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first设计模式 读后感

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完整的看了一遍这本书。我的感觉,会不会设计模式,不是看你是否知道这些设计模式的名字,知道他们的用途;而是看你在设计的时候,是否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模式。而这里“合适”二字又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这个本书告诉我们,能够容纳变化,不因为需求变化而违背OO设计原则的设计是合适的。

那么什么是OO设计原则呢?封装,继承,多态是基本的OO设计工具,基于这几个工具建立了如下的原则:

1. Open-close原则,对修改close,对扩展open;

2. SRP,单一职责原则,所有的类只做一件事情,如果某个类做了两件事情,考虑一下是否应该拆分;

3. DRY,不重复原则,浅层次的代码不要重复,高层次的需求分析,逻辑模块不要重复;

4. LISKOV可替换原则,所有子类出现的地方,必须可以替换成基类,否者这个继承关系是存在问题,别人读起来不容易理解;

5. 如果你发现子类需要做一些父类做不了的事情,可以用delegate,composition,aggregation来替换继承。

这些基本原则还可以进一步扩展成 不和陌生人讲话,面向接口而不是对象等。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设计符合这些原则呢?答案就是设计模式。回到这本书,它按照以下步骤讲述设计模式:

1.一个需求;

2.一个简单的设计;

3.需求变化;

4.对简单设计进行修改;

5.分析新的设计有什么问题,违背了哪些设计原则;

6.引入设计模式;

7.分析该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这个叙述的方式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并不是为了模式而模式,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需要设计模式。用模式并不是为了点缀我们的代码,仿佛不用模式显示不出来我们的代码水平。用模式是因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就违背了OO设计原则。就会导致维护和理解上的困难。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导致系统质量的降低。

相对而言,GOF的书更像是一个列表,列举了所有的模式,描述了模式是什么,却没有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它适合于当你想用一个模式时,帮助你了解模式的细节。

而现实中,往往是先有问题驱动,再有设计模式。当你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冲击力,最终选择一个模式。或者说这些力量的合力,把你推向一个模式。

最后,这本书还教育我们,设计模式可以组合起来解决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模式的使用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问题找到新的模式。

确实是一本好书。

Technorati Tags: design pattern, OO design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lphablox/archive/2013/03/16/2963525.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