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低空经济已形成**余杭“中国飞谷”、钱塘“低空智谷”、萧山“空港枢纽”、临平“算力中枢”、建德“航空小镇”、桐庐“物流科技”**六大特色产业区。现又加速再造DeepSeek范式延伸,正如杭州孕育出的AI明星企业DeepSeek,低空经济领域也已涌现众安航空eVTOL首飞、菜鸟无人机物流日均万单、北航杭研院技术攻关等创新案例。
因此,在新的2025年,杭州经济版图迎来新一轮变革。杭州市政府近期接连发布《杭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及《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明确将低空经济列为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之一,并宣布组建规模达30亿元的低空产业基金。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杭州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决心,更标志着城市经济结构向“新质生产力”加速跃迁。
一、政策加码:30亿基金如何重塑低空经济生态?
杭州市此次推出的低空产业基金,聚焦低空制造、物流、视觉、数据四大核心赛道,
旨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低空产业链投资。基金
将重点支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人驾驶航空器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
发与商业化应用,目标打造覆盖研发、制造、运营的全产业链生态。
政策亮点速览:
1.企业培育:新落户的低空经济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励,链主企业奖励额度更突破2亿元;
2.技术创新: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首台(套)产品应用奖励可达2000万元;
3.场景落地:低空物流航线运营按飞行架次分级奖励,载人eVTOL航线单条最高补贴20万元。
二、产业布局:五大风口背后的战略野心
除低空经济外,杭州同步发力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四大前沿领域,
构建“5+X”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布局瞄准的是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
·技术突破:通过“揭榜挂帅”机制鼓励企业联合高校攻关核心技术,如低空飞控系统、智能感知避障等;
·生态协同: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高能级平台,推动“平台+企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资本助力:除低空产业基金外,杭州统筹15.72%的市级产业资金(约79亿元)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形
成“政策+资本”双轮驱动
三、场景落地:从“空中巴士”到万亿级市场
政策红利已转化为实际应用。杭州滨江智慧之门空中航站楼的启用,标志着全国首个城市级低空交通网
络进入试运营阶段。目前,杭州已开通多条“低空巴士”线路,覆盖主城区及绍兴等周边城市,单程最短
耗时仅5分钟。
商业化前景展望:
·文旅融合:eVTOL观光逐步替代传统直升机,成本有望降至百万元级,推动“低空+旅游”成为消费新热点;
·物流革命:美团、顺丰等企业已在无人机配送领域实现日均万单突破,杭州计划新增100条低空物流航线;
·城市治理:低空设备在应急救灾、生态监测等公共领域的应用加速落地,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技术验证提
供市场出口。
四、挑战与机遇:杭州能否领跑全国?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仍面临适航认证、空域管理、基础设施配套等瓶颈。对此,杭州的策略是:
1.政策先行:简化适航取证流程,载人eVTOL取证企业最高可获1500万元奖励;
2.基建攻坚:2025年建成10个无人机公共起降场,并搭建全市低空交通监管平台,实现航线智能化管理;
3.区域竞合:面对深圳、苏州等千亿级低空产业基金的竞争,杭州以“差异化场景+全链扶持”构建护城河,
例如依托文旅资源优势打造“低空经济样板城市”。
从政策设计到生态构建,杭州的低空经济战略展现了一座创新之城的全局视野:以产业基金为杠杆,以场景应用为支点,撬动技术、资本、人才的全要素聚合。若这一模式成功,杭州或将成为中国低空经济的“硅谷”,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全新范式。
【本文数据来源】杭州市政府官网、杭州市财政局、证券时报、中国青年报等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