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简称PoE)也称为PoE供电,是一种可以在以太网路中透过双绞线来传输电力与资料到装置上的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PoE供电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今天通过损耗来理解PoE标准制定的一些逻辑。也就是为什么要这么制定。
POE标准供电系统(IEEE802.3af标准)供电在直流电压44~57V之间,典型值为48V,工作电流为10~350mA,典型输出功率为15.4W,超载检测电流为350~500mA. 在空载条件下,最大需要电流为5mA. 为PD设备提供3.84~12.95W 4个class等级的功率请求。
IEEE802.3af 的分级参数:
class 0 设备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为:0~12.95W;
class 1 设备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为:0~3.84W;
class 2 设备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为:3.84~6.49W;
class 3 设备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为:6.5~12.95W;
而随着技术进步,出现了IEEE802.3at (PoE+) 和IEEE802.3bt(PoE++) 两种标准,进一步提高了供电能力。
IEEE802.3at 标准供电在直流电压50~57V之间,典型值为50V。典型工作电流为10~600mA, 典型输出功率为30W,受电设备PD相较于IEEE802.3af标准多增加了一个Class 4的分级,(也就是 class 4: 25.5W).
而IEEE802.3bt标准引入了4种新的高功率PD分级(class),从而使单特征类别的总数达到9个. class5~class8对应的分级功率如下:
class 5设备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为:40W
class 6设备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为:51W
class 7设备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为:62W
class 8设备需要的最高工作功率为:71W
以上列出这些标准及数据,用IEEE中的表格描述如下:
这里就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PSE端提供的功率到了PD端后明显降低了不少,且功率越大,降得越多?我们来比对一下:
标准 | PSE功率 | PD功率 | 差值 |
802.3af | 15.4W | 12.95W | 2.45W |
802.3at | 30W | 25.5W | 4.5W |
802.3bt | 60W | 51W | 9W |
802.3bt | 90W | 71W | 19W |
根据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Q= IIRt -----其中: Q=损耗功率 I=电流 R=电阻 t=时间
由于PSE与PD是同时工作,所以损耗和时间几乎无关,那么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来计算一下:
802.3af: 标准网线的电阻是20欧,PSE输出电压是44V电流是0.35A, 那么:
P=I*I*R=0.35*0.35*20 = 2.45W
802.3at:标准网线的的电阻是12.5欧,PSE输出电压是50V,电流是0.6A,那么:
P= I*I*R=0.6*0.6*12.5= 4.5W
通过计算,损耗功率确实与表中相同,标准中的差额是因为损耗的原因。
我们再计算802.3bt的损耗功率, PSE电压为50V,功率为60W,可知电流为1.2A.
通过公式:P=I*I*R =1.2*1.2*12.5 = 18W, 而标准中的损耗是9W,相差9W,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PSE输出电压50V,功率60W, 而标准中的电流是0.6A,而我们实际计算出是1.2A,那是因为相较于802.3af和802.3at标准,802.3bt采用了4对双绞线供电,因为并联分流,所以实际的电流是0.6A, 那么此时的计算公式为:
P=I*I*R*2 = 0.6*0.6*12.5*2= 9W
因为多了2对双绞线,这两对也同时产生的损耗,故需要*2。这样计算出来就符合了标准。也就是说,供电能力达到了bt标准需要4对双绞线接入以降低线损。
总结:
PoE供电由于线路的长度和网络线材的种类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功率损耗,所以在制定标准中,考虑了损耗这个因素,最终呈现出我们看到的标准值。
通过公式 P=IIR,电流不变,只能通过降低电阻来实现,对于双绞线来说,降低阻值,意味着要增加铜线的直径,从而增加成本,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网线5类、6类、7类、8类等等,类越大线越粗的原因,综合考虑能力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