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区域模式的作用,以及与AF对焦模式的关系?

AF 区域模式:单区域;动态区域;AF 自动区域
AF 对焦模式:AF-A;AF-S;AF-C

两个设置分开来看都挺好理解的,也都明白是干什么用的,可是在实际使用中该如何搭配呢?
比如:使用 AF-S 搭配 动态区域,从字面来看这两个应该是“矛盾”的呀,那对焦时以哪个为准?




这两个设置并不存在矛盾之处,主要看你拍摄的主题是什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选择。

AF-A很好理解,就是主要用于拍摄静态的物体。如果你拍摄的主题和环境适合小光圈,那么你选择单区域或者是动态区域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这个时候整个主题都在景深以内。但是,对于近距离拍摄或者需要使用较大光圈的时候,单区域就是针对某个点精确对焦,如果这个点不是画面的中心,比如说人像的眼睛不再你选择的对焦点上,或者静物中某个需要表现的字符(产品品牌等)不是正好在对焦点上,那么这个中心就可能不在清晰的范围之内。选择动态区域,相机就会选择更大的范围作为对焦的平衡考虑的因素,焦点就不是在中心的那一个点上。不过这在静物的运用中毕竟属于比较少见的情况。


而使用AF-S还是AF-C, 主要看你拍摄的主题。拍摄的主题在运动中而你使用单张拍摄的时候,选择AF-S。 如果拍摄运动中的物体追踪连拍的时候,选择AF-C。 选择单区域还是动态区域,要根据你拍摄的主题需要对焦的中心内容的大小。比如拍摄鸟类,要锁定鸟类的眼睛进行对焦的,就用单区域,因此你拍单张的选择AF-S配合单区域对焦,连续拍就选择AF-C配合单区域对焦。

当你拍摄的运动主题较大,需要把整体纳入对焦的考虑范围,比如说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员,球赛中的球员等等,这个时候被摄主体比较大,有些时候单区域可能造成画面的某一点清晰而不是整个主题清晰,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组动态,同样的,拍摄单张的时候选择AF-S配合组动态对焦,连续拍摄的时候选择AF-C配合组动态。

这两个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也不一定就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因为这与拍摄的环境,拍摄者选用的设备(机身和镜头),拍摄者的习惯和拍摄者的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关系。

在AF-S的模式下,每一次触发对焦锁定(AF-L或者半按快门键)锁定一次对焦,只要你不松开曝光锁定的按钮,无论被摄物体是不是移动,相机都不会再自动对焦。

AF-C模式才是触发一次,就自动跟踪被摄物不断的连续对焦,直到曝光锁定释放为止。

AF-S的好处,是方便你随时选择不同的目标,只要每一次按下快门键轻轻接触,就触发对焦(和曝光锁定),这使你可以很方便的更换曝光/对焦锁定的目标。

AF-C则是针对单一目标的连续锁定,比如说在一群的运动员里你要锁定姚明,只要你对姚明锁定,那么无论他怎么穿插,自动对焦系统都回始终根据他来进行调整对焦。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