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之外一:交流
最近太忙,很久没在知乎上写专栏了,这次乘着ICML结束后稍微写一点。
从小到大,中国家长都训练孩子考高分,啥事不用管,只要闷头做题就好了。现在还有“做题家”的称呼。虽然“一个人把活干了”值得惊叹,也能赢得一时的赞誉,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我去年写过要跳出纯技术的圈子,不能太过沉迷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短处。现在就来讲一些在具体细节上的思考。
第一个话题是交流能力。交流能力的发展,有好几个阶段。
其一,能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阶段太基础了,其实并不尽然。我与很多人聊过学术,相当多的博士生确实做了不错的工作,但表达不清楚或者陷于具体细节,导致听众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个比例我觉得甚至可能有三成,并且这和母语是否英语的关系并不大。很多好工作往往就此埋没在大量的文献里了。
表达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即自己花八成时间忙活的事情,也许在战略上只值两成的时间讲述;自己灵光一现想出的点子,其实值得在演讲时大书特书。这种不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技术很强的人,花很多时间描述自己如何把某个细节弄得非常漂亮;有些数学底子很好的人,开篇就甩出大量的定义和引理。这些当然重要,但对听众而言,除非演讲者早已名声在外,不然他们的首要任务永远是确认“花时间来听是否值得”,所以及时讲出目的和大致思路,才能让听众愿意坐下来继续。对于面试官而言,如果面试者的工作连他自己也讲不明白,那何来被人赏识的可能。
其二,能准确回答别人的问题
交流不是一个从讲者到听者的单向过程,问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段演讲可以通过长年累月的修改和机械操练趋于完美;而问答,特别是无准备的即时问答,则可以真正看出提问者和回答者的水平。只表达高层次的观点,一开始的交流也非常光鲜,但在询问时对具体细节却避而不谈或者夸夸其谈,那在这个环节会马上暴露出短板。如果答者被发现回答有事实错误,或是某个关键指标没有与众所周知的工作进行比较,那一般下场就不会太好。
最简单的回答方式,自然是问什么答什么。提问者就某个细节提出具体的问题,而回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答复。这个主要考验答者对自己的工作是不是熟悉,是不是思考过一些琐碎却重要的细节,有否踩过坑。提问环节也是考验提问者水平的时候。最厉害的提问者,认真听且听明白了,对技术细节熟悉,同时又有战略眼光。我做过很多次演讲,可以非常清楚地发现,听明白和没听明白的提问者,问的问题完全不同,没听明白的往往只会问出无关痛痒的问题,而且也相当容易回答;而听明白并且厉害的提问者,问出的问题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回味好几年。当一个积极思考的提问者,这种免费且做错了问题不大的训练机会,大家也可以尝试。
进阶的回答方式,则要考虑听众的层次,思考问题的弦外之音。很多时候别人有困惑,但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困惑,或者连自己根本的困惑在哪里都不知道。一个厉害的答者,不仅要把字面上的问题回答清楚,还要顺带把根本原因也讲出来,这样回答高度才是足够的。比如说最常见的网络架构设计,有人提问“为什么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仅仅回答“这样做能提点”已是不够,最好能回答“为什么能提点”或者说“我们做了很多实验证实设计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才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听众的姿势水平正在水涨船高,两三年前的惊艳结果,现在已是平平无奇,需要新知识新观点才能提起大家的兴趣了。
回答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清楚知道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保持谦虚谨慎,但同时又能在自己自信的地方展露锋芒。有一些非技术出身的人,讲起高层逻辑来头头是道,但一旦落到细节处就显得夸夸其谈,这就会给人相当糟糕的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在不熟悉的领域带着满腔自信大放厥词,这样的回答,往往也会被人记住很长的时间,并且成为答者的负面标签,这是要最大程度避免的。
其三,尽可能从一开始就消除可能的交流障碍
如果说清楚表达是学会如何诊断病情,回答问题是行医救人,那再往上一步,就要是做到“上医治未病”,从一开始就消除可能的交流障碍。
很多交流障碍是人为产生的,包括演讲没有准备好,思路没有理清楚,面试时过于紧张,等等。为了让交流能高效完成,事前是要好好做功课。
在研究工作上,充分思考读者和评审面对的情形,比方说,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评审只有五分钟看文章,那么他可能会误解到什么程度?”,然后尽力去在写作的时候,就提前消除误解。为此,可以不时把手头的琐碎细节工作放下,从头开始梳理脉络,得到一个更好的,更高屋建瓴的观点。就拿我最近做的一些理论工作来说,定理证出来之后放个几天,努力把细节忘掉后回头再来看,如果还能一下子看到清楚的逻辑链条,那说明逻辑清晰,别人随便拿过来看一两分钟,也是能明白的。
即便是对于看似“即兴”的口头交流,也是需要准备的。想一想如果在电梯里偶遇大佬,或者与高层领导在茶水间一起泡咖啡,只有几分钟甚至三十秒的时间,如何找到一个让对方眼前一亮的切入点?
一个能说会道的外向型员工,和一个沉默木讷的内向型员工,其实差距并不一定在性格上,而可能更多是在交流上是否费了心思,做了预习。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公司的语境下,主动和充分的交流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阿谀奉承”,是要大力鼓励的。作为一个兼职技术带头人的管理者,每次给大家打绩效的时候,都会有纯管人的同事发信问我,自己下属的工作做得如何。对这样的请求,我一般都会很尽力地做调查,包括仔细看投稿论文,然后尽力给一个客观评价,为此没少费时间和精力,即便这样也不能确保绝对公正。很多时候,一个管理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详细了解下属做的所有细节,而只能通过各种渠道和信息,去间接评估下属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其实是非常欢迎这样的交流的。
其四,交流是为了展望未来
最后,交流不仅仅只是告诉大家“做了什么”,也不仅仅是炫耀“我们很厉害,大家都来崇拜吧”或者说“老板快给我升职加薪”,交流还肩负着“吸引更多的人一起来努力”的重任。
一句话,交流不是为了沉浸在过去的成就中,而是为了让将来的工作做得更大更强。带着这个更高的目的,就能更好地规划整个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经常思考工作的意义和下一步的方向,对总体战略的规划和把握,也是极有益处的。
达到了这个高度,交流就不再成为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和任务,而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一旦有了主观能动性,本文以上说的这些观点,也就只是入门级的抛砖引玉,相信大家能自主发掘更多的心得体会。
技术之外二:合作
摆脱盲目内卷的心态,拥抱合作
我们以往的教育,往往鼓励的是通过内卷把别人踩在脚底下,强调如何在竞争中成为获胜者享有荣誉,但对如何合作双赢却很少着墨。
其实后者是很多成功背后的根本原因,如前一篇所说,成就不是为了用来炫耀和显摆的,而是进一步合作的引子,与前进的阶梯。从公司的视角来看,一个员工太厉害,其它人看不到希望纷纷离职,在博弈上其实是个双输的结果。
为了从这个内卷心态中走出来,得要不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重新审视很多之前被简单贴标签的概念。
比方说,我们常把“低头干活”和“吹牛画大饼”对立起来,好像前者是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后者则是欺世盗名的无耻之徒,两者是是批判与被批判的敌对关系。其实完全不是那回事,牛也要吹,活也要干,不干活自然出不了成果,而不吹牛,不在大方向上与人交锋,则可能会一路高歌猛进,然后撞到沟里去。一个项目的成功,两者缺一不可。
再比如说,顶尖科学家的定义是什么?是不是需要“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的拼搏”,是不是需要“清贫乐道不问世事”?是不是要鄙视俗世的浮华,做一个遗世独立的孤勇者?我在国外做了十多年的科研,很多经历可以说完全颠覆传统的认知。“科学家”这个称呼,指的是全体为了人类科学进步而做出贡献的个体,至于走什么途径并无明确的定义。所以,科学家不是一个抽象的标签,而是千千万万具体的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许多人朋友众多,吃喝玩乐一样不缺,科研、赚钱与家庭生活一样都没有拉下。有人确实做出伟大的技术性贡献,有人则做出了巨大的组织性贡献。远的不说,在我们组里,就有研究员分明不是经理,没有人事权和评分权,却可以用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说动周围的人和他一起做成大事,令人佩服之至。
小时候大人常常教导要合群,要融入集体,但这种往往是指令式的,即便勉强听从,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遵循的。只有在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明白自身的渺小,看到合作能带来更大的利益,才能真正地,主动地打开合作的大门。
合作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某本著名著作里提出的问题:
谁是我们的朋友?
问出这个问题,就打开了合作的大门。这里的“朋友”,不单单指情感上可以倾诉的对象,更多指的是存在双赢可能的志同道合者。
和单纯的考试不同,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如同热带雨林里的各种生物一样,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生态位,扮演某种角色。有人技术能力特别突出,在激烈的竞争中总能找到办法提升性能,或者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这自然就能凭着技术吃饭;有人则交流能力突出,能快速理解问题并准确传达信息。有人熟识圈子里的很多人并能维持良好关系,碰到问题能找到懂行的人帮忙;有人则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能写出很漂亮的文章,做出很酷炫的演讲。
就算有人是天选之子,各方面能力都非常突出,技术,交流,人际,表达,都做到该领域的顶尖水平,但老天仍然公平——对每个人来说,一天永远只有24小时,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需要休息、娱乐和照顾家里的时间。
自己的工作,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好处?别人的工作,如何为自己所用?想一想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技术的深度,广度,眼界,对未来的预期与方向?个人的时间与精力?一句话,对自身的能力的长处和短板要有充分的理解,然后才能找到合作伙伴。
合作并不是自己高高在上,让别人来打工,也不是自己求着给别人打工。合作的要义是如何能让双方都得到利益。明白自己本身的优势,想清自己的立场,理解别人的动机,在让自己得到好处的同时,让别人也能得到好处。如果合作的结果是一方得不到好处,那退出永远是一个选择,这就是“以斗争促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的含义,谈判桌上吵得越凶,利益扯得越清楚,结果往往越好;反之,一味奉献的老好人老劳模做不得,太过利己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也做不得,这中间的平衡点,需要经验积累和技巧。
合作不仅仅是和面前的这个人,而是和他/她代表的一个团队或是圈子,如果一时谈不拢可以找其它人,找领导,找技术带头人,找相似研究方向的另一个研究者,等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掘这个圈子里的共同利益,避免因为一两个人的不靠谱而浪费掉大好合作机会。
在一个合作过程里面,始终保持清楚明晰的信号,让合作方明白下一步的走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样信任才能充分建立,别人也愿意投入更多资源。虽然在小说里总是阴谋最好看,但真正让现实世界运转流畅的,还是大量写在纸面上的阳谋,也即是经双方商定后的最终平衡策略。
最后,保持开阔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不理性的想法,比如说鄙视、偏见、嫉妒或是好胜,都会在无形中压缩自己的策略空间,损害最终合作的质量。与其浪费时间去嘲笑别人一时的愚蠢,希望别人犯错,或是一根筋地想要压服别人,不如好好想一想,如何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得更好,如何去占据更好的生态位。时间最终会证明一切。
技术之外三:深度阅读与思考
我们公司有很多各类的辅导计划(mentorship program),我经常作为辅导员(mentor)给别人提建议。
有一次我匹配到一个印度女生,她刚换到一个新的组里,对项目不是很熟悉,对自己的前途也比较迷茫。我和她交流,发现一开始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害羞不擅长和领导沟通,无法将自己的想法传达出去。我和她说“你是个人,不是台干活的机器,你有表达的权力”。她听取了我的意见,勇于在组会上发言并且变得自信了一些。
接下来,则是对于升职的要求不是很清楚,下意识地把升职当成标准化考试,老板出什么样的题,下面只要照着做就行。我就和她说,再往上走,就是不是被动解题了,而是要自己找题来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升职并不是因为做题做得有多好,而是因为能主动地帮别人,特别是帮助领导层指出和解决问题,并且影响其它组员的决策。
但如何才能主动地帮助和影响别人呢?因为疫情与组员的面对面互动变得很少,不知道组里其它人在做什么,开会时自然不能提出有用的想法,更不用说要做到语惊四座。在听了我“多读文档多做功课”的建议之后,她向我抱怨说她读不进文档,甚至是一天读一个段落都很费劲。这让我非常吃惊。
我于是举了个自己的例子:在2020年新冠大流行之时,如何去读有关新冠病毒的学术论文,以辅助日常生活的选择。显然我不是生物专业的,一开始看文章,可能一句摘要里面有一半的单词不认识,更不用说理解这句话的内容是什么。
解决的方案是边读边查字典,先搞清楚一些词的基本意思,从而对这句话有大概的理解,但不用思考得很细,因为在没看到大体方向之前,对于一句话任意的过度解读都可能是错的。接下来可以带着对这些话的模糊理解去读文章。一开始看一篇文章,很多细节没明白也是正常的,不需要咬文嚼字,而是立即去找下一篇相关文章去读。读多了,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去理解一件事情,之前的那些不清晰和怀有疑问的地方就自然就解开了。
这就是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诸葛亮说的“观其大略”,先不往细节里抠,明白了大方向之后,自然会明白重要的细节在哪里,再针对性地往下挖,最后反而理解得最深入。这样既减少了思考的负担,又提高了获取知识的效率。
对组内的技术文档,思路是类似的。每个组里都有大量的术语和黑话,奇奇怪怪的字母缩写和定义不同的单词,刚来的人必定是一头雾水,但多看各种文档,辅以对照比较,再找人求教一下,就差不多了。
这和解一个线性方程组是非常类似的,解方程的最好办法是增加线性独立的数据量,而不是在已有的小数据集上死磕。不管多么高级的正则化方法,都不能保证在缺数据的情况下得到真实的解。
可能因为手机的普及,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现在成了一个非常稀缺的技能。有了这个,就相对少受自己原来专业技能的制约,走出原来的舒适区,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不断成长,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占得先机。
这部分我之前的博客里也写过很多次了,重要性也不再赘述。要诀是分一些固定的时间出来,集中精力专心做一件事情,把它做好,少浪费时间在信息密度低的内容上,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火力看一类高度相关的内容,有时还要适当给自己出题,建立联系,激发思考,最终形成自己对这个方向的独到理解,这样才算是学到了。不然的话就是左耳进右耳出,花了大把时间,学了又忘了。
至于什么才是“独到理解”,这对每人而言都不同。对我个人来说,对于现象的简单记忆、罗列和看到直接关联是远远不够的,脑中非要有各因素如何互动的整体图景,并且这图景要能自洽,反复摆弄后找不到逻辑的漏洞才行,有时候,甚至想要找到一个能大体上解释一切现象的公式不可。
这个要求当然很难达到(或者说经常根本无法达到),但在努力达到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地琢磨摆弄,通过不停地向自己提问,来生成大量的针对当前脑中模型的“对抗样本”,这样脑中的模型就会不断完善,也就达到了深入阅读和思考的目的。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设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并且养成习惯,步子自然能迈得大一些。
现在大家节奏快,时间碎片化,大段的时间没有,那就只能仔细地想一想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比较合适,阅读和思考两者什么样的配比合适。比如说等车时可以对刚读完的东西进行一些思考,思考进入死胡同,要及时意识到并且切换到别的事情上去,然后放空脑袋继续阅读。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就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把握了。
统一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关于做笔记:我个人建议是不用边读边做笔记,而是在读完有一定的思考之后再稍微做一点。边读边做笔记的问题是脑子没用在该用的地方,分明是要思考“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现在变成了“下面这一段里哪句话是重点要记下来”,这样大方向就错了。即便是读学术论文这样高知识密度的内容,也经常出现一篇文章里只有几句话是真正有用的。而这件事情,不把全文通看一遍是很难发现的,在没看完的时候就做笔记,那就是记了个寂寞。
有时候甚至可以说,笔记做得越工整,可能学习效果越差……这是一个经典的“越勤勉越糟糕”的例子。与其花时间做笔记,不如写事后总结,写批评意见,在脑中把阅读材料推倒重构。这样更有效率。
去掉惰性:除了一贯的”需要自律与勤奋“的口号之外,一个办法是把大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分解到觉得自己“十五分钟就能做完”的程度,自然会有动力去做。也许最后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但至少完成了。如果是天天想着自己如何赚一个亿,那可能永远迈不出第一步来。
——The End——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