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 28181联网问题汇总

GB/T 28181联网问题汇总

1 联网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省、市、县三级平台的视频监控联网应遵循GB/T2818《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对互联的各项功能已经有较详细的规定,本文档在此基础上对各项互联功能在系统设计、开发及对接调试时需注意的问题进一步的做了归类说明。

1.1 通用性要求

1.遵循国际标准协议,如IETF RFC 3261等协议国际标准规定了SIP及媒体消息的类型、处理流程及各项细节参数;定义了消息的传输、安全认证等处理机制。GB/T28181偏重于视频监控系统互联业务方面的接口规定,未指定的通信细节应以引用的国际标准为依据。
2.设备编码规则设备编码应按照现有标准规定进行统一编码,采用20位编码方式,由中心编码(8位)、行业编码(2位)、类型编码(3位)、网络标识(1位)和序号(6位)共20位十进制数字字符构成,即系统编码=中心编码+行业编码+类型编码+网络标识+序号。其中,中心编码指用户或设备所归属的监控中心的编码,按照监控中心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确定,当不是基层单位时空余位为O。
注意事项1:平台之间无法正常进行SIP通信(包括完全无法通信或时断时续等情况)的处理
原因分析:
1)平台之间出现网络设备故障、网线连接故障;
2)消息被防火墙等网络设备过滤掉;
3)使用了有其他特定用途的端口,造成消息无法处理。
解决方法:
1)检查平台机器自身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根据网络拓扑图逐段排查网络设备,定位中断位置;
3)注意不要使用有特定用途的网络端口,如5061端口是处理安全SIP使用的,在普通的SIP消息通信中不能够采用。

1.2 系统注册、心跳类

平台应按照对接标准要求完善注册、心跳信令处理逻辑。下级平台在启动后需发起注册流程,通过与上级平台的交互完成注册上线过程;在上线后应定时发送心跳消息、及时进行刷新注册维持上线状态。
若注册失败、刷新注册超时或心跳超时应进行下线处理逻辑,下线后,下级平台应间隔一定时间后继续发起注册过程,与上一次注册时间间隔一般情况下不应短于60秒。
注意事项1:通过上级平台查看下级平台在线记录出现平台下线情况的处理
原因分析:
1)上级平台若处于调试阶段,可能会造成下级平台成批量的下线情况;
2)下级平台处理机制不完善或参数配置错误,下级平台的周期性的上下线情况。
解决方法:
1)上级平台通过运维管理加强自身的状态监测;
2)下级平台应按照标准要求完善注册,心跳信令的处理逻辑;
3)实施过程中仔细检查系统ID等各项参数配置,确保配置正确。

1.3 系统校时类

各下级视频监控系统应实现与标准时钟源的时间同步功能,系统服务器的校时推荐使用NTP方式,系统与设备间校时推荐采用信令校时方式。

1.4 系统目录查询类

上级平台通过目录查询可同步各下级平台的目录资源,目录资源包括系统、行政区划、设备、业务分组、虚拟组织等类型,并根据各市返回的目录参数的关联关系进行组织显示。
设备目录推荐两种组织显示方式:
1)按照传统的行政区划树形式进行显示。根据设备所属的行政区划、警区、父子设备关系,将设备挂在对应的行政区划树下进行显示。
2)根据业务分组、虚拟组织进行显示。各下级平台可以根据任务独立制定业务分组树,以业务分组目录作为树的根节点,虚拟组织目录作为分枝节点,前端设备作为叶子节点,组成设备树。根据不同的任务,业务分组树可以制定多个。
同一个设备可以在行政区划树下显示,同时也可以在多个业务分组树下显示。各省制定的业务分组等内容可通过上报上级平台,在上级平台显示。
注意事项1:上下级平台间目录同步失败的处理
原因分析:
1)下级平台推送目录慢,由于各省平台推送目录数据量大,出现超时情况;
2)发送目录实际数量与消息中填写的目录总数参数值不一致;
3)目录项部分必填参数如厂商、所有者、地址等未填写,造成上级平台解析目录失败。
解决方法:
1)应在发送目录过程中采用批量发送方式并且尽量优化传输时间,大量目录传输应采用TCP传输方式;
2)完善目录发送处理逻辑,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各项参数检查。
注意事项2:下级平台推送的部分目录在上级平台无法显示
原因分析:
下级平台推送的部分目录中行政区划等用于组织设备树的参数填写不规范,例如填写了错误的或不存在的行政区划参数,设备在行政区划设备树上的挂接就会出现问题。
解决方法:
目录项中的各项必填参数应按照实际情况准确填写,尤其应注意对于目录组织设备树所用到的属性的规范性。
注意事项3:前端设备属性填写不完整
出于业务应用开展需要,各下级平台需在前端设备目录上报时携带经纬度、摄像机类型、摄像机位置类型属性。
经纬度坐标信息可通过前端位置信息采集或平台标注等方式进行坐标信息的输入;在部下级平台对接时,通过目录项中的经纬度坐标参数传到上级平台。
摄像机类型包括球机、半球、固定枪机、遥控枪机等属性。
摄像机位置类型包括省际检查站、党政机关、车站码头、中心广场、体育场馆、商业中心、宗教场所、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区域、交通干线等属性。
注意事项4:前端设备命名不规范设
备命名不应该出现“camera",“摄像机1",“通道1"等名称,需及时更名、检查。

1.5 系统实时点播控制类

注意事项1:图像出现视频丢失、丢帧、跳帧、拖尾等现象的处理
原因分析:
1)上下级联网视频要穿过多级平台,网络层级多、网络结构复杂;
2)网络中的边界安全接入设备容易引起网络瓶颈;
3)图像传输占用带宽大,对网络延时、抖动敏感,对网络质量要求很高,现有网络条件下难以提供可靠保障;
4)多路并发访问时,网络流量压力大,图像丢帧、跳帧、拖尾等现象更加频繁;
5)部分下级平台联网设备未全部完成国标改造,其联网前端视频码流经过国标转码模块进行标准化,调试中经常发现下级平台国标转码模块不稳定。
解决方法:
1)各地应整体评估图像流量情况,特别要注意提高安全接入设备性能(处理带宽应达到千兆),增强各级平台处理并发能力,以提高图像传输质量;
2)下级平台应增强视频点播发流的稳定性处理,并且通过系统媒体流保活机制完善媒体流的保活检测;
3)前端视频码流参数应按照GB/T28181标准以及《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要求进行设置,包括编码方式、帧间隔、封装方式、码流大小设置等;
4)加强对前端视频质量的运维管理,对地市联网视频进行考核、督促,提高前端视频的可用性及稳定性。
注意事项2:视频流发到客户端无法播放或播放报错等视频播放异常现象
原因分析:
视频编码参数错误如PS包内封装的语音编码格式应与实际语音编码格式不一致。
解决方法:应对视频流的参数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参数与实际内容一致。
注意事项3:视频链路断开后,视频流未停止发送,造成不必要的带宽浪费,影响后续点播
原因分析:
1)视频发送方未检测到视频接收方下线;
2)视频发送方未进行链路清理操作。
解决方法:
1)完善在线状态监测机制;
2)完善媒体流丢失监测机制。
注意事项4:视频点播后,等待视频流所需时间较长
原因分析:由于媒体流I帧间隔过大引起,部分设备I帧间隔达到100帧,按每秒25帧计算,最长4秒才能够显示图像。
解决方法:按照《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要求,前端设备(编码器、DVR等)的编码I帧间隔设置应≤lOOOms,即每秒一个I帧。
注意事项5:前端视频OSD字幕标注不规范、时钟信息不同步。
解决方法:
1)按照《关于规范监控图像信息标注的通知》(公科信传发[2013]106号)要求进行整改;
2)完善校时功能,实现前端设备与标准时钟源的时间同步。

1.6 历史视频检索回放下载类

注意事项1:跨级进行文件检索,未收到检索结果响应消息
原因分析:
1)部分平台、设备在发送检索响应时对消息的To头域处理不正确;
2)部分平台、设备在检索结果为O时,没有回应消息。
解决方法:
1)平台、前端设备等回复响应消息时应确保To头域与请求消息的Form头域一致;
2)若检索结果为O应回复SumNum为O的消息,消息示例如下:
在进行视频文件检索处理时,若检索结果为O应回复SumNum为O的消息,消息示例如下:
#<?xml version=”1.0”?>
#< Respons e >
#< CmdType>Recordlnfo< /CmdType>
#< SN>17430</S N>
#< DeviceID>64010000001310000001< /DeviceID>
#< Name> Cameral< /Name>
#< SumNum>0< /SumNum>
#< /Response>

注意事项2:对历史回放视频进行回放控制没有反应或回放控制效果较差
原因分析:
由于回放控制状态切换交复杂,如果处理逻辑不完善会影响回放控制的效果。
解决方法:
按照GB28181中对回放控制功能规定,完善回放控制处理逻辑。
注意事项3:下载进度计算不准确
解决方法:
需要平台或前端设备在下载消息中支持倍速和下载文件大小参数,按照请求消息中的下载倍速发送码流并在返回消息中携带此次发送的文件大小参数。
注意事项4:媒体流传输完成后下载无法正常结束,一直为下载中状态
原因分析:
下载结束后发送媒体流的设备或平台未发送通知下载已结束的Message消息,造成下载链路无法正常断开。
解决方法:
应在发送媒体流完成后发送结束通知消息,通知上级下载已完成。

1.7 订阅通知

订阅通知机制采用小数据量实时通知方式,在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实时通知上级平台,与目录查询相比更有利于大联网情况下的快速状态同步。
订阅通知机制的实现需要上下级平台的密切配合,有较多的技术细节需要处理,各厂家在互联过程中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完善处理逻辑,增强处理的稳定性。

1.8 其他要求

1. 软件版本控制
各厂家应加强版本控制管理,避免出现部分功能更新后原先已对接完成的功能退回之前的版本,使工程实施出现反复。
2.常见问题加强沟通
1)在各项交流活动中重点加强对容易出问题的标准细节宣贯,在对接过程中配合检测部门,加强对各级联网单位的技术支持。
2)承建厂商应加强内部沟通,各地统一处理国标对接问题,避免相同的问题在不同的产品或工程中反复出现。

2 联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2.1 对标准的理解和实现方面

2.1.1 下级平台频繁上下线,上联稳定性较差

问题分析:
一方面,下级平台向上级平台发送注册消息过程中,存在到注册过期时间未发送刷新注册消息、刷新注册消息的会话参数与初始注册不一致等情况,导致上级平台对下级平台进行离线处理。
另一方面,上级平台还处于调测阶段,平台运行还不够稳定。
解决建议:
下级平台应按照标准要求完善状态维护类信令(注册,心跳)及逻辑。其中注册需符合GB/T28181 9.1节要求;心跳需符合GB/T28181 9.6节要求。涉及上级平台本身运行的稳定性的问题,现已定位故障点并已解决,后续我们将加强对平台运行状态的监测。

2.1.2 下级平台推送的部分设备目录在上级平台无法显示

问题分析:
下级平台推送的部分目录中行政区划等参数填写不规范,上级平台无法将这些设备在行政区划树下组织显示。
解决建议:
下级平台承建厂商加强标准技术人员的支持力量投入。下级平台目录推送需符合GBZT28181 9.5.3.1节要求,需注意消息中行政区划等参数的规范性。上级平台中将增加下级推送目录的参数完整性检验,并在运维模块中进行提示。

2.1.3 联网过程中上报上级平台的设备在线状态不准确

问题分析:
下级平台在本地的设备在线状态发生变化后,没有及时通知上级平台更改设备状态。
解决建议:
市、县级平台要按照国标要求实现订阅通知机制,在监测到设备离线或上线后,将设备状态改变通知上级平台。

2.1.4 录像文件检索、回放、下载等对历史视频操作功能不完整

问题分析:
部分平台、设备对国标历史视频类信令细节处理存在问题。部分平台、设备在发送检索响应时对消息的To头域处理不正确,导致响应消息无法正确返回;部分平台、设备在检索结果为0时,没有回应消息;部分平台、设备对回放控制消息处理不完善;下载结束后发送文件的设备或平台未发送通知下载已结束的Message消息,造成下载链路无法断开。
解决建议:
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录像文件检索、回放、下载等功能的实现。录像检索需符合GB/T28181 9.7节要求;回放需符合GB/T28181 9.8节要求;下载需符合GB/T28181 9.9节要求。

2.1.5 摄像机基础信息(属性、扩展信息等)缺失

问题分析:
下级平台未采集摄像机经纬度信息、所使用的承载网络标识、摄像机所属分类(1O类)等重要基础信息。
解决建议:
在目录推送时,摄像机基础信息应包含经纬度坐标属性,用于摄像机点位在PGIS地图上显示,应包含摄像机类型(10类)、摄像机位置的扩展属性,便于后续业务应用。各项属性信息应符合国标中“对目录查询响应消息体字段进行扩展”部分的要求。

2.1.6 各下级平台厂商对国标的理解存在歧义

解决建议:
一方面重点加强对容易出问题的标准细节宣贯,同时我厅将组织对互联常见问题进行记录归类并共享;
另一方面,承建厂商应加强内部沟通,统一处理国标对接问题,避免相同的问题在不同的产品或工程中反复出现。

2.1.7 PTZ摄像机控制连接方式

解决建议:
平台对NVR下接的IPC进行PTZ控制仅需要将符合国标的控制消息发送到NVR,再由NVR将信令转发到IPC。NVR转发到IPC是可采用国标协议或经过NVR转换的私有协议。

2.1.8 设备20位ID能否满足多属性的应用要求

解决建议:
设备的20位ID编码描述了设备所属中心编码、行业、设备类型、网络标识、序号等属性。设备的其他属性如所属行政区划、警区、位置类型等通过其他属性字段单独描述,在目录同步过程中上传,不在20位ID编码中进行描述。

2.2 工程实施方面

2.2.1 省级平台联网地市及前端设备数量比例较低

现象描述:
在上下级两级平台联网对接中,部分单位联网区、县数量较少,上联图像比例低,存在大量老旧前端设备难以进行国标改造。
原因分析:
地市及县级视频监控平台、以及前端老旧设备尚未按照国标GB/T28181完成标准化改造。
解决建议:
一方面,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更新;
另一方面,针对当前还存在大量非标准前端图像的实际情况,市、县级平台要加强对非标图像的转换能力,将非标准图像转换为标准图像,上联至上级平台。

2.2.2 点播前端视频流畅性、稳定性及视频质量较差

现象描述:
在上级平台的点播调用实时图像时,经常出现图像播放断流,画面丢帧、跳帧、拖尾等现象,视频流稳定性及视频质量较差。
问题分析:
上级平台调用图像需穿透市、县二个层级,网络层级多、结构复杂,且大量视频专网图像需要通过边界安全接入设备进入公安网,或由社会资源网、乡村雪亮网、行业网等接入视频专网,容易引起网络瓶颈。图像传输占用带宽大,对网络延时、抖动敏感,对网络质量要求很高,现有网络条件下难以提供可靠保障。特别是在多路并发访问时,网络流量压力大,图像丢帧、跳帧、拖尾等现象更加频繁。
此外,部分下级平台联网设备未全部完成国标改造,其联网前端视频码流经过国标转码模块进行标准化,调试中经常发现下级平台国标转码模块不稳定。
解决建议:
各地应整体评估图像流量情况,特别要注意提高安全接入设备性能(处理带宽应达到千兆及以上),增强各级平台处理并发能力,以提高图像传输质量。下级平台应增强视频点播发流的稳定性处理,并且通过系统媒体流保活机制完善媒体流的保活检测。媒体流保活机制需符合国标要求。
前端视频码流参数应按照GB/T28181标准以及《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要求进行设置,包括编码方式、帧间隔、封装方式、码流大小设置等。
此外,下级平台应加强对前端视频质量的运维管理,对区县联网视频进行考核、督促,提高前端视频的可用性及稳定性。

2.2.3 前端视频OSD字幕标注不规范、时钟信息不同步

现象描述:
上级平台联网接入的大量图像OSD字幕信息未按照《关于规范监控图像信息标注的通知》(公科信传发[2013]106弓)要求进行整改,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位置信息未按要求位于图像右下角,同一平台的图像存在时间信息不一致的情况。
解决建议:
各地加强自查、自检工作,加大图像信息标注规范化实施力度。

2.2.4 平台软件版本控制不严

现象描述:
各地平台软件版本升级较为随意,管理部门和承建单位对平台软件版本缺乏统一管理,承建单位各模块开发人员缺乏内部沟通,经常性发生在更新部分功能时,已对接完成的模块回退至之前版本,实施工作出现反复。
解决建议:
各地加强管理,加强软件版本控制。

2.3 标准检测方面

2.3.1 标准符合性工程类检测涉及面较小,无法规范全省范围内国标化改造联网

现象描述:
受条件制约,标准符合性工程类检测中只选定前端设备进行固定抽检。通过检测的下级平台在与上级平台对接时,虽然能够较快连通,但因各地市平台及大量前端设备尚未完成标准化改造也没有进行检测,难以在短期内上联上级平台。
解决建议:
建议后续对下级平台的检测工作中,随机抽检下级平台上的少量前端图像作为补充,确保下级平台上大量图像能够顺利上联上级平台。

2.3.2 如何核实工程使用设备的标准符合性

现象描述:
部分地区反映,已获得检测报告的标准符合性联网平台或设备,在实际联网对接中仍存在较多标准功能应用等问题。
问题分析:
已通过GB/T28181标准符合性功能检测的设备,其国标程序的升级、更新等未能做好程序版本控制,以及程序兼容性不强等。
解决建议:
在工程招标中对设备进行国标符合性抽检,确保工程用设备与产品检测设备标准化一致性。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1、支持国标GB28181平台、国标GB28181 IPC和国标GB28181 NVR设备同时接入 (支持GB28181-2011版本和GB28181-2016版本)     2、支持国标GB28181设备注册和注销,对所有设备进行管理,获取资源 对资源列表进行管理     3、支持国标GB28181的目录订阅,对接收的订阅通知进行处理     4、支持国标GB28181实时视频请求(支持UDP、TCP主动(tcpactive)、TCP被动(tcppassive))     5、支持国标GB28181 PTZ控制     6、支持国标GB28181 录像查询     7、支持国标GB28181 历史视频点播 (支持UDP、TCP主动(tcpactive)、TCP被动(tcppassive))     8、支持国标GB28181 历史视频下载 (支持UDP、TCP主动(tcpactive)、TCP被动(tcppassive))     9、支持对接收的国标实时视频码流和历史视频码流进行管理     10、支持将国标的PS码流转换成ES码流     11、支持丢包打印和断流打印     13、支持RTSP服务和RTSP会话管理     14、支持RTSP客户端 UDP传输和TCP传输     15、支持国标GB28181设备5000路左右的接入管理,支持国标请求视频在100路左右     16、支持国标28181设备和通道写入mysql数据库      17、支持设备的云台PTZ控制,控制类型:上"up",下"down",左"left",右"right",左上"leftup",左下"leftdown",右上"rightup",右下"rightdown",镜头近"zoomin",镜头远"zoomout", 焦距远"focusfar",焦距近"focusnear", 设置预置位"setpos",调预置位"callpos"     18、支持历史视频的查询和历史视频的点播控制     19、支持对国标设备的控制,"record":录像开启和停止-通道id "guard":布放和撤防-报警通道id "reboot":设备重启-设备id "keyfame":强制关键帧-通道id     20、支持对实时视频的图片截图,通过http直接访问图片    21、支持rtmp和hls会话一直保留    22、支持报警消息(设备上线、下线和设备端报警)通过httpclient方式主动通知    23、支持公网和局域网同时存在    24、支持httpserver,接口支持http+json    25、支持设备上线、下线和设备报警通过httpclient通知到指定的httpserver   26、支持http+json设置平台信息  27、支持http+json获取资源组、资源等信息  29、支持国标28181级联上级
GB/T28181-2016协议SDK是指符合国家标准GB/T28181-2016《视频监控联网系统通信协议》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GB/T28181-2016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通信协议。该协议规定了视频监控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以便实现视频设备的互联互通。而GB/T28181-2016协议SDK是为了便于软件开发人员在开发视频监控相关应用程序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与各种视频监控设备之间的通信而提供的工具包。 GB/T28181-2016协议SDK提供了一系列的软件库、接口和示例代码,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集成和开发符合该协议的应用程序。通过使用SDK,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实现与视频监控设备的通信,并获取设备的视频流、音频流、告警信息等数据。同时,SDK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功能和接口,例如设备发现、设备状态查询、云台控制等,以便开发人员能够更方便地实现各种视频监控相关的功能。 通过使用GB/T28181-2016协议SDK,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实现与视频监控设备的互联互通功能,提高开发效率和程序稳定性。这对于视频监控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支持。而且,GB/T28181-2016协议SDK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了应用程序与不同品牌、型号的视频监控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提高了整个行业的互操作性。 总而言之,GB/T28181-2016协议SDK是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软件开发工具包,用于实现与视频监控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联互通功能。它的出现,为视频监控行业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标准化、高效的开发方式,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