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对时间的差异_中西方时间观差异的跨文化分析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决定人们如何进行交际。无论是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支配。时间观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其言行就不知不觉接受它的制约与支配。东西方民族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各自形成的时间观就会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不同的时间观。

关键词:中西方 时间观 差异 分析

1.中西方时间观差异之比较

1.1 圆式时间观与线式时间观

东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圆式时间观。叔本华曾说过,“时间就像一个旋转的圆,下降的弧是过去,上升的弧是未来,相交处的切线相连点是现在”。圆式时间观的支持者认为日夜交替,世纪轮回;按照钟表的形式来看,时间就是周而复始的更新着、消逝着。他们往往表现得很悠闲,在时间使用上比较随意,灵活性强。

而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线式时间观。时间好比一条直线,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是“行进,流逝,飞行;是河流,大江,瀑布”。而且根据犹太——基督教的传说,时间不是圆式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有始有终的。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时间是有限的,有去无回,一刻都不能浪费。因此人们每天都匆匆忙忙,从生到死。对时间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人们支配时间的方式。

1.2 多向时制与单向时制

文化学者Hall 把不同文化的时间的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多向计时制,一种是单向计时制。多向计时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东方多采用多向时制。单向计时制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西方多采用单向时制,他们在工作中事先将要处理的事务列成清单并制作出时间表,然后按照清单顺序一件件去处理,通常一个时间点只处理一件单一的事情。

1.3 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儒道两家思想相反相成,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这意味着,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人们做什么,要考虑此事过去做过没有,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老祖宗是如何做的等;而且今天做的如何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此相连的是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因为这些方面都与“过去”相关。

与中国文化的时间取向相反,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他们重要的价值观是未来取向,对他们来讲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受这种取向的影响,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年龄和经验也未必值得敬仰,他们更不相信命运,因此他们的精力和努力都放在实现近期规划方面。

2.影响中西方时间观差异的文化原因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与“物我二分”的二元对立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中国哲学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一宇宙观,努力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学则专注于对事物作本质区别,细心地分解万事万物,以独立主体的确立作为认识的基本前提。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受客观时间的拘束程度很小。人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比较模糊,最明显的是汉语语法构词系统中没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时态变化的语法标志。

西方文化采取的是“物我二分”的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这种哲学观念使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加客观。与汉语截然不同,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复杂变位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如英语中各种时态的运用对于没有相应时间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2.2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

中国传统的人性论是性善为本,这种人性论渊源于孔子思想,他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性本善说,注重发扬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论。性本善使中国人容易往后看,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过去取向。

与“性本善”相反,影响西方的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人们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即原罪说。对西方人来讲,回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向前超越才有希望,因此,在时间取向上,西方人是未来取向——一去不复返的线式前进取向。

3.结论

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强调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在时间观上持圆式时间观,因此,在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遵守多向时制,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中国人赴约、看朋友的时间也很少确定,“不见不散”意味着时间可以拖延。西方人持线式时间观,是典型的单向时制偏爱者,在西方社会里任何人都难逃时钟的“铁腕”控制。在跨文化交往中,遵守单向时制的人认为遵守多向时制的人对他们不尊重,同时安排好几件事情;而遵守多向时制的人认为遵守单向时制的人只强调时间表,不问客观情况,只要时间一到,立即结束活动,不合情理。中国是以过去时间取向为主导的文化,经验、资历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西方是以将来时间取向为主导的文化,在西方人心中,“老”意味着青春消逝,是能力衰退的代名词。

所以,中西方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了解双方文化中时间观的差异,尽量避免由此引发的冲突和障碍,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

参考文献:

[1]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9卷第4期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3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