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读一个对象不为空_【图表专题】高考地理如何考察 学生图表判读能力?

9b4f76984b2b5087b321ce41293c62a9.gif

本文由 地理雷 综合整理,全国知名地理备考平台。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图文并茂,无图考图”已成为地理命题的特点。因此,把握正确的图表解读方法,充分挖掘图表信息,是保证顺利解答地理试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现实要求。

类型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典例感知]

2ccb6c0c9e40c1f8be23fa7c2fcb9690.png

(1)图2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位于等高线密集区或密集区边缘,地势起伏较大。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第(2)题,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代表了一定时期的建筑文化,可以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对具有历史意义且有一定规模的地坑院加以保护,并非对各处地坑院都要完整保护,也没必要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不宜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答案] (1)D (2)A

[技法归纳]

1.等值线图的五大基本规律

426f5d82949e59d3645feef787beeb4c.png

2.等值线图的六大判读要素

判读要素

判读技法

看图名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如等高线、等压线、等人口密度线、等太阳高度线等

看数值

①同线等值

②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等或等于0

③计算两点差值时,可先读出两点的数值,再对比求差

看疏密

等值线越密集,差值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差值越小

看延伸

①观察等值线走向

②分析等值线分布、变化规律及原因

看弯曲

①根据“值低凸高,值高凸低”进行判断

②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弯曲原因

看闭合

①若闭合等值线位于两条不相等的等值线之间时,则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断,如下图中A<400,B>500。

426f5d82949e59d3645feef787beeb4c.png

②若闭合等值线位于两条相等的等值线之间时,则其数值可大于、也可小于相邻等值线且与其相差一个等值距,如下图,A>600或A<400。

5c4f53c8706c44039fbf4f17ee0e80f8.png

[应用体验]

(2020届高三·贵阳月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abd31392f8b291f3b98374d11badc78e.png

1.图中M、N、P、Q四地,海拔相同的可能是(  )

A.M、N            B.N、P

C.M、Q                 D.M、P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西北,再向北      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东      D.先向西,再向西南

解析:1.D 2.B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可以读出四地的海拔,M地海拔可能为600~700 m或800~900 m,可能为低地,也可能为高地;N地海拔为700~800 m;P地海拔为600~700 m;Q地海拔为900~1 000 m。故选D。第2题,根据等高线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的规律可判断,图中河流先由北向南流,经大拐弯后转向东南。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图示意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

1d544f1b29dd70f0a9dcd83d38bb8d90.png

3.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A.1月,2时              B.1月,11时

C.7月,2时              D.7月,11时

4.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洋流                    B.洋流、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地形            D.海陆分布、大气环流

解析:3.D 4.C 第3题,35°N~39°N为温带地区,该地区一般冬季温度低于0 ℃,图中陆地温度高于15 ℃,因此图示时间是夏季;且同纬度海洋温度高于陆地,由此推断图示地区为夜晚,再依据经线可以推知北京为白天。第4题,图中39°纬线上,陆地上与海洋上的温度差异是由于海陆分布不同;图中39°纬线的西部,等温线呈半封闭状,愈向中心、温度愈低,说明愈向中心、地势愈高。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 m/s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回答5~7题。

c80de80e8d79fdff7a54d568fde36bb4.png

5.在水平距离50~80 cm段,风速(  )

A.最大         B.平稳          C.下降        D.提高

6.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高空输沙量                  B.近地面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

7.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

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

C.减少水分蒸发              D.适应恶劣环境

解析:5.C 6.B 7.D 第5题,读图,根据风速等值线,在水平距离50~80 cm段,受石方格沙障阻挡,风速下降,C对,B、D错。遇到沙障前,风速最大,A错。第6题,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下降,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B对;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增加了地表粗糙度,C错;对风沙活动高度影响不明显,D错。第7题,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分布区不适宜林木生长,说明石方格沙障更利于适应恶劣环境,D对。在稳固沙土、削减风力、减少水分蒸发等方面,石方格沙障不如林木效果好,A、B、C错。

类型二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典例感知]

 (2018·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80c79bc19aa1ec9e53d9e9cf78230081.png

0686bb67d61c9d1b8fd19d53e6cd54d4.png

(1)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

(2)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

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

[解析] 第(1)题,东京星级餐厅多只能说明到东京旅游观光、就餐的人数多,星级餐厅并不是其地域文化的主体,A错;电影院屏幕属于文化设施,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不属于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B错;剧院也属于文化设施,纽约剧院多反映了当地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对;外籍学生多,是文化交流形成的,不属于伦敦地域文化特色,D错。第(2)题,由表可知,东京和纽约经济总量都比较大,说明其经济功能较伦敦、巴黎更为突出。伦敦、巴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由图可知两城市中图书馆、文化遗产等建筑较多,反映城市文化功能较突出。

[答案] (1)C (2)A

[技法归纳]

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柱状图、曲线图、扇形图、玫瑰图等,其中地理坐标图和结构图一直是命题主角,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基本特点是判读的关键。

1.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步骤

cac410ef4b3647e628d39b9dd4756a61.png

2.地理统计图的判读重点

无论何种形式的地理统计图,均通过反映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趋势来承载重要的地理信息,因此应重点判读以下两个方面。

(1)判读同一地理事物(现象)的数量大小和变化,如数值的大小、极值、特征值、随时空变化规律(趋势)等,并进行适当计算,最后用准确的地理术语描述其特征。具体做法如下表:

类型

判读内容

描述用语

判读方法

坐标统计图

数值

用直尺读,留意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等特殊点。注意:单位、正方向

变化趋势

副词:一直、大致等。动词:上升、下降、增多、减少、波动等

观察数据大小变化和图形变化

变化速度

快、慢、变化幅度等

对比、计算

变化规律

周期性、季节性等

观察图形变化特点

       (2)判读不同地理事物(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判读统计对象各部分的构成情况。具体判读内容和方法如下表:

类型

判读内容

描述用语

判读方法

结构型统计图

读数

直接读取

计算比例与数量

比例、比重、××率、占×%

注意点:找准基数,结构是否完整,比例与数量变化不一定同步

读出主导因素

比例最大的因素

相关型统计图

描述相关关系

正相关、负相关

根据相关地理事象数值的关系分析

[应用体验]

(2020届高三·太原月考)根据土地对农、林、牧等生产的适宜性,土地被划分为不同的土地适宜类型,而同一土地适宜类型中,根据其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大小又可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三个质量等级。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土地适宜类型等级的面积比例。据此回答1~2题。

cac410ef4b3647e628d39b9dd4756a61.png

1.据图可知,我国农业用地(  )

A.类型全且数量多          B.后备资源充足

C.改造的潜力较大          D.地区分布不均

2.今后,我国农业土地的利用应该(  )

A.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

B.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

C.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

D.改造自然条件,扩大宜农土地面积

解析:1.C 2.B 第1题,该图反映我国农业用地的类型较全,但是不能反映数量多少,A错;该图没有显示我国农业用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农业用地地区分布状况,B、D错;由于我国宜农荒地及宜林荒地中高等级土地占比较小,因此改造的潜力较大,C对。第2题,我国农业土地中等级较高的比重较小,今后应当克服限制因素,提高优质土地比重,B对;开发荒地资源,增加耕地的比重,易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问题,A错;扩大牧区面积,提高草场载畜量,易产生荒漠化问题,C错;盲目改造自然条件,扩大宜农土地面积,易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D错。

(2019·武汉二模)读图,回答3~4题。

79c694d3b63af531673846e180106e0d.png

3.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国家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c国第三产业占50%左右 ②a、b属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 ③c对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 ④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a、b、c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市场、动力和原料)的比重,则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a—炼铝厂 b—糕点厂 c—棉纺厂

②a—水果罐头厂 b—电子装配厂 c—印刷厂

③a—制糖厂 b—炼铜厂 c—家具厂

④a—有色金属冶炼厂 b—面包厂 c—水产品加工厂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3.C 4.C 第3题,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国家产业结构,c国第三产业占50%左右,①对。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大,a、b两国第三产业只占20%,比重小,②错。c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小,第三产业比重大,对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③对。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b、a、c,④错。故选C。第4题,若此三角坐标图代表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则a原料占比最大,是原料导向型工业;b动力占比最大,是动力导向型工业;c市场占比最大,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据此结合选项分析即可。故选C。

(2019·江西南康中学月考)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读该地区某气象站所绘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完成5~7题。

c47f4bce607336e65f9203a3199a5540.png

5.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          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C.年际平衡波动较小          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6.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

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D.冬季降水少,冰川波动变化小

7.斯瓦尔巴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会导致当地(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气候变暖加速

C.农业生长期延长         D.岛屿数量增加

解析:5.B 6.C 7.A 第5题,由图可知,该气象站1995~2010年总体上夏季冰川物质平衡的数值变化大于冬季,每年冬季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且波动小,A错误;而夏季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且波动大,因此年内季节变化大,D错误;总体来看,冬夏的平衡数据叠加,可以得出年总平衡为负平衡,B正确;1995~2010年,该气象站的年际冰川物质平衡波动较大,C错误。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夏季气温升高使得冰川消融量增大,因此夏季呈负平衡,C正确;该气象站冬季和夏季均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错误;如果夏季降水多,冰川物质平衡应该为正平衡,A错误;冬季降水多,其冰川物质平衡才能是正平衡,D错误。第7题,读图可知,全年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为负平衡,说明该地区冰川在退缩,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极地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A正确;气候变暖是冰川物质平衡呈负平衡的原因,B错误;该地区位于极地附近,以冰川为主,无法发展种植业,C错误;冰川融化会加剧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部分岛屿,岛屿数量会减少,D错误。

类型三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

[典例感知]

(2019·全国卷Ⅲ)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62636e44cd3f7469175f2d2c010b376c.png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

[答案] (1)B (2)C

[技法归纳]

1.把握地理关联图的基本特征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判读这类图的关键是读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用关联图考查的地理知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流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2)某一国家或区域突出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气候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等。

(3)某一企业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络图等,如某钢铁、汽车、化工、服装等公司的生产、销售网络结构图,要求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生产与布局。

(4)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和治理措施,如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治理。

(5)用关联图来表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贫困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

2.熟悉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技巧

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其实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关联图的各构成部分都有对应的因果关系,析图的关键在于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的文字表述与关联图之间的互译,透析各部分的成图原理及因果推理,让整图“动”起来。因此在判读关联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7f9a1a2eb11c8a11dae734ce5ee140ba.png

举例: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与表现。

91317281b406de2223f7191ee25c0368.png

[应用体验]

(2019·安徽宿州质检)下图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市雨水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377b9db5098fed58869745f49e72ae4a.png

1.墨尔本市采用这种雨水处理系统后,水循环各环节的变化表现在(  )

A.地表径流增加             B.大气降水减少

C.水分蒸发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

2.图中雨水处理系统中,对雨水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

A.雨水花园                    B.透水性人行道

C.绿地                           D.屋面

3.这种雨水处理系统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

A.气温日较差增大

B.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C.地表径流汇聚速度加快

D.城市内涝现象消失

解析:1.D 2.A 3.B 第1题,该雨水处理系统是将雨水通过透水性人行道、绿地等方式使地表水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弱,对大气降水无影响,使水分蒸发增加。第2题,净化是湿地的基本功能,图中雨水处理系统中,对雨水净化效果最好的是雨水花园,透水性人行道及屋面只是汇流雨水,相比雨水花园,绿地的净化功能弱些。第3题,这种雨水处理系统使城市生态环境好转,气温日较差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减弱;由于截流下渗,使地表径流汇聚速度减慢,缓解城市内涝现象,但不能根治。

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据此完成4~5题。

92c7ae17fc433a6ec6d35cc289a092f9.png

4.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  )

A.青海省         B.河南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解析:4.A 5.B 第4题,读图分析,实施清洁生产后,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该清洁生产方式使生产流程延长,产品的种类增多,③④错误;实施清洁生产后,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②正确。第5题,根据图示可知,酒精生产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原料,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湖南省和广东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河南省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是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

声明:本文由地理雷(dililei)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1.高考地理【旅游地理】看这份极简知识总结就够了

2.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极简知识归纳

3.【玩转考试】一线教学名师总结的高考地理答题话术

4.【备考攻略】高考阅卷员整理的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同学们速度收藏了!

5.【复习锦囊】高考地理区域比较类试题审答攻略

6.【复习锦囊】高考地理“意义作用”类试题审答攻略

7.高考地理【特征描述类】试题答题攻略

8.高考地理 【辨析评价类】试题答题攻略

9.高考地理成因分析类试题答题攻略

10.【强烈推荐】高中地理解题能力训练专辑

11.【备考策略】2020高考地理非选择题提分策略(含典例分析)

12.【方法技巧】2020高考地理主观题20条答题技巧

13.【答题思路】高考地理简答题高分攻略,你一定用得到

14.【延学超车】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梳理,看完再也不迷糊了!

15.【综合题】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

亲爱的你在看吗?e3d7a634f63f405595482d7877ff8f87.gif↓↓↓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