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定成功?

前段时间看到篇文章《不出海就出局》,里面的内容我不做过多的评价,但在国内互联网市场数年未有显著风口的情况下,这个标题足以说明当下互联网出海的紧迫性。

而作为一名出海从业者,我长期持有的观点是:中国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应当出海,而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定成功。

"一定"这个词表达了一种绝对的确定性,这样的观点可能看起来可能稍显低情商。那么,为何我会发表如此绝对的言论呢?

今天详细地聊聊。

卷出来的互联网能力

对于长期专注于国内互联网业务的人,可能并没有太强的感知,即:全球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中美两强”时代。

如果你对此表示怀疑,那我可以问一句:你能举出几个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吗?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还有Meta等。当你查询这些公司的所在地时,你可能会发现它们都源于美国。

因此,当我们讨论海外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我们往往主要是指美国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种错觉,还是真的就是这样呢?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查阅了《福布斯2022年全球科技公司排行榜》和Wikipedia的《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列表》等。结果发现,在前20名的互联网公司中,大多数都是来自美国和中国。

这个结果实际上给我国互联网拓展海外市场注入了信心:我们的互联网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T0级别,这样的能力一定能延伸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我们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卷出的互联网能力和素质,同样有可能让我们在海外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价廉质优”的研发人才

国内互联网为我们出海提供的另一大优势是:大量“价廉质优”的研发工程师,虽然用这个词来形容稍显冒犯,但如果要比拼哪个国家的研发人才最卷,中国无疑“遥遥领先”。

过于十余年间,国内的互联网迅猛发展,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加入这一充满活力的领域,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和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人才素质。于是乎,就有了一大批“性价比超高”的撸码侠!

我曾与一个从澳大利亚回国的朋友聊天,他说他在澳洲做码农的日子里,公司下午三点就开始举办茶话会,五点一过公司就打烊,下班后干活儿的几乎没人。而在国内,程序员们晚上七八点下班已经是常态,十一二点回家也没什么奇怪。

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产品迭代的速度:许多国外的互联网产品往往需要2至3个月才推出版本更新,而国内的公司则将这个周期缩短到2至3周。

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和更及时的需求响应无疑为我们做出海业务提供了先天的优势。

当然这个方面我们也要辩证的看,由于研发资源的冗余,国内公司往往习惯于做出做出复杂且臃肿的产品,这在我其它文章里会讲到。

超强的学习能力 

《李光耀观天下》里面有关于中美两国理念差异的描述:美国人在全球各地总是会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理念办事,他的核心思维是以美国人为中心的,而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的文化更加的尊重对方与务实。  

这种文化的差异对于互联网有什么影响呢?

我认为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国人在本地化方面有着更高的姿态,这种姿态是刻在骨子里的。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则往往更加务实,愿意持续性的发展本地化。

研究欧美产品时不难发现,他们在本地化方面通常进展缓慢,而中国互联网一旦进军海外,在本地化方面都非常愿意下功夫。

比如,早年出海南亚市场的Shareit,就是一款完全面向印度市场的产品,获得了几亿用户。而近些年蜚声国际的TikTok、Shein等,在运营策略上也做到了足够的本地化。

另外,如果谈论全球哪个地方的互联网公司“模仿能力”最强,那必须还得是中国。

欧美产品偏好追求创新与个性化,大家不愿意俯身去“借鉴”,而中国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却几乎没有道德束缚。

当然,这不是什么值得弘扬的特点。但换个角度看,也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学习意愿和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并不拘泥于对方是谁,而是会尽可能的学习和汲取先进的经验。

超强的供应链能力

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是我们在开展海外电商业务时的一个巨大优势。

我自己研究海外的电商公司时,经常会发现查询一圈后竟然是中国公司,或者其生产和发货地就位于中国。我甚至遇到过一位美国老板,在中国开设了两个工厂,然后经营美国电商业务。

中国的供应链大而全,而且国内的电商渗透率和竞争激烈程度都堪称全球之最。这种环境下能够生存下来的公司往往有着强悍的能力,一旦出海之后,相当于对其它地区的公司进行“降维打击”。

因此,我们既拥有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又拥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从而使得中国的电商出海成为一个战略上相对正确的方向。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具体的细节问题,如品控、物流、合规等,以及对本土文化和市场的理解。然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进行海外电商业务时具备充分的竞争优势。

如上所述,中国互联网出海过程中确实拥有许多相对优势,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并寻求补齐在全球竞争舞台上存在的短板。

那么,中国互联网出海缺什么?

合规、合规、还是合规

一个有意思的全球现象是:越是互联网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监管法规越是严苛。

全球互联网法规最严的地方是欧盟,背后的原因倒也不难理解,欧洲的互联网比较落后,钱都让中美的互联网公司赚了,那自然需要严苛的法律来进行监管。

所以中国互联网出海首要注意的就是“合规”。

我所知道的各种国内公司出海后,由于合规问题而吃大亏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有电商玩家把“国内刷好评”的那套玩法搬到亚马逊上,结果被直接封禁店铺,押金和货款都不给退的;比如有在印度发展的风生水起,结果2019年被一声令下直接驱逐的;比如有App在Google Play上做灰产,被发现后全面下架损失千万用户的……  

所以一旦出海之后务必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尽可能的“夹着尾巴做业务”,且不可把国内的一些“鸡贼做法”一股脑的带出去。

全球化的产品理念

常年对比中美两国的互联网产品后,我有一种观察:美国的产品往往更加简约和具有品位,而中国的产品则以功能丰富和复杂为专长。

这样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在设计之初往往是针对于本国用户,而国内用户也习惯了“大而全”的复杂产品。

而美国的产品在诞生时往往是以全球用户为目标群体,在设计每个功能时必须要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和文化下的使用习惯,因而会更加谨慎和考究。

这带来的问题是国内的产品经理习惯于将产品设计的全而复杂,常常把用户需要的、不需要的都给加上,这会导致海外用户在使用时难以理解、学习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当国内产品准备走向海外市场时,需要摒弃在国内不断叠加功能、堆积各类元素的做法,而应以全球用户作为目标用户进行考虑,使得产品更为简洁、有品位且易用。

不卑不亢的心态

虽然我前面讲到中国互联网具备全球竞争优势,但不少创业者出海时内心却或多或少有些畏难和自卑。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早起国内互联网能够迅速发展,原因之一是模仿和借鉴了美国的公司,比如淘宝模仿了Ebay,百度模仿了Google,滴滴模仿了Uber,美团模仿了Groupon……

这导致我们可能会有种“技不如人”的心态,但我要强调的是,借鉴美国的不仅仅是中国公司!日本可以借鉴,欧洲可以借鉴,日韩也可以借鉴,但为何这些地方没有诞生出足够多的优秀互联网公司呢?  

所以讲中国的互联网成功简单的归因于模仿美国公司,显然是错误的观点。  

而从更广阔的历史维度来看,公元前一千年至十六世纪,东方文明都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直到十六世纪之后,随着欧美启蒙时代的到来,西方文明才开始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中国经济的腾飞,不仅是一个追赶的过程,更像是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

所以做海外市场时,保持自信,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至关重要。

品牌能力

我目前所在的城市是杭州,一个因电商而著名的城市。

在这里,有许多公司都在进行海外电商业务,但据我所知大家的流量往往依赖于付费营销,而在品牌方面的经验并不多。而付费流量本身是有瓶颈和局限的,因为不可能无限制的买量,买量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边际ROAS (广告支出回报)递减的问题。导致很多业务做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进入瓶颈。

当然也有解题的思路是采用“站群”的模式,所谓的“站群”模式,就是搭建大量的独立网站,每个网站都能获得一部分营收。这样总体来看,营收看上去还不错。然而,更好的方式无疑是建立品牌。

出海品牌建设一个很大的话题,它涵盖了如何确定品牌定位,如何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如何向用户传播品牌的价值,以及如何维护品牌的调性和一致性等等方面。

我本人也在持续的学习和研究海外品牌的构建策略,但无疑这是值得长期投入和学习的,是我们在海外长期生存和取得优势的关键。

后续有时间我会单独写文章分享这个方面。今天的先聊到这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