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IEEE14节点系统
IEEE 14节点系统常通过Matlab调用Matpower,用于电力系统的仿真实验。该系统可以用来验证潮流计算、稳定性分析和其他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同时保持适度的规模以便于教学和研究。
-
- 系统结构概述
IEEE 14节点系统由14个节点(bus)、5个发电机、11条传输线路、11个负荷(load)和3个变压器组成。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汇集点或一个负荷点,发电机为系统提供电力,负荷消耗电力,而传输线路和变压器用于连接这些节点。
- 系统结构概述
-
- 母线节点(Bus)
“母线”(bus)并不是指一根具体的物理导线,而是抽象成电力系统内的电气连接点(更像是节点node,但可以是发电机与负载的连接点),这些连接点也是电力系统中量测值的基本参考点。
Bus在电力系统中通常代表连接不同元件的汇集点,可以是负荷、发电机或两者组合的中继节点。在IEEE 14节点系统中,节点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母线1:参考母线(又称平衡母线或标杆母线),通常用作电压的参考点,它的电压幅值和相位固定。
母线2、3、6、8:发电母线,这些母线连接着发电机,发电机提供有功功率(给负载做功供电,是电力系统中实际消耗或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如热能、机械能等的功率)和一定的无功功率(维持电网正常运作,无功功率是电力系统中储存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能量往返传输的功率。它不做实际的功,但对维持电压的稳定性和电磁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支持。
在IEEE 14节点系统中,发电机1和发电机2通常是系统中的有功功率提供者。其他发电机(如位于节点6和节点8的发电机)可能被配置为主要提供无功功率,以调节局部电压水平,而不是为系统提供有功功率。
母线4、5、7、9-14:负荷母线,这些母线连接负荷,主要用于消耗功率。
- 母线节点(Bus)
-
- 发电机(Generators)
IEEE 14节点系统中有5个发电机,这些发电机与母线2、3、6、8和13连接。发电机的主要参数包括:
有功功率输出:发电机在节点处提供的功率,单位为MW;
无功功率输出:发电机提供的无功功率,用于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单位为MVar;
发电机容量限制:每个发电机有其最大和最小有功及无功输出限制。
- 发电机(Generators)
-
- 负荷(Loads)
系统中的负荷分布在多个母线上,包括母线4、5、7、9-14。这些负荷代表系统中消耗电力的部分。负荷数据包括:
有功功率需求:负荷所需的有功功率,单位为MW;
无功功率需求: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单位为MVar。
- 负荷(Loads)
-
- 传输线路(Transmission Lines)
传输线路连接不同的母线,负责在系统中传输电力。每条线路有一定的电阻、电抗和电导值,这些参数决定了线路的功率传输能力和损耗情况。
电阻(R):线路的电阻值,决定了有功功率的损耗。
电抗(X):线路的电抗值,影响无功功率的流动。
电导(G):线路的电导值,表示线路的导纳情况。
- 传输线路(Transmission Lines)
-
- 变压器(Transformers)
IEEE 14节点系统中有3个变压器,通常用于连接不同电压等级的母线或调节电压。这些变压器连接在母线4-7、4-9和5-6之间。变压器的主要参数包括:
变压比:变压器连接的电压比,决定了两端电压的关系。
阻抗:变压器的阻抗影响功率流动。
- 变压器(Transformers)
-
- 电力潮流计算
电力潮流计算是分析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重要工具。IEEE 14节点系统常用于验证潮流计算算法,如牛顿-拉夫森法(简称牛拉法,听起来比欧拉还牛顿)和PQ分布法。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系统中各母线的电压、电流、相角及线路中的功率流向。
- 电力潮流计算
IEEE节点系统的用途
除了IEEE14节点,常见的还有IEEE24(IEEE RTS-79),IEEE33,IEEE118等节点系统,不同节点系统的发电机、负载、线路数量存在差异,因此用途也不同。
IEEE 14节点系统主要用于传输网络的分析,涉及多个发电机之间的协调、潮流控制和优化调度等问题,因此包含多个发电机以模拟实际的发电布局和操作。
如IEEE 33节点系统只含有一个发电机: 主要用于配电网络的分析和优化,关注的是电力如何从主电网分配到各个负荷点,因此发电机数量较少,更注重电压调节、网络重构和分布式能源的整合等问题;
IEEE RTS-79(IEEE Reliability Test System 1979),即IEEE 24,是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标准测试系统之一,设计用于研究和分析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它是专门开发的用于研究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规划、调度及经济性分析的基准系统。
Matpower中的case14.m
function mpc = case14
%CASE14 Power flow data for IEEE 14 bus test case.
% Please see CASEFORMAT for details on the case file format.
% This data was converted from IEEE Common Data Format
% (ieee14cdf.txt) on 15-Oct-2014 by cdf2matp, rev. 2393
% See end of file for warnings generated during conversion.
%
% Converted from IEEE CDF file from:
% https://labs.ece.uw.edu/pstca/
%
% 08/19/93 UW ARCHIVE 100.0 1962 W IEEE 14 Bus Test Case
% MATPOWER
%% MATPOWER Case Format : Version 2
mpc.version = '2';
%%----- Power Flow Data -----%%
%% system MVA base
mpc.baseMVA = 100;
%% bus data
% bus_i type Pd Qd Gs Bs area Vm Va baseKV zone Vmax Vmin
mpc.bus = [
1 3 0 0 0 0 1 1.06 0 0 1 1.06 0.94;
2 2 21.7 12.7 0 0 1 1.045 -4.98 0 1 1.06 0.94;
3 2 94.2 19 0 0 1 1.01 -12.72 0 1 1.06 0.94;
4 1 47.8 -3.9 0 0 1 1.019 -10.33 0 1 1.06 0.94;
5 1 7.6 1.6 0 0 1 1.02 -8.78 0 1 1.06 0.94;
6 2 11.2 7.5 0 0 1 1.07 -14.22 0 1 1.06 0.94;
7 1 0 0 0 0 1 1.062 -13.37 0 1 1.06 0.94;
8 2 0 0 0 0 1 1.09 -13.36 0 1 1.06 0.94;
9 1 29.5 16.6 0 19 1 1.056 -14.94 0 1 1.06 0.94;
10 1 9 5.8 0 0 1 1.051 -15.1 0 1 1.06 0.94;
11 1 3.5 1.8 0 0 1 1.057 -14.79 0 1 1.06 0.94;
12 1 6.1 1.6 0 0 1 1.055 -15.07 0 1 1.06 0.94;
13 1 13.5 5.8 0 0 1 1.05 -15.16 0 1 1.06 0.94;
14 1 14.9 5 0 0 1 1.036 -16.04 0 1 1.06 0.94;
];
%% generator data
% bus Pg Qg Qmax Qmin Vg mBase status Pmax Pmin Pc1 Pc2 Qc1min Qc1max Qc2min Qc2max ramp_agc ramp_10 ramp_30 ramp_q apf
mpc.gen = [
1 232.4 -16.9 10 0 1.06 100 1 332.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40 42.4 50 -40 1.045 100 1 14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23.4 40 0 1.01 100 1 1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 0 12.2 24 -6 1.07 100 1 1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 0 17.4 24 -6 1.09 100 1 10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