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结构理论

 
     一、人才结构理论分析
    人才结构是随生产发展而演变的,这种演变起源于社会的分工。原始社会早期,不存在明显的社会分工,也谈不上存在人才结构。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专门的商人,成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这些社会分工使人类区分成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组成部分,构成原始时代的人才结构。在向奴隶社会的过渡中,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分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由于广泛使用机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社会分工不断发展,人才结构也随之愈来愈复杂。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生产领域,形成了很多新的职业,社会人才结构达到空前的复杂程度。可以预见,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人才结构还将不断变化。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与一定时期的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这种适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人才结构的不同层次,确定对应的教育等级;二是在学校内设置各种专业,使其尽可能与数以万计的职业相对应;三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演变,职业教育结构必须作出相应调整。
 
    在工程技术人才结构中,先后出现过“金字塔”理论、“职业带”理论和“阶梯型”理论。“金字塔”理论(图1)是传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层次结构理论,这种理论在传统生产的相当长时期内尚能直观说明生产活动中群体层次高低、职位称呼和大致比例,但它把工程技术人员类型当作理所当然的层次,并将人才的层次与类型混为一谈,没有类型概念,从而混淆了不同系列人员的工作性质,限制了较低层次人才的发展。且相邻层次的人才泾渭分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职业带理论(occupational  spectrum)是一种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