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怀揣梦想
向下扎根,深耕课堂
向上成长,四溢花香
向阳花开,迎接新时代教育人生命的怒放!
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清晰地建立起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的方法。
2.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3.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问: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
生:0到20.
师:我们借助直尺在来认识一下这些数吧。这个直尺上的数完整吗?你能把黑板上直尺缺少的数字补充完整吗?
师:6和8之间少了谁?
生:少了7。
师:13和17之间少了几个数,都有谁?
生:少了3个数,14、15、16。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生: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的。
师:同学们,不仅数字按一定顺序排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要排队,排队上车,排队买票,排队做游戏,大家可知道排队中也有我们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研究排队问题。(板书课题: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同学们去动物园看大熊猫图。
师:一群小朋友排队参观熊猫园,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他们都说了什么呢?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师:“小丽排第10”是什么意思?
生: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
师:从“小宇排第15”这个信息,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从前面数,小宇排在第15。他前面还有14个人,小丽也在他前面。
师:那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包不包括小丽和小宇?
生:“之间”是指不包括小丽也不包括小宇。
2. 探索解题策略
师:同学们找到了完整的信息,发现了问题,那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开动脑筋想一想,把你的思考过程和方法说给同学们听听。
(1)策略之一:排一排
生:15名学生排成一行,其余的学生数数。
师:用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生: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第10和第15两个数。
师: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生:题目要求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2)策略之二:数一数
生1:1、2、3、4、5、6、7、8、9、10、11、12、13、14
生2:11、12、13、14
师:数一数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更好?为什么?
生:第2种更好,这样比较省时方便。
(3)策略之三:尺子
生:从尺子上观察10到15之间,不算10和15,有11、12、13、14 这4个数。
(4)策略之四: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一画。
师:画画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生:第2种更好,这样比较省时方便。
师:不算的给它打上“×”,还可以用不同图形示意两边的人。
师:这么多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品并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同学们真棒,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可以通过排一排,还可以通过找尺子、数一数、画一画的方式。只要你开动脑筋,数学就是这么有趣。下面更有趣题在等着你们呢,敢不敢尝试一下。
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
2.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做一做”。
一群小朋友在滑滑梯。让学生观察这幅滑滑梯的图,并问从图中观察到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1)学生看图说信息和问题。
(2)独立完成并全班订正。
3.拓展题
今天我从第10页读到了第14页,明天该读第15页了,他今天对了几页?
提示:解决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关注问题,找出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解决。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谁的表现值得你学习?

编辑:荣 珍
审核:周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