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时间与覆盖分析的stk操作

1.打开stk

2.创建一个新的场景,命名为Test,选择地球为场景星球,若为金星,可在Central Body里选择Venus(金星自转周期慢,自转周期243天,卫星轨道变化不明显)(其中start stop时间可设置长一些)

3.插入一个AreaTarget或者place,以AreaTarget为例

选择Pattern,Add三个点(用法可见前面的博客,有时候编程的代码也可以帮助理解stk的操作)

4.插入Satellite,选择Orbit Wizard(若想设置卫星的六根数也可选择Define Properties),选择Circular轨道,海拔高度500km

 

 5.重访时间分析

选择Analysis中的Access

 Select Object选择Satellite1

然后选择AreaTarget,在右下角点击Access... ,即可得到卫星对目标的可见性分析

最右边这一列Duration就是重访时间,可在最下部得到最大,最小,平均重访时间

本项目还可在Satellite1下添加子对象Sensor,设置Sensor的偏角等参数,本文最后会给出示例。

6.覆盖分析

插入CoverageDefinition

模式中选择 Custom Region,Custom Boundary与Custom Region的区别可见《掌握与精通STK 专业篇》p45(附截图)Grid Lat/Lon代表网格间隔6°,为增大精度,将其改为1°

 

将AreaTarget选中即可

将Satellite1作为区域覆盖分析的资源,激活(Assign Satellite1,显示Active即可)

 在Advanced中关掉Automatically Recompute Accesses,这样更改参数的话,就不会重复计算

效果如图

 右键CoverageDefinition 选择Compute Accesses

 计算完之后,右键选择Report Manager

如图设置,点击Generate,即可

即可得到对应覆盖百分比的时间

应用 

 问题

 仿真下图三种工作模式(分辨率和幅宽不同)

 

首先在金星尝试验证,效果如图

这里不再一步一步的设置了,给出一些关键的参数设置,也给出结果

 后来和师兄交流了一下,师兄说模式三的覆盖时间应该比前两种要少的多,我猜想应该就是因为金星自转周期长的原因,于是改为地球验证

 结果如图

下面解释一下为什么分辨率设置要看Focal Length和Detector Pitch,幅宽看Vertical Half Angle(注意:此处为了简便,将Elevation设为90°)

《STK在计算机仿真中的应用》

 

因为elev=90°,所以\sin (elev)=1,r就等于卫星高度 ,GSD是地面采样距离,也就是分辨率

矩形传感器的参数设置:Vertical Half Angle,Horizontal Half Angle,注意幅宽的设置与Vertical Half Angle相关

 

  • 16
    点赞
  • 7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9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