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认知集成的过程
刚开始干售前的时候是在14年,关于数据的、应用支撑的、应用的、标准的、安全的都可以找到有章可循的材料,让自己很快的搭建出这方面的知识体系,但唯独集成这事儿,估计是哪个公司也是糊弄,所有的材料都写的没个章法,让我很是困惑,直到一年多后15年下半年我参加软考,培训班的老师说了一句关于集成的经典语录:“集成,硬的是通信,软的是接口”,多么简单明了,我顺着这个思路,又经过一年多的16年,促成了以下关于集成总结性的描述。
2应用集成的层次划分
一般分为数据集成层、应用集成层、流程集成层和界面集成层4个层次。
2.1数据集成层
数据集成的目的是将不同的数据库集成起来,提供一种单一的虚拟数据库(如下图所示);
应用场合:当应用系统不向外提供访问其数据接口时;
缺点:数据模型向外暴露,安全性差;一个应用系统需要了解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格式,导致紧密耦合。
图 数据集成
2.2应用集成层
一个应用系统的源代码中可调用其他应用系统多提供的API,通过系统之间的API实现集成(如下图所示)。缺点是应用程序之间紧密耦合。
图 应用集成
2.3流程集成层
流程集成是将跨越不同部门或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集成在一起,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企业的流程共用。因为一个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分布在不同应用系统的代码中,如果不将这些应用集成起来,就需要跨部门的手工合作来完成整个流程。
2.4界面集成层
开发一个跨应用、跨设备、统一的用户界面,从该界面可调用各个不同应用的后台业务逻辑或数据,集成代码被放置在统一用户界面的代码之中(如下图所示)。实现技术有portal(门户)。Mashup(web2.0)。
图 界面集成
怎样,是不是清晰明了,脑子一下不是一团浆糊了,一看就是用了心的在总结。但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任何的项目上或沟通中用到过,但清晰了总归是有了底气,不会被任何场合吓到。一个出色的有经验的人,一定是有自己清晰的框架,能够包容一切在工作中碰到的场景,你就是你们领域的专家。
3关于“集成”的延伸
3.1开发集成环境IDE
在《引申3“唯快不破”》中描述过的,ASP.NET开发的的工具visual studio的IDE就是叫,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这个集成是封装了开发网站所需要的web控件和数据库控件。截个图直观的看一下:
3.2应用支撑平台的集成效应
同样在在《引申3“唯快不破”》中描述过的,
应用支撑平台为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多层次、多阶段的集成组装机制和开发运行环境,可以支持功能的组装、选配、个性化和授权等多种方式。它通过各类集成机制中的建模、引擎和管理工具,将分解的功能逐层集成起来,以便对业务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系统。此外,支撑平台提供的各类集成机制,还支持对数据的管理、对异构数据的集成,支持基于构件化、中间件的应用系统开发,避免重复开发,支持基于业务需求变化下的系统重构,支持不同机构间的业务协同,支持统一门户建设,支持统一的安全保密体系建设等。
根据这两个概念推而广之,数据中台也能有自己的集成环境,云计算自己的管理平台也可称之为集成环境。
集成写到这儿,如果喜欢,请点赞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