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有时间把轨道检测当前的进展做个记录或者总结, 疲于近期的忙碌, 工作上的还有生活上的, 近两个月来几乎都是半夜才睡, 身体真有点扛不住了, 码工们要注意身体啊.
也不完全按照开发顺序总结了, 现阶段完成了铁路主轨道检测, 道岔区域检测和道岔连通性的检测. 使用合适场景的图片测试检测道岔连通性, 正常行驶方向正确率在80%, 掉车情况的道岔检测约50%.
整体检测流程还是在第一篇<http://www.cnblogs.com/virqin/archive/2012/04/03/2431540.html>中写的, 后期主要在提高主轨道从背景中分离,道岔区域连通性检测.
主轨道和背景分离现在使用改良后的阈值分割算法, 通过统计图像灰度直方图得出初始阈值, 然后根据初始阈值在灰度直方图范围做迭代计算新的阈值.最后在迭代后的阈值基础上做了一次微调, 针对背景相对简单的图片还可以,但如果轨道和背景灰度差不多就不行了.
道岔连通性检测, 主要是判断出当前轨道的通断. 现在使用的是在主轨道区域从下向上检测道岔区域, 将道岔区域的黑白边界跳变满足条件的送入道岔统计流程, 统计流程会将横向有一定的重合度且纵向相邻的待检道岔区域合并, 统计结束后会输出道岔链表, 然后再统计每一个区域内道岔的特征, 如果满足道岔的特征则认为定位到了.
然后生成待检连通区域链表, 道岔都是成对安装, 如果两边都检测到道岔,并且高度上基本重合, 横向在主轨道区域范围内则认为是一个待检连通区域, 最后判断连通区域链表中的道岔的开向就能判断出轨道的连通性, 基本原则为主轨道线是一直连通的.
现阶段检测效果:
连通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