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回炉学习(十)
1. 反射概念
- 反射的需求:这样的需求在学习框架时特别多,即通过外部文件配置,在不修改源码情况下,来控制程序,也符合设计模式的ocp原则(开闭原则:不修改源码,扩容功能)
- 反射机制允许程序在执行期借助于Reflection API取得任何类的内部信息(比如成员变量,构造器,成员方法等等),并能操作对象的属性及方法。反射在设计模式和框架底层都会用到。
- 加载完类之后,在堆中就产生了一个Class类型的对象(一个类只有一个Class对象) , 这个对象包含了类的完整结构信息。通过这个对象得到类的结构。这个Class对象就像一面镜子, 透过这个镜子看到类的结构,所以,形象的称之为:反射
2. Java 反射机制原理示意图:
- 1.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 2.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 3.在运行时得到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 4.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 5.生成动态代理
3. 反射的主要类
- java.lang.Class:代表一个类, Class对象表示某 个类加载后在堆中的对象
- java.lang.reflect.Method:代表类的方法,Method对象表示某个类的方法
- java.lang.reflect.Field:代表类的成员变量,Field对象表示某个类的成员变量
- java.lang.reflect.Constructor:代表类的构造方法,Constructor对象表示构造器
- 反射优点和缺点:
- 优点:可以动态的创建和使用对象(也是框架底层核心),使用灵活,没有反射机制,框架技术就失去底层支撑。
- 缺点:**使用反射基本是解释执行,对执行速度有影响. **
- 反射优化:1. Method和Field、 Constructor对象都有setAccessible(方法) 2. setAccessible作用是启动和禁用访问安全检查的开关 3. 参数值为true表示反射的对象在使用时取消访问检查,提高反射的效率。参数值为false则表示反射的对象执行访问检查
4. Class 类
- 基本介绍:
- Class也是类,因此也继承Object类[类图]
- Class类对象不是new出来的,而是系统创建的
- 对于某个类的Class类对象,在内存中只有一份,因为类只加载一次
- 每个类的实例都会记得自己是由哪个Class实例所生成
- 通过Class对象可以完整地得到一个类的完整结构,通过一系列API
- Class对象是存放在堆的
- 类的字节码二进制数据,是放在方法区的,有的地方称为类的元数据
- Class 类的常用方法:
- 前提: 已知一个类的全类名,且该类在类路径下,可通过Class类的静态方法,应用场景:多用于配置文件,读取类全路径,加载类.
5. 类加载
-
静态加载:编译时加载相关的类,如果没有则报错,依赖性太强
-
动态加载:运行时加载需要的类,如果运行时不用该类,即使不存在该类,则不报
- 当创建对象时(new) //静态加载
- 当子类被加载时,父类也加载//静态加载
- 调用类中的静态成员时//静态加载
- 通过反射//动态加载
-
类加载过程图:
- 加载阶段:JVM在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字节码从不同的数据源(可能是class文件、也可能是jar包,甚至网络)转化为二进制字节流加载到内存中,并生成一个代表该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
- 验证阶段:1. 目的是为了确保Class文件的字节流中包含的信息符合当前虚拟机的要求,并且不会危害虚拟机自身的安全。 2. 包括:文件格式验证(是否以魔数oxcafebabe开头)、元数据验证、字节码验证和符号引用验证[举例说明] 3. 可以考虑使用-Xverify:none参数来关闭大部分的类验证措施,缩短虚拟机类加载的时间。
- 准备阶段:JVM会在该阶段对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默认初始化(对应数据类型的默认初始值,如0、OL、null、 false 等)。这些变量所使用的内存都将在方法区中进行分配。
- 解析阶段:虚拟机将常量池内的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的过程。
-
Initialization(初始化):
- 到初始化阶段,才真正开始执行类中定义的Java程序代码,此阶段是执行< clinit> ()方法的过程。 (方法是由编译器按语句在源文件中出现的顺序,依次自动收集类中的所有) 静态变量的赋值动作和静态代码块中的语,并进行合井。[举例说明
- 虚拟机会保证一个类的 0)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正确地加锁、同步,如果多个线程同时去初始化一个类,那么只会有一个线程去执行这个类的< clinit> ()方法,其他线程都需要阻塞等待,直到活动线程执行< clinit> ()方法完毕[debug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