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计算:为什么骁龙 8Gen3 采用八核心架构

小米 14 与骁龙 8Gen3

小米 14 手机是 2023 年发布的一款非常出色的旗舰智能手机,6.36 英寸的黄金尺寸屏幕,四曲面后壳设计,弧度圆润,手感非常舒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性能上,小米 14 手机搭载了高通骁龙 8 Gen 3 处理器。根据高通官方公布的消息显示,骁龙 8Gen3 采用台积电 4nm 工艺,综合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在 CPU 方面突破式地采用了全新的 1+5+2 架构设计,包含 6 个大核+2 个小核,其中超大核频率高达 3.3GHz,5 个大核频率最高为 3.2GHz,2 个小核频率为 2.3GHz,所有核心频率相较上一代均有提升,综合性能提高了 30%,功耗降低了 2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骁龙 8Gen3 采用了 Adreno 750 GPU,性能相较上一代提升了 25%,功耗降低了 25%,新加入图像运动引擎 2.0,支持最高 240FPS 超高帧率,同时也支持最低 1Hz 的待机帧率,性能和功耗完美平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是异构计算

CPU 是通用处理器,GPU 是图形处理的专用处理器,简单来讲,让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来协作完成计算任务就是异构计算(Heterogeneous Computi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稍微复杂一点,异构计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方式,特殊之处在于使用不同类型指令集和体系架构的计算单元组成系统的计算方式。常见的计算单元类别包括 CPU、GPU、DSP、ASIC、FPGA 等。目前“CPU+GPU”以及“CPU+FPGA”都是受业界关注的异构计算平台。

异构计算能够将整个计算任务分解成为小的计算任务,分别交给擅长的计算单元进行处理,共同协作来完成计算任务。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协调和利用各种计算单元的优势,提高整体计算效率。

异构计算本质思想

  •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计算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以前计算机中只有一个通用处理器,运行通用的操作系统,“通用”的意思就是什么都能干。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可以把一些专门的工作独立出来,针对这种工作设计专用处理器,这些特定的场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3D 图形渲染、人工智能算法等。专用处理器是为了这种特定的工作设计的最优芯片架构,在执行效率上远远高于通用处理器,也有利于降低功耗和缩小芯片面积。

  • 把原来软件干的活,交给硬件来做”。在通用处理器上,具体功能由软件来实现。而软件由一段指令序列组成,CPU 一条条地执行这些指令,一个较为复杂的功能往往需要多条指令,导致一个软件的执行时间与指令的数量成正比,需要占用大量指令周期才能完成一项计算任务。专用处理器可以把这样的功能通过一组电路来实现,用硬件实现等同于使用软件实现的执行时间。

为什么骁龙 8Gen3 采用了 1+5+2 的八核心架构设计

除了“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的协同方式,还可以采用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不同的通用处理器来协同工作的方式。

高通骁龙 8Gen3 芯片采用了 1+5+2 的八核心架构设计,这样可以取得功耗和性能的平衡。

超大核和大核性能高、功耗高,小核性能低、功耗低。

如果手机需要运行高性能的应用就分配到大的 CPU 核上运行,例如游戏、复杂网页渲染等;如果手机只是运行轻量级任务应用则分配到小的 CPU 核上运行,例如打电话、发消息、听音乐等。这种大小核协同工作的架构可以有效延长移动设备的使用时间,在手机等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嗯,用户问的是APU和SoC的区别,我需要先明确这两个术语的定义。APU是AMD提出的概念,而SoC是一个更通用的术语。首先,APU主要指的是集成了CPU和GPU的处理器,而SoC则是将多个组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比如CPU、GPU、内存控制器、各种接口等。 然后,用户可能想知道它们各自的用途和特点。APU侧重于图形性能,适合需要较强图形处理但不需要独立显卡的场景,比如轻薄本或游戏主机。而SoC则更广泛,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等,强调高集成度和低功耗。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如果用户是普通消费者,可能需要通俗的解释;如果是技术人员,可能需要更详细的架构对比。用户之前询问过RK3399芯片,可能对嵌入式系统或硬件开发有兴趣,所以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说明两者的应用场景。 另外,用户可能混淆这两个概念,需要明确区分它们的核心差异。比如,虽然APU也是一种SoC,但它的设计重点不同。同时,要指出其他厂商的类似产品,比如Intel的某些处理器,以帮助用户理解市场中的不同产品。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列出区别,避免技术术语过于复杂,同时保持准确。可能需要使用类比,比如把SoC比作一个完整的城市,而APU则是城市中的一个多功能区域,这样更易于理解。</think>以下是 **APU** 与 **SoC** 的核心区别及详细对比: --- ### **1. 定义与设计目标** | **APU** | **SoC** | |---------|---------| | **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加速处理器)<br>由AMD提出的专有概念,核心是将 **CPU + GPU** 集成在同一芯片上,**侧重图形加速**。 | **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br>广义概念,指将**完整系统功能模块**(CPU、GPU、内存控制器、I/O接口等)集成在单一芯片上,**侧重高集成度与低功耗**。 | --- ### **2. 核心架构对比** #### **APU** - **核心组件**: - **CPU**(x86架构,如Zen核心) - **GPU**(Radeon显卡架构) - 可能集成内存控制器,但**外围模块较少**(如I/O需通过主板芯片组扩展)。 - **典型场景**: - 注重CPU与GPU协同计算(如游戏、视频渲染)。 - 替代“CPU+独立显卡”方案,降低功耗与成本。 #### **SoC** - **核心组件**: - **CPU**(ARM/RISC-V/x86等架构) - **GPU**(如Mali、Adreno等) - **集成模块**:内存控制器、DSP、NPU、WiFi/蓝牙模块、USB控制器等。 - **典型场景**: - 移动设备(手机、平板)、嵌入式系统(IoT设备、工控机)等,**强调“单芯片完成系统功能”**。 --- ### **3. 技术特性差异** | **特性** | **APU** | **SoC** | |----------------|--------------------------|--------------------------| | **集成度** | 中高(CPU+GPU为主) | **极高**(全系统模块集成)| | **功耗** | 较高(通常>15W) | 低(通常<5W,移动端优化)| | **扩展性** | 依赖主板芯片组扩展外设 | 内置外设接口(如MIPI、I2C)| | **典型应用** | 轻薄笔记本、游戏主机 | 手机、物联网设备、嵌入式系统 | | **代表产品** | AMD Ryzen 7 5700G | 高通骁龙8 Gen3、苹果M系列 | --- ### **4. 关键区别总结** 1. **功能范围**: - APU是**CPU+GPU的异构计算单元**,专注于提升图形与并行计算性能。 - SoC是**完整系统集成**,包含CPU、GPU、内存、通信模块等。 2. **应用领域**: - APU主要用于PC、游戏主机等需要兼顾CPU与GPU性能的场景。 - SoC主要用于手机、嵌入式设备等对功耗和集成度敏感的场景。 3. **架构复杂度**: - SoC通常包含更多专用模块(如基带、NPU),APU则更侧重通用计算与图形性能。 --- ### **5. 示例说明** - **AMD APU(如Ryzen 5 5600G)**: - 集成Zen 3 CPU + Radeon GPU,适合轻度游戏和内容创作,无需独立显卡。 - **苹果M2 SoC**: - 集成ARM CPU + GPU + NPU + Thunderbolt控制器 + 内存等,实现MacBook的“单芯片化”。 --- ### **6. 市场定位** - **APU**:填补CPU与独立显卡之间的空白,**性价比路线**。 - **SoC**:推动移动端和嵌入式设备的**小型化与低功耗化**。 --- ### **总结** APU是SoC的一种特殊形态(聚焦CPU+GPU),而SoC涵盖更广泛的系统集成。简单来说: - **APU ≈ 高性能CPU+GPU组合** - **SoC ≈ 完整计算机系统(集成所有必要模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ames Shanggua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