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拍摄

3D眼镜,你看到电影画面是重的。两个重叠的画面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而是用两个不同的摄影机拍摄出来的。3D电影的原理其实跟人眼是一样的,之所以我们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有立体感的,是因为两个眼睛细微的角度差别经由视网膜传至大脑里,就能区分出景物的前后远近,进而产生强烈的立体感。

3D 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就是用两架摄影机模仿了人的眼睛。行内有昆虫眼人眼巨人眼之说,如果要拍很近的景,两个摄影机要像苍蝇的眼睛一样离得那么近。一般的话两个摄像机之间的距离跟人眼差不多。如果要拍远景,两个摄像机就要分得像巨人的眼睛那么开。根据拍摄距离的远近,有一个公式来算出两个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应该摆放得多远。但是光靠公式也不行,主要还是要靠经验。有时候两个摄像机可能会垂直着或是斜着放,然后再用一面镜子,才可以完成拍摄。

3D 电影为什么现在开始成气候,以前用胶片拍3D,一套摄影机有三四十斤重,到了数码时代,3D摄影机已经不到10斤。在放映的时候,以前的胶片3D电影必须两台放映机一起放,稍微一不同步电影就毁了。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3D电影快速上马。

其实这几年3D电影一直集中在动画领域,那是因为动画片加30*的投资就能变成3D的了,只需要后期弄弄就行。真人实景的3D的投资就得比2D的多一倍了。立体摄影器材、后期制作、选景、耗时等都牵涉到费用问题,而且如果拍得不好,后期用的时间会更长,花的费用也相对更多。

观看方式

空分法

电影院中普遍采用。一般用偏振眼镜观看,也有用光谱眼镜的。

不闪式技术

不闪式3D 电视方式是最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不闪式3D的特点:有关视角方面,在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不闪式3D全然不成问题。比如,除了在一米以内站着、坐着或者用非常不正常的姿势观看电视以外,在3D电视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没有任何问题的。

唯一缺点是播放1080p时只有540p,也就是画质减半,导致效果不明显。

互补色技术

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有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时分法

时分法需要显示器和3D开关眼镜的配合来实现3D立体效果。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有些复杂,当然成本也高些。

优点:

应用得最为广泛,资源相对较多

缺点:

1、戴上眼镜之后,亮度减少较多;

23D眼镜快门的开合在日光灯作用下与左右图像不完全同步,会出现串扰重影现象;

3、快门式3D眼镜的售价基本在1000元左右,相对较贵,并且需要安装电池或充电使用。

光栅式

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接收电视立体节目,我国自己制造出了光栅式的立体电视机,但光栅式也有缺点,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体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电视上清晰度稍高,但这样一来,价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这个缺点就是要技术进步。

普氏立体

这是一战后的一位老兵发现的一种看立体的方式(国内叫过全真立体),这项立体电视技术与原有各种制式的电视设备兼容,其原理是在拍摄立体节目时,让摄像机向左或向右匀速移动,主要是运动立体的效果。观众看节目时,戴上一付对应左移或右移的特制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一个是透明的,另一个是半透明的,成本低廉,如果不戴眼镜和看普通电视没有区别。这项技术面临淘汰的原因是左移与右移所拍的片子与观看带的眼镜容易混淆,造成立体效果不明显,而其兼容性好的特点又被过度炒作,八十年代起,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几起几落。

观屏镜

以前专用于看立体相机拍的图片对,图片对一般左右呈现。缺点:看图像或电影时最多只能是屏幕一半大小;优点:非常清晰。

全息式

在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是立体的,不用立体眼镜。价格是贵得出奇,只在科技馆有展示。

快门式

该类型眼睛安装有电池,在使用时打开开关使用,效果较光栅式有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