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悖论是什么?
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三元“概念:
1、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货币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调节国内经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本国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能够不受国外资本的干扰,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干,不要别人掺和。
2、资本自由流动:资本自由流动,是指国内外的机构或个人在无需国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就可将投资资金汇入国内或汇出国外,并可按官方汇率在本币与外币间自由兑换。(自1994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允许商品和服务进出口方面的人民币与外币的自由兑换,但人民币还没有实行完全的自由兑换)
3、汇率稳定:即就是实行固定汇率,汇率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保持稳定,超出了范围央行就会实施干预。稳定的汇率制度,对本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有着正向的作用。
- 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性:假如本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利率(理解为货币的价格)便会升高,对于国外的自有资本便意味着套利空间。外币想要购买本币,那么在供需机制下,本币便会升值,汇率就无法稳定。如果此时央行想要稳定汇率,那么必须增加金融市场上本币的供应量,这与原本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反之同理。因此,如果想要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性,那么必须放开汇率,实行浮动汇率
- 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的汇率:假如本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利率(理解为货币的价格)便会升高,对于国外的自有资本便意味着套利空间。外币想要购买本币,那么在供需机制下,本币便会升值,汇率就无法稳定。所以为了稳定汇率,必须限制资本流动,实行外汇管制。反之同理。
- 资本自由流动和稳定的汇率:假如本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利率(理解为货币的价格)便会升高,对于国外的自有资本便意味着套利空间。外币想要购买本币,那么在供需机制下,本币便会升值,汇率就无法稳定。如果此时央行想要稳定汇率,那么必须增加金融市场上本币的供应量,这与原本的货币政策背道而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消失。反之同理。
问:
1、汇率由什么决定?
2、本国货币汇率升/降会带来什么影响?
3、货币政策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