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像素(pixel)
像素是计算机屏幕上所能显示的最小单位,每个画面都是由像素组合而成的,画面所包含的像素越多,所呈现的画面就会越精致。如下图分别是由24x27个像素和48x54个像素组成:
2.对比度(contrast)
一个画面的内容,只有由像素与像素之间的差别来表现,才能显示出来,否则便成了无字天书。而最简单的差别是明与暗。差别越大,人眼越能感知到。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对比度中画面黑与白的比值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
3.灰阶(gray level)
像素明暗的差别,最简单的一种是亮暗二元化,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中,影像并不是只有亮与暗,而是充满了介于其间的明亮程度,所谓灰阶,是将最亮与最暗之间的亮度变化,区分为若干份。以便于进行信号输入相对应的屏幕亮度管控。一般在目视判读时,其灰阶可粗略地划分成七级,即白、灰白、浅灰、灰、深灰、浅黑、与黑。对于我们芯片来讲,对于灰阶的调节其实就是调节图片的明度Value。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界的明亮程度是连续的,但是显示器却无法做到连续,只能在最亮和最暗之间增加灰阶的数目。为了配合存储器,一般灰阶的数目都是2^N。
灰阶的分级一般有三种,以亚像素分级灰阶,以像素发光时间和以像素发光强度分级灰机。
(1)以亚像素来分级灰阶,每个像素由2*2个亚像素组成,以亚像素中,亮的亚像素的个数来分级灰阶;
(2)以像素发光的时间比例来分级灰阶,因为光源是一闪一灭的而不是一直亮着的,当光源超过人眼可以闪烁时,就会有视觉暂留的效应,我们就不会感觉到灯光的闪烁,而是感觉到其平均亮度,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发光时间的比例从而达到分级灰阶的效果;
(3)以像素发光的强度分级灰阶,上述两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TFT-LCD是通过改变像素本身的发光强度,即通过改变电压-透射率关系,具体是通过精确控制写入液晶的电压实现的。
现在在TFT-LCD中是以像素发光强度来分级灰阶的。具体是利用电压—透射率的关系,只要精确控制写入像素液晶的电压,即刻控制像素液晶的透射率,来实现所需要的灰阶。
4.颜色
颜色是一种人眼的感知,是人眼对不同的波长的光的不同的感觉。对敏感度较高的波长对应的颜色是红绿蓝。其它的颜色都可以由红绿蓝组合而来。
5.HSV颜色模型
HSV(Hue, Saturation, Value)是根据颜色的直观特性由A. R. Smith在1978年创建的一种颜色空间, 也称六角锥体模型(Hexcone Model)。这个模型中颜色的参数分别是:色调(H),饱和度(S),明度(V)。模型图如左图:
(1)饱和度(Saturation)
饱和度S表示颜色接近光谱色的程度。一种颜色,可以看成是某种光谱色与白色混合的结果。其中光谱色所占的比例愈大,颜色接近光谱色的程度就愈高,颜色的饱和度也就愈高。饱和度高,颜色则深而艳。光谱色的白光成分为0,饱和度达到最高。通常取值范围为0%~100%,值越大,颜色越饱和。
(2)明度(Value)
明度表示颜色明亮的程度,对于光源色,明度值与发光体的光亮度有关;对于物体色,此值和物体的透射比或反射比有关。通常取值范围为0%(黑)到100%(白)。
(3)色调(Hue)
用角度度量,取值范围为0°~360°,从红色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计算,红色为0°,绿色为120°,蓝色为240°。它们的补色是:黄色为60°,青色为180°,紫色为300°。色调示意图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