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vs扩招冰火两重天:IT行业“选择大于努力”的内在逻辑

214 篇文章 0 订阅
92 篇文章 0 订阅

都说2020年就业形势严峻,自疫情以来,以餐饮、文娱(院线)、旅游/主色、服饰零售等行业首当其冲,也最为典型。

 

转型困难背后,无疑是不能适应突发状况的业态模式所致。

 

(各行业受疫情影响程度)

 

在恶性传导机制下,精简裁员、关门倒闭的洗牌新闻层出不穷,就连前段时间的打工梗也透漏出疫后工作的焦虑和对理想生活的无奈与憧憬——嗯,如此看来就业压力所言非虚了。

 

可是,我们也看到疫后催生的各类新兴业态的勃然兴起:直播带货、云会议、远程协同操作,伴随着5G技术的到来,带动了诸多岗位的扩招和极大的人才缺口。

 

这份恰逢其时的解决方案背后,是与危机相伴生的契机和机遇,是趋势的助推,更是行业的性质使然。

 

一边是裁员潮,

一边是不停扩招。

 

互联网IT行业“选择大于努力”的言论似乎再一次被印证。不同行业表象背后,又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在驱动逻辑?

 

 

今天周五,汇智妹来跟大家聊点“不正经”的话题,尝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积累与消费>的维度来简析,为何IT行业如此:

 

与(bei)众(shou)

不(huan)同(ying)

 

 

IT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回忆课本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生产力三要素:

 

①被纳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指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包括未经过加工的自然物质(如矿藏、森林)和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粮食)。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无不以赖以生存的自然赋予的丰富可利用资源为前提,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对这些潜在的自然财富利用价值也不尽相同,它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指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正是生产工具,且生产工具是生产力高低的主要标志。

 

想想农耕时期使用的锄头铁锹、工业时期的工厂和生产线、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的电子计算机,每一次时代的跃迁升级,背后无不是以劳动资料的发明创造为前提,它决定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

 

③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劳动者比较好理解,就两个字:人才!

 

再好的自然资源也要人才去挖掘和发现,再好的生产工具也需要人才来发明创造,360行行行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劳付出(脑力/体力),它在三要素中占主导地位。

 

 

由此我们不能发现,从事IT行业的精英人才,在生产力三要素中无不占据着重要位置。

 

当以IT力量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整个生产过程,它就会渗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 引起他们的素质变化,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也正是见证了诸多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这才最终有了邓公那句名言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同样包括三个方面:(这部分略显枯燥,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直接跳到后文“积累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部分)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在三要素中它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因为它规定了生产资料到底归谁所有。

 

Tips:生产资料是指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和工具,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剥削or平等,自行对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即可。

 

③产品分配的形式

 

即财富分配制度,也可简单理解为行业的薪资水平、个人福利待遇(这一点在IT行业体现的较为明显,放在后面详聊)。

 

​明白了生产关系的定义,再来看它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就会明朗许多:

 

< 一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仍在努力提升且初见成效,未来可期。

 

 

< 二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把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充分调动生产力三要素中的积极因素,并使其发挥作用——典型如此次国内抗疫攻坚战的胜利,背后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

 

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将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里又分两种情况,即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具体的历史经验教训大家可以自行去查阅对照,这里不展开描述。

 

 

积累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在生产关系三要素中,财富分配制度似乎跟我们个人的幸福指数最为直接相关,在不同行业和不同薪资回报上也更直观、更有说服力,所以我们这里重点来分析:

 

01.财富的积累是再生产的主要源泉,而生产的发展则能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伴随生产的发展必然迎来涨薪)。

 

02.反过来,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的刺激生产就会失去动力、失去市场、甚至停滞——疫情期间,备受影响的消费市场便是最好的例子:失去消费拉动的企业一筹莫展,而直播带货则如火如荼,行业不同、渠道不同、但消费者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生产也就在哪里。

 

03.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必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两部分彼消此长的关系,不可偏废:

 

◆ 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这是发展的趋势下对行业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就是输,哪个行业发展较好、较快,哪个行业便会迎来更多的财富积累和消费水平。

 

 

片面地高积累、低消费,或者只看眼前不看长远、不切实际的高消费都是有害的,这一点从历来国家对高新区建设和新兴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上便能窥伺一二,至于疫后对科技产业的扶植力度就更要大的多。

 

◆其次,总体积累和总体消费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即总积累要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即社会财富)相一致。

 

我们知道,再生产的特点绝非是在原有水平上的简单再生产(原地踏步只会浪费社会资源),而应该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且扩大再生产就需要有追加生产资料、需要追加资金和技术等要素。

 

那么这些要素来源于哪里呢?答案就在生产力三要素:

 

①【劳动者】要素

 

高端IT人才对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贡献无疑是最大的,它为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增长潜力。

 

而薪资福利方面自然也符合我国目前实施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允许和鼓励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

 

生产的关键在科技,科技的创新在人才。

 

难怪都说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呢,这下终于开始有点明白了。

 

②【劳动资料】要素

 

以新技术、新应用为代表的高效劳动工具,不仅仅带来日常劳动效率的提升,更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代表着一国核心竞争力的彰显和科技强国战略的大任。嘿~听着蛮酷的呢!

 

③【劳动对象】要素

 

新兴产业、新能源、新动能背后是对传统业态的反哺和升级改造,换挡提速背后也是社会形态整体跃迁的标志之一,或许不远的将来你我都将见证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诞生!

 

由此可见,身为IT行业的一份子,程序员/工程师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还是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的,且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在汇集成产业力量的那一刻,便会发挥无限潜力!

 

不要再抱怨自己是颗螺丝钉,做一颗有梦想的螺丝钉,你终会有造火箭的那一天!

 

 

互联网IT行业是否唯一选择?

 

生产力提升、产业形态升级、社会化大分工...这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作为一个个的社会个体,你我在趋势面前如何做抉择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它必然会涉及事关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对应的薪资回报。

 

在优胜劣汰的进化理论下,那些容易被机器所替代的工种将逐渐被边缘化,典型如流水线车工,而未来只要保留几名管理员即可撬动数以万计的订单量。

 

而那些不易被机器所替代的工种反而会愈发“值钱”,典型如Tony老师的理发价格越来越贵,但手机厂商的定价却越来越低。

 

 

而未来,每个个人所热衷从事的职业岗位或许也将逐渐清晰:

 

①一种是由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公务岗位,典型如行政服务者,其具有不可替代性,且工作压力和福利待遇也比较可观。

 

②一种是自由职业者(斜杠青年),毕竟新兴业态之下总会涌现一波吃螃蟹的人,典型如网红、模特、自媒体人及各种个人工作室,凭借个人优势和独特IP在社会化分工占据一席之地,依托流量积极探索商业化变现。

 

③还有一种就是从事高净值行业的白领人群,典型如以程序员工程师为代表的IT精英。

 

作为社会行业前沿,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引擎式存在,而由一批批IT精英所组件的企业组织,也得以凭借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来迅速适应纷繁复杂的外界挑战。

 

拿疫情后的新兴业态来说,除直播带货、云会议、远程协同办公之外,5G、新基建等上层举措无不透漏着今后我国产业形态的最新发力方向。

 

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无人驾驶这些时代前沿科技更是备受瞩目,究其原因,便是生产力发展的最佳突破口,是未来消费主力所青睐的赛道阵地!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2020疫情之后,小米对加大对IT工程师的招聘数量,阿里新制造的代表犀牛制造为何会强调企业工程师的价值贡献,华为设立年薪高达200w的人才项目之剑锋所指,字节跳动放眼全球高薪挖人的野心。

 

 

窥一斑而见全豹,汇智妹并不是要说IT行业“风景这边独好”,也不是刻意去贬低其他行业,只是相较之下运用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明IT行业的未来优势和前(钱)景。

 

毕竟,掌握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明确财富分配制度的精髓、在社会积累和大众消费层面号准脉搏。

 

这不仅是企业大脑需要敏锐捕捉的市场信号,更是我们一个个渴望高薪福利的打工人所需要提前布局的职业规划。

 

到这里,对于“互联网行业选择大于努力”的理解想必又加深了一定印象对吧?

 

还记得在上期《决定薪资水平》一文中,有一句话让汇智妹感触颇深:行业整体现状会决定从业者的平均薪资和天花板。

 

同样的一个人,在普通行业的付出回报或许在热门行业里能够拿到翻倍的工资,且普通行业十二分的努力或许还比不上热门行业的七分努力、三分应付。

 

的确,被时代趋势所赋能的平台行业,有时就是这么真实,你能说它不香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