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智能家居的五大行业悬念有那些?

  智能家居前景诱人,市场规模高达万亿,如何撬动及如何推动智能家居场景应用落地成为各方关注焦点,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飞猛进,智能家居在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前瞻产业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605.7亿元,同比增长率50.15%。预计未来几年内智能家居将迎来爆发,到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在2020年前,中国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尽管前景向好,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一时难解,破题关键在于回归用户本质,深耕产品和服务。


  今天梳理智能家居在2017年存在的五大悬念,你会发现人工智能将助力场景服务得到突破。

  2017年智能家居企业能否解开这几点悬念

  悬念一:智能安防领跑品类?

  在2016年,插座、安防、监控、门锁、空气监测、智能音箱、家务类服务机器人、小家电、大家电等智能家居品类中,智能单品热点交替,然而智能品类并未有突出亮点。


  有一种说法,智能门锁领跑了2016的智能品类;也有统计显示,空气质量监测、视频监控、家务类服务机器人领跑了2016年的智能单品。


  总体而言,智能空气监测仪给不了解决方案,家务类服务机器人局限性也很明显,智能小家电仅仅是改变控制方式,这决定了2017年智能家居品类的领跑者不大可能从空气监测仪、家务类服务机器人、智能小家电和智能大家电中产生。


  一直以来,最先落地家庭场景使用的是智能监控设备,紧随其后的则是智能插座和智能安防设备,其中的智能插座、智能插线板属后来居上,增长态势远高于智能监控设备,接下来是智能门锁也将热闹起来,且有望成为热门单品,缺点就是难以DIY落地。


  智能音箱理论上是一个可以看好的智能家居入口品类,不过,因其支持的智能终端设备绝大多数产于境外并销于境外,因此智能音箱暂不可能成为品类热点。


  因此,预计2017年,除了智能插座继续大幅上扬之外,智能家居热门品类最有可能从甲醛监测仪、CO监测仪等智能安防设备中产生。


  悬念二:轻量方案领跑社区?

  智能家居在别墅(大平层)、洋房(平层)等场景落地中,2016年最大的突破体现在洋房(平层)上的大规模落地,显著标志就是智慧社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第一轮爆发。


  2016年,以智能家电为主的美的相继在株洲、镇江、宁波、佛山、贵阳、邯郸、南昌、徐州等地落地了5M健康社区,而最具“黑马”气质、擅长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欧瑞博在深圳、惠州、上海、桂林、成都、南京、无锡、苏州等20多个城市落地30多个智慧社区,智慧办公方案实现突破性落地。


  最近一两年,无论是面向别墅(大平层),还是面向洋房(平层),智能家居应用方案可以划分为轻量级方案和重型化方案。轻量级方案,既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安防、智能门锁、智能门窗和智能环境监测等设备的全新部署,也包括使用智能场景(情景)面板、智能插座、多功能遥控器等对现有照明、影音、家电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重型化方案,除了轻量方案中的子系统之外,通常还包括背景音乐、家庭影院、地暖新风、门禁对讲、智能停车等。


  虽说轻量级方案和重型化方案通常均可定制,也就是给出智能家居系统的弹性配置。在2016年,不少厂商提出全屋智能或者全宅智能解决方案。不过,从各型方案的落地竞争力来说,面向洋房(平层)及其社区,轻量方案更容易标准化,最重要在于其价位更接地气,而面向别墅(大平层),则不取决于方案的“轻重”,而取决于方案的“无线”还是“有线”,显而易见的是,无线方案正在逐步淘汰有线方案,没啥好怀疑的。


  因此,2017年,在洋房(平层)、别墅(大平层)这类场景,欧瑞博继续领跑家庭和办公场景了无悬念,问题是在欧瑞博之外,是否出现新的“黑马”?它又会是谁呢?


  悬念三:场景服务智能突破?

  基于移动互联网、面向万物互联网的智能家居全新开局三年有余,即便站在岁末年初的交替之际,大众层面既有对智能家居所谓设备联网的不屑,也有对智能家居所谓低智能的吐槽,还有对智能家居伪智能的质疑,更有对智能家居所谓“智障”家居的戏虐。


  事实上,智能家居的“智能”及其智能服务,至少包括两层意思,即基于人工触控的自动化或者智能化服务,基于传感触发的自动化或者智能化服务。来自大众的误解没能掩盖智能家居某些已经落地的智能服务——在领先的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场景上,至少一部分智能监控、智能温控、智能安防等智能设备子系统已经集成并实现了场景上的智能服务。


  举个例子,在客厅娱乐场景中,当机器人“瑶瑶”通过语音向长虹人工智能电视CHiQ(启客)发出一项指令,电视即可推送几个选项,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等到下一步指令,它会自动播出其中一个选项的节目。再如,在离家远程场景,欧瑞博的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影晃动,网络摄像机即可自动摄像,同时以多种方式向主人报警。


  因此,2017年,诸如此类的智能服务仍将继续落地,不能确定的是突破到何种程度。


  悬念四:语音交互中美对决?

  在刚刚开年的2017 CES展上,若干搭载亚马逊Alexa智能语音助手的智能硬件现身展会,自2014年以来,亚马逊Alexa智能语音助手第一次被吹到语音交互的“风口”位置。


  当然,中国友商也没闲着。百度于此届展会上发布了全球第一个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作为一个开放式操作系统,该系统通过百度语音交互,可嵌入手机、电视、音箱、汽车、机器人等多种硬件设备,支持第三方开发者的能力接入。稍后的几天,百度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在《最强大脑》选手“听音神童”孙亦廷展开了角逐,并与后者“战平”。


  来自中国本土厂商的语音交互产品,除了百度语音助手也有科大讯飞的灵犀语音助手,甚至还有京东旗下的叮咚语音助手及其叮咚智能音箱、长虹语音助手Ciri。而在美国,除了亚马逊Alexa智能语音助手之外,还有谷歌的 Assistant、微软Windows10的Cortana、苹果HomeKit的Siri。


  在上述诸多语音助手中,虽说亚马逊Alexa已经展现了语音交互的强势入口属性,不过,亚马逊Alexa严重缺乏来自中国产业链的支持,至少从当下来看,其前程仍然不明。


  而基于其它语音助手的产业链支持者公司都没有形成初始阵容,那么围绕语音交互入口之争,2017年,中美厂商有望首次对决第一轮引领者主角。


  基本上说,只要中国厂商不予支持或者很少支持,无论什么样的语音交互产品想站上领跑者位置,想都别想。因此,严重不看好苹果的Siri,亚马逊Alexa也未必就有机会。


  悬念五:互联互通出现拐点?

  在CES2017展上,英特尔发布物联网“计算卡”,具有一台完整电脑的几乎所有的组件,基于这张“计算卡”,智能家电、智能自助终端、安全摄像头和物联网网关等硬件制造商可以优化各自独特解决方案,意思是智能设备厂商商只需在设备内设计预留一个计算卡卡槽即可。不过,此“计算卡”仍然面临对多通信协议的无法支持和软件的兼容性难题。


  与英特尔不同的是,高通推出Qualcomm Network物联网连接平台,宣称首次在一个网络中实现Wi-Fi、蓝牙、CSRmesh和802.15.4技术的兼容与同时使用,而在此前,高通自认为推出了智能家电的芯片级解决方案,如QCA401x和QCA4531。除此之外,联发科技等也宣称推出了智能家居芯片级解决方案。就在同期,ZigBee联盟也发布了IOT通用语言Dotdot。


  在去年华为也曾发布了物联网“全连接”解决方案,除了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物联网化之外,此前发布的华为跨平台协议HiLink已获得众多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的支持。


  最近三年,智能家居在应用场景的最大槽点和在产业领域的最大痛点,莫过于不同通信协议、不同品类、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未能实现互联互通,而这取决于协议标准组织、芯片元器件厂商、操作系统厂商、语音交互厂商彼此之间所做的努力及其进程。


  尽管ZigBee联盟、华为、高通、英特尔等主角所走的路径并不相同,然而,它们各自的解决思路及其解决方案向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很可能又迈进了一小步。原则上说,整个2017年,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问题不能有什么过高指望,不过,也不完全排除它从AI操作系统、物联网云甚至边缘计算等其它方面突破的可能性。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