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保时捷?新一轮“造车”潮,这些企业都在等什么

2007年1月9日,苹果公司的第一代智能手机iPhone正式亮相,让世界惊艳的同时,也加速了全球手机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变革进程。

三年后,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开始思考,“iPhone能否与四个轮子进行组合?”。同一年(2010年4月),雷军开始小米手机的创业征程,恰逢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一片蓝海。

如今,智能手机行业巨头与汽车行业巨头的战斗正在汽车业酝酿。

日前,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宣布:“造车进展超过了预期,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和之前一批造车新势力“孤军下海”不同,这一次,包括小米在内的科技巨头是含着“金钥匙”,备足了资金“入场”。

或许,接下来的竞争将真正开启“白热化”周期。

一、手机“标签”:设计、整合

事实上,不管是苹果公司还是小米,对于“造车”,也并非是一时兴起。

2010年5月,布莱恩·汤普森(Bryan Thompson)坐上了飞往旧金山的飞机,即将接待他的是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双方见面正是因为汤普森正在设计的一款名为V-Vehicle的原型车。

在此之前,汤普森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这个神秘的汽车项目上花了两年时间。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款轻量化的汽车,使用一种聚丙烯和玻璃纤维的合成材料(相比传统汽车,重量减轻40%,成本可以降低70%),售价仅为14000美元。

这次见面期间,乔布斯给了很多自己的建议:比如,在材料上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内饰设计上要更加追求简洁。但对于这个项目,乔布斯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这是一款有灵魂的车”。

不过,这个项目最终还是失败了。V-Vehicle后来更名为Next Autoworks,汤普森的设计和8900万美元的研发资产在2015年被LCV资本管理公司收购。但当时这款车的很多前瞻性设计理念,还是在很多后续车型上有所体现。

此后,关于苹果公司正在着手一个秘密项目(也就是后来的“泰坦计划”,苹果寻求亲自下场造车)的消息快速传开。2015年10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表示,“如果你在特斯拉没能成功,那就去苹果工作。”

前苹果设计师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也曾披露,乔布斯曾设想过未来苹果汽车的样子。然而,即便像苹果这样的消费电子巨头,要想向一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行业转型,也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汽车比iPhone要复杂得多。”但,苹果公司最终还是选择涉足汽车行业(比如,Carplay),“他们希望通过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垂直整合来颠覆汽车行业。”

而特斯拉在汽车行业垂直整合上的成功,已经是一种印证。“当你思考未来汽车的与众不同之处时,肯定是围绕着新的供应链进行创新。”这也是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四个轮子+计算机”的模式,并不能体现汽车的真正未来价值。什么是颠覆?这是一场关于硬件、软件的垂直整合,以及最终能够提供的服务。

2011年8月24日,蒂姆·库克(TimCook)被任命为苹果公司新一任CEO。此后的十年时间,苹果股价从13.34美元升至150美元(到库克上任十周年之际),市值也从2011年的3490亿美元升至2.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但在这十年时间里,苹果基本上仍在销售五种产品——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手表以及一系列不同的软件和配件,并牢牢地与苹果的硬件连接在一起。而库克并没有专注于新产品,而是通过收购进行产业整合。

不过,早在2017年,苹果公司就已经开始在加州的公开道路上进行L4级自动驾驶测试。此后,泰坦项目的团队成员“进进出出”,这些人大多数来自特斯拉以及美国传统车企。

而泰坦项目大约是在2014年前后成立,也正是在那一年,特斯拉生产的纯电动车总营收超过了所有其他品牌纯电动车营收的总和。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

2017年,库克也首次对外披露,“在我看来,自动驾驶技术本身就是一项核心技术。如果你退一步看,汽车在很多方面都是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是机器人。”

同时,库克也承认,“我们喜欢整合硬件、软件和服务,并找到它们的交叉点,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奇迹发生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喜欢做的事。”

“从产品的角度而言,我没有说过我们到底会做什么。”库克留下“悬念”,他还把自动驾驶比作是苹果所有人工智能项目之母,称这可能是所有人工智能技术中最难的一项。

而对于“整合”两个字,小米CEO雷军有着同样的判断。

“小米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及智能办公,属全智能生态,若跟电动汽车好好整合的话,有极强的扩张性。”而在过去几年时间,小米已经在消费电子行业建立了完整的产业垂直生态体系。

二、“跨界”造车:两大阵营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手机等消费电子行业的巨头杀进汽车行业有两大阵营。其一,是以小米为代表,在整车及零部件研发上,几乎是从零开始。其二,以苹果、华为为代表,部分业务已经涉足汽车行业,同时在核心零部件层面强调自研。

不过,和小米阵营不同,无论是苹果还是华为,都非常谨慎。

事实上,早在2016年,苹果公司就传出可能收购迈凯伦集团的消息,这家全球知名的F1赛车及高性能跑车制造商也证实双方的确进行过接洽,但最终因为双方未来的发展规划分歧最终没能达成收购协议。

2018年,苹果从特斯拉挖来了主导Model 3量产的高级工程副总裁Doug Field,并陆续挖来了一批来自传统车企负责底盘、内外饰、造型的主力团队。不过,2021年,随着Doug Field和几位关键工程师的离职,苹果的“造车”项目似乎又陷入了停滞。

苹果公司什么时间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一直是外界尤其是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一点上,华为选择“试水”联合开发,帮助车企造好车。

从去年开始,富士康、立讯精密等苹果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先后宣布通过不同方式进入汽车行业。再加上此前传出韩国现代汽车与苹果公司可能达成的合作计划,让业界再次“憧憬”苹果汽车的未来。

就在本周,保时捷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披露,公司团队已经在去年年底前往美国,与苹果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科技公司讨论可能的合作项目。

“我们是最早一批搭载苹果CarPlay的品牌,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业务的扩展,”Oliver Blume表示,保时捷和苹果公司历来合作密切,双方在很多方面“意见一致",但现在就未来项目做出任何决定还为时过早。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合作项目”,Oliver Blume强调。实际上,无论是品牌定位(高端市场)还是技术底蕴(保时捷成立于1931年,除了传统汽车前沿技术的投入,面向未来的电动化等核心领域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两家公司有着很多“志趣相投”的地方。

巧合的是,大众集团正在研究保时捷品牌独立IPO的可能性。目前,保时捷是大众集团最赚钱的品牌。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个季度,保时捷创造了整个大众汽车业务三分之一的利润。

实际上,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从公开信息获取到,苹果公司内部的确有一个专门的岗位,职责是:负责领导跨职能团队构思和创造数字化产品,为保时捷品牌的未来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而在去年4月,苹果公司已经聘请保时捷底盘开发副总裁(Dr. Manfred Harrer),也是卡宴产品负责人,Manfred Harrer也被认为是大众集团最好的工程师之一。加入苹果之后,其职位正是“填补”此前离职的副总裁Doug Field。

显然,苹果公司的“造车”计划一直没有中断。但或许因为某些因素,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状态。此次,保时捷公司披露与苹果洽谈合作机会,应该不是简单的业务合作。

按照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在苹果公司内部有接近3000人的团队负责包括整车产品定义、人机交互、用户体验以及泰坦项目。

“车企合作伙伴,是这些巨头的务实选择。”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华为也在尝试不同层次的合作伙伴来“验证”自己的技术,从金康新能源、北汽极狐再到长安汽车。

不管是苹果,还是华为,实际上都在不断强调自己的优势,但对于是否参与造车,都是含糊其辞。苹果强调“整合”,华为则是ICT赋能汽车。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