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达成共识、统一团队目标、经常聊天、技能提升、个性激励、保持有效反馈
2. 管理没有一种可以用在任何时候,任何团队的通行的方法
3. 核心是你需要通过团队来完成公司交给你的任务和目标,带领团队向上发展。 一定是通过团队来完成的,而不是你自己
4. 分析团队成员结构
水平相对低一些的: 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人, 最大的诉求是成长。 这个时候,你需要尽可能的把系统层次划分好, 任务分工明确一点,然后结合任务给每个人从入门到进阶给出指引方向, 让他们看到很大的希望:按照你的指示就可以获得成长。 这种情况对你的要求: 技术权威,能搞定他们搞不定的问题; 指引的方向是正确的(相当于也要求业务精通,系统架构水平);
技术水平高一些的: 这些人混迹了职场多年, 能力较强,他们的诉求可能会比较复杂。 但归结起来无非就是赚钱、成就感。 赚钱方面,你尽量在加薪申请方面给予倾斜吧,不一定有直接效果,但请记住这是重要的点。 成就感方面, 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这时候需要给这些人充分的信任和授权, 让他们自己独立负责一些具体的事情,你来配合他和给予支持,肯定他们的成绩。 这个时候有一个矛盾:下属好像能力比你强,怎么办 ? 这是管理层级进阶时遇到的普遍问题。 团队中有业务技术能力很强的下属,是个好事,你技术能力不如他们强的话,那应该把技术上的事情都交给他们, 但是这时候需要自己再次进阶: 自己从用户、商业上思考的更多和更远, 多研究些前沿的东西,保持视野, 然后每次做出的方向、规划、决策都是正确和合理,如果能显得牛逼和思考深度就更好,这些才能让技术比你强的人也能追随你。
5. 团队管理中还需要有价值观标尺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什么该提倡,什么是红线。 这些东西,需要自己想清楚,并且以身作则,然后在工作的不同场合反复灌输、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不符合价值观的同学, 应该早点清除,否则对你管理是个很大挑战
6. 需要能保持人的合理流动
不太行的人(无论是业务能力,上进心,影响较差等)让他走人, 然后再去招新的人。 新的人怎么选 ? 建议从价值观+技术能力两方面考察, 缺一不可, 你想清楚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再想清楚怎么才能通过面试尽可能的了解到候选人具备这些要求
7. 技术 Leader 平时的工作内容大多包含
技术选型,技术方案评审,代码审查,技术氛围的营造
需要:
吃透基础技术和弄懂技术背后的原理(万丈高楼平地起,再流行的框架和技术,剥离华丽的外衣也离不开操作系统,网络,数据结构这些原理型的知识)
了解细节,永远在写代码(不熟悉代码就无法提出真正可落地的方案,就无法感知技术团队的痛点在哪里,也就无法团队提高效能)
持续的学习,持续的为团队带来新的知识和理解(技术 Leader 已经是团队技术问题的终结者,不可能再上传递了,所以不要成为技术团队的天花板)
有一个真心帮助大家的心态(帮助大家成长,提高效能,最终组织效能也得到提高,实现共赢的局面)
8. 管理者的目标和工作结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做事:成本、效率、质量
带人:人才、梯队、成长
9. 管理者很多时间的大部分工作都在选择和权限
有限资源的限定下,选择最大化的产出方案
做出符合当前环境的技术决策,帮助公司产品取得成功
用方法和工具不断优化和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10. 技术 Leader 的工作视角
- 我们现阶段要做什么 ?
- 团队未来向哪里发展? 团队成长不如预期怎么办? 公司今年的业绩指标如何可以完成 ?
- 除了技术,还需要沟通,判断,组织,协调,看方向的能力
- 规划 Q1 季度的工作目标,分解到团队成员去实施,保证工作内容和每个团队成员的能力相匹配
11. 不确定性
管理者的大部分工作是“不确定性”的,而且几乎没有尽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用于标示“完成”状态,所以这对于习惯“确定性”思维的工程师来说,挑战极大
12. 知识工作者是无法进行严密的督导(彼得德鲁克)
提供一种积极,主动,自驱的工作氛围给团队,让团队在这种土壤里面逐渐的形成高效能团队
13. 高产出员工的两个特质
- 能力(专业知识,技术能力)
- 意愿(团队文化,价值观,喜欢的氛围)
发现懈怠的员工,不仅要从员工身上找问题,还可以去思考看看是不是我们周围的人,事,环境,工作方法,价值观等地方找出问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14. 外部激励
- 安全感和成就感(稳定的工作环境,完成有难度的挑战,及时反馈 BIA)
- 学习和成长环境(和优秀的人共事,感知到自己成长)
- 和管理者定期沟通(让员工感到自己被重视,收集员工建议并且做出工作上的调整)
15. 自驱力和凝聚力
想要团队保持足够的自驱力,管理者可能要思考是否对团队做到以下几点
- 给予员工自主性(工作内容上的自由度,工作方法上的自由度,工作时间和地点上的自由度)
- 成长(明确的工作目标,内容有挑战,工作发挥其优势)
- 意义和使命(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价值观)
- 信任和放权(共同面对挑战,团队内的对抗活动)
16. 良好的沟通能带来什么
- 管理者对团队的总体认知和判断力得到提升
- 和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信任和默契(信任的前提是充分的沟通,信任程度越高,沟通成本越低)
- 高质量的沟通可以帮助管理者在团队建立和累积影响力
17. 沟通原则和注意事项
- 认清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对于不同的角色要学会用不同的沟通和表达方式)
- 基于目标沟通 (明确各自沟通的意图和目的,减少不必要的误会,避免情绪对抗)
- 多用我来回放(可以把:你是不是这个意思,可以换成,你看看我理解的是否准确)
18. 通过如下几个切入点去达成沟通的共识
- 人格:有口皆碑的人品和正直的人格可以让别人更加容易信任你说的内容,并且被你影响
- 历史表现:你曾经成功完成过相同的事情,就是成功案例,可以让别人更加容易相信你
- 影响力:你是行业的知名人物或者是团队公认的专家,权威的力量
- 逻辑:你的内容前后呼应有着紧密的逻辑,可以增加说服力
- 激情和情怀:心怀某种远大的理想主义,并且有使命感有激情,比较容易获得人们的帮助和认同,可以参考锤子手机的成功案例
- 互惠:明白对方的需求,沟通的目的是建立在满足双方的需求上
19. 平常沟通中有哪些常踩的坑
- 沟通给人贴标签,对人不对事(例如: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笨,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 没有管理自己的情绪,负面情绪对团队造成影响
- 沟通没有闭环,消息和邮件发出去就默认对方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