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对焦 AF

AF性能是判断相机好坏的重要指标,主要从准确度和速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本文将介绍自动对焦的几种方式。

自动对焦目前主流的大致上有CDAF,PDAF和Laser assist AF这三种。前两种属于被动式,也就是说相机不需要其他额外辅助的探测手段,直接使用入射光线做判断来对焦;而第三种属于主动式,也就是说需要使用Laser来辅助探测,这在后面会详细介绍。


1 CDAF (contrast detection auto focus)

反差对焦是假设对焦成功后相邻像素点的对比度最大,这种方式的光学设计是最简单的。



从上图可以看到,右上图中的白色方框代表对焦点,此处反射出的红色光线在经过镜头,到达传感器前就汇聚在一点,随后又散开,此时图像的对比度是很低的。

将这个对焦点与相邻像素的对比度作分析得出右下角的曲线,失焦状态下对比度低,在聚焦过程中,曲线变得逐渐变得倾斜,但是不能判断什么时候是最高点,只有经过了对焦点后曲线下降再往回移动,反复移动后可以得到一个局部梯度最大值,就认为是对焦成功。

详细过程可以从这个链接可以看到。

优点:光学设计简单。

缺点:a. 速度较慢,在出现失焦图像时,机器无法判断该移动多少,甚至往哪个方向移动镜头才能聚焦,甚至到了峰值也不知道,必须移动过了以后再往回移动,来回几次后才能找到对焦点;

           b. 在物体对比度较低时会对焦失败,比如雪景,无云的蓝天以及各种纯色的图像。


2 PDAF (phase detect auto focus)

相位对焦最早是在单反上使用的,也是最常用的被动式对焦方法,光学通路也比较复杂。

Nikon F4上的光学设计通路如下图所示:


在对焦过程中,白色入射光被一个斜45度角的反光镜拦截,部分向上分光到调焦屏,供预览和AE使用,此时预览看到的图像和拍照的是一致的;剩下的光被次级反射镜向下分到AF模块。

可以从下图中看到AF模块的工作原理。AF模块中有两个或者多个小图像传感器(CCD1/2),并且都是一维的,也就是说是由一列像素构成,每个传感器上有一个小的透镜(Micro lens),这些传感器是成对出现,每一对就构成了一个自动对焦点,下图中的对焦点是右下侧图片中央的白色方框。在失焦状态下,红光照射在光圈右侧,绿光照射在光圈左侧,在传感器上的相位就无法匹配,图像中央其实是一个硬币,但为了方便将相位表示成只有一个峰值的曲线,也就是一个黑色背景的白点,真实图像的曲线实际上比较复杂。当移动镜头Main lens的时候,光线的相位会慢慢靠近直至重合,当重合时就认为对焦成功。在图像处理中识别相位重合的方式有很多种,Cross-correlation就是其中一种。由于根据相差可以精确计算出main lens需要移动的方向以及距离,因此PDAF就比CDAF速度要快许多。


详细信息可以这个链接中查看。


由于对焦速度快,在2014年左右被全面引入到手机上,然而手机上没有足够空间来实现如此复杂的光学通路,因此业界就拿sensor做文章,如下图所示在原有的(a)Bayer CFA sensor基础上将部分G替换成(b)PD 像素,变成了(c) PDAF sensor。



这样也就无需改变原有的光学通路,直接根据PDAF计算出相差来移动镜头。当然这些被PD像素所取代的像素点必须根据周围像素点的值来做补偿,具体补偿方式就由各ISP厂商来决定。


优点:速度快。

缺点:

a. 需要专用PDAF sensor,并且有精度损失;

b. 在暗处效果较差,无法完全取代CDAF。


3 Laser Assit AF

激光辅助对焦在单反上的前生是潜艇的超声波测距系统。

超声波测距原理就是发出一组超声波,接收器根据超声波的返回时间来计算距离;同样在单反上的激光辅助对焦是发出一组红外光,根据接收到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优点:激光辅助对焦完美地补充了PDAF在弱光条件下,以及CDAF在对比度底场景下的不足。

缺点:

a. 所谓激光其实是红外线光,因此在物体本身有红外射线(比如烛光,人脸)的情况下就会失效;

b. 如果有红外射线无法穿透玻璃,因此有玻璃情况下也会失效。


参考资料:

https://electronics.howstuffworks.com/autofocus.htm

https://graphics.stanford.edu/courses/cs178/applets/autofocusPD.html

https://graphics.stanford.edu/courses/cs178/applets/autofocusCD.html

《A Simple Model for On-Sensor Phase-Detection Autofocusing Algorith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ngefinder_camera#Digital_rangefinder

  • 14
    点赞
  • 10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很抱歉,因为没有更多的上下文和要求,我不能写一段完整的代码。但是,我可以给出一些概述和提示,帮助你开始写代码。 自动对焦AF)是指相机或摄像机自动调整焦点以使图像清晰。 如果要使用Python编写自动对焦代码,您可以使用OpenCV库。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代码框架: ``` import cv2 # 打开摄像头 cap = cv2.VideoCapture(0) while True: # 读取帧 ret, frame = cap.read() # 应用对焦算法 # ... # 展示图像 cv2.imshow("Focus", frame) # 按q退出 if cv2.waitKey(1) & 0xFF == ord('q'): break # 释放摄像头 cap.release() cv2.destroyAllWindows() ``` 此代码打开摄像头,然后在循环中不断读取帧并展示。您可以在循环内部添加对焦算法以实现自动对焦。 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 回答2: 自动对焦(Autofocus,AF)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重要功能。下面是使用Python编写的一个简单的自动对焦代码段: ```python import cv2 def autofocus(image): # 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gray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GRAY) # 计算图像的梯度 gradient_x = cv2.Sobel(gray, cv2.CV_64F, 1, 0, ksize=3) gradient_y = cv2.Sobel(gray, cv2.CV_64F, 0, 1, ksize=3) # 计算图像的梯度幅值 gradient_magnitude = cv2.magnitude(gradient_x, gradient_y) # 寻找梯度幅值最大的位置 max_index = cv2.argmax(gradient_magnitude) # 计算最大梯度幅值位置的坐标 rows, cols = image.shape[:2] max_row = max_index // cols max_col = max_index % cols # 打印自动对焦结果 print("自动对焦完成:") print("焦点位置:(%d, %d)" % (max_row, max_col)) print("最大梯度幅值:%.2f" % gradient_magnitude[max_row, max_col]) # 读取图像 image = cv2.imread("image.jpg") # 使用自动对焦函数 autofocus(image) ``` 在上述代码中,使用OpenCV库中的相关函数和方法,实现了简单的自动对焦功能。代码首先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计算图像的梯度,接着寻找梯度幅值最大的位置,即为焦点位置。最后,打印出自动对焦结果,包括焦点位置和最大梯度幅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自动对焦算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算法和参数调整来实现更好的自动对焦效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