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金融学讲义》读书笔记

第一章 金融世界观
金融的本质:时间、资金和风险
第001讲
认识自己金融基础知识的缺失,家庭教育对金融的误解、盲区。
不断拓宽认知的边界,终身学习才是王道

第002讲
京杭大运河没有金融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完成
古代王朝利用税赋两个手段进行资金和人力的筹集,加税和国债的区别在哪里?一个是强制性措施,一个是自愿购买原则。
强制性措施无法共享基建后收益,也就无法替中央王朝分摊风险。加税和货币贬值幅度过大,都是暴动的诱发因素。
国债本质上是国民对国家的投资,风险收益由投资人共担,给出长期资本利息收益,分担短期亏损风险。
第004讲就讲到中国古代王朝的金融传统

第003讲
创业者,信用贷/抵押贷好?还是找风投和创投的帮助好?
如果找各种形式的贷款,还是创业者本身承担全部风险和收益
回想自己创业的经历,如果找不到风投和创投资金,说明创业的模型和收益还不足以打动投资人,盲目启动只能自担风险
前期自有资金摸索盈利模式,获取盈利数据的时候,小资金测试,不要指望一下赚大钱
模式摸清了,稳定盈利确实可行,资本自然会用脚投票。
上杠杆的风险和收益,就由投资人共担共享

金融的演化:财政与信用
第004讲
中国民间信用的缺失,造成中国人喜欢讲钱放在床垫下面的习惯。
没有可靠良好的民用投资渠道和传统,让中国人没有投资的习惯和意识(或比较单一,买房买地),不仅仅是近代历史原因造成。
钱财可以放在哪里?要么储蓄,要么买房,要么投机爆炒某种商品(本质上是赌博),传统教育给我的好像只有这几个选择
接触到现代的金融市场,本质上也是由赌博开始的,炒股,炒期货
利用金融工具,进行投资(控制风险)是从来没有过的想法

第005讲
中国金融体系制度根源是“中央+财政”,欧洲是“银行+信用”
制度不是某个人或某种团体选择题,是历史的选择题
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是由历史、地缘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环境中,相对封闭且有巨大的地理空间,形成若干个稳定的王朝
中央+财政的方式适应的时间和范围就很广
到了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达,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就类似于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小国,需要用贷款、信用的方式来维持战争/发展的需要
引入银行+信用的体系,有利于培育民间信用,激活底层力量

第二章 银行
信用创造:银行体系与货币信用
第006讲
16世纪后,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银行和国家相互交错演进?
没有大资金的需求。
欧洲面临的课题,是以弹丸之地征服世界。需要通过金融手段变现未来的力量
中国面临的主要课题,仍然是大区域对局部地区统治,占有面积更大/更富庶区域,就可以对小区域形成压制。

第007讲
贴现:指商业票据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人话:就是有价证券的抵押,换取现金,抵押方需要交付利息,出现金方获得利息
本质上是利用银行的信用,扩大了交易的范围(从物品的交易转为信用的交易)

欧元打破美元垄断现实吗?
换个角度就是,欧盟打破美国的垄断地位现实吗?
从世界岛的地缘角度看,欧盟和中国,都不是陆权/海权国家,而是类似陆海权交界的地域
欧盟和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处境是类似的
美国作为世界岛的海权国家,必须借助欧盟和中国对传统陆权国家进行遏制(苏联)
历史传统是海权/陆权国家相互制衡,边缘国家能颠覆这个传统吗
没有海权的优势,也没有陆权的纵深,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地缘的特点被淡化,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参考阅读:知乎:美国为什么就是不放过俄罗斯?二月乌 提供的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311417/answer/1749214686?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social&utm_oi=29782070788096

第008讲
微信支付宝会不会影响货币扩张的机制,春节红包不用现金了
影响,相当于在银行之外,增加了信用机构。
微信支付宝需要存款准备金以应对提现,非现金红包,不需要提现就可以完成支付
其实是缩小了货币扩张需求的(传统年底减少准备金率,加大货币投放量,增加现金)

第009讲
央行除了充当最后贷款人,在挤兑的时候给银行注入流动性,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挤兑是对资金安全的预期不好,银行信用不足
最后贷款人,本质上就是用一个更大的信用(央行代表国家),去冲抵银行信用不足
保护资金安全的机制有哪些(信用外抵押?)

银行与理财:财富流转的通道
第010讲
银行能否生存的关键,就是是否有信用
大银行信用足,船大更安全
小银行创新强,可以创造信用
小银行如果没有创新,就容易倒闭(app不好用,存款利率没有吸引力)

第011讲
中国货币基金规模目前占存款3%,美国1999年到63%
肯定会扩大。
人口年龄结构的更替,存款的人数是递减的,买货币基金的人数是上升的
只是中国没有投资的传统,存银行是老年人唯一选择

第012讲
影子银行的利弊
资本逐利,影子银行一定会存在
与其问影子银行利弊,不如问购买非保本理财产品的人,对风险的认识是否充分
影子银行的弊端,是用银行的信用,在做高风险的产品。
工具没有利弊,在用的人

第三章 投资银行
传统血脉:金融市场的清道夫
第013讲
分业经营的思路,揽储和资本市场分离
中国当然有投资银行,各类证券公司/期货公司
国内投行的业务内容比较简单,一般以传统业务为主,没有差异化经营
国外投行的业务内容丰富且专业
参考阅读: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117/63664718.shtm

第014讲
注册制相当于自由恋爱,家长只确保双方坦诚相见,其他全凭双方眼光。
核准制相当于包办婚姻,有个大家长在主持,总觉得孩子会吃亏,设置条件要求门当户对
投行发行承销与媒人的相似之处
撮合,包装,媒介的口碑
投行这个媒人还可以自己投票,头部投行扎堆且买得多的,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015讲
兼并收购在不同时期的效果不同
不同时期在市面上待收购的标的公司不同
效果好的时候,都是优质家族企业转卖,质量好确保收购预期好
80年代以后效果不好的时候,待收购的公司标的是不是有差异

家庭贷款买房也相当于杠杆收购,参考收购成功原则:
1、目标公司的现金流要充沛、稳定,即标的物质量要过关
2、杠杆率适中
3、优秀的管理团队,对房子的选择要有专业的眼光
其他,要实现多方共赢,中介的作用很重要

第016讲
公司出现被恶意收购,是好事,至少说明有价值。
收购初期,股价开始获得支撑
反收购成功,收购者卖出股票,形成大量抛压
反收购过程中,采用具体的反收购手段,也对股价有影响
最明显的如果用皇冠明珠自残,售卖核心资产,肯定对股价不是利好

创新载体:在博弈中变形成长
第017讲
什么量化策略在中国容易获得成功?
利用市场不成熟、T+1等特点
策略不宜太复杂,简单策略多周期多币种组合增加抗风险能力

第018讲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 MBS),指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机构将其所持有的抵押贷款资产,汇集重组成抵押贷款组群,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
资产证券化,通常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理解:房贷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银行将贷款的风险,转移到购买房贷证券的人身上
房贷证券的购买者,承担风险的同时,享受房贷利息的收益

第019讲
中国市场制度环境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对杠杆率/资金来源的控制
创新的本质,旧产品增加资本回报率,把不赚钱的变赚钱,但盈亏同源,肯定加大了回撤
新产品提高资产流动性,把不能卖的拿来卖

第四章 基金
资管时代:中产阶级登上舞台
第20讲
中国基金管理资产比例低,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要么存款
要么赌博
不了解策略,不相信基金

第021讲
投资组合理论,分散风险,最优组合
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方向选择

第022讲
卖空是工具,不应被禁止
卖空行为风险自担即可,本质上还是没有投资传统,没有风险概念,希望由一个大家长来指路

私募业绩方差更大,采用的策略种类更多,回撤更大

第023讲
私募股权基金,和015讲中杠杆收购相关
企业引入私募股权基金风险
对企业指手画脚

第024讲
08年以后,更多主权财富基金投美国,
全球发动机还是在美国,对美国霸主地位的确认
为什么美股不会跌,是否有这个影响

标的多元化
全球资金充沛(通胀)情况下,传统标的价格已经居高不下,抢占价值洼地

超额收益:找到替你赚钱的基金
第025讲
穿越牛熊的资深基金经理,保守
单边市场中业绩肯定不如激进的
如果长期业绩水平偏低,仅能存活
策略问题
美国跑赢指数的不多,主动型基金不如被动型

第026讲
阿尔法型基金,需要基金经理主动决策择时、选股,
采用阿尔法策略(择股对冲)
阿尔法策略,是赚取个股比大盘的超额收益

贝塔型基金,就是买指标,获得市场平均收益

第027讲
70年代专攻贝塔收益的指数基金收益大
90年待阿尔法收益的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好的时候,市场分化,个股分歧大,指数涨幅相比没有以前大

第五章 债
信用杠杆: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世界
第028讲
从债的角度解析社会关系网络
债:可以量化和货币化的责任(注:而且是可延迟支付的)
例子:如用工合同,贷款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行债券
大一统 的环境,国家与个人之间没有信用关系
只有税收义务和责任,实时的
还是以税收为主
企业不发行债券,企业和民众之间没有信用/投资关系

第029讲
个人能否创造货币
货币本身就是信用的体现,不直接支付实物,通过支付双方共同认可的东西,这个共同认可就是信用
个人有了共同认可的信用,就可以创造货币
信用贷款/支票,就是凭空创造货币
一诺千金,就是个人信用的货币化

第030讲
为什么欧洲没有出现中国古代类似的债务螺旋?
中国的国家与公民债务表现,以税收为单一的形式。(第002讲南北战争中的南方)
税收相对与国债,信用更少,更强制,更直接(南方直接印钞,相当于收税动作都省了,直接收通胀税)
要解除债务,只能以强行免税的方式进行
欧洲的债务表现,除了税收还有国债
国债可以作为税收的缓冲
当税收上升困难时,以国债形式募集资金(南北战争中的北方)
缓解国民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第031讲
美国作为第一强国,也是第一债务国
强国的信用必然造就强国的债务
西方少征税,多发债的传统
大一统国家藏富与库的条件,美国并不具备
在世界岛的环境中,美国仍是和西欧小强国一样的处境

第032讲
德国大银行服务大企业,中银行服务中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
中国包商银行破产,小银行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开发出自己的特色服务
和大中银行在同一个赛道竞争,很难成功

第033讲
个人破产制度的意义
个人破产,即个人债务无法履约
债务市场允许违约的存在,降低社会成本,优化最终结果
个人不允许破产,相当于企业不允许违约(如果企业被国家担保,就会滥用这个权力)
企业出现违约不允许破产,相当于无限责任公司
没有人去做企业了,不敢利用信用

第六章 股
利益共同体
第034讲
古罗马同期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股份制这样的制度安排
公元前500年,古罗马采用税收合伙人制度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治理
同期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和后期的大一统时代
都没有发展出股份制的安排,还是采用收税作为国民参与国家发展的单一方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发展出了分封和郡县的方式,来分解治理工作
但国民和国家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国家不认可也不发展国民的信用体系
但还是没能相同,为什么在历史的岔路上,
中国不愿意让渡这个权力
农耕文化的思维惯性?
罗马围绕地中海建立,除了处理土地所有权,还需要处理海权
人类对于海洋的控制,是弱于对土地的控制的
在海洋面前,更容易出现平等的关系?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控制海洋?或控制力比较弱
明朝后期的禁海,也是对海权处理的漠视
控制不了就无视,因为土地才是最大利益来源
占有了土地,就拥有了巨大的权力,不需要通过股权去分而治之

第035讲
2019年,大量独角兽企业估值腰斩
扎堆的地方就有泡沫

第036讲
美国上市公司股权分散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
还是影射出中国传统的大家长心态
随着民众投资教育的普及
会向股权分散的方向发展

第037讲
除了价差,话有什么原因影响AH股的每股收益权?
收益权=收益/成本
价差影响成本
难道AH股的分红不一样?
参考阅读:
https://xueqiu.com/5837283386/138759997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38139165725155908.html

第七章 金融衍生品
对冲与套利
第038讲
金融衍生品带来的认知飞跃:
1、商品不再有形
2、交易不必交割
玉石能否适合衍生品市场
对比最早出现衍生品市场的大米,存在米价波动的风险,与时间相关
统一的米票需要标准化大米的等级、包装、重量、交割时间
玉石的等级划分标准不容易确定
且玉石的价格波动,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大,完全取决于玉石的等级
要做空某一块玉石可以,做空某一类玉石似乎很难想象
玉石的交易量不大也不频繁

要成为期货商品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 能够长期储藏.放几天就坏的东西是不能做期货的
2 便于运输. 般不动的东西,比如房屋,是不能做期货的
3 交易频繁.交易量太小的商品是不适合做期货的
4 有标准化的规格,质量,等级划分.

第039讲
个股期权是否该推出
因噎废食,只能用时间和金钱慢慢培养整个群体的投资理念

第040讲
资产证券化产品不是衍生品
衍生品可以做空,可以和资产构成无风险组合

第八章 资产定价
为风险定价
第041讲
个性和价格都具有不确定性
价格围绕均值波动
个性围绕性格波动

第042讲
10年后,深圳郊区的房价肯定超过山东威海
大城市虹吸效应

第043讲
股价同涨跌,表明市场效率不高
投资机构和企业发展的重心,都是在揣测迎合市场方向
不是发掘企业优势,发展企业个体
投机的氛围大于投机

第044讲
开创性理论,都是讲具体行业的具体问题
抽象成数学问题
一劳永逸解决同类问题

第045讲
分数类似收益
难易度类似风险
不考虑风险,只看 收益是由偏颇的
不考虑难易度,只看分数是不准确的

第046讲
人力资本定价最重要的因子
人力资本定价是给人的价值定价
类比金融市场,价格是给金融产品定价
某些市场因子,让金融产品一直有超市场回报
也有一批人才的价格,是比人力平均资本更高的
这些人的特点:属于某个市场(行业选择的重要性,进入某个市场,收益率就是比其他市场好)
规模,团队的价格高于个人价格

第047讲
各种不成熟的市场,都有投机因子

第048讲
绝对估值法中,也有主观判断的因素
对增长率的估计和实际的偏差,会造成对产生的偏差
是更高级的投机而已
但是由判断涨跌,改为判断业绩的增长
没有太专业的基础,还是用相对估值把

第九章 理性预期
有效市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第049讲
有效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无效市场信息不对称,存在大量套利机会

第050讲
IPO打新套利空间是制度之利
核准制下,成功上市的企业已获得信用背书
注册制下,套利的空间小于核准制
类似港股,实际收益和中签率还相关

第051讲
涨跌停板制度适用于某个阶段
随着投资环境的成熟,投资教育的普及,后续肯定会有不适用的一天
就像2016年的熔断机制,实施4天后叫停

市场失灵:套利也是有成本的
第052讲
追涨杀跌,不是贬义词
无策略不统一的随机凭心情追涨杀跌,才是贬义词
金融市场上,能赚到钱就是王道
正所谓市场总是正确的,赚到钱就是正确

第053讲
挤兑,就是流动性不足

第十章 投资者偏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认知偏差:人类从不理性AQA
第054讲
我的投资行为绝对不理性

第055讲

行为偏误:利用偏误赚钱
第056讲
泡沫刚起来时,跟风是好事
泡沫吹大了再跟风是韭菜

第057讲
问题越来越无趣了

第058讲

第十一章 世界投资:大师的顶级智慧

第十二章 投融资决策:每个决定都重要
公司的资本结构
第064讲
内部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股票融资

股票和债券的区别
债券偿还的边界更明确,本金+利息(融资让渡有限,对未来更确定)
股票不需要偿还,但分红是占用未来的利润(让渡更多,对未来更不确定)

是否要避开长期定向增发的股票
没有特殊的利润增长点的单又长期定向增发,稀释了其他未增发股东的分红权利

首次上市:上市其实没那么神
第065讲
上市公司的信用溢价太多
核准制官方信用背书
融资渠道:贷款、债、股,还有其他?
参考阅读:
https://zhuanlan.zhihu.com/p/90227192

第066讲
会,但主板核准制仍然有更多信用溢价

第067讲
国内市场不成熟,定价机制不够市场化
核准制上市数量有限
香港市场成熟、国际资本、注册制等等

兼并收购:门口的野蛮人
第068讲
大规模兼并收购只会出现在起步不久快速发展的行业中
众多的收购对象,竞争后形成头部公司,将行业尾部的公司收购
这个问题就是问现在的朝阳行业是什么
电动车、VR、高科技、互联网等等

第069讲
估值水平不够市场化

第十三章 公司治理:怎样同床异梦地过下去
不对称信息与治理机制
第070讲
罚得不够狠

第071讲
委托代理问题本质上是权力限制问题
董事CEO两职分离,类似皇权相权分立,容错性高效率低
两职合一类似独裁,上限和下限绝对值都非常大
委托代理重要的还是形成声誉机制

第十四章:财务报表:你需要理解的公司账面秘密
策略性信息披露
第072讲
家庭财务状况:资金配置效率过低

法不外乎人情,社会环境使然

第十五章:分红:上市公司的决策
企业的分红决策
第073讲
借债分红
对股东来说不好
分红需要交纳税金,债务利息免税
增加资产负债比,增加股利粘性
参考阅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860701669026488&wfr=spider&for=pc

第075讲
为什么鼓励现金分红?有税收

第076讲
牛市要转送
熊市要分红

第十六章 创新、监管与危机:金融市场的三位一体

第077讲
国库券、股票、期货等各种衍生品

第078讲
互联网金融开始时监管缺失,高杠杆多轮抵押
监管加强就是挤挤泡沫

第079讲
不利于企业发行债券

第080讲
会,随着监管宽松和严厉周期螺旋式上升

第081讲
涨跌周期看监管周期

信用崩塌
第082讲
金融与经济的区别
参考阅读
http://www.baidu.com/link?url=KnS12RUCmmEeHSqFk94q6DUkbC4R7S9Gp0WLhBGDEwgcqCpqtr7ZCFM4GszBvFlDJ5XlTJ2A5lPnxy4Hq1OoO_

第083讲
没救,银行倒闭了么,经济危机了么
只有股票资产下跌,房价依然高企
危机还不够深刻
没有到08年次贷的级别
在泡沫规模相对小的时候去杠杆,
风险没那么大

第十七章 科技金融:正在成为现实的未来
科技金融的全貌
第084讲
科技金融产生的金融创新,远远超过监管的成长步伐
杰克马说,用过去监管未来
监管要认识大数据,拥抱大数据
大数据本身就是监管的利器,信息更透明
改变定期定点检查
监管也会变成技术活,数据挖掘大有市场

第085讲
放弃隐私,拥抱未来

第087讲
金融科技的边界已经模糊

区块链/比特币和智能合约
第088讲
监管的前提是了解
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的严格或宽松,都将导致灾难

第089讲
货币的要素:共识
用冗余来建立信用

第90讲
传统合约,要有个信用主体来做中介,中心化
智能合约,区块链做信用主体,去中心化
目的,都是确保信用履行

未来社会
第091讲
GDP肯定是不准的,被低估的可能性更大
作为一种落后的数据统计方式,无法反馈新的增长点,或者新的价值流动
尤其是在新型领域,科技金融,市值到底有多少?估值多少合适?

第092讲
芝麻信用的收集领域和方式是片面的,就决定了反映的信用度是不全面的
金融化是什么意思
个人信用金融化,可能在部分领域数据完善的情况下可以用

参考阅读:
经济金融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B%8F%E6%B5%8E%E9%87%91%E8%9E%8D%E5%8C%96/6414432?fr=aladdin
企业金融化: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12414/answer/1368540791

第十八章:金融思维方法论:金融其实是人生决策
把个人当作品牌来经营
我怎么介绍我自己?
大家好,我是陈百醒。。。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779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