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Y

朋友小敏最近老和我吐槽她的领导,可谓是抱怨连载。每天都要在微信上和我狂吐一番苦水才罢休,主要是说自己和领导的做事风格、思维方式不一致,自己提的建议也被领导否决了,每天感觉很痛苦,实在是没有办法继续再忍下去了。
恰好最近公司发布了内部招聘,准备换个部门、换个岗位试一试。
对于朋友小敏想申请换部门的想法,我给她的建议是:不要换!
如果实在适应不了领导的管理风格,那就果断辞职吧!

那么,为什么不能换呢?
一、你的离开,给团队造成了影响
一般企业对工作岗位都有“六定”原则,所谓“六定”原则就是指对部门或团队进行 定责、定岗、定编、定额、定员、定薪六项。
“六定”是指在现有管理架构基础上,根据组织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量、管理层级和幅度等,对岗位职级、人员匹配、职责分工、薪酬等级,进行合理设定,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适应企业经营发展,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简单地说,一个团队能做什么、需要多少人、需要几个编制,都是公司统一安排好的,每一个编制里多少人干多少活儿也是确定了的,即是定量定额。
如一个项目团队需要10个人才能完成匹配定额的工作量,那么,这个团队就需要10个人,多一个少一个都不行。
如果你觉得对领导不爽,想要离开团队,调换去其他的部门或团队,那么,你手头上的工作又是谁来做呢?给团队里其他员工来做?领导自己做?还是另外招聘新人来做?

你的离开,会对团队造成很大的影响。除非你离职,不然无论以上哪一种方式,潜在信息都是你在给领导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
二、你的请求,别人不一定会满足
公司内部其他的组织团队也定岗定责的,他们有没有更加合适的岗位提供给你,愿不愿意提供给你,那还是另外一回事情。
如果想去的团队岗位不缺人手,对方团队的领导也不可能向公司申请增加编制。
即使是人员空缺,对方团队的领导也愿意接收你的情况下,那他也没有直接调换你的权利,也得需要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公司老板申请同意才行。
那到了人力资源部门和公司老板那,他们也不一定会同意。

所以,工作不是你想换就换、想调就调,没有那么随意的工作。
三、得罪领导,只会让自己进退两难
虽然每个领导或老板都会说:“只要你觉得你能力可以,想调去其他部门,和我说一声我尽量帮你们安排。”
当你的领导或老板说这话的时候,千万不要信!

大学校友王飞之前和我聊天的时候,就说起这件一件事情。他进入公司一年,在部门也呆了一年,领导好、工作轻松、同事相处融洽,领导在开会的时候也会经常和他们说上面的那一番话。
但是王飞觉得工作意义不大,不是自己喜欢的。但鉴于公司福利好、待遇高,也认可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想辞职离开这家公司,想去另外一个部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所以私下自己就直接联系了另外一个部门的leader,想进入到他的麾下,可是另外一个部门的leader因为不了解他的情况,所以就联系了他们部门的leader想了解一下王飞各方面的情况,再考虑是否接纳王飞。
可是,王飞的leader瞬间怒火中烧,觉得王飞很不会来事儿,居然越过他直接找到了另外一个部门的leader谈调换部门的事情,让他觉得非常没面子。
虽然,最后王飞成功调去了另外一个部门,但是,已经得罪了原部门的leader。

其实,换个角度考虑,如果你作为团队的leader或部门Boss,你会怎么想呢?
1、“我种豆,他得瓜”,谁爽?
作为团队的leader或部门Boss,把你招进来刚工作一年,一年里花费了大量的资源、时间、精力培养你,刚把你培养出来好不容易能独挡一面,你都还没有开始贡献,或者贡献价值没回本,你就跑到其他团队去做贡献了。
现在你说不喜欢这份工作,想要换团队,“我种豆,他得瓜”,试问搁谁谁心里爽?

2、“你居然看不起我的部门!”
公司组织部门业务不同,工作内容不同,表面看似无任何关联,实际上暗地里也有竞争关系,特别是一个事业部组织下的下属部门,因为谁创造的利润高,组织资源就会倾向谁。
所以,作为团队的leader或部门Boss,当然希望优秀的人才都能留在自己团队里,为自己团队创造价值。

你觉得你的离开是因为自身不适合这个团队,实际上在团队的leader或部门Boss看来,是你觉得现在这个部门不行,不如其他部门好,隐晦折射出你看不起、瞧不上现在的这个部门。
对有些不是很大度的领导来说,“你看不起我的部门就是看不起我。”

3、“越级汇报,还不给我面子!”
其实跨部门申请调换工作,还是私下暗地里联系另外一个部门的领导,让自己的领导全然不知。当另外一个部门领导找上门的时候才知道你想换部门,这让领导很是尴尬啊。
你不仅越了级,还让领导处于一个非常被动和尴尬的境地。在领导看来,自己的下属想调换部门自己都不知道,还是其他团队leader先知道,你不仅驳了他的面子,还给团队开了先例,如果放你走,以后在团队里如何树立威信?

那有人会说,如果我没有找到好去处,也没有把握其他团队接纳我的时候,向自己的领导申请调岗,如果他不同意,我同样也不能留在团队里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先斩后奏”,先找到去处再汇报呢。

所以,鉴于以上三点,情况是两种,但结果都只有一个!
第一种,你越级了
如果你是在越级、暗地私下联系其他部门的调换岗位的情况下,领导会非常不爽,有些小气的领导是不会放你走的。
还有对于要去的那个部门领导来说,你既然在原来的部门都能做到越级,那来我这边是不是也会这样呢?这样的人不可用。

那么,这种情况下,想去的部门去不了,留在原来的团队会非常尴尬,那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辞职!
第二种,你没越级
你没有越级,是直接找到直属领导申请调换部门。如果你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员工,就是上面那种情况,领导会将自己的优质人才资源拱手让给其他人吗?
如果你是一个差劲的员工,领导还得动用自己的关系替你找工作?醒醒吧,你在想什么呢?
何况还是主动推荐其他部门推荐劣质的人力资源,不仅打了自己的脸,同时还会被误认为是甩锅给其他部门,以后部门之间的协作还能不能正常开展了?

所以,在公司调岗机制不是很开放和人性化的前提下,不要想着自己主动申请调岗,除非领导让你调岗。不然最终的结果都会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最终只能离职!
那如果有的小伙伴说我真的是实在不适应领导的管理风格,但又不想离开这家公司,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一、认清现实,降低期望
俗话说:“人和人不同,花开几样红。”不同的领导,管理风格也各有千秋,他们的做事习惯、方式、表达、心态、风格等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领导和蔼可亲、有的脾气急躁、有的固执己见,有的让人欲哭无泪,有的让人咬牙切齿。
对于我们来说,没有选择领导的权利,只有被选择的权利。

因为即使你遇上了一个“好人型”的领导,他也不可能一辈子在这家公司干下去,你也不可能一辈子在这家公司干下去。换了一家公司,换了一个领导,你确定就能百分之百遇上一个“好人型”的领导?
所以,职场中,我们需要认真现实,不要对领导风格期望太高,降低自己的期望程度,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二、摆正位置,任务第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专家弗雷德·菲德勒提到了“领导者成效”,既可以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也可以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需要明确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明确上下级的关系,如果上下级关系特别融洽,或者非常不融洽,作为领导者需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这个时候领导成效高。
如果你是下属,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应该是以任务为中心,而不需要在调整与上司的关系上花心思。

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领导和自己是从属关系,他是领导,我们是下属,他处于组织的核心位置,而我们在组织中却处于被领导的位置。
我们不要想着去改变领导,俗话说:“改变自己比改变容易多了”,更何况是你公司的领导。
作为一名下属员工,我们和领导唯一相同之处,就是把工作干好,调整自己的焦点和注意力,把工作任务完成才是硬道理。

领导也是一个普通人,有温和的,也有严厉的。有提倡亲情管理的,也有打造狼性团队的,每一个领导的不同之处,除了能力高低之外,还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从而也会形成不同的领导风格。
作为下属,应当充分了解自己上级的个性特征与领导风格,才能在工作中与领导形成良性互动,完成工作任务得到领导认可才是第一位。
所以,如果员工能够把自己的位置摆正,那么与领导的相处与磨合就不是一件难事。
三、增加了解,向上管理
现实工作中,作为下属也要有管理领导的能力。
作为领导有时为了进一步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工作也需要有人给予提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建议和意见,关键是这个人要先获得领导的认可,并且交流沟通的方式也是领导能够接受的他才会听得进去,否则的话将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多利用非正式工作的场合,比如午餐时间、公司聚会、团队建设等,这是和领导相互了解的渠道,也近距离了解领导的一种方式。
在沟通的时候,我们需要抱着一颗比较开放、坦诚的态度,告诉领导你的真实想法,和老板沟通、交流,有助于让领导更进一步了解你,同时也增加彼此的信任。

所以,现实工作中,多利用一些非正式工作的场合,多和领导进行沟通交流,学会向上管理,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
四、改变自己,适应领导风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专家弗雷德·菲德勒认为:改变领导风格比改变环境条件要困难得多。
作为职场人士的我们,都期望自己的领导是一个“平易近人”、“通情达理”、或“雷厉风行”的人,抑或是心目中的“理想情人”。

但是,实际情况是领导很难与自己期望的领导风格相一致,大多数情况下领导都是具有明显风格特征的人,所以遇到一个与自己期望相一致的领导概率极低。
我们必须要认清的一个现实就是:“领导不可能改变自己来适应你!”,所以,如果你不打算离开,唯一的选择就是去适应他。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担任现代建设集团CEO时,在新员工就职典礼上,他说:“不要首先判断这份工作是不是适合你,而是要改变性格去适应工作。”
有个锋芒毕露的应届毕业生立刻递上纸条质疑说:“这不是要改变身体去适应床吗?”

李明博回答说:“你说得很对,这是一种非科学的思维方式,但对成功来说却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方法。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贴出这样的招聘广告:这里给你准备了与你性格完全相符的工作,请到这里来吧!上班族的压力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来自因工作而发生摩擦的人。如果一个职员无法得到领导的认可,那他就成不了最后的胜者。希望遇上一个总是肯定自己、引导自己的领导,这种想法简直是不现实的,甚至是愚蠢的。因为世界上与你合不来的领导永远多于让你合意的领导。跟现在的领导不和,觉得‘这个样子没法再干下去了’,就提出辞职,再去别的公司,你能保证那里就没有这个样子,甚至更精糕的领导吗?性格不适应就要改变性格 ,这句话在什么时候都适用。”

所以,对于要不要换团队,小Y的建议还是:不换要!
如果你觉得领导的风格你不能适应,改变自己后也实在无法适应,难以忍受,如果有更好的机会,跳槽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小Y,多年500强,拥有8年项目管理经验、4年企业培训经验,专注职场分享,实现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