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金融世界观篇——扬帆起航篇

希望能帮你站在高处,重新理解财富。

一、金融世界观

1.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三大定律:

  • 时间的价值:人类对未来时间进行深度加工,将时间转化成不同财富的技术和工具。例如:一个经销商号称给你“1万美金”的赠品,但是这个赠品是30年后兑现的一万美金,折算到今天,其实只有994美金(按照8%的利率)。30年的时间被折算成了994美金,这就是金融里最基础的概念。
  • 资金的集聚:现代金融就是帮助人们在关键时刻集聚资金的技术。例如:美国纽约的兴起是因为伊利运河的成功修建。然而,如果没有债券、股票这样的金融工具实现快速的大规模筹资,伊利运河就不可能修建起来。如果没有金融工具,我们看到的历史会是完全不同的模样,这就是金融的第二定理
  • 风险的共担:风险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个体无法承受过大的系统性风险,而金融技术就帮助人类进行了跨地区、跨时间的风险分担活动。如:保险分担灾难风险、股票分担贸易风险、风投分担创业者的风险。

2.金融的演化

任何金融市场都是历史大环境的产物。中国和欧美的历史大背景决定了这两种现代金融市场演化的路径和方向都很不同。金融市场都具有的关键性特征——信息不对称
东西方货币体系的历史(中国和欧美金融制度不同的起源和演化路径)

  • 中国篇:
    王的信用: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中国金融市场的制度根源:秦汉时代开始的中央集权与“官山海”的国有经济制度,是中国金融制度的根源,我们称其为“中央货币财政体系”。这种制度确实有其优越性,比如,能集中国家资源,统一市场,促进商业流通,这也是我们中国的货币经济在早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制度的弊端也是特别明显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间信用脆弱。
    现代以后,尽管经历了不同的经济形态,但是这种“国家控制金融资源”的思路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比如说A股市场的设立就是为了“替国有企业解困”;比如说银行存款利率被严重压低,就是用来支持国家扶持的行业和企业。和历史一样,这种中央控制大量资源的制度设计虽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同样造成了民间信用脆弱的毛病,所以中国民间的金融需求被压抑,以各种面目(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各种资产泡沫)在灰色地带此起彼伏。
  • 欧洲篇:
    分权制衡:银行货币信用体系
    欧美金融市场的制度根源:从一个叫“圣殿骑士团”的机构起步的。他们一开始做财务托管和货币兑换的生意,后来慢慢从事储蓄理财业务,扮演起银行的角色,奠定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基础。在骑士团衰落之后,欧洲其他信用机构逐渐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分权制衡下的信用体系。而美国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形成了“分权制衡”的行政体制和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