2 iWARP 技术简介

iWARP 是基于以太网和 TCP/IP 协议的 RDMA 技术,可以运行在标准的以太网基础设施上。

iWARP并没有指定物理层信息,所以能够工作在任何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上层。iWARP允许很多传输类型来共享相同的物理连接,如网络、I/O、文件系统、块存储和处理器之间的消息通讯。

iWARP 由 MPA、DDP、RDMAP 三层子协议组成:

RDMAP层协议负责 RDMA 读、写操作和 RDMA 消息的转换,并将 RDMA 消息转发到DDP层。

DDP层协议负责将过长的 RDMA 消息分片分装成DDP数据包继续转发到 MPA 层。

MPA层在 DDP 数据段的固定标识位置增加转发后向标识、数据报文的长度以及 CRC 校验数据等字段构成 MPA 数据段交由 TCP 传输。

iWARP 技术特点

iWARP 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了主机侧网络负载:

• TCP/IP 处理流程从 CPU 卸载到 RDMA 网卡处理,降低了 CPU 负载。

• 消除内存拷贝: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将数据传输到对端应用程序内存中,显著降低 CPU 负载。

• 减少应用程序上、下文切换:应用程序可以绕过操作系统,直接在用户空间对 RDMA 网卡下发命令,降低了开销,显著降低了应用程序上、下文切换造成的延迟。

由于 TCP 协议能够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管理,因此 iWARP 不需要以太网支持无损传输,仅通过普通以太网交换机和 iWARP 网卡即可实现,因此能够在广域网上应用,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3.3 RoCE技术简介

RoCE 技术支持在以太网上承载 IB 协议,实现 RDMA over Ethernet。RoCE 与 InfiniBand技术有相同的软件应用层及传输控制层,仅网络层及以太网链路层存在差异。

RoCE 协议分为两个版本:

RoCE v1协议:基于以太网承载 RDMA,只能部署于二层网络,它的报文结构是在原有的 IB架构的报文上增加二层以太网的报文头,通过 Ethertype 0x8915 标识 RoCE 报文。

RoCE v2协议:基于 UDP/IP 协议承载 RDMA,可部署于三层网络,它的报文结构是在原有的 IB 架构的报文上增加 UDP 头、IP 头和二层以太网报文头,通过 UDP 目的端口号 4791 标 识RoCE 报文。RoCE v2 支持基于源端口号 hash,采用 ECMP 实现负载分担,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

RoCE 使得基于以太网的数据传输能够:

• 提高数据传输吞吐量。

• 减少网络延时。

• 降低 CPU 负载。

RoCE 技术可通过普通以太网交换机实现,但服务器需要支持 RoCE 网卡,网络侧需要支持无损以太网络,这是由于 IB 的丢包处理机制中,任意一个报文的丢失都会造成大量的重传,严重影响数据传输性能。

在 RoCE 网络中,需要构建无损以太网用于保证网络传输过程中不丢包,关于无损以太网技术参考文章:“FCoE全解系列”之增强型以太网技术。构建无损以太网需支持以下关键特性:

  • (必选)PFC(Priority-based Flow Control,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逐跳提供基于优先级的流量控制,能够实现在以太网链路上运行多种类型的流量而互不影响。
  • (必选)ECN(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显示拥塞通知):设备发生拥塞时,通过对报文 IP 头中 ECN 域的标识,由接收端向发送端发出降低发送速率的 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拥塞通知报文),实现端到端的拥塞管理,减缓拥塞扩散恶化。
  • (建议)DCBX(Data Center Bridging Exchange Protocol,数据中心桥能力交换协议):使用 LLDP 自动协商 DCB 能力参数,包括 PFC 和 ETS 等。一般用在接入交换机连接服务器的端口,与服务器网卡进行能力协商。
  • (可选)ETS(Enhanced Transmission Selection,增强传输选择):将流量按服务类型分组,在提供不同流量的最小带宽保证的同时提高链路利用率,保证重要流量的带宽百分比。需要逐跳提供。

在 RoCE 环境中,PFC与ECN 需要同时使用,以在无丢包情况下带宽得到保证。二者的功能对比如下:

 虽然IB、以太网RoCE、以太网iWARP这三种RDMA技术使用统一的API,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物理层和链路层。在以太网解决方案中,RoCE相对于iWARP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延时、吞吐率和 CPU负载。RoCE被很多主流的方案所支持,并且被包含在Windows服务软件中。

RoCE和InfiniBand,一个定义了如何在以太网上运行RDMA,而另一个则定义了如何在IB网络中运行RDMA。RoCE期望能够将IB的应用(主要是基于集群的应用)迁移到融合以太网中,而在其他应用中,IB网络仍将能够提供比RoCE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时延。RoCE和IB协议的技术区别:

  • 拥塞控制:RoCE所依赖的无丢包网络基于以太网流控或PFC(Priority Flow Control)来实现。RoCEv2 则是定义了拥塞控制协议,使用ECN做标记和CNP帧来做确认。而IB则是使用基于信用的算法来保证HCA-HCA之间的无丢包通信。
  • 时延:当前IB交换机普遍要比以太交换机拥有更低的时延,以太网交换机一般的Port-to-Port时延在230ns,相比IB交换机在同样端口数的情况下100ns的时延,以太交换机还是要高出不少。
  • 配置:配置一个DCB以太网络要远比配置一个IB网络要复杂的多,同理,运维也要复杂的多。

RoCE和iWARP,一个是基于无连接协议UDP,一个是基于面向连接的协议(如TCP)。RoCEv1只能局限在一个二层广播域内,而RoCEv2和iWARP都能够支持三层路由。相比RoCE,在大型组网的情况下,iWARP的大量TCP连接会占用大量的额内存资源,对系统规格要求更高。另外,RoCE支持组播,而iWARP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定义。

4. 核心概念



4.1 Memory Registration(MR) | 内存注册

RDMA 就是用来对内存进行数据传输。那么怎样才能对内存进行传输,很简单,注册。 因为RDMA硬件对用来做数据传输的内存是有特殊要求的。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用程序不能修改数据所在的内存。
操作系统不能对数据所在的内存进行page out操作 – 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的映射必须是固定不变的。

注意无论是DMA或者RDMA都要求物理地址连续,这是由DMA引擎所决定的。 那么怎么进行内存注册呢?

创建两个key (local和remote)指向需要操作的内存区域
注册的keys是数据传输请求的一部分

注册一个Memory Region之后,这个时候这个Memory Region也就有了它自己的属性:

  • context : RDMA操作上下文
  • addr : MR被注册的Buffer地址
  • length : MR被注册的Buffer长度
  • lkey:MR被注册的本地key
  • rkey:MR被注册的远程key

 对Memrory Registration:Memory Registration只是RDMA中对内存保护的一种措施,只有将要操作的内存注册到RDMA Memory Region中,这块操作的内存就交给RDMA 保护域来操作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这块内存进行操作,至于操作的起始地址、操作Buffer的长度,可以根据程序的具体需求进行操作。我们只要保证接受方的Buffer 接受的长度大于等于发送的Buffer长度。
 

 5.2 Queues | 队列

RDMA一共支持三种队列,发送队列(SQ)和接收队列(RQ),完成队列(CQ)。其中,SQ和RQ通常成对创建,被称为Queue Pairs(QP)。

RDMA是基于消息的传输协议,数据传输都是异步操作。 RDMA操作其实很简单,可以理解为:

1> Host提交工作请求(WR)到工作队列(WQ): 工作队列包括发送队列(SQ)和接收队列(RQ)。工作队列的每一个元素叫做WQE, 也就是WR。
2> Host从完成队列(CQ)中获取工作完成(WC): 完成队列里的每一个叫做CQE, 也就是WC。
3> 具有RDMA引擎的硬件(hardware)就是一个队列元素处理器。 RDMA硬件不断地从工作队列(WQ)中去取工作请求(WR)来执行,执行完了就给完成队列(CQ)中放置工作完成(WC)。从生产者-消费者的角度理解就是:
 

  • Host生产WR, 把WR放到WQ中去
  • RDMA硬件消费WR
  • RDMA硬件生产WC, 把WC放到CQ中去
  • Host消费WC

5. RDMA数据传输


5.1 RDMA Send | RDMA发送(/接收)操作 (Send/Recv)


跟TCP/IP的send/recv是类似的,不同的是RDMA是基于消息的数据传输协议(而不是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协议),所有数据包的组装都在RDMA硬件上完成的,也就是说OSI模型中的下面4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都在RDMA硬件上完成。

5.2 RDMA Read | RDMA读操作 (Pull)


RDMA读操作本质上就是Pull操作, 把远程系统内存里的数据拉回到本地系统的内存里。

5.3 RDMA Write | RDMA写操作 (Push)


RDMA写操作本质上就是Push操作,把本地系统内存里的数据推送到远程系统的内存里。

5.4 RDMA Write with Immediate Data | 支持立即数的RDMA写操作


支持立即数的RDMA写操作本质上就是给远程系统Push(推送)带外(OOB)数据, 这跟TCP里的带外数据是类似的。

可选地,immediate 4字节值可以与数据缓冲器一起发送。 该值作为接收通知的一部分呈现给接收者,并且不包含在数据缓冲器中。
IBM Knowledge Center

6. RMDA 中专有名词和对应缩写

Channel-IO:RDMA 在本端应用和远端应用间创建的一个消息通道;

Queue Pairs(QP):每个消息通道两端是两对QP;

Send Queue(SQ): 发送队列,队列中的内容为WQE;

Receive Queue(RQ):接收队列,队列中的内容为WQE;

Work Queue Element(WQE):工作队列元素,WQE指向一块用于存储数据的Buffer;

Work Queue(WQ): 工作队列,在发送过程中 WQ =  SQ; 在接收过程中WQ = RQ;

Complete Queue(CQ): 完成队列,CQ用于告诉用户WQ上的消息已经被处理完成;

Work Request(WR):传输请求,WR描述了应用希望传输到Channel对端的消息内容,在WQ中转化为 WQE 格式的信息 

  • 1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第1章 RDMA背景简介 ............................................. 5 第2章 哪些网络协议支持RDMA ..................................... 8 2.1 InfiniBand(IB)........................................... 8 2.2 RDMA过融合以太网(RoCE)................................... 8 2.3 互联网广域RDMA协议(iWARP)................................ 8 第3章 RDMA技术优势 ............................................. 9 第4章 RDMA有哪些不同实现 ...................................... 10 第5章 RDMA有哪些标准组织 ...................................... 14 第6章 应用和RNIC传输接口层 .................................... 18 6.1 内存Verbs(Memory Verbs)............................... 19 6.2 消息Verbs(Messaging Verbs)............................ 20 第7章 RDMA传输分类方式 ........................................ 20 7.1 RDMA原语................................................ 21 7.2 RDMA 队列对(QP)....................................... 23 7.3 RDMA完成事件............................................ 23 7.4 RDMA传输类型............................................ 24 7.5 RDMA双边操作解析........................................ 26 7.6 RDMA单边操作解析........................................ 27 7.7 RDMA技术简单总结........................................ 27 第8章 InfiniBand技术和协议架构分析 ............................ 29 8.1 InfiniBand技术的发展.................................... 29 8.2 InfiniBand技术的优势.................................... 30 8.3 InfiniBand基本概念...................................... 32 8.4 InfiniBand协议简介...................................... 33 8.4.1 物理层 ............................................ 34 8.4.2 链路层 ............................................ 34 8.4.3 网络层 ............................................ 34 8.4.4 传输层 ............................................ 35 8.4.5 上层协议 .......................................... 35 8.5 IB应用场景.............................................. 36 第9章 InfiniBand主流厂商和产品分析 ............................ 37 9.1 InfiniBand网络和拓扑.................................... 38 9.2 软件协议栈OFED.......................................... 42 9.3 InfiniBand网络管理...................................... 43 9.4 并行计算集群能力........................................ 44 9.5 基于socket网络应用能力.................................. 45 9.6 存储支持能力............................................ 45 9.7 Mellanox产品介绍........................................ 46 9.8 Infiniband交换机........................................ 48 9.9 InfiniBand适配器........................................ 51 9.10 Infiniband路由器和网关设备............................. 52 9.11 Infiniband线缆和收发器................................. 53 9.12 InfiniBand主要构件总结................................. 54 9.13 InfiniBand对现有应用的支持和ULPs支持................... 55 第10章 RDMA over TCP(iWARP)协议和工作原理 ..................... 56 10.1 RDMA相关简介........................................... 57 10.2 RDMA工作原理........................................... 59 10.3 RDMA 操作类型.......................................... 61 10.4 RDMA over TCP详解...................................... 61 10.5 RDMA标准组织............................................ 7 第11章 RoCE(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原理 ............... 65 第12章 不同RDMA技术的比较 ..................................... 67 12.1 IB和TCP、Ethernet比较.................................. 69 12.2 RoCE和InfiniBand比较................................... 70 12.3 RoCE和IB协议的技术区别................................. 71 12.4 RoCE和iWARP的区别...................................... 71 第13章 Intel Omni-Path和InfiniBand对比分析 .................... 72 13.1 Intel True Scale Fabric介绍............................ 73 13.2 Intel True Scale InfiniBand产品........................ 74 13.3 Intel Omni-Path产品.................................... 76 第14章 RDMA关键技术延伸 ....................................... 80 14.1 RDMA指令的选择......................................... 80 14.2 慎用atomic类指令....................................... 81 14.3 减少交互次数........................................... 82 14.3.1 Wr 聚合 .......................................... 82 14.3.2 SGE 聚合 ......................................... 82 14.3.3 使用imm数据 ...................................... 83 14.3.4 使用inline数据 ................................... 83 14.3.5 CQE中使用inline数据 .............................. 83 14.3.6 WC聚合 ........................................... 84 14.4 运行模式选择........................................... 84 14.4.1 连接的模式 ....................................... 84 14.4.2 运行模式 ......................................... 85 14.5 性能与并发............................................. 86 14.6 避免CPU缓存抖动........................................ 87 14.7 避免芯片内部的缓存Miss................................. 87 14.8 时延的隐藏............................................. 88 14.8.1 利用Prefetch预取指令 ............................. 88 14.8.2 异步交互操作优先 ................................. 88 14.9 RDMA性能分析........................................... 89
### 回答1: 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是一种高性能网络通信技术,可用于实现低延迟和高带宽的数据传输。下面是一个RDMA程序的指南: 1. 硬件需求:RDMA程序需要使用支持RDMA技术的网络适配器和交换机。这些硬件设备必须支持InfiniBand或以太网RDMA(如RoCE)协议。 2. 软件需求:RDMA程序需要使用RDMA库和驱动程序。常用的RDMA库包括RDMA Core、Libibverbs和OpenFabrics Enterprise Distribution(OFED)。驱动程序需要与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兼容。 3. RDMA通信模式:RDMA程序可以使用两种主要的通信模式:发送/接收(Send/Receive)和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 - 发送/接收模式:发送方将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发送到接收方的缓冲区,接收方从自己的缓冲区中读取数据。 -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模式:发送方可以直接读取接收方的内存,或将数据写入接收方的内存,而不需要CPU的参与。 4. 连接建立:RDMA程序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连接(QPs)。发送方和接收方的QPs需要进行初始化和绑定,以确保它们能够进行RDMA操作。 5. 编程接口:RDMA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接口,如标准的sockets API或RDMA特定的API。RDMA特定的API包括Verbs API和无锁(lockless)API。 6. 内存管理:RDMA程序需要对内存进行管理,包括内存的注册和注销,以及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内存注册是指将应用程序的内存页注册到RDMA适配器的内存区域。 7. 数据传输:RDMA程序可以使用发送/接收操作或RDMA读/写操作来传输数据。发送/接收操作基于缓冲区的复制,而RDMA操作可以直接访问内存。 8. 错误处理:RDMA程序需要处理可能发生的错误,如连接断开、RDMA操作失败等。可以使用错误处理机制来监测和处理错误情况。 RDMA程序的开发需要熟悉RDMA技术和相关的编程接口。掌握RDMA编程可以帮助实现高性能、低延迟和高带宽的网络通信应用。 ### 回答2: 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程序指南是一份包含有关如何编写和使用RDMA程序的详细说明的文档。下面是关于RDMA程序指南的回答: RDMA是一种高性能网络通信技术,它允许网络节点之间直接访问彼此的内存区域,而无需经过操作系统的内核。RDMA程序指南提供了有关如何编写和使用支持RDMA的程序的指导。 首先,该指南可能会介绍RDMA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RDMA的工作原理,RDMA传输协议和通信模型等。这将帮助开发人员了解RDMA技术的核心概念。 接下来,该指南可能会提供有关如何设置和配置RDMA环境的信息。这可能包括了解适用于RDMA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安装RDMA驱动程序和库,以及配置RDMA网络和设备等。 然后,指南可能会介绍如何使用RDMA API和库来编写RDMA程序。这可能包括使用RDMA原语(如RDMA读取和写入)进行内存访问,通过创建和管理RDMA通信队列来进行通信,以及通过操作RDMA传输层来完成数据传输等。 此外,RDMA程序指南可能还提供了一些示例代码和案例研究,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RDMA技术。这些示例代码可以涵盖各种应用场景,如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处理和网络存储等。 最后,该指南可能会提供有关如何调试和优化RDMA程序的建议。这包括了解常见问题和错误,以及使用性能分析工具来识别和解决性能问题等。 总之,RDMA程序指南是一份详细的文档,旨在帮助开发人员了解、学习和使用RDMA技术来构建高性能和可扩展的网络应用程序。通过遵循该指南,开发人员可以更有效地编写和优化RDMA程序,并充分利用RDMA的优势。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