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龙,31岁,曾在武警特战队服役,还参加过综艺节目《士兵突击》。2012年考入自贡特巡警支队,成为一名特警。2019年,主动申请到基层贡井筱溪街派出所工作,并写下厚厚两本工作日记。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张文龙,品味橄榄绿和藏青蓝交织的别样色彩。
6月10日周一,值班。早晨8点40分出警贡山一号,车被刮,是治安案件,问材料,盘查;下午送吸毒人员到强戒所,还算顺利……
6月11日,周二。上午联系了东风社区,见了社区书记、主任和联系群众,了解到东风社区的实际困难“开放式管理、车混乱”、人流量大,入户走访不方便……”
随手翻开张文龙的《工作日记》,就像一场“穿越”,一行行文字,记录着他一年多到贡井筱溪街派出所“下基层,上一线”的点点滴滴。
扎根基层 用心绝对有收获
张文龙,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身材魁梧,英俊帅气。入警前,张文龙曾在武警特战队服役,还参加过综艺节目《士兵突击》。成为一名特警后,凭借一身过硬的本领,张文龙多次参与处突、抓捕任务等任务,并在全国、省级等比武大赛中屡获佳绩。2004年入伍,2012年考入特巡警支队,成为一名特警。

2019年全市公安机关选派干警到基层派出所、大队、社区村组、群众、民警中开展工作,充实一线力量,深耕基层基础。得到消息后,张文龙主动请缨,来到贡井公安分局筱溪街派出所工作。
“2019年4月22日,上午,学习公安基层工作……”这是张文龙的第一篇工作日记,也是从这天开始,他养成了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每天做的工作,事无巨细,他都记录在了日记里。
通过对派出所工作的熟悉和了解,张文龙感慨,特警训练累,任务重,是“身累”,基层派出所民警更像是全科医生,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会,要非常用心,与群众打交道,处理纠纷需要很多沟通技巧和以心换心。
虚心求教 特警变身办案高手
在筱溪街派出所,张文龙主要负责案侦工作。刚到派出所一个月,他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案子。
“那是一起故意伤害案”。据张文龙回忆,嫌疑人百般抵赖,加之现场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者,多方取证调查也没有进展,案件侦办一度陷入僵局。
几天后,受害者经过伤情鉴定为鼻梁骨骨折,轻伤。“这就意味着,案件已经构成刑事案,必须尽快办理。”此时的张文龙感到了肩上的压力。通过虚心向领导和老民警请教,张文龙找到了破局的办法:多问材料,从嫌疑人的口述材料中寻找漏洞,最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当得知嫌疑人被检察院批捕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张文龙说。

凭借着在特警时练就的一身本领,张文龙经常在执行任务时大显身手。一次执行半夜抓捕任务时,犯罪嫌疑人家里大门紧闭,围墙有3米高。为了不打草惊蛇,张文龙自告奋勇,凭借着敏捷的身手,轻轻一跃就顺势翻过了3米高的围墙,让身边的同事们看得目瞪口呆。
工作日记 记录基层工作点滴
从特巡警支队的中坚力量到基层派出所的案侦民警,工作上是个不小的转变,但查排线索、寻踪追击、加班加点、深夜审讯,却依旧是张文龙的工作写照。每天张文龙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写日记,把走街串巷、入户家访,接处警情况都仔细记在工作日志里,琐琐碎碎、密密麻麻。“我一般利用下班时间写,写完了才回家,即使是加班,我也坚持熬夜把它写完,才算是给一天的工作画上了句号。”张文龙说。
2019年8月6日这天,工作中的琐碎事张文龙密密麻麻地写了两页:“早上大雨出警,有人的公交卡被人拿走……女司机开车时车轮压水,溅了摩的司机一身,引发纠纷……平桥涨水,执守河边维持秩序……夫妇俩离婚后,因彩礼引发纠纷……有人打电话举报吸毒……一女子乘出租车后嫌车费太贵拒绝付款,司机报警……”派出所一天的工作纷繁复杂。如今,张文龙的工作笔记已经密密麻麻地写了两本,张文龙说,这一年多,我发现做好群众工作没有什么妙招、绝招,也就是多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想问题,切实帮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张文龙说,从军营到警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虽然改变了称呼、身份,但却改变不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记者 叶艳)
编辑:陈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