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结合硬件_让创意照进现实,基于Python编程软硬件结合教学

2020年12月11日,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举行,聚焦Python编程与硬件结合的教学实践。老师们通过不同主题的授课展示了如何利用Python进行环境监测、智能传感设计、机器人控制和人工智能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活动还探讨了Python教学与硬件结合的新思路,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20年12月11日上午,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成功开展。本次活动以“让创意照进现实,基于Python编程软硬件结合教学”为主题,通过研究课和课后交流研讨的形式呈现,江北新区信息教研员陈丁雷老师、江苏省高中信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巫雪琴老师到场指导教学,江北新区、江宁区、玄武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活动同时进行了网上直播。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安为伟老师执教《基于Python的学习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项目从“学习环境噪声智能监测仪”的设计与开发入手,围绕Python程序设计,结合开源硬micro:bit展开教学,旨在让学生在系统设计、功能实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体验开源硬件项目的流程,从项目学习中掌握python的计算,灵活运用程序的三大结构实现算法,了解函数的作用,掌握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陈小兵老师执教《基于Python的智能传感设计》。从“智能手环” 入手,循序渐进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借助可视化的BXY软件完成基于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和仿真模拟意义的计步器项目作品,体验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及生命周期,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体会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史艳兵老师执教《智能送餐:Python与机器人——for循环应用》。采用项目教学法,以程序设计Python for循环为主,以机器人为辅进行教学;通过添加有趣、动态的机器人知识,让学生脱离枯燥、静态的程序设计学习。每个任务学生需要通过机器人验证,并在验证过程中分析代码,调试代码,从而巩固和习得for语句的语法规则。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龚宜成老师执教《方舱救援:Python与人工智能》。以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视频切入主题,整节课围绕“身动任务”、“心动任务”、“神动任务”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循迹智能小车实现的全过程:组装小车、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最后介绍了第八届青少年机器人挑战赛,引发学生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展望与思考。

新课程实施以来,如何把Python教学与硬件结合从而让创意照进现实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活动通过区域连片教研的形式分享彼此在这方面的做法,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文:张伟 图:周科 审核:冯瑶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