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排序算法有8种: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希尔排序 
选择排序:选择,堆排序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

上面八种排序我们可以用一个场景进行串联:——打针

记忆方法

护士给我们治病打针,用针管插到血管中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直接插入(直接插入排序),还有个先画一个S符号然后插入(shell排序),药物进入到血液中后,进行对好的细胞和有病的细胞进行区分(选择排序),我们可以简单随便进行选择(简单选择),或者可以将细胞全拿过来堆在一起来选择(堆排序),找到后有病细胞后,我们将其中有问题的蛋白质跟好的蛋白质交换(交换排序),可以快速的吹个泡泡(快排,冒泡)让自己先处于安全的空气环境然后开始治疗,那些有问题的蛋白质被替换出来后,由我们的这些药物进行搜集并归类在一起(归并排序),最后由我们的jiji(基数排序)将这些无用的东西排出去

这只是方便记住有什么,关键还是这些排序怎么用才是最主要的
 

 

 

经典排序算法总结与实现 ---python

经典排序算法在面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基础,为了未雨绸缪,在寒假里整理并用Python实现了七大经典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之所以用Python实现,主要是因为它更接近伪代码,能用更少的代码实现算法,更利于理解。

本篇博客所有排序实现均默认从小到大。

冒泡,选择,插入,都是从前向后。

 

一、冒泡排序 BubbleSort

介绍:

冒泡排序的原理非常简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

步骤: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第0个到第n-1个数据做同样的工作。这时,最大的数就“浮”到了数组最后的位置上。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源代码:(python实现)

def maopao(nums):
    global count
    for i in range(len(nums)-1):
        for j in range(len(nums)-1-i):
            print(nums)
            if nums[j+1]<nums[j]:
                nums[j+1],nums[j]=nums[j],nums[j+1]


    return nums

print(maopao([6,7,4,2,8,1,4,9,6]))

 

冒泡排序思想,子循环是(判断+交换0) ,主循环是 给自循环一个数组长度的次数。

优化;  若当前子循环中没有发生交换,则说明当前数组满足条件。

def maopao(nums):
    global count
    for i in range(len(nums)-1):
        Flag=True
        for j in range(len(nums)-1-i):
            print(nums)
            if nums[j+1]<nums[j]:
                nums[j+1],nums[j]=nums[j],nums[j+1]
                Flag=False
        if Flag:
            break

    return nums
print(maopao([6,7,4,2,8,1,4,9,6]))

 

二、选择排序 SelectionSort

介绍:

选择排序无疑是最简单直观的排序。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

  1. 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2. 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3.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源代码:(python实现)

def xuanze(nums):
    n=len(nums)
    for i in range(0,n): 
        min=i
        for j in range(i+1,n):
            if nums[j]<nums[min]:
                min=j
        nums[min],nums[i]=nums[i],nums[min]
    return nums

print(xuanze([6,7,4,2,8,1,4,9,6]))


三、插入排序 InsertionSort

介绍:

插入排序的工作原理是,对于每个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步骤:

  1. 先置条件,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2.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3. 如果被扫描的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后移一位
  4.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5.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6. 重复步骤2~5

排序演示:

源代码:(python实现)

def charu(nums):
    n=len(nums)
    for i in range(1,n):
        if nums[i]<nums[i-1]:
            tmp=nums[i]
            min=i
            for j in range(i-1,-1,-1):
                if nums[j]>tmp:
                    nums[j+1]=nums[j]
                    min=j
                else:
                    break
            nums[min]=tmp
    return nums

print(charu([6,7,4,2,8,1,4,9,6]))

 

四、希尔排序 ShellSort

介绍:

希尔排序,也称递减增量排序算法,实质是分组插入排序。由 Donald Shell 于1959年提出。希尔排序是非稳定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数组列在一个表中并对列分别进行插入排序,重复这过程,不过每次用更长的列(步长更长了,列数更少了)来进行。最后整个表就只有一列了。将数组转换至表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算法,算法本身还是使用数组进行排序。

例如,假设有这样一组数[ 13 14 94 33 82 25 59 94 65 23 45 27 73 25 39 10 ],如果我们以步长为5开始进行排序,我们可以通过将这列表放在有5列的表中来更好地描述算法,这样他们就应该看起来是这样:

13 14 94 33 82
25 59 94 65 23
45 27 73 25 39
10

然后我们对每列进行排序:

10 14 73 25 23
13 27 94 33 39
25 59 94 65 82
45

将上述四行数字,依序接在一起时我们得到:[ 10 14 73 25 23 13 27 94 33 39 25 59 94 65 82 45 ]。这时10已经移至正确位置了,然后再以3为步长进行排序:

10 14 73
25 23 13
27 94 33
39 25 59
94 65 82
45

排序之后变为:

10 14 13
25 23 33
27 25 59
39 65 73
45 94 82
94

最后以1步长进行排序(此时就是简单的插入排序了)。

源代码:(python实现)

 

def sorted(nums):
    n=len(nums)
    gap=round(n/2)
    while gap>0:
        print(gap)
        for i in range(gap,n):
            tmp=nums[i]
            j=i
            while j>=gap and nums[j-gap]>tmp:
                nums[j]=nums[j-gap]
                j-=gap
            nums[j]=tmp
        gap=round(gap/2)
    return nums
nums=[6,7,4,2,8,1,4,9,6]
print(sorted(nums))


上面源码的步长的选择是从n/2开始,每次再减半,直至为0。步长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希尔排序的复杂度。在维基百科上有对于步长串行的详细介绍。

五、归并排序 MergeSort

介绍:

归并排序是采用分治法(先递分解数组,再并数组。)

先考虑合并两个有序数组,基本思路是比较两个数组的最前面的数,谁小就先取谁,取了后相应的指针就往后移一位。然后再比较,直至一个数组为空,最后把另一个数组的剩余部分复制过来即可。

再考虑递归分解,基本思路是将数组分解成leftright,如果这两个数组内部数据是有序的,那么就可以用上面合并数组的方法将这两个数组合并排序。如何让这两个数组内部是有序的?可以再二分,直至分解出的小组只含有一个元素时为止,此时认为该小组内部已有序。然后合并排序相邻二个小组即可。

排序演示:

源代码:(python实现)

nums = [1,1,1,2,2,3]

def gui(nums):
    if len(nums)<=1:
        return nums
    mid=len(nums)//2
    left=gui(nums[:mid])
    right=gui(nums[mid:])
    print(left)                 #[4]         [3]       [8]           [2]              [7, 8]          [3, 4, 9]
    return merge(left,right )

def merge(left,right):
    lp,rp=0,0
    result=[]
    print(left)                  #[4]         [3]       [8]           [2]              [7, 8]          [3, 4, 9]
    while lp<len(left) and rp<len(right):
        if left[lp]<=right[rp]:
            result.append(left[lp])
            lp+=1
        else:
            result.append(right[rp])
            rp+=1
    result+=left[lp:]
    result += right[rp:]
    return 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nums = [3,4,9,8,7, 2, 3]
    a=gui(nums)
    print(a)


六、快速排序 QuickSort(选取基准数+双指针)

介绍:
快速排序通常明显比同为Ο(n log n)的其他算法更快,因此常被采用,而且快排采用了分治法的思想,所以在很多笔试面试中能经常看到快排的影子。可见掌握快排的重要性。

步骤:

  1.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作为基准数。
  2. 分区过程,将比基准数大的放到右边,小于或等于它的数都放到左边。
  3. 再对左右区间递归执行第二步,直至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排序演示:

源代码:(python实现)


 

def qosort(nums,l,r):
    if l>=r:
        return nums
    #tmp=nums[l]
    lp=l
    rp=r
    while lp<rp:

        while nums[rp]>=nums[l] and lp<rp:   #记住,这里一定是从右指针开始!!否则会出错,
            rp-=1
        while nums[lp]<=nums[l] and lp<rp:
            lp+=1
        nums[rp],nums[lp]=nums[lp],nums[rp]
    nums[rp],nums[l]=nums[l],nums[rp]
    qosort(nums,l,rp-1)
    qosort(nums,rp+1,r)
    return nums


def kuai_pai(nums):
    n=len(nums)
    return qosort(nums,0,n-1)



print(kuai_pai([6,7,4,2,8,1,4,9,6]))

七、堆排序 HeapSort

介绍:

堆排序在 top K 问题中使用比较频繁。堆排序是采用二叉堆的数据结构来实现的,虽然实质上还是一维数组。二叉堆是一个近似完全二叉树 。

二叉堆具有以下性质:

  1. 父节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的键值。
  2. 每个节点的左右子树都是一个二叉堆(都是最大堆或最小堆)。

步骤:

  1. 构造最大堆(Build_Max_Heap):若数组下标范围为0~n,考虑到单独一个元素是大根堆,则从下标n/2开始的元素均为大根堆。于是只要从n/2-1开始,向前依次构造大根堆,这样就能保证,构造到某个节点时,它的左右子树都已经是大根堆。

  2. 堆排序(HeapSort):由于堆是用数组模拟的。得到一个大根堆后,数组内部并不是有序的。因此需要将堆化数组有序化。思想是移除根节点,并做最大堆调整的递归运算。第一次将heap[0]heap[n-1]交换,再对heap[0...n-2]做最大堆调整。第二次将heap[0]heap[n-2]交换,再对heap[0...n-3]做最大堆调整。重复该操作直至heap[0]heap[1]交换。由于每次都是将最大的数并入到后面的有序区间,故操作完后整个数组就是有序的了。

  3. 最大堆调整(Max_Heapify):该方法是提供给上述两个过程调用的。目的是将堆的末端子节点作调整,使得子节点永远小于父节点 。

排序演示:

源代码:(python实现)


 

def max_dui(nums,start,end):  #构建最大堆
    root=start
    while True:
        left=2*root+1
        if left>end:
            return nums
        if left+1 <=end and nums[left]< nums [left+1]:
            left+=1
        if nums[ left] > nums [root]:
            nums [left], nums[root]= nums [root], nums[ left]
            root=left
        else:
            break


def heap_sort(nums) :
    n=len(nums)
    first=round(n/2)                           #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
    for start in range(first,-1,-1):            #从最后节点构建最大堆,   循环结束能找到max(nums)
        max_dui(nums,start,n-1)
        print('nums',nums)
    for end in range(n-1,0,-1):                  #从最后一个节点构建最大堆,依次找到max top K
        nums[end],nums[0]=nums[0],nums[end]
        max_dui(nums,0,end-1)
        print('nums1',nums)
    return nums

print(heap_sort([1,4,7,9,2,10,1,3,1,9]))

桶排序:

def bucket(nums):
    buckets=[0]*(max(nums)-min(nums)+1)        #建立与列表元素个数相同的桶
    for i in range(len(nums)):                    #给(小到大)桶中放入水
        buckets[nums[i]-min(nums)]+=1
    result=[]
    for i in range(len(buckets)):                 #从小桶到大桶逐步倒出水
        if buckets[i]!=0:
            result += [i + min(nums)] * buckets[i]

    return result

a=bucket([5,3,6,1,2,7,5,10])
print(a)

 

总结

下面为七种经典排序算法指标对比情况:

 

 

基数排序:非比较的整数排序算法,通过键值比较(将整数按位数切割成不同的数字,然后对每个位数上的数字进行分别比较)

分类:最高有效位(MSD) 或最低有效位(LSD) 

数据结构:数组

最坏性能:O(w * n)

最坏情况空间复杂度:O(w + 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