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可穿戴设备渐渐走入一个下滑阶段,与其说它的冬天到了,不如说它还在摸索阶段。
去年,CES展会特地为可穿戴设备开辟了一块独立的展馆,到了今年,这项“特权”被取消了,原因嘛,相信大家心里是门儿清。
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市场依旧疲软,整体销量为2300万只,仅仅保持了3.1%的微弱增长,出货量则为270万,较去年同期的560万下降了51.6%。与此同时,Fitbit先后收购智能手表公司Pebble和Vector,微软、Moto 360相继宣布退出智能手环市场……一个个消息砸下来,只见智能穿戴市场的天空一片灰蒙蒙,令人感到茫然无措。
市场疲软?真正的市场仍在摸索阶段
2013年,谷歌推出智能眼镜,令人眼前一亮,随后,一些可穿戴设备也渐渐的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到了2014年,苹果Apple Watch的推出成为了引爆智能穿戴市场的那一根导火索,一时间,智能手表、手环、眼镜、项圈等五花八门的产品纷纷亮相,可穿戴设备开始悄然走红。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出货量是970万部,2014年为2890万部,2015年达到了7810万部,目前2016年前三季的出货量只有4490万部,距离前年的市场还差个3320万部。此前在2016年年初,IDC发布的报告里面称,预计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较之2015年将增长38.2%,至1.10亿部,然而,面对2016年的市场疲软,预计IDC这次要实力“打脸”了。
当前,在火热过后,可穿戴设备的续航差、功能单一、无法满足需求等问题渐渐开始凸显,由此一来,“鸡肋”成了可穿戴设备的一个显著代名词,尤其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这两个占领了绝大市场份额的产品。
面对市场的疲软,不少人都在唏嘘智能穿戴或将淡出市场。然而,就在日前,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团队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证明可穿戴设备的监测数据可以有效预测疾病,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这一消息无疑带给了他们一个“起死回生”的希望。
其实,纵然目前的市场再火爆,可穿戴设备依旧处在一个摸索阶段,而2016年就是一个类似于洗牌的阶段,或者说是洗牌的征兆。在没有将用户需求落实到地之前,可穿戴设备市场都不能说真正的起来。
在起步前,市场定位的脉要把准
截止到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可谓形式多样,不过,看着这一个个产品的宣传推广,我们应该能够发现,不管是何种产品,哪怕是一款智能内衣,其所注重的重点都在其智能的功能或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的智能服务。从市场的反应情况来看,的确,这些智能服务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并引得他们纷纷自甘情愿的自掏腰包买单,然而,在体验过一段时间之后,等待可穿戴设备的下场就是被置之一旁,甚至落满尘灰。
以智能手表为例,在厂家的眼里,它首先是一款能够监测身体数据或是拥有支付等功能的智能设备,其次才是一款手表,而在大多消费者眼里,智能手表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意义的手表,然后才是数据监测等功能。目前,智能手表的“智能”更多的体现在数据监测、收发短信等方面,这些功能让其有别于一般的腕表。但是,说实话,除了特定人群,并没有多少人会每天关注自己的身体数据,因而“数据监测”这个功能实际上的意义并不是太大。至于收发短信,这一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手机的存在,再加上续航时间太短等问题,在智能服务这一唯一亮点不能落实到地之前,相较于智能手表,在同等价位之下,镁客君更倾心于普通腕表,既满足了看时间的需求,续航时间也够长,更不必纠结于大多智能手表与手机之间依存关系的尴尬。
当下,所有可穿戴设备面临的问题都是大同小异的,这也就意味着它们的起跑线还是差不多的。在一些厂商退出可穿戴设备市场时,诸如Nike、New Balance等一些运动品牌则作为新玩家开始布局自己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以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此时它们的入局并不被人所看好。比如New Balance,作为一家运动品牌,虽然当下智能手表的行情比智能手环好看,但在运动场景之中,后者显然比前者更适用。由此一来,除了整体市场不明朗的因素,既然已经将运动市场定为主打目标,New Balance此时推出智能手表显然不是那么的恰当。
当前的可穿戴设备中,智能属性的光环掩盖了产品本身原有的特点,而随着“智能”服务的无力吐槽,产品本身的属性是显现出来了,但此时的价值已然不是人们所期待的,从而沦落成了一个可以说是“四不像”的存在。
“智能”服务还没有真正落实之前,可穿戴设备的厂商还需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来继续摸索。在此之前,与其做出一个低不成高不就的产品,不如先从产品的原有属性入手,将产品的细节进行提升,像延长续航时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