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概述(1)

(一)会计定义、职能和目标

难度水平:高
掌握目标:了解

1. 会计定义

会计是干嘛的? 提供信息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营管理工作。

2. 会计的职能

会计能干什么? 核心职能 :核算 和 监督

会计的职能即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还延伸出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预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等职能。
【eg】:生活中,用各种工具“记账、算账、报账”即体现会计职能。

3. 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产品:财务报告,四表一附注
会计目标即会计工作的目的。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

  • 财务状况 富 (是不是有钱人)
  • 经营成果 高(能不能挣钱)
  • 现金流量 帅 (能不能掏出现金)
    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案例】:股票投资时,需要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是否投资,对哪家公司投资的经济决策;这正是会计目标所在。

(二)会计四大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即会计工作的假设前提,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做的合理设定。
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为什么要有会计主体这个假设?
定位清楚提供谁的信息
【eg】: 程序员A去买包子铺找商家B买包子

程序员A商家B
付钱的义务=债务人收钱的权利 = 债权人
应付 (形成的是负债)应收(形成的是资产)

会计主体的定义:

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 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

【案例】:XX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XX分公司 都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有法律资格,在工商局登记之后有法人代表。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eg】:XX公司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
企业的分厂、车间、XX部门、分公司等是会计主体,不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主体的两种发展趋势:持续经营发展和破产清算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假设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每一个期间就是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可分为年度和 中期

[eg]:上市公司分期进行会计核算,按期编制财务报告,可以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假设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三)会计基础

即什么时候记账?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企业个人平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收入费用。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货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什么时候实现收入,什么时候记账什么时候支付,什么时候记账
好处:明文规定记账的标椎好处:简单;不好处:收(支出)钱可以控制,有操作的空间

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以下各项不属于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有(ABC)。
A : 本期支付上期的房租金 =========应该计入上期的费用
B: 本期预收的货款 ===============预收的是哪一期(什么时候卖出去),就计入那一期的收入;
C: 本期预付的费用 ===============预付的是哪一期,就计入哪一期的费用
D: 本期售出商品,但未收到货款 =====计入本期,因为权责发生制和有没有收到钱无关,和什么时候享受收钱的权利有关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经济业务收入或费用确认时点
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6月10日销售同时收款计入6月份收入计入6月份收入
6月10日销售,7月10日收款计入6月份收入计入7月份收入
6月10日收款,合同约定7月10日交付商品计入7月份收入计入6月份收入
7月10日预付明年全年房租计入明年各月费用计入7月份费用
7月10日预付今年、明年全年房租计入今年明年各月费用计入7月份费用
协议约定今年全年房租年底一次清计入今年各月的费用计入今年年底的费用

(四)会计信息八大质量要求

1.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可靠性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满足需求。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应当与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相关。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报使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对于某些复杂的信息,其交易本身或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但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披露附注:提供信息(文字),保证信息可理解
可比性始终如一。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比:要求企业在不同时期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要求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采用相同或者类似的会计政策。企业操纵利润(人为的虚增收入,减少费用),违背准则,提供的信息违反了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只看实质上是谁的,不管法律上是谁的。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会计核算的依据。【eg】:以融资租赁(租期超过使用寿命的75%就认为是融资租入)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自有资产),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虽然法律上是出租方拥有所有权,但承租方在租赁期间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收益,因此作为承租方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事项。重要性从项目的性质(盈亏)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报使用者的决策判断,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eg】:1. 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应采用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采取相同的会计程序和处理方法,体现了重要性原则。差错更正:根据重不重要的依据对差错更正的方式不一样,重要差错重点对待;不重要的差错简化处理 2.企业购买零星的办公用品支出,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当期损益)。
谨慎性要求不要冒充高富帅;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该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eg】:1.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计提应收账款减值准备(不高估资产)2.对销售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不低估负债)。 低估资产违背了可靠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该及时确认、计量和报告,不能提前或者延后;会计核算只有及时进行,才可以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