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概念总结(31-40章)

第三十一章:全部押上意味着什么?

真正追求安全的人,则会理性分析局势,仔细计算概率,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为了回避那个最大的风险(从此再无机会),你作为投资者,必须牢记且绝对不能触犯的铁律是:永远不要押上全部!
最简洁的答案是 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 ” —— 最实际的答案是: 每周升级一个概念,就是比‘ 之前的我 思考质量更高一点”。
《投资的刚需是避险》
教育的核心本质就在于“ 纠正我们原本并不正确的感觉 ”。
追求安全感的人,经常把目光放在表层,不会深入挖掘。
真正追求安全的人,则会理性分析局势,仔细计算概率,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尽量去做胜算超过 50% 的事情 —— 胜算当然越高越好,虽然无法完全达到 100%……
放弃一点点安全感 ,或者说, 不去追求 100% 的安全感 ,本质上来看只不过是“ 平静地接受现实 而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筹码越少的人,越容易“ 拼命
在学习和工作上,是否应该 押上全部 呢? 准确的说,在这两方面不应该考虑要不要“ 押上全部 ,因为全情投入就应该是常态。
永远不要押上全部!克制自己的冲动,越是早期,资本金额越少,克制的难度越高,克制不
了的代价越大 —— 虽然这事儿证明起来很困难!
喜欢冒险,做事冲动的人归根结底是思维懒惰的人。
想要取得任何成绩,长期的耐心是最重要的。

第三十二章:最简单的安全投资策略是定投

投资成功的核心方法论:低买高卖。
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做的慢一点,效率低一些,都不会影响它的正向积累。
只有把“选择正确事情”的能力锻炼出来了之后,你才有机会真正获得“自由”。
所谓的成长,就是 每天进步一点点 而已 —— 每周进步一点点也比没进步强出一万倍,因为后面还有“ 复利效应”
要有耐心去等到那个必然到来的成果,而且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也要有足够的信心。
这世界就是处处都是如此的: 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
那些从一开始就想要挣扎着成为 合格投资者 的人,从一开始就要养成“ 尽量靠自己的习惯
所有的投资功课,都是在投资之前完成的。
那我如何才能更大可能地选择到一个甚至多个更有可能成长的公司呢?”
这是你从此一生都必须研究的问题,活到老,研究到老;
有读者说想要去研究一下 财报 年报 的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教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写作。

第三十三章:“长期”

你的思考质量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思考质量就会更高。
投资的重要秘密之一在于:你最好有除了投资以外的稳定收入来源。
你竟然可以通过提高能力缩短长期的长度!
思考能力是可以随着时间叠加起来的。也就是说,你的思考质量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思考质量就会更高。
很多时候,我们的进步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其中最大的压力之一,正是来自同辈之间的比较。
明智的人都有一个特点:不纠结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
总结:长期,对每个人长度可能不一样,想办法缩短长期。长期的积累会有质的变化。

第三十四章:如何获得双倍的薪水或收入

聪明人 总是在学到任何东西之后,都 不由自主 地多想一步。
看起来那个 多想一步 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背后的心智差距则是其他人所不了解的。
所谓的财富自由,就是终将有一天,我(们)不再必须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所谓原则就是最终能够落实到选择上的标准。(例如:从不抱怨)
在工作里,你能获得的成长是什么?你重视那部分成长吗?那部分成长给你足够的快乐与幸福吗?
你热爱你的工作吗?
少说话多做事,一个人默默前行
不要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这条策略的实践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我在文章中说过 少说多做 ”。
你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必要一定向全世界宣布,这样只会引来不必要的挖苦和讽刺。
给自己打工、给自己做事的人, 自然而然 就对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要求更高一些。
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出售了两次:
一次出售给了老板 —— 而后因此获得了薪水;
一次出售给了自己 —— 而后因此获得了成长。
我经常鼓励周围的人去打磨自己的原则。所谓原则就是最终能够落实到选择上的标准。
所谓的 大智慧 ,其实只不过是 把智慧用到大事儿上” 而已。
关键时刻不放弃。要在关键时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很多解释是不必要的, 闭上嘴,努力做 ”。
这样:一来你能更加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能够更高效的完成任务;
           二来因为你不去解释,那些误解就会自生自灭,也影响不到你了。

第三十五章:做个正常时间买卖

是否跳槽的标准:我在现在的工作中有没有获得成长。

所谓的教育,耳闻目染很可能比书本来的更直接、更有效。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所谓的当老板,其实就是有资格批量、合理地购买他人时间,而后以适当的价格把那些时间的价值再卖出去。
只要是追求财富自由的人,如若果然当真,那最终就只能走到同样的一条路上:
先做自己的老板,而后通过日积月累的成长,逐步积累,最终获得 成为别人的老板” 的资格。
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想办法尽快把自己先变成 给自己打工的人 。因为如此这般之后,你就很容易识别同类,在人群中认出他们,你要和他们做朋友,做好朋友,很好的朋友 —— 有这样的朋友的好处,你早晚会知道得非常清楚。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因为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不能给自己带的人提供真正成长机会的人,实际上没资格当老板。
幸福感的首要来源就是“ 与我正在生存的这个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 有与之共同成长的人 ,很可能是我们与这个世界 最强的联系”
只跟家庭和睦的人做朋友。
这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 对家人都不好的人,怎么可能对别人很好呢?”
这些人与家人都是共同成长的,他们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精力格外地多,也格外“ 自然而然 地多。
如果你有很多与他人共同成长的经历与经验,那你自然而然就懂得如何给对自己重要的人提供真正成长的机会,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就会有很多人“ 自然而然 跟随你。
夫妻双赢:把足够多的时间花在她身上。如果可能的话,也花足够多的钱在她身上。
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从多个维度来打造竞争力。
幸福感的首要来源就是“与我正在生存的这个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
更为清楚深刻的解释是: 他们所身处的世界真的很需要他们。
几个择偶原则:
1. 在各个明星企业里找(大池塘里才有大鱼);
2. 为自己打工的人(将来更可能成为老板的人);
3. 家庭和睦的人(有责任的人);
4. 乐于助人,乐于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有担当乐于奉献的人比较能成大事)。
关爱他人的方式,表达爱意的更好方式:给对方创造成长的机会。
大部分人迟迟不能开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要一次就做出很牛的作品。
为对方创造成长机会,不代表硬拉着对方不停成长。先做好自己,其他 人也自然跟过来。

第三十六章:关于写作

写作、演讲、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持续写作
要获得财富自由的你,必须学会写作。
演讲与写作,都是比私下交流更为高效更具价值的有效沟通方式。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这个概念教给别人。
没有执行的想法只不过是幻觉。
“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是写作的终极技巧,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这个概念教给别人。
这固然是一个好的方法,但它有自身的局限性。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给你机会去讲解,毕竟他人的时间也非常珍贵。
这个时候 写作 就成为了实践这种想法的最佳途径。
写作 可以帮助你记录眼下的窘迫,提醒你要认真准备。

第三十七章:决定你的价格的要素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还要重要。因为如果你选错了方向,不论你多么努力,只要没有人 需要 你,你的劳动成果就不被认可。
只要最终你能认清那是因为你做了 不被 需要 的事情” 。只要委屈少了,生活就更幸福了,立竿见影。
我的家庭最 需要 的是什么?我的朋友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老板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同事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合伙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投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 我身边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市场上,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
做人,就要做个真正有用的人;做事,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事;做产品,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产品。
当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就是我们采取行动,及时改变的时刻。
想想未来需要的是什么?然后从现在开始就朝那个方向努力。
不论任何人在做选择之前,记得多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这件事以后有多少人需要它?我做这件事为别人提供多少价值?
- 你如何变得更值钱呢? - 答案很简单啊!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与这世界产生强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呢。
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

第三十八章:关于“选择的方法”

价值观决定命运;

价值观就是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

很多人在选择面前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意承担选择后的结果。

找对象的条件:对方只要满足最重要的一条就足够了。

人生什么最重要? 答案也很直接:选择最重要。

选择什么专业,毕业了选择什么工作,到时候了选择和谁结婚,如果创业的话选择什么赛道,等有闲钱了选择什么项目投资…… 所谓的“大事”大抵上也就这些。

大智慧就是要用到这些大事儿上。至于别的地方么,难得糊涂其实是好建议。

锤炼自己的价值观,就等同于提高选择质量。

再进一步,做选择 的更深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添加 必要的 条件。

亚马逊选择书作为他们的主营产品:

市场一定要足够大; 品类必须有长期成长性; 消费者复购率要足够高;

在做选择的时候: 一定要尽量做到只考虑且不遗漏那些最必要的条件。

所谓的成功,其实只不过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选择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明显属于只能通过后天习得与锻炼的能力:

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

1. 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 当然要从小事儿练

起),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2. 为每个条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 1~5 分;

3. 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 1 和 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4. 三十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因为还有下一步……

5. 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钟重新仔细过一遍 —— 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

高,那么就可能重复更多次……

你的价值观会影响筛选时所添加的必要条件,而通过这些必要条件所

选出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你的价值观。

做记录很重要。

第三十九章:关于“成长率”(可以理解为加速度的概念)

聪明,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

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之前章节的概念:

“财富自由”、“注意力”、“安全感”、“资本”、 “抱怨”、“年化复合回报率”、“刚需”、“避险”、“活在未来”、“长期”、“给自己打工”、“需求”......。

生意大抵上有以下几个层次:

满足温饱的生意;

能够赚钱的生意(温饱之外还有富余);

能够成长的生意(富余越来越多);

能够做到成长率不断提高的生意。

那些天天琢磨如何保持成长率 的创业者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能够有成长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保有成长率,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当初在选择的时候,要么是

①干脆忽略了某个必要的条件;要么是

②在某个必要的条件上没有做到足够苛刻

第四十章:提高成长率与 关于“知识”(两章)

概念与关联,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核心,随之产生的是价值观与方法论。

价值观决定你的选择,而方法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

有一个精彩的类比: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在戴上眼镜之前和戴上眼镜之后,你所身处的世界是一样的,但是带上眼镜之后,你看到的是一个更为清晰的世界。

自己做出一个有长期成长(或长期成长率)的公司;

用自己的钱投资那些已经证明自己有长期成长(或长期成长率)的公司;

“元认知能力”启动的结果——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

一切的知识吸收与内化,都是靠重复的。

默默地学习,是最正确的学习姿势;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与注意力在别人的看法上,是最划算的做法。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没有掌握筛选有用知识的标准,只是一股脑地冲上去“学习”,最终的结果通常不尽如人意。

知识本身并无法给我们创造价值,只有因为它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选择时,它的作用才能真的体现出来。

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

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于是,分辨知识就很容易了,无非问自己两个问题:

1. 知道了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因此改变?

2. 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已,而不是别的什么。

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

就像 仅仅一堆砖头摞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且连贯的,否则不可能产生什么进步。

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很擅长利用碎片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知识本身并无法给我们创造价值,只有因为它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选择时,它的作用才能真的体现出来。

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所谓的融会贯通,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原本貌似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

而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我们总在强调成长,而“寻找战友共同成长”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共同抵挡外界的阻力。

面对一个重要的事情或知识,不妨采用“赋予重要意义”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完成目标。

焦虑通常来源于未知。

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是可以变得更好的。我们不需要怨天尤人,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越来越好。

不要过于纠结于哪个方法最好,多去践行,自然会得到答案。

很多人在生活中喜欢纠结,最根本的原因是:判断标准不清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