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偏振光激发环偶极子

这篇博客介绍了径向偏振光如何激发环形偶极子,通过简化超材料结构设计,实现了在785nm波长的共振峰。环形偶极子在光学器件如激光器、传感器中有重要应用,文章引用了一篇使用径向偏振光激发的金六聚体结构,展示了其在磁场闭环响应中的显著效果。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径向偏振光激发环形偶极子—论文赏析

环形偶极子

(原文见文末参考文献)
1957年,前苏联科学家Zel’dovich教授为解决原子物理和核物理中弱相互作用的宇称破缺问题,首次提出了环偶极子的概念。环形偶极子是一种区别于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的电磁波激发源,它对材料的一些基本特性如吸收、色散等光学响应有重要影响。环形偶极子共振可以明显减少材料的
辐射损耗,从而形成一种高品质因子的光学共振腔——环形偶极子共振腔。这种共振腔模式的激发能够极大地促进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继而实现诸如低阈值半导体激光器、高灵敏度传感器、光开关和光调制器等重要的光学器件。
然而,在自然界中,其辐射能量远远弱于电偶极子或磁偶极子因为很难在实验中观测到。而合理的设计超材料单元结构,可以实现环偶极子的产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径向偏振光

偏振是光场最重要的矢量特征之一,现今众多光学仪器与系统的应用原理均以光场的矢量本质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偏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现象在光学探测与计量、显示、光通信、数据储存、材料科学、天文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早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均匀偏振光(例如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等),这类光场不依赖于其横截面的空间位置。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得到偏振态随空间位置变化的光场。研究表明,如果对光波偏振态的空间分布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引入某些非均匀的偏振态分布,便可以引发

  • 1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