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多孔介质的当量直径_新型纳米多孔碳材料在催化剂载体方面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纳米多孔碳材料,其独特的三维孔道结构使得催化剂负载更均匀,不易团聚,提高了催化剂寿命。孔道大小可精确调控,便于反应物和产物进出,从而提升催化效率。此外,该材料简化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负载过程,降低成本,适用于氢气燃料电池、药物催化和流体电池等领域。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0a2e41efea48fd71bf07f33c66385b87.png

成分:基本成分为碳91-95%,氧4-8%,氢1%,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10 S/cm)和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结构:内部是三维贯通的纳米孔道结构,每个孔与周围12个孔相连,孔道结构有序,孔径分布窄,可在10-1000纳米的范围内精确调控。

特点:与传统催化剂载体炭黑相比,新型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孔道结构规则有序且大小可控,可带来以下三个优势:

一、相比于孔洞的直径,孔和孔之间的连接孔较小,催化剂负载后被限制在孔洞内,不易团聚,明显提高催化剂寿命。

二、和活性炭相比,新型纳米多孔碳材料孔道较大,不会被催化剂纳米颗粒堵住孔道,而且孔径及连接孔大小可调,可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尺寸精确设计需要的孔道结构,方便反应物和产物的进出,显著提高催化效率。

三、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负载简化成一步完成。采取溶液浸渍原位还原的办法可以在新型纳米多孔碳材料的孔洞内制备纳米催化剂,同时实现均匀负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应用场景:适合用于氢气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催化剂层、药物催化剂、流体电池催化剂等。

上述新型纳米多孔碳材料可制成片状薄膜和粉末,该技术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CA2015/000516. March 2015. WO Patent 2015135069 A1. Sept 17, 2015.

6c78f5718439a8f40326ff4f420ca145.png
扫描电镜照片(孔径为85nm)

742757f170aa08831b9abb2d624eb1e6.png
透射电镜照片(孔径为85nm)

88789e04be6fa45edaf3d54d3129a456.png
三维结构模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