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歪解

声明:

以下内容纯属个人主观臆测与过度解读

前言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不过多赘述了,整理网上的资料,加上个人的理解,所以得到了本文要说的是恐怖版本的《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分析

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从这里开始就有问题了! 首先, 在古代, 职业一般是子承父业。换个说法,这个渔人是个老司机,水域的情况应该是非常了解的,而且古人一般都不会去陌生的水域捕鱼。因为不熟悉水域,很有可能到头来毫无收获!

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这里交代了当时的季节,桃树一般都是在3月开花,而且这里说了只有桃树!后面我会说为什么只有桃树!渔人为什么感到惊异,因为一般来说,树下很少有花,因为花争不过树,而且树会挡掉大部分的阳光,花朵一般都是存活不了的。但是在这里确不同,所以渔人才会惊异。

3.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一幕,换个角度,转换场景,渔人进的是山洞,还是一个墓道?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里形容的,不就是古代墓道设计的常规建设思路么?如果渔人进入的事墓道,那么「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里的山不就是坟包了吗?山一样的坟应该叫做墓,而且是大墓!

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很有意思的是房屋的布局。的确,古代的城市,确实规划得很细致,每个地方每条线都一丝不苟,比如老北京地图以及老西安地图上,都是条条线线到处都是规矩,都很严整,不能超出了规矩,但这些都是大城市。

渔人去的不是当时的大城市,也不是什么军事重镇,他去的是一个桃花源,而桃花源,其实就是一个小小村落,古人的村落,没那么多讲究,村子里的房舍也基本都是错综杂居的形式围绕着祠堂修建起来。既然是村落,为什么房屋还会整齐有序?

如果这些房屋不是房屋,而是坟墓就说的通了。对于古人来说,坟墓的修建是件大事,往往是有着比活人居住更为严苛的规矩。所以坟墓整齐有序就很正常了。

而且竹子与桑树最茂盛的时期,是七月和五月。但是,上面说了桃花开的最盛是三月。这里有个巨大的时间差。

5.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阡在古代是有形容墓道的,阡陌最早的意思就是坟墓。上面说了坟墓整齐有序,那么墓道交错相通就说的通。

然后是「鸡犬相闻」,古文中的鸡犬,是可以用来比作野兽的。所以,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真正打开方式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他看见了满是桃花盛开的地方,然后看见一个墓道,他弯腰走了进去,墓道先窄后宽,随后豁然开朗,看见墓道深处那一座座被整整齐齐修葺起来的坟墓,远处时不时的可以听见野兽的叫声。

6.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请注意这个「种」字,为什么不是耕作,因为「种」有埋的意思,暗示像人而又不是人的东西:鬼!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后文有说「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中间隔了多少年了,衣服的样式和外面的一样,但是又与外人间隔,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吗?

会这样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祭品,外面有人一直在给他们烧纸钱或者是纸做的衣服,二可能就是鬼的一种能力了,让你看到你觉得应该看到的样子。

而且,五六百年的时间,桃花源的人不和外面交流,他们就一直在那里近亲结婚,五六百年的人类近亲结婚会是什么后果,大家应该很清楚,所以,这一段描写,从逻辑上来讲,其实就是陶渊明在告诉看这篇文章的人,桃花源里的人,其实根本就不是人,当然,口音的区别也是一个大疑点,古代可没有普通话。

7.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鬼要「设酒杀鸡作食」,而且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换个说法,这里的食物如果是祭品,祭品对鬼而言,重要程度就不说了,那么鬼让你吃他的祭品,而且挨家挨户的吃,是想做什么?

之前有说到桃花林,陶渊明一生爱菊,为什么不是《菊花源记》,而是《桃花源记》?为什么是桃花林,而不是菊花林?桃树在古代一直有个作用,那就是辟邪镇压阴邪,很多道士驱魔卫道用的法器就是桃木剑。还有就是之前说的,为什么会「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因为地下的土营养很丰富,地下的土里面埋了人!!!

被桃树包裹着的村子,用意很明显:就是要镇压这坟墓里面的鬼!鬼出不去,所以看到渔人才会大惊,然后让渔人挨家挨户的吃祭品,就是希望渔人能带他们逃出去,而不是一直被镇压,否则也不会让渔人离开。

8.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里为什么渔人要带太守来?在古代,人口是非常重要的,人口越多,税收就越多,人口增长也是政绩的一种肯定!所以太守会过去。

这里的结尾有多个版本,一是太守没有找到,刘子骥找到了,但是刘子骥回去就死了是因为,里面的鬼已经出来了,杀死了刘子骥。

二是两个人都找到了,但是太守不知道里面是鬼,把里面的鬼放了出来,然后不知道怎么收场刘子骥去了正好被鬼弄死了。鬼怎么杀人,一般来说都是吸阳气,刘子骥的阳气被吸完了,回去就死了。

还有种可能是,太守不知道里面是鬼,还把里面的鬼放了出来,然后死了很多人,但是太守怕丢官职,所以对外说没有找到。但是为什么刘子骥听到还是去了?

首先,为什么在南阳的刘子骥会听到这个事情,古代的信息交流不像今天,在这样闭塞的情况下还能知道,说明这个事情很大,死了很多人,还有人可能活着回来了。渔人后面没有出现,说明渔人也很有可能死了。

刘子骥为什么会去,说明刘子骥知道这个地方是什么情况,这样的情况还去,说明刘子骥有办法消灭或者说再次困住,又或者重新镇压这些鬼。然后花了大力气摆平了这件事情,最终因此而死。当时的人明白了什么情况,所以才没有继续追查下去,也再没有人提过这个事情。

最后桃花源说白了就是一大墓,里面的鬼想逃出来!

转载于:https://juejin.im/post/5ba98f3d5188255c5442ab40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