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lab什么意思_普通人如何能更有意义地参观美术馆?

谢邀~

首先,要找准什么是值得一去的美术馆,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钱。

并不是所有的美术馆,博物馆都值得一去,也不是一个美术馆里的所有作品都值得看,都是最好的作品。那怎么能知道哪些是好美术馆,不妨问问身边了解艺术行业的朋友,或者上网搜寻一下此类的信息。像我2017年一月就去了一次北京的国家博物馆,完全刷新了我的三观,在我理解的应该出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的东西基本都没有出现,而不该出现的东西出现了一大堆。而如果你要去纽约就一定不要错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的话就一定要去芝加哥艺术学院,或是去费城就不要错过了费城美术馆,若是去旧金山就不能不去SFMoMA——总之,去专业的大美术馆看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一般来说不会浪费时间。Edward Hopper的油画,在惠特尼美国艺术馆

第二,明确自己的参观目的。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参观,也许每个人的理解和要求也不一样。遇见一个神奇的人工景色,成为拍照的神器,回来可以发朋友圈,这是一种参观的模式;“有意义”的观看,也可以是近距离的参观大师的作品,看到原作的细节,启发自己的创作;“有意义”的逛美术馆,也可以是看看艺术界的最新花样,看看有哪些新的视觉传达方案,有哪些新的艺术议题。

这三种“目标”的指导下的获得的参观体验都是不同层面上的“有意义”,你在选择美术馆和展览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有意义”要求来选。Pipilotti Rist的展览“数码森林”(Pixel Forest)

举个例子,如果你喜欢拍照,希望刷新朋友圈的逼格,不如去看看最近有什么新媒体艺术展和装置艺术作品,例如龙美术馆的James Terrell的灯光装置展,就很适合拍照,或是北京Pace Gallery的日本新媒体团体TeamLab的展览,也是营造了一种人工数码美景,或是纽约的New Museum去年上演的Pipilotti Rist的大新展览“数码森林”(Pixel Forest)也能充分满足你拍照的需要。这些大型装置艺术,新媒体的“沉浸式”的展览,都很好看也很好玩,参观作品基本不需要任何专业艺术史知识,艺术家会给你制造好一个梦境,你去感受,去做梦就好了。

第三,我觉得“好奇心”和“包容心”在参观艺术展览时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任何人来说,一种open-minded,开放性的对话是理解一件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工具。在面对我们的不理解的作品时,不要有抵触和诋毁的心态,而是用一种好奇和包容去打开对话。很多时候,一件作品的确会于你的个人审美,个人趣味,甚至是与你的价值观和信仰产生冲突,但是这不是你去质疑这件艺术品是好还是坏的标准。

对一件当代艺术的作品抱有不满和不理解很正常,我们要记得它的功能是反思,那么这件作品点燃的你的不满和不爽、不喜欢与不解,也许都是让你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激发辩论的一种手段。

我觉得提出问题可能是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的第一步。不要因为一秒钟的看不懂就放弃,就蔑视,也许多看几次,瞅一眼做的说明,读一读艺术家的文字,可以引发出你的思考,也许还能激发出很强烈的反应。

第四,请在遵循美术馆的规定和艺术家的指导下,尽情享受这件艺术品。

一般来说,美术馆的基本守则是:不要触碰展品,不要大声喧哗。在这两项基本原则之下,请你尽情观察。同时,你也知道,现在的一些作品是可以被触碰,甚至可以参与其中的。所以美术馆里,在面对一件作品时,你还可以咨询或者观察一下周围的人,或者最好去阅读一下这个作品的信息,看看这个作品是否是可以触碰和互动。Carsten Holler的参与性装置艺术作品

如果是交互式和参与式的作品,就请大胆使用,融入作品环境,然后动用你的一切感官,调动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鼻子,如果可以触碰,也请放心地按照指示去触摸这些作品。然后用你的身体感官所收集到的信息告诉自己这是一个什么体验。

它是否可以启发你的一些联想?或者是让你丧失一些感觉,从而掉入艺术家设计好的圈套?例如那些利用烟雾和光色让你丧失方向感的装置艺术。

作为观众,我们在构建一件艺术作品意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罗兰·巴特早就用他的书《作者之死》告诉我们,艺术的意义现在归于观众了,而事实证明,观众的想法和参与很多时候真的会影响到一些艺术家的作品。

观众通过提供他或她的个人反思,经验,意见和解释来完成一件艺术作品所期待的对话。而例如像是互动性的艺术作品,没有了参与者,没有了观众,这个作品就不完整,甚至不成立。Ann Hamilton在纽约军械库做的秋千装置艺术,需要观众的“启动”

这种例子我在我的很多次知乎live中都提到过,例如一些装置作品,Ann Hamilton的大窗帘,还有在“当代艺术中的高科技”那一期讲过的Jeffery Shaw做的早期虚拟现实的骑自行车,没有参与就没有艺术。因此,在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构建中,如何去看当代艺术品和艺术展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艺术家用自己的语言和语气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作品的展示中,也是希望得到观众的反应和回应的。

而如果是那些不能触碰的作品,你可以首先观察一下它的形式:它是绘画,摄影,雕塑,还是装置?

然后再研究一下它们的细节和制作的手段。

例如,这个装置作品使用了什么材料?展现了哪些物件?这些物件是日常用品嘛?如果是,这些你熟悉的物件启发了你的那些情感和回忆?如果是高科技的材料,那么这件作品是在讨论那种科技,你有哪些了解,或者告诉了你哪些你不知道的事情。MoMA中的一件作品,画面里有很多大头针

你可以走近这个作品,观察他的每个细节,用到了哪些不同寻常的材料和展现方式,包括它和他的展览空间之间的关系。

如果在这件艺术作品里,你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形象,你能够理解的部分,试问一下这些是艺术家独创的,还是借用的,改造过的?它和你生命中熟悉的那些物件和图像有哪些相似和不同?

然后去感觉它们给你带来的情绪,是唯美,还是恐怖,是紧张还输放松?这就会帮助你去体会整个作品的设计和用意,包括观察整个展览中作品的布置。Rubell Collection中Cady Noland用啤酒罐做成的装置

再就是体会这个作品的大小、尺寸、质感,装置艺术的话,就是环境设计,这些内容是你在网络和复制品上得不到的信息,一定要把握好在美术馆里面的时机。Thomas Hart Benton的一整个房间的壁画“America Today”,在大都会,非常震撼

第五,总结自己的体会,养成记录的习惯。

当你完成了一系列的观察、互动和体会之后,我相信你不可能完全脑中一片空白,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得到一些自己的理解,或者就是收获一份参与的快乐。

如果你完成了一整套“阅读+理解”,也还是不知道这件作品是在干什么,那也没关系,我也不是第一次进美术馆就能看懂所有作品,也许你正在养成一种阅读的经验和习惯。

当代艺术和任何学科一样,都需要学习。这个时候,逛美术馆的时候养成记录的习惯会很快的帮助你学习。可以用小本本写下来作品的名字和艺术家的名字,回去做点功课;或者用手机把作品和作品信息拍下来,以后想到类似的情绪或作品时,拿出来看看,做比较,这样有助于记忆。

而且,有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下子看不懂就放弃,有时一个当代艺术作品就是让人看不懂的。它的意义也许在创作这件作品的艺术家那里,也许他的思想很重要,很有趣,但是他的作品却无法传递这种思想,或者说在没有学习的前提下很难被感受到。这很正常,就像电影艺术一样,每年有那么多电影,我们也不可能期待各个都是好片,有的电影就是让一般人看不懂。

第六,把作品中的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来思考。

所有时代的艺术都是所对应的文化和时间段的产物;而今天的当代艺术家能够用过去的艺术家无法使用的方式和材料去表达自己,他们会去关注和回应当前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些艺术在审美功能之外,还很多别的作用,例如:自我表达,社会批评,科学研究,教育民众和启发新思维。艾大爷的作品,在纽约古根汉美术馆

所以,当大家在参观美术馆时,尤其是体验当代艺术时,也请你们使用不同与欣赏别的时期的艺术品的标准来判断艺术作品,不是去问“它是不是够好看”,制作是否精美,画的像不像,而是去问,这位艺术家要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想法是否有创新和启示的意义?Olafur Eliasson的装置作品,多年研究“光”的艺术家

最后再来想想,你是否喜欢这位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同意他的观点,但是不喜欢他的表达方式,那么是为什么?如果把这一些问题放在心里,对于大家日后去感受和理解当代艺术对有帮助的。开放的思想对于理解,感受,甚至赞赏我们现阶段的艺术很有帮助,我们不是一味的诋毁或者膜拜,而是参与一种对话,思考我们生活的周遭,这样,当代艺术才有意义。Barbara Kruger的作品,就是女性主义和平权艺术的一种表达

总之,美术馆是一个学习和交流思想的地方。而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都有千变万化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当你没有知识背景的时候,看不懂一件艺术作品很正常。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需要一点耐心,给一个作品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观看、体验、思考的时间。当你把颜色、构图、光线、环境、气氛、情绪、是否创新,等元素都收集一下,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回想,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作品的意义。

即使在体验完之后,你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作品,这也没关系,这说明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喜好和趣味,你会在更多的其他展览里找到对你胃口的那些作品,那时候你就是颇有资历和经验的艺术体验者了。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祝大家在美术馆里多有收获!

===============================================

欢迎关注艺术杂志:《布林客·BLINK》(微信号:blinkzine)

and Follow 我的视频就去:哔哩哔哩 / 油管,了不起的苏小姐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以下是一段以Java为语言的processing交互艺术,具有teamlab风格: import processing.core.PApplet; public class TeamLabArt extends PApplet { int numParticles = 2000; Particle[] particles = new Particle[numParticles]; public void setup() { size(800, 800); colorMode(HSB, 360, 100, 100); background(0, 0, 0); // 初始化粒子 for (int i = 0; i < numParticles; i++) { particles[i] = new Particle(random(width), random(height)); } } public void draw() { // 背景渐变 background(frameCount % 360, 80, 80); // 更新和绘制粒子 for (int i = 0; i < numParticles; i++) { particles[i].update(); particles[i].display(); } // 文字渐变 fill((frameCount + 180) % 360, 80, 80); textSize(50); textAlign(CENTER, CENTER); text("Hello, TeamLab!", width/2, height/2); } class Particle { float x, y; float hue, size; float vx, vy; Particle(float x, float y) { this.x = x; this.y = y; this.hue = random(360); this.size = random(5, 20); this.vx = random(-2, 2); this.vy = random(-2, 2); } void update() { x += vx; y += vy; if (x < 0 || x > width) { vx *= -1; } if (y < 0 || y > height) { vy *= -1; } hue = (hue + 1) % 360; } void display() { noStroke(); fill(hue, 80, 80); ellipse(x, y, size, siz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pplet.main("TeamLabArt"); } } 这个交互艺术程序显示了一个动态背景和一群随机运动的粒子,背景颜色会随着时间渐变,文字也会随着时间颜色渐变。程序使用了processing中的面向对象编程,通过Particle类来表示每个粒子的状态和行为。整个艺术作品具有teamlab风格的色彩和动态效果,能够为观众带来视觉和感官上的愉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