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成神之路——读《滚雪球》

fc9ae36692d6f632812dd3d3b849cadb.jpeg

投资听闻巴菲特的名字时,他已被称为“股神”,对他的成神之路有点好奇,于是找到了这本传记。这本传记很有特点,在于其非常详尽的描写了影响巴菲特成长经历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比如,写人物生平不是从他小时候开始,而是从他的爷爷、父母甚至姑姑都有提及,不喜欢的自然觉得啰嗦。

所谓“特点”,欣赏的人就认为是优点,不喜欢的人就看作了缺点。

1

有些厉害的人物从少年时代就是天才型的,但巴菲特不是,至少从外部看不出来。在上高中以前,巴菲特的成绩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最好的科目评价是C,大部分是D,还有些是X。不仅成绩差,初中的小巴还很调皮捣蛋,常常从百货商店“顺”一些东西,比如高尔夫球,球杆等,事实上就是走在了偷窃的犯罪边缘。他成了学校里严重的不良少年,刷新学校的问题记录,校长一度主张不让其毕业。

幸运的是巴菲特有个好父亲,父亲使用”内部计分卡“来评价孩子,一贯信任和支持他,但面对小巴走在犯罪边缘和不能毕业的事实,一家人也吓坏了。父亲说:“我知道你的能力,你要么继续这么我行我素,要么,你就做一些和你潜能有关的事。如果你依然我行我素,你就必须放弃送报的活儿。”“父亲话音不高,只是想让我知道对我感到失望,这对我造成很大的打击。”巴菲特后来回忆如是说。

而巴菲特的母亲虽然也从未放弃过他,但他的母亲家族有一种精神性疾病,在他母亲身上体现为暴躁,常常叫骂孩子,长达数小时。一个调皮的孩子,面对一个暴躁的母亲,结果自然不好。小学下午3点放学,小巴从不回家,而是要等到他父亲下班回到家后才回去,他害怕独自面对母亲,即使到他五十多岁了,他都拒绝和母亲独处,这成了巴菲特一生的心理阴影。

虽然少年时代的巴菲特看起来很糟糕,但显然父亲看出了他的一点潜能,那是关于送报的。小巴每天凌晨4点起来挨家挨户送报,持续数年。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这不是一件容易坚持的事,也因此巴菲特积攒了第一笔资本。

2

高中后的巴菲特开始大变样,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到高中毕业时他在同级的300名学生中,综合评价排在十几名的样子。这时他已迷上了股票,他去图书馆看了每一本可能与股票投资有关的书,平时沉默寡言,但一旦涉及股票,他的亲戚、老师、父母、朋友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听他说话,他对此有强烈的自信。

他申请了哈佛大学,而且相信自己通过对股票的了解能在面试中表现不俗。哈佛面试了他,也拒绝了他。哈佛的宗旨和目标是培养领导者,但当时的巴菲特除了在股票方面,其他一切方面都显得不大自信,而在面试中他也没有机会谈及股票。被拒后,他只好开始找其他学校,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手册上发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格雷厄姆和多德。他读过他们合著的经典著作《证券分析》,在巴菲特心里,他们就是站在投资这座奥林匹斯山顶的人,他决定申请哥伦比亚大学。

多德正好主管那年的商学院招生,巴菲特被哈佛拒绝后才申请哥大,有点太晚了,甚至来不及面试。小巴给多德写了一封私人的申请信,多德被这封信所透露的个人天性所触动,在哥大他和格雷厄姆并不想培养领导者,而是在教授一种特别的专业技能,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学生对商业的理解和偏好。因此,在截止日期之前,没有经过面试,巴菲特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了。

3

上大学那年他攒下了9800美元,他开始师从格雷厄姆学习投资。格雷厄姆投资的时代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无数公司倒闭,所以他很少过多购买任何公司的股票,主张极度分散投资,精心挑选一大堆股价远低于破产清盘价值的股票。巴菲特狂热追随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但唯独不赞成买如此之多的股票。

这时巴菲特注意到格雷厄姆是一家叫盖可保险公司的董事长,于是他想了解一下这家公司。一个寒冷周六的清晨,巴菲特来到了盖可,公司财务副总戴维森接待了他,心想:他是格雷厄姆的学生,我可以浪费宝贵的几分钟时间给他。于是戴维森花了几分钟给他介绍盖可的汽车保险业务,然后看他有什么问题想问。巴菲特开始提问,大约提问10分钟后,戴维森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一般的年轻学生,他的问题是经验老到的保险分析师才会涉及的,非常专业。他年纪轻轻,但知识渊博,言语之间阅历颇深。“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我开始向他提问。然后我发现他14岁开始上报个人所得税,16岁已经经营着很多小生意,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戴维森回忆说。

那天早晨,他们聊了4个小时,戴维森给巴菲特打开了保险世界的大门,当时盖可在保险业还是一家小公司,但它在高速成长。那天聊完回去之后,周一,巴菲特抛售了投资组合中75%的股票,全部买入了了盖可。这完全违反了格雷厄姆的分散投资原则,格雷厄姆告诉他盖可的价格太高了,但巴菲特经过自己的分析认为价格只体现了其价值的一半,而且公司还在高速增长。

盖可保险是巴菲特发现的第一个好球,他倾向于全力挥棒,这项投资为他挣了很多钱。二十五年后,戴维森已从盖可退休了,盖可保险遭遇了一次生死存亡的经营危机,股价跌了约97%。巴菲特已经等了很多年,终于等到了再次以合适的价格买入盖可,之后持续收购盖可股份,并于1995年成为了巴菲特集团下的全资子公司。

4

巴菲特之所以被称为”股神“,源自其自1957年成立合伙公司之后长达60多年的投资历史上,长期投资复合年化收益率达到20%+。然而从其上大学到成立合伙公司之间,有7年多的个人投资时期,这几年间他每年的资金增长率超过61%,比之后60多年的任何一段都高很多。

50年代初是美国投资的黄金时代起点,在这之前的二十年,十年大萧条,十年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之前的几代人都不愿再碰股票了。这期间格雷厄姆发明了“捡烟蒂”投资法,烟蒂们的估值极低,大约在0.1PE到3PE之间,有些投资仅仅通过分红一年间就拿回了全部本金。二十年的熊市,市场遍地垃圾中也埋着大量”黄金“,只有很少像巴菲特这样的人在这个时刻走入”垃圾场“中淘着黄金。

1956年中,老师格雷厄姆计划退休了,他打算关闭自己管理的投资合伙公司,其中一位客户问他:“既然公司要关闭了,我该如何处理自己的钱?”格雷厄姆答:“嗯,我有个过去和我们一起工作的家伙,也许他有办法。”于是这位客户开车去了奥马哈,和巴菲特谈了一会儿,给了他12万美元,他们共同成立合伙公司,这是巴菲特走上专业资金管理者的第一步。

5

合伙公司的早期阶段,巴菲特按照格雷厄姆的原则,他买的都是非常便宜的股票,完全是”烟蒂“,湿湿的还可以吸上一大口。不过这些都是在遇到查理·芒格之前的事了。

芒格觉得格雷厄姆因为经历了黑暗二十年,对未来充满悲观,更多是危险而不是机会。“芒格努力让巴菲特撇掉格雷厄姆沉闷的悲观主义。”这种悲观主义是时代的烙印,巴菲特的父亲终其一生都在为美元一文不值的那一天做着准备,但巴菲特对美国长期经济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却也难免被其父亲和老师的悲观影响投资习惯。然而时代也在悄悄的变化,市场不再是遍地”垃圾“了,黄金开始多了起来,另一位投资人赫布对巴菲特说:“如果你在一个黄金堆里找一根黄金做的针,那么找这根针就不是更好的选择。”

巴菲特不赞同其老师广泛分散的方法,而主张少而精的选择策略,芒格也是支持集中投大生意。到1964年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资本已经累积到1750万美元,一个大生意的机会降临了。

美国运通陷入一宗丑闻,面临巨大财务损失,股价大跌。巴菲特看到了机会,他判断损失是一次性的,而公司的长期声誉有挽回余地,他开始以亢奋的冲刺速度买入美国运通,要在不推动股价上升的情况下尽可能买入更多的股票。而且这么好的投资机会,一下就把别的投资机会比下去了,机会成本的门槛抬高了,为此巴菲特专门联系了合伙人,修改了合伙基金协议,提高单只股票占比,仓位限制解除后,他拿出40%的资金重仓买入。几年后运通股价大幅回升,巴菲特于1968年卖出,这笔投资赚了超过2000万美元。30年后,巴菲特又重新买回了运通,比当初卖出价高了20倍,之后一直持有至今(2023)。

6

巴菲特喜欢的是优质的公司烟蒂的价格,但市场并不会总给你这样的机会,特别是在美国战后繁荣二十年之后。

进入70年代,他和芒格看上了喜诗糖果。喜诗糖果成立于1921年,这是一家家族企业,公司的糖果源自自制配方,连锁经营,经过50年两代人的努力已经在加州遍地开花。它的产品拥有定价权以及提价的潜力,而且未来发展还不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但家族最新一代的子女无意经营公司,其中一位继承人只对酒和女孩感兴趣,“狡猾”的芒格在交易谈判的过程中,大谈葡萄酒和女孩,称这一交易可以使他获得解脱,可以更高效的利用时间去追女孩。

不过芒格和巴菲特一开始的出价仅考虑了公司的财务指标,芒格的一位下属说:“你们这些家伙都疯了吧,有些东西也很值钱的,比如公司的品质(人员、声誉、品牌等等)”。芒格和巴菲特听取了批评,他们提高了报价,最后他们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正是对方能接受的,交易成功了。

多年后,巴菲特和芒格都认为收购喜诗糖果是他们历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喜诗教给了我们很多。我们亲眼看到了喜诗的好生意,它对我们的触动很大。于是,我们逐渐改变了想法,转为追求质地更好的公司,愿意出高一些的价格买入好生意。”

以合理的价格买一个好公司要远远胜过以一个好价钱买一个合理的公司。

这是巴芒投资理念的一次进化,如果没有对喜诗糖果的这次投资,估计后面也不会大笔买入可口可乐了,芒格后来回忆说。

7

在巴菲特投资理念完成喜诗糖果式进化之前,他依然偏好捡烟蒂,这次捡到的是一家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烟蒂,巴菲特后来说:“如果我从来都没听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可能我的情况会更好。”

伯克希尔是一家纺织品公司,在连年亏损后这家公司正以低于资产价值的大折扣待售,如果能买下整家公司再进行分块清算出售,那么看起来会有不错的收益。巴菲特这么做了,然后再次重蹈覆辙。曾经他也买过一个公司,经营不善后进行了清盘关闭工厂处理,招致了工厂所在小镇全城人的憎恨,因为该工厂是当地主要的劳动力雇主,他的清盘导致当地大量人失业。

而巴菲特刚刚买下伯克希尔准备去现场考察,当地报纸就用头条新闻——“外部利益”接管公司——迎接了他。“他的教训是,永远、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贴上清盘人的标签——这会招致全城人的憎恨。巴菲特向媒体发誓,他会让公司的运营一切照旧。他否认收购会导致工厂关闭,并且在公开场合发表了承诺。”

为了这个承诺,巴菲特付出了巨大代价,无论如何努力的经营,纺织业前景都在日薄西山。伯克希尔位于美国北方,成本高于南方,后来国外更低成本的竞争者加入,让伯克希尔更加举步维艰。前后拖了二十年,纺织业务终于难以为继,公司还是完成了最后的清算变成了如今的仅保留着名字的控股集团。

8

历经二十多年的投资历程,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安全边际、能力圈、集中长期投资及合理价格买优质公司等)臻于炉火纯青,其后近50年的投资道路基本都在践行这套理念。

1968年末,巴菲特感到对整个市场很陌生:“这是一个有好几万亿美元的市场,然而我却找不到聪明地投资1.05亿美元的办法。我知道在一个我认为自己不能做得很好,或者我不得不去做好的环境里,我是不想去管理其他人的钱的。”于是巴菲特于1969年清算关闭了合伙公司,合伙公司自成立12年以来,年均回报超过31%。

合伙公司关闭后,进入70年代前几年,巴菲特确实处于一个短暂的低谷期(相对之前的高收益期而言)。从1975年后,巴菲特再次重新起飞,直到二十多年后碰到的下一个低谷——互联网泡沫期。泡沫期间,“人人都通过科技股赚钱,只有顽固的巴菲特不在其中,他的股票已经下跌48%”,一位资金经理写道,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者就是“堕落天使“。这一次面对名誉攻击,巴菲特没有评论也未反抗,仅仅是出于警示,在一次公开活动中作了唯一一次解释——他预测未来市场低落的程度远远不是投资者可以想象的。

这一年的股东大会,参会人员少了40%,会场现场投资者力劝巴菲特至少配置10%的资产到网络科技领域。“这是人间游戏,难道您依然不觉得或许应该选择几只科技股吗?”现场情景着实令人难堪,面对股东,巴菲特第一次发现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对他失望了。网络泡沫成为了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

...

泡沫覆灭之后,互联网时代才真正开启。巴菲特虽然安然无恙,但随着资金规模的庞大以及坚持不懂不投的原则,再没有了以前的超高收益。其投资历程的三个阶段,如下图:

d49004ba25e8c26f0a879984ac02ab82.jpeg

巴菲特步入了晚年期,却也站上了”神坛“。1981年的股东大会仅有22人参会,其中一些还是组会人员临时调集员工来捧场的,而2022年的股东大会,有4万人到现场参会,人们竞相争睹。芒格已逝,巴菲特的传奇余晖还能延续多久呢?

我们一生中要面临诸多选择,要争取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其实就是让自己的雪球在雪地上越滚越大,最好是一边前进一边选择积雪皑皑的地方,因为我们不会回到山顶重新开始滚雪球,生活正是如此。

        ——沃伦·巴菲特

  • 26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