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图解》读书笔记

记录《番茄工作法图解》阅读笔记。。
此书为一个时间管理方法的理论说明,简单来说就是:

  1. 将待办项列出清单,按优先级排序
  2. 以分割出定长的时间单位去完成这些事;
  3. 最后进行对事项安排进行反馈和总结。

想要在生活中去应用它,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学会确定事项优先级,以及不要在一件事情上死磕。整本书语言比较活泼,可以参考它去培养一个自主安排时间的习惯,理论通俗易懂,但实践起来还是需要集中注意力、保持耐心的。闲暇时可以一读。

第1章 一次只做一件事

概述:通过几个小故事描述作者在生活中时间管理的一些场景,介绍番茄工作法的相关概念以及使用原因。

相关概念
番茄工作法:列出当天要做的事(学习挑出最重要的任务),设置25分钟闹钟,然后从第一件事开始执行。此外还要有每日回顾、做每日承诺、控制终端、预估要花的工夫等(学习记录活动)。

番茄工作法在一天结束前要做三件事:记录、处理和可视化,这些每日回顾工作是改进个人流程的关键。

Q:为何要使用番茄工作法?

A:面对复杂,望而却步;无聊琐事,越拖越久;小事忙活一天,大事一样没办;最后期限,步步紧逼;从休息回到工作,心态难以调整(动作导向);一错再错,不长记性(每日回顾);没想到一件事要做这么久(预估番茄数);没想到一件事越做越复杂(计划外紧急与定性预估);头脑被各种想法占据(专心致志);时间都用来学习适应复杂的工作方法了;只顾低头干活,忘了抬头看路;把预估当作承诺;流程管理;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完美主义,碍手碍脚;前怕狼后怕虎。

第2章 背景

概述:了解大脑及其工作原理。

相关知识点

  1. 大脑结构:四个层次——脑干(反射机制)、边缘系统(长期记忆、处理奖励信号,涉及情感和社会关系)、皮层(认知与思考)、额叶(创新、幻想与协商)。

  2. 大脑性能:以体重2%的大小消耗20%的氧气,计算能力相当于电脑的1百万亿条指令/秒。

  3. 生物节律:脑干负责控制多种基本节律,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往往更容易迷茫和焦虑。

  4. 专注:通过执行一套相同的动作和准备程序,可以使大脑自我调整,进入执行某类事务的最佳状态。

  5.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是建立一个特定行动的特定信号。

  6. 左脑与右脑:左脑倾向于匹配,对我们当前看到的和之前经历过的进行比较,如何一个模式看似合理,则将它加入指令系统内。例如,说话时,左脑帮助我们产生一个符合语法和语义规则的词语线性序列,对过去进行分析也属于一个典型的左脑任务。右脑倾向于直觉,理解比喻、产生梦想、组合新想法,或是灵感来源。

  7. 工作记忆:大脑中暂存和处理信息的结构和程序——“中央执行器”(控制认知、分类信息)-“语音回路”(通过复述存储记忆)-“视觉画板”(判断距离、视觉想象)-“情节缓存”(跨领域沟通、长期记忆)。应该避免让有限的工作记忆成为瓶颈。

  8. 联想机器:可视化技术,比如思维导图,是理清联想脉络、服务长期记忆的极佳工具。

  9. 吸收:“相关记忆”能够综合概括个人原有知识,脱机状态对它意义重大,学会暂时放下待解决问题的片刻小憩时间也很重要。

  10. 拥抱变化:即使变化发生了,所增加的成本通常也可以借助良好的对策来加以抵消:严格控制我们必须完成的内容,并经常性地重新评估,从长期和短期角度问自己:“完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11. 选择:我们自始至终仍然愿意做最重要的事情,当环境发生改变,而且影响到我们手头工作的价值时,我们应该接受这种变化,或许还要调整原先的优先次序。(p40)

第3章 方法

概述:了解阶段、工具以及工作法的常见问题.

  1. 阶段:计划、跟踪、记录、处理、可视化;在每天开始时,进行计划;每天结束时,进行记录、处理和可视化;在两者之间,进行对25分钟周期循环的跟踪;

两个表格
1)今日待办

时间事项完成情况中断次数
10:30-11:00完成xxx方案设计(活动清单)✅(跟踪)(记录一些过程指标)

2) 数据归档

日期完成情况中断次数指标1指标2
11月xx日5/34
  1. 戴明循环:品质管理循环/PDCA循环,一个解决问题的周期流程,可用于对其他流程进行改进,分4步:计划-执行-评估-应用。

  2. 寻找起点:将最重要的活动排到第一位,并全力以赴去做

  3. 承诺:量力而行,将可以自主完成的事情放入今日待办;直接和立即反馈:当人类心智能量的投入获得成功的结果时,人们会感到满足

  4. 前瞻记忆:为避免一头扎进不太重要的活动,要记得定期评估活动的重要程度,还要记得频繁地休息,时不时地提醒自己,进行自我评估,努力扬长避短。

  5. 休息与放下:完成一个番茄钟的事情之后,休息3~5分钟,之后确定继续进行同一项活动,还是切换到另一项。期间不要思考其他清单事项,如果让压力系统一直工作,而不借助心智休闲进行调节,思考系统会收到影响,造成紧张和焦虑。此外,番茄工作法要求安排时间更长的阶段性休息(15~30min),例如每4个番茄钟作为一组,完成之后“无忧休息”一段时间。

  6. 行程:确定有形的目标,能激励人们完成工作;量力而为地选择一定数量的活动,是承诺;努力通过一些较短的周期来履行承诺,是行程。尊重行程,有助于持久地高效率。

  7. 记录和处理: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持续改进。

第4章 中断

概述:介绍合理、有效地处理中断和干扰的方法。

  1. 避免LIFO和BPUF:LIFO(后进先出)指最后一件事总是排在第一位,BPUF(大计划先行)指拒绝变化,按计划执行。

  2. 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全局观、控制力是与心流和创意相对立的。没法在纵览大局的同时专注细节。尽量减少“安排优先次序”的活动,有利于保持专注。将专注、排序和休息时间段交错安排,能获得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3. 中断策略:番茄钟期间的中断有“内部中断”和“外部中断两种,前者是有直觉向心智发出信号,告诉自己去做当前专注活动以外的事情(主动发起);后者是有人找你询问或请你帮忙,并且等待你答复。

内部中断策略:首先接受它,然后记录它(计划外紧急),然后立即继续手头的工作,避免真的被打断【可视化、接受、纳入计划或删除】,使本能和突发奇想依赖于日程表而定,做到扭转依赖。频繁遇到内部中断时,需要记录跟踪数据,尝试调整番茄钟长度,总结时跟踪中断时间间隔设定适合自己的番茄钟长度,避免被打断。(’标记)

外部中断策略:外部中断具有互动性,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可以在对方可接受的时间段内调整回复时间。每遇到一次外部中断,就在“今日待办”表格中添加中断所需的活动标题,标上截止时间,若需要今日处理,就写入今日待办表格的“计划外紧急”区。策略:告知、协商、计划、答复。(-标记)

  1. 原子性:一个番茄钟具有原子性,不可分割,是这套流程方法中最小的货币单位,记录一个25分钟的连续努力。

  2. 中断标记:内部中断’标记;外部中断-标记。(p86)

第5章 预估

概述:如何对活动清单进行预估。

  1. 活动清单表格中的预估:承诺是番茄工作法的核心。“今日待办”表格是每天的承诺。所选出的活动应当具有可行性。工作的总量应当是你通常在一天之内能完成的。如果事前预估与实际所花功夫不一致,有一下两种原因:1.做预估的方法或能力有待改进;2.工作开始后,又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使得环境发生改变。通过训练和监控,可以积累做预估的经验和技巧。

  2. 活动的规模:预估的计量单位是番茄钟,如果一项活动预估超过7个番茄钟,则说明它过于复杂,可以将其拆分为单独一行的小活动;如果一项小活动的时间不到1个番茄钟,可以合并若干项。

  3. 选择:以预估为基础来进行计划,使得当天的自我承诺更真实科学可行,这样的结果之一就是增强做事的积极性。

  4. 定量预估误差:对一项未能预期结束的活动,需要进行二次预估。(p98)

第6章 应变

概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番茄工作法。

  1. 索引卡片:为每项活动使用单独的索引卡片,在“今日待办”中按优先次序排列它们。

  2. 事务番茄钟:刚开始学习使用番茄工作法,简单朴实即可。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一些优化。

  3. 声音和形状:对于周期内的信号形成集中精力的反射。

  4. 番茄钟的长短:周期越短,完成的次数也越多,如果经常遇到中断,就应该考虑缩短番茄钟的长度。使用更短的周期,可以在过程中让你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周期越长,休息的次数就越少,但另一方面,每次休息的时间就要相应延长。每一位番茄工作者都有自由去体验、改进,找到自己的最佳步调。但建议最开始使用25min,而且在某个固定长度至少要坚持两周,避免破坏节奏。

  5. 休息的长短:番茄工作法的默认时间表中,每隔三个短休息就要有一个长休息,但不是强制性的,而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内容而定,包括工作场所和个人状态。注重节奏。

  6. 进度表格:对于重复出现在“今日待办”表格中,却得不到完成的活动,可以整理到进度表格中跟踪。

进度表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备注:圈代表选择某项活动并将它放入“今日待办”表格;星代表活动完成。如果某个活动有许多空圈,则可能需要分解它

  1. 优先级淘汰赛:通过两两比较选出优先级高的活动。

  2. 反复回顾与思维导图日记:每次回顾时,对所收获的知识进行复习。

  3. 守则和应变:番茄工作法让我们把重点放在执行上,可能要忽视系统思考和整体性,但更适宜处理类似敏捷开发、GTD之类的流程。

  4. 全力以赴不等于全面高产。容易陷入琐事之中,在看似非常重要的问题上花越来越多的时间。每半个小时,从工作中跳出来,纵览全局。定期的短暂休息也会给人可持续发展的步伐,而不是一面埋头苦干,一面抵抗越来越多的内部中断。(p116)

第7章 团队

概述:针对团队的番茄工作法。

  1. 限制时间的会议:用白板列出会议要包括的全部活动,或预期成果,然后按优先级排序。每一项依次使用一个番茄钟完成,如果再番茄钟期间,会议议程已经完成,可以回顾成果、尝试改进或者延伸思路,直到番茄钟响铃。

  2. 跟踪会议与匹配工作节奏:节奏是番茄工作法的重要一环,它受休息时间长短的控制。开始番茄钟之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两个人一同使用时,需要彼此告诉对方:我休息时要做些什么,估计需要多长时间,以便我们一开始就能对休息时间的长短心中有数。

  3. 授权番茄钟开始、匹配番茄钟长短、临时单飞(对于合作不适用的场景,可以拆开搭配,各自独立进行一个番茄钟,更容易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4. 跟踪工作搭配:最有用的指标是与长期搭档共事期间的指标。频繁变化的工作搭配确实会造成误差,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应该能够自我抵消。

  5. 团队文化:每个团队之间都有独特的“做事方法”,为了促进团队内部沟通,队友之间请教问题可以不计入中断。

附件

  1. 番茄工作法电子书
  • 23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